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北齐权臣指南 > 第60章 大局为重

第60章 大局为重(1 / 1)

河阴城头,薄雾尚未散尽,湿冷的秋风吹打着守城周军的战袍,寒意料峭。

刚刚打扫干净的营寨,尚弥漫着昨日夜袭残馀的硝烟气息。

临时修复的栅栏上,点点暗红的血痕尚未干透,证明着前夜齐军斥候袭扰留下的印记。

帅帐内,炭火驱散不了深秋的寒意,更驱不散空气中凝结的凝重。

宇文宪端坐主位,锃亮的盔甲上凝着细微的露珠,坚毅的面容在跳动的火光下更显深沉。

下属将领快步进帐,单膝跪地,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禀大司马!洛阳方向有援军前锋逼近!战旗如云,声势不小!只是…尚不知领兵主帅究竟是何人!”

帐中诸将闻言,精神一振,目光齐刷刷投向宇文宪。

敌援将至,主将未明,这无疑给战局增添了新的变量。

宇文宪听罢,并未立刻回应,他的脑海中飞快闪过几个名字。

斛律光绝无可能分身南下,他此刻必然被牢牢牵制在玉壁战场。

段韶身患重病,不能领军。

剩下的,能在如此短时间集结邺城精锐南下驰援,并且让邺城那位琅琊王放心托付大军的……

宇文宪的声音平静却斩钉截铁,瞬间压下了帐中的低议:

“不必猜了。邺城之内,能有此威望之将……必是高长恭。”

帐内随侍的数名周将闻声神色一凛,目光不由自主地聚焦在主帅沉静如渊的侧脸上。

宇文宪回到案前,指尖重重敲在粗粝的木桌上。

案上的地图标示清淅:粮船在黄河下游频繁遭遇小股游兵的侵扰,损失不大,却如芒在背;而对面的洛阳城外,齐军主力依托着连日来高筑的壁垒堑壕,稳守不出。

“齐军狡诈!”一员将领面露焦躁,“缩在洛阳的乌龟壳里不出来,一味死守。我军粮船屡遭袭扰,长久对峙,军心易怠啊!”

另一名膀阔腰圆的将领按捺不住,踏前一步,声如洪钟:“大司马!敌军怯战如鼠,我军何不挑兵叫骂,激其出战?末将愿引精骑上前,定能激得齐军出城,到时以逸待劳,必能一举破敌!”

此言一出,帐中几员血气方刚的战将纷纷应和,眼中闪着渴望战斗的光芒。

速战速决,攻克洛阳,方不负破河阴之威名!

宇文宪抬起手,瞬间压下了帐内的鼓噪。

他的表情依旧沉静如水,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漠。

“不可。”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大冢宰既定方略,主攻方向在北!玉壁战场才是破敌锁钥、关乎全局之处。”

“我军占据河阴,已切洛阳咽喉,足以震慑邺廷、牵制其大量军力。若在此处耗损兵力,莽撞求战,实乃不智之举,极可能打乱大冢宰部署,反致玉壁战场压力陡增。若韦柱国在彼处取得突破,我南路军在此固守牵制之策方显其功。”

他顿了顿,接着道:“当以大局为重,遵命行事,莫因小失大!”

这番话语,以大冢宰严令、北线战局为重、牵制战略的内核价值为大义名分,彻底压下了帐内燥热的求战之心。

众将纵有跃跃欲试者,此刻也只得垂首抱拳,齐声应道:“末将明白!谨遵大司马之令!”

帅帐重归平静,将领们陆续领命退出,只留宇文宪一人独立帐中。

当帐帘落下的瞬间,宇文宪方才那冷峻威严的目光悄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幽深难测的波澜。

他缓步再次走到窗边,望着河阴城下严整布防的周军营垒,又转过身去,回望向长安方向。

“大局……”宇文宪的嘴角微微牵动了一下,随后化作一声叹息。

他想起此次临行前,宫中那位兄长突然绕开大冢宰暗中召见他。

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陛下,一见到他,立刻紧紧握着着他的手,目光灼灼,语带深意:“吾弟当为周公!”

他连忙拜倒称罪,只说自己无德无能。

陛下面露不虞之色,但也没有多言。

宇文宪思量许久,决定将此事瞒了下来,没有告知大冢宰。

帐外传来巡营刁斗声,骤然将宇文宪拉回现实。

他抚过冰凉的甲胄,唇边溢出苦笑。

日光穿透薄雾,冷冷地映在河阴城墙的砖石上,肃杀之气弥漫。

城外,周军壁垒森严;城前,洛阳齐军深沟高垒。

两军遥相对峙,旌旗于秋风中猎猎作响,空气中弥漫着山雨欲来的沉重死寂。

一场无声的意志较量,在这初冬将临的古战场上演,远比刀兵相接更为凶险莫测。

…………

洛阳城中,晨雾亦尚未完全消散。

高俨并未停留在军议之所,而是踏着瓦砾与尘埃,在唐邕等人的陪同下,穿行于这片几乎只剩下荒草与断壁的废都。

触目所及,尽是曾经雄伟宫城的倾颓基石。

唯有顽强滋生的杂草,在残砖断石间探出新绿,更添几分苍凉。

“咳……此地荒凉至此,却也曾是前朝灵太后穷极奢华、耗费国力修建的永宁宝刹所在……”

唐邕停步于一处焦黑废墟前,忍不住咳嗽一声,以袖掩住口鼻,眼中流露出深切的感慨与追忆。

“元魏全盛时,此寺金铎凌云,塔高入云,珠宫贝阙,气象万千,端的皇家气象,气象万千呐……”

高俨驻足而观,昔日金碧辉煌的皇家伽蓝,如今只剩焦土瓦砾,馀烟缭绕如泣。

他摇摇头,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讽意:“金碧辉煌,钟罄震天?哼,不过是徒耗民脂民膏,以万民膏血供奉私欲、粉饰虚妄罢了!”

“国难之时,佛寺财货堆积如山,何曾见其赈济半分于濒死饥民?此等虚妄奢靡,正是后魏亡国缘由之一!”

他顿了顿,语气笃定:“这亦是我下令勒佛之缘由。乱世之中,国需财帛济军固本,民需粮粟活命图存,岂容蛀虫攀附神佛?此乃拨乱反正,扫清颓风之举!”

唐邕望着眼前这位年轻殿下决然的神情,感受着话语中那份不容置疑的决心与冷酷的现实判断,心中凛然,连忙躬身应道:“殿下所言,臣深以为然。”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星穹铁道:漂亮虫母是寰宇好文学 新概念诡道升仙 特工:从小特务到军统大老板 一切从笑傲江湖开始 消失的我 穿越美漫,但密教主 我在大明当文豪 万界共生之主 诡异世界:林逸和宋佳 浪浪山小妖再走西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