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北齐权臣指南 > 第99章 颁《科举》诏

第99章 颁《科举》诏(1 / 1)

没过多久,高俨属意中书省起草制浩的《分 士 》,没有经过朝堂上的奏报,直接颁布天下。

以后所有被地方荐举之人,皆需经由中书省筹备的考试“进士科”,以策论、经义覆试考核,皇帝亲自参与监督。

合格者方授官职,称“登科”;落第者则退回原籍,暂不得用。

若未能得到荐举,也可以来邺城参加“秀才科”。

若通过此科,可视作受到举荐的秀才,能够继续参加进士科。

“简直是千古奇谈!”某处文会雅集之上,一位中年儒生拍案而起,面庞涨得通红,“选贤举能,古制自有定规!察举、征辟、九品中正,皆重乡评清议、门第德望。”

“今以几篇纸上空谈取土,岂非儿戏?此法一开,寒门庶流皆以为通天捷径,势必蜂拥而至,鱼龙混杂!我辈士人世代积攒的声名文脉,岂容那些只知蝇营狗苟之辈轻易分润、攀附?”

他身边几人纷纷点头附和,忧心。

这些文人多出身地方中等家族或没落士族,依靠清望、乡举和错综的关系网维系着一定的政治资源。

他们看到的,是自己政治空间被挤压的危险。

而在另一场世家门阀内部的小聚上,气氛则微妙许多。

“打压那些倚仗刀兵的粗鄙勋贵?”一位衣饰华贵、气度沉稳的世家子弟呷了口茶,嘴角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此 用意,倒是不难猜。,崇文脉之教化,削武臣之权柄,正是我等所乐见。”

旁边一人却皱眉冷哼:“哼,打压勋贵固然是好。可陛下这手段竟以考试筛选?“经义策论”?将此等争竞之事加之吾辈清流子弟,无异于市井商贾估价!”

“此风一长,世家子弟岂非要与那些终日苦读觅出路的寒酸学子同列竞试?徒然有损清贵体面,更何以彰门风家教之高下?荒谬至极!”

言语间,对考试制度本身的鄙夷和不屑溢于言表。

在他们看来,策论考试这等公开角逐、以成绩定高下的做法,对自矜身份、讲求风度的世家子弟而言,本身就是一种“辱”。

然而,在这片喧嚣的暗流涌动中,亦有人心头,悄然燃起了微弱的火苗。

中书省内偏厅内,烛光摇曳。

一名约莫四十出头、身着浅色官袍的中年人李德林,正悄悄退出几位同僚关于 书利弊的激烈争论。

他年轻时才华出众、意气风发,甚至得到过任城王高谐、尚书令杨的赏识。

而之后却是高开低走,几经波折,始终没有太大的进步。

如今年岁不小了,虽身为中书舍人,却始终只能在中书省做些润色 敕、代拟文稿的锁碎文本事务,对真正的军国政事,连旁听的资格都时有时无。

宦海沉浮近二十年,位不过正六品,功名不显,心中那份郁结已久的不平感,日甚一日地啃噬着他。

由于作为中书舍人的他,直接参与了该 书的制造中,他得以借机从中书监崔季舒、

中书令张雕口中打探到些许口风。

似乎那位新登基的陛下对此事看得颇为重要。

一个念头如同深夜中的一道闪电,猝不及防地劈亮了他心中那片沉寂许久的野望。

在他不动声色的提议之下,崔、张二人认为此言有理,将他提议禀告给陛下,并得到了陛下的首肯。

于是,那条“为官者去官后亦可参试”

“这这或许便是我的机会!”李德林坐在自己的书案前,心脏因激动而微微加速。

他饱读诗书,经史谱熟,只是苦于门第不显、没有德高望众者的强力引荐,才蹉跎至今。

这是跳过盘根错节的人情攀附、直叩天门的通途!

机遇令人热血沸腾,风险也足以让人望而却步。

但是随后这个想法被中书令否定了,理由也很充分:若在职官员皆可参加 ,必有众多官员为迎合上意,以备 ,却眈误正事。

故经过商讨,必须去官之后,才可为此。

放弃现有的官身,以“秀才”之身再去参加一场前途未卜的考试,万一失手,则连现有安稳都将失去。

他敏锐地察觉到陛下有意加强中书省的权力,而他中书舍人的权责可能随着中书省地位的提升而水涨船高。

李德林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捻着笔杆,陷入天人交战。

思虑良久,他决心以此事向好友询问一下。

放下笔,他起身步出偏殿,并未走远,而是悄悄来到了门下省省官署附近。

他目光巡,不多时,便等到了刚刚步出署衙的好友一一黄门侍郎严之推。

“介兄,今日稍早?”李德林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但眼神中的焦灼泄露了他的心事。

严之推一看老友神色,便心中有些猜测,颌首低声道:“此处人多,移步说话。”

两人随后寻得一处僻静的廊柱角落。

不等严之推开口询问,李德林便压低声音,带着几分尤豫、几分希冀问道:“介兄可知前日颁布的 之 ?”

颜之推点头:“陛下亲命中书省筹备之事,京中早已传开。”

“莫非公辅有欲”

他望向李德林,未将话说完。

他将“陛下”二字咬得极重,目光炯炯地看着好友。

严之推凝视李德林片刻,这位老友的才学,他是深知的。

他沉吟片刻,并未立刻回答是或否,而是谨慎地分析道:“公辅,此非小事。一则你今日之职来之不易,若舍了却不中,恐怕—回旋馀地有限,再起不易。”

他话锋一转,声音压得更低:“二则, 书虽出,然诸般阻力你也听见风声了。”

“勋贵或有不满,士人亦多非议。此番覆试,最终如何考、如何判、究竟能取几人?

皆是变量。陛下虽圣心独运,然阻力未明,前路——未必平坦。”

严之推顿了顿,看着李德林眼中火焰未熄,又轻叹一声:“三则,你是想以文卷通陛下。然庙堂高远,陛下所图者大,单凭文章一道,能否真正直达帝心?愚弟不敢妄断。此中风险甚大,德林兄——务必三思,权衡周全。”

言语间既有对老友才学的认可,又充满了对前途未下、政治风向不明的忧虑。

李德林听着好友语重心长的分析,并未立刻言语,只是陷入了更深的沉默。

严之推见状,知道好友并没有被说服,拍了拍他肩膀,悄声告辞。

灯火阑珊处,李德林独立廊下,邺城初春的寒风似乎格外刺骨,吹得他官袍作响。

他抬眼望向皇宫方向,仿佛想穿透重重宫墙,看见御座上那位年轻帝王的深意。

良久,他眼中最初的尤豫和一丝畏缩,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孤注一掷的决绝。

“阻者众,疑者多—然陛下破局之心如此坚锐,格物求新,严惩宗恶,如今又行此法这,便是风起之时!”

他猛地紧拳头,指甲几乎嵌进掌心。

“与其在这文书案读间默默枯死,不如——-搏个通途!”

李德林的声音低不可闻,却带着尘埃落定般的笃定。

“这科,我登定了!”

说罢,他猛地转身,毅然走入更深的夜色之中,只留下坚定的背影。

邮城的喧嚣议论依旧在各处角落流淌。

而在李德林的心中,一场关于前程的无声战役,却已悄然落下帷幕,胜负已定。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我家侧妃是专宠 误闯天家!暴君恋爱脑?那没事了 美综:开无双的刺客 武道修仙从龙虎山到火影世界证道 和病娇共感后,姐姐再弄我一次 四合院之开局带两妹 宝可梦侦探事件簿 都快超级赛亚人了,你说是海贼? 剑里乾坤 陆氏仙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