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北齐权臣指南 > 第61章 坚城金墉

第61章 坚城金墉(1 / 1)

不再此处过多停留,高俨一行策马前行,马蹄踏过破碎的青石板路,发出沉闷的回响。

不多时,众人行至一片宏阔的宫城局域。

前方,一座高大的门楼映入眼帘,虽经风霜,结构尚存,门额上斑驳的字迹依稀可辨——“千秋门”。

高俨勒住缰绳,目光深邃地望向那熟悉的门楼。

不久前,也是邺城的千秋门前,他发动了那场政变,亲手扭转了邺城的乾坤。

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那惊心动魄的夜晚、刀光剑影的交错、以及决定命运的一刻,仿佛就在昨日。

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在他俊朗的面庞上一闪而过,旋即被深沉的坚毅所取代。

前路艰险,不容有片刻松懈。

未作过多停留,队伍继续前行。

他们穿过千秋门,又途经略显残破的承明门,视野壑然开朗。

前方,一座造型独特、扼守险要的城池矗立于洛阳城西北角。

其势险峻,城垣高耸,望楼森严。

这正是北齐防御洛阳、抵挡西面周军进攻的第一线内核要塞——金墉城。

马蹄踏在通往金墉城的道路上,卫戍的气息愈发浓重。

唐邕望着那雄踞高处的城池,脸上露出感慨之色,对高俨介绍道:“殿下,此城即金墉城,乃曹魏明帝始建,自曹魏时起,便是洛阳西北的制高要塞与离宫禁院。晋惠帝曾被囚于此城。”

唐邕的声音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曹魏、晋、元魏诸朝皆曾增筑修缮。而今,此地乃是我朝拱卫洛阳,直面周寇铁蹄的要塞!”

高俨微微颔首,唐邕所言,他心知肚明。

方与自己会面的兰陵王高长恭,其最为人称道的传奇之一,就是邙山之战中率仅仅五百精骑,如天神下凡般在此城下,以奇兵冲阵,解了周军对金墉城之围!

那首传唱四方的《兰陵王入阵曲》,正是因这场解金墉城之围的壮举而作。

不仅如此,他更知道这坚固的堡垒背后,在未来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还将见证更多的兴衰。

隋末之时,天下大乱,枭雄李密便是在此城拥兵称帝,创建了政权。

高俨收回思绪,目光落在眼前这饱经战火洗礼,此刻却如同铁铸般静穆的堡垒上。

《伽蓝记》有云,此城“重楼飞阁,遍城上下,从地望去,有如云也”。

如今一观,其气魄果然名不虚传。

金墉城地处洛阳西北角,直面周军。

宇文宪的周军虽暂据河阴,但对洛阳的觊觎始终未消。

金墉城作为屏藩,扼守着通往洛阳内城的咽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他今日正是因此亲身前来,慰劳守城士卒,鼓舞士气。

城头的了望塔上,士兵的身影清淅可见,如鹰隼般警剔地扫视着周军可能来袭的方向。

高俨一行靠近城门,金墉城守将早已得讯,率众在门前肃立恭迎。

墙砖遍布箭镞凿痕,沟壑间凝结着深褐色的痕迹。

列阵的甲士铁衣蒙尘,眉宇间刻着连日鏖战的疲惫。

高俨翻身下马,将缰绳交予身后的冯永洛,大步向前。

“将士们辛苦了!”高俨的声音清朗而有力,穿透秋日的肃杀,清淅地传入每一位士兵耳中。

“我乃天子亲弟,琅琊王高俨。”

他稍作停顿,目光如炬,缓缓扫过一张张风霜浸染的面庞——有稚嫩、紧绷的少年士卒,有刀疤纵横的老卒。

“金墉城,乃我洛阳锁钥,国之屏障!尔等坚守于此,昼夜不懈,直面周贼锋芒,其辛劳,我看在眼中,邺城亦铭记于心!”

“我今日特来金墉城,一则巡视城防,加固关隘;二则,亦为慰问尔等守城之忠勇将士!”

他言语真挚,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肯定与感激,随即语调转而昂扬:

“周贼虽凶,占我河阴,然其图谋必不能得逞!我大齐立国之基,在于上下同心,将士戮力!北有斛律丞相坐镇晋阳,稳固根本;南有王刺史威慑江淮,屏障无忧。”

“今我亲临此地,便是与尔等共卫洛阳!望尔等持戈待旦,恪尽职守,我与邺城,皆做尔等后盾!”

城门前一片肃然,风卷战旗,猎猎作响。

高俨的话语如同一缕暖流,也如一道坚固的堤坝,抚慰着连日来紧绷的神经,更加固着众人固守的决心。

所有守军,从将领到士卒,皆挺直腰背,齐声应答,声音汇聚如雷,在金墉城上空隆隆回荡:

“谨遵殿下钧命!固守金墉,誓退周贼!”

回音在萧瑟的秋风中久久不息,宣告着这座古老要塞面对强敌的顽强不屈。

高俨在守城将士的呼喊声中,微微颔首,迈步向城内走去。

在守将的引导下,他仔细查看了金墉城的防御工事、粮草储备以及士兵的状态。

虽然城池本身坚固,但洛阳周遭的凋敝景象和守军的疲惫感,依然沉甸甸地压在他心头。

巡视完毕,高俨并未久留。

他清楚此刻的关键不在某座城池的具体防务,而在于如何打破宇文宪营造的僵局。

他率众返回洛阳城内临时设立的行辕军帐。

帐内气氛却比金墉城下更加凝滞。

高长恭、卢潜、厍狄伏连等人皆已肃立,高俨大步走到案前坐定,唐邕随后跟上。

“如何?”高俨声音不高,却带着无形的压力,“诸公计策,可有成效?”

高长恭第一个开口,俊朗的脸上带着一丝的战意:“昨夜趁夜色,末将亲率八百甲骑袭扰其西侧大营,专攻马厩与斥候营地。”

“周军虽有戒备,但骤然遭遇精锐冲击,一片混乱。烧毁草料、马具若干,杀伤其值守斥候、饲养兵数百!”

唐邕紧接着回禀:“殿下,派出多路轻兵的军报已陆续返回。数股小队反复在孟津、小平津等渡口附近出没。”

“虽未能尽焚其粮船,然其往来护航之船损耗数艘,运输已显迟滞!假以时日,必令其粮道艰涩难行,军心浮动!”

卢潜脸上却无太多喜色,反而眉头紧锁:“殿下,扰乱粮道、夜袭疲敌皆是消耗之法,当即可见成效。臣已按殿下所授之谣,通过多方渠道散往长安。”

“然此计见效需时日,亦需看宇文护如何应对。更令人忧虑者……”他顿了顿,语气沉重,“是北线的消息。”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桃花雪:1937卦变金陵 跨界卡牌师:与小樱的库洛牌冒险 两界:从骷髅领主苟成大罗金仙 香水有毒她靠因果律封神 她把黑火药甜成了糖 星路仙踪 换亲抄家,我扫空半个京城去流放 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 群星:都市开局,崛起星河霸主 傻人傻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