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渐深,铜炉中逸出的檀香在王府书房内氤氲缠绕。
高俨仍在书桌前翻阅着祖珽、张子信信呈上来的一些报告。
李英娥立于高俨之侧,黛眉微蹙,指尖无意识地攥紧了袖缘锦纹。
望着高俨俊美的侧脸,她终是上前一步,压低声音问道:
“大王……此番周寇来势汹汹,未知大王可会亲临阵前督师?”
高俨正俯身端详案上书信,闻言指尖一顿,烛影在他棱角分明的侧脸投下冷峻的弧度。
他未直接应答,反抬眸审视李英娥:“妹妹此问,是从何处听得此事?”
李英娥对上那双锐利的眼,心头微凛,她斟酌字句:“非独妾身听闻。邺城内外皆在议论,言说玉壁危局,殿下或需亲征以定军心……此事街头巷议,已是风声四起。”
“风声四起?”高俨眸光骤冷,殿内烛火忽地一晃。
他霍然起身,袍袖带起一阵冷风。
“我尚未决断,何人竟敢散布此等言论?”
——内里必有蹊跷!
望着高俨不悦的脸色,李英娥微微一缩,眼中含雾,似是担心此言惹怒了高俨。
高俨察觉到她的动作,脸色稍缓,安慰道:“此事并无大碍,只是近日公事繁重,使我心情不佳。”
好言稍稍劝慰了她一小会儿,小姑娘眼中雾气终于散去。
高俨安抚罢李英娥,看着她略带忧愁的稚嫩身影消失在回廊尽头,方才那点强自维持的温和尽数敛去,面沉如水。
亲征这件事,在不同时期的意义完全不同。
有的是君主本人拥有军事才能,故亲自领兵作战;
有的只是让君主作为吉祥物,激励士气。
而自高欢以来,东魏、北齐每一代高氏掌权者都有过亲征的事迹。
高欢、高洋就是前者,高演、高湛则是后者,高澄介于两者之间。
甚至连高纬本来都会亲征,虽然他那次亲征中的各种微操,成功将整个国家送了出去。
但无论如何,亲征都有一个无法避免的缺陷——那就是君主必须得离开都城,前往前线。
高俨立于窗前,月色清冷,将他的身形拉得细长。
李英娥带来的消息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搅动了他心中的波澜。
“亲征?风声四起……”高俨咀嚼着这两个词,眼中寒光闪铄。
一股强烈的危机感骤然攫住了他。
这绝非偶然!
他尚未在朝堂上透露半分亲征之意,何以民间竟已“风声四起”?
这分明是有人在背后有意煽动、推波助澜,企图制造舆论压力!
目的何在?
高俨的目光扫过夜色沉沉的宫阙屋檐,瞬间锁定了最危险的可能——邺城!
有人想趁他亲征离开都城之机,在后方生事!
高纬虽然已被幽禁,甚至成为废人,但其身份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一旦他离开权力中心邺城,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势力,无论是念及旧主的拥趸、心怀不满的勒佛受损者,还是图谋拥立之功的投机之徒,极有可能利用高纬这面残旗兴风作浪,甚至酿成宫闱之变、颠复政权!
“必须提防!”高俨心中警铃大作。
他决不允许自己在前线与周军浴血奋战时,后院起火。
思虑电转,他迅速权衡利弊。
不去前线?
不行!前线军情如火,晋阳是北齐的命脉,若失守则国门大开。
斛律光虽勇,但此战关乎国运,他作为实际掌权者,亲临前线不仅能极大提振士气,更能临机决断,协调各方力量。
更重要的是,他需要借这场国战之威,巩固自己的权位。
躲在后方遥控,非但不能安定人心,反而会授人以柄,显得畏缩软弱,更让那些蠢蠢欲动的势力觉得有机可乘。
必须去!
但邺城,必须留下一个绝对可靠、镇得住场面的心腹!
冯子琮!
这个名字瞬间跃入脑海。
冯子琮老成持重,深谙政务,是尚书令,在推行勒佛令时立场坚定、手腕干练,已经证明了他的忠诚和能力,且他在朝中颇有威望。
更重要的是,他虽位高权重,绝无可能背叛。
只因他在北齐皇室中只有两个外甥,一个高纬,一个是高俨。
高俨正是在他的全力支持下“清”了高纬的君侧,他的政治生涯已经与高俨高度绑定,无法分割。
让他坐镇邺城,处理日常庶务,节制百官,防范宵小,是最稳妥的选择。
少顷,高俨转身,决断已定:
“传令!我若出征,尚书令冯子琮总摄邺城军政,六部及禁军悉听调遣。凡有异动者,无论勋贵宗室——”他语声斩钉截铁,“立诛不赦!”
…………
与此同时,建在与玉壁城相对之地的北齐城中,守卫士卒遥遥望向对面,神经高度紧张戒备。
浓得化不开的秋雾沉甸甸压在汾水之上。
对岸玉壁城轮廓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宛如蛰伏巨兽。
城头周军火光连营,烧透半边天际。
铁器撞击与号令呼喝声乘着湿冷的河风阵阵传来,穿透百里之遥。
刀凿斧劈之声彻夜不息。
士卒确信,那是无数工匠在火光映照下,疯狂赶制云梯、冲车的景象。
他如往常一般,将玉壁的动静报告给上级。
而距离玉壁百里之外的河阴城,此刻却笼罩在反常的死寂中。
戍楼残破的阴影斜斜映在城墙,守卒抱着冰冷的长矛蜷缩着打盹。
连续数日的平静麻痹了警剔,连城头的烽火也未燃起。
猛然间,一声凄厉到变调的嘶吼撕裂夜幕:“敌袭——!周军!周军渡河了——!”
值夜哨兵连滚带爬撞向守将帐中,惊恐的瞳孔里,映出城外黑压压漫过河滩的潮水。
那是无数周军步卒借着最后一丝夜色的掩护,悄无声息踏过浅滩,冰冷的铁甲与刀锋点点寒光。
守将刚从睡梦中被亲兵拽起,赤着脚冲出营房,扑到城垛边。
眼前的景象让他浑身血液瞬间冻结。
数十架飞梯被无数周军悍卒肩扛手推,轰然搭上墙!
城下黑影已迅速靠近城墙下,并开始攀上城墙!
“放箭!擂鼓!快!”守将嘶声咆哮,嗓音劈裂。
然而回应他的,是城下骤然炸开的、山崩海啸般的战吼:“杀——!”
周军前锋高举滴血的战刀,身后潮水般的步卒踏着同伴尸体,向猝不及防的河阴城发起了决死的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