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颎回到周军在汾河南岸的营中,向宇文宪报告:
“大司马,臣已见过琅琊王,听其言语之中,似是……有所察觉。”
宇文宪没有急着作出评论,抬起头望向独孤颎。
独孤颎看见他的双眼布满血丝,脸色有些蜡黄,心中微叹。
宇文宪缓了一缓,语气如常:“这种事瞒不住,他能猜到,也实属正常。”
随后他道:“你先休息片刻,我们随后立马动身回长安。去见……陛下。”
他最后一句中拖长了语气,“陛下”二字咬得尤为重。
“是!”
独孤颎离去后,宇文宪独自在案前发呆。
他想起那日晋公府内,大冢宰——不——以后得叫宇文护了,对他说的那些话。
又想起那日韦孝宽将那封信递给他时,面上复杂的神色。
“……大冢宰有令:前线莫动……”
前不久又收到长安的信。
“……宇文护弑杀先帝,残害忠良……已诛……大司马乃有功之臣,当即日赴长安……”
宇文宪心里隐隐料到会有此日,没想到来得如此之快。
“可惜了……”他叹了口气,再不多想。
告别韦孝宽后,他便带着几个亲信,一部分亲兵往长安赶去。
…………
“闻殿下之意,盖周人有内乱,故需在外将领回京?”唐邕问道。
“然也。”高俨果断地点点头。
“重兵在外,突生变乱,难怪前日里周军始终不动,而今日离去。”唐邕顺着方才所言。
他们都没往下说出口,为什么发生内乱了,要让将领回京。
想来,无非是担心在外将领产生歹意,借机搞“清君侧”,先一步以大义之名召回,消除威胁;
又或是召回将领,借其威势,稳定朝中变局。
听着两人所言,斛律光有些尴尬,他总感觉自己好象也曾处于这个地位。
高俨察觉到了斛律光面上的一些细微之处,轻咳一声,岔开话题:“周人有言,停息休战,丞相适才探查过了,其言是否属实。”
斛律光立马回过神来,神情回归肃然:“殿下!周人已退至开战之前,汾水北岸不见踪影,先前所失姚襄城也被弃,而无留下任何粮草、器械。”
“以臣观之,周人此言非虚,休战之意实笃。”
高俨闻言,默默思考。
没想到周人为了从战争中脱身,连已经打下来的城池都狠心放弃。
现在看来,他们是下定决心,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
周齐之间的战事,可算是告一段落了。
几日后,见汾河南岸的周军也陆续撤离,只留下那座孤高的玉壁城坚守在塬上。
高俨将斛律光留下来继续防备,自己与唐邕先行返回洛阳等待下一步讯息。
没过多久,从北周传出一条惊人的消息,如野火燎原般迅速席卷了神州大地。
长安、洛阳、邺城……最后,连建康都有人知道了。
天南海北,庙堂之上,江湖之远,人们皆兴致勃勃地讨论起那件事:
周国大冢宰宇文护被杀,全家被抄。
回到长安的大司马宇文宪则表示,坚决拥护皇帝宇文邕的一切举措。
宇文邕也高度评价宇文宪,肯定了他的忠君卫国与战功赫赫。
两人相见之后交谈甚欢,君臣和睦、兄友弟恭,令人艳羡。
待在洛阳的高俨此时也收到了来自宇文邕的一封信。
那信缄以明黄的缣帛为主体,盖着鲜红的天子印玺,由一队风尘仆仆却神情肃穆的周军护卫着,以国礼规格送达洛阳行宫。
高俨屏退左右,只留唐邕在侧,亲手拆开信封。
缣帛展开,字迹沉雄刚劲,力透纸背:
“周齐并立,各承天命……朕惩奸清秽,已诛弑君窃柄、祸乱朝纲之佞臣。奸魁既除,宇内稍定……”
“……追思战端,多因奸逆挟私构衅而起。今廓清朝堂,朕惟愿息兵安民,布德怀远……”
“琅琊王明睿天授,英武绝伦。河洛御驾亲征,汾北运筹惟幄,朕亦得以耳闻。”
“……若能捐弃前嫌,互不侵伐,使并、汾黎庶得耕织于野,士卒得解甲归田,岂不千秋善事?此诚朕心之所望也!”
高俨一字一句读罢,目光沉静,看不出喜怒。
“殿下?”侍立一旁的唐邕小心地开口,“宇文邕此信,言辞甚恭,姿态亦低,更直承宇文护之罪……看来长安宫变,宇文邕果真已全权在握了。”
“姿态低?哼!”高俨嘴角微挑,将信帛随手递给唐邕,“字里行间不忘自夸其廓清朝堂的功绩,更将先前的伐齐之战一股脑推到死人宇文护身上,推得倒是干净!”
“说什么‘非朕初意’,他宇文邕隐忍十馀载,不就是等着宇文护又调动重兵这一天吗?”
话虽如此,只是为了不涨他人志气,在他心中对这位久仰其名的宇文邕还是颇为欣赏。
两人处境有些类似,方才信件之中,隐隐可察惺惺相惜之意。
高俨站起身,踱步至窗前,望着宫阙外深冬肃杀的天空。
“不过,此信倒也透露出几点实情:
其一,宇文邕意在稳定朝内,收回用事、用兵之权,一时半会无战事之机;其次,宇文邕所言息兵安民之事也非虚言,其需休养生息,以得民心。”
唐邕快速浏览完信件,点头道:“殿下明鉴。其提出‘互不侵伐’之议,于我方目前境况而言,利大于弊。”
“邺城初定,关中经宇文护一乱也必是暗流涌动,皆需时日稳固。若能以此换来边境数年安宁,恢复生产,积蓄国力,确是可乘之机。”
高俨颔首:“是可乘之机,亦是挑战。宇文邕此人心机深沉,其志在天下,绝不会就此止步。他今日示弱,并非怕我,乃是要稳住东线,以全力清理宇文护馀党,同时厉兵秣马,以待将来。”
他想起历史上那位除掉宇文护后,励精图治、出兵灭齐的宇文邕。
不过,宇文邕灭的是高纬的齐国,不是他的齐国。
随后,高俨眼中闪过一丝精芒。
“这份暂时的和平,他宇文邕眼下需要,我大齐同样需要!既然如此,这份国书,可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