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臣所言馀音尚在回荡,高俨先是沉默一阵,随后大笑道:
“侍中此言,如拨云见日,使我茅塞顿开!”
高俨的声音斩钉截铁,回荡在含光殿内:“既是备战之事,便以国策行之!”
卢潜的发言为高俨打开了思路。
虽然限制佛门上利国家、下利百姓,但是面临的最大阻力,便是触动了处于中间这一块的利益。
这部分人可能是勋贵,可能是豪族,也有可能是世家。
他们借助种种手段对上吸血国家财政,对下剥削平民百姓,是社会的最大毒瘤。
但是高俨身为实际上的掌权者,并不能简单粗暴的直接将他们清除。
因为他们掌握了许多资源及影响力,多到足以绑架一部分国家政策,影响政局走向
在长期的过程中,又形成了一套属于社会共识的惯例、规范。
若高俨贸然使用极端手段戳破这个共识,好的话生前勉强压制、死后留下骂名,坏的话手下直接撂挑子不干。
这也是高俨先前有些烦闷的原因。
他从胡太后那里言语中听出反对勒佛之意,当即意识到有人欲与其作对。
或许没有直接反对的胆子,可是暗中使绊子、敷衍了事的胆子不仅有,而且很大!
如今,卢潜之言则给了他一个解决之法——用一个更大的共识压倒原先的共识。
这个共识就是“外敌在侧,国事为先”。
你说佛门护佑国事是吧?
现在周军大兵压境,我正要从佛门取走足以补充抵御周军的钱粮丁口,从而保卫家国不受外敌侵犯。
你说这是亵读佛祖是吧?
我不过是将原本捐给佛祖来庇佑国朝的钱财直接用于现实,佛祖慈悲,必然不会在意。
你说这是你的财产是吧?
不好意思,这都是献给佛祖的善款,我要拿来保佑国家的。
而且谁说这是你的财产了?有法律文书吗?
如果还有人试图反抗,直接就是一个“外通敌寇,有碍国事”的帽子扣上去。
让这些中饱私囊之人哑口无言:他们虽然未必是这么想的,但却是这么做的,这个帽子还真没扣错。
高俨对卢潜赞道:“侍中久历州郡,深知地方积弊之沉疴,洞悉豪强规避之狡狯!此议甚妙,深合我意!”
“殿下谬赞。”卢潜连忙行礼。
高俨回过头来,又道:“张中书令!”
“臣在。”
“即刻拟诏:昭告天下各州郡!周寇压境,国难当头!今清查寺院田产、奴客、钱粮,非为扰佛门清净,亦非夺民之利,实为筹措御周军资、补充卫国丁壮!”
“此举关乎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凡敢有隐匿寺产丁口、阻碍清丈登记者,无论僧俗士庶,其行等同通敌卖国,贻误军机,立斩不赦!财产尽数充公!”
高俨接着补充道:
“若有忠心报国之僧尼者,及时捐献寺产,可酌情不问。”
众人赞道:“殿下此言大善!”
高俨对着张雕、卢潜道:“张中书令先提勒佛之事,卢侍中出推行之策,我欲以两位为特使,轮流巡抚青、并、冀等州郡,如何?”
“多谢殿下!”两人连忙领命。
他又对冯子琮、唐邕道:“两位职责不变,坐镇邺城、尚书,继续推行此事。”
两人也是应下。
几位重臣轰然应诺,肃然告退。
殿门开合间,深秋的寒风吹入,带着一股肃杀与急迫。
一场无形的风暴正在蕴酿。勒佛令的推行,终于从朝堂的辩论、后宫的试探,走到了短兵相接、真刀真枪的阶段。
那些依靠寺庙隐匿田产、逃避赋役的勋贵豪族们,绝不会坐以待毙。
他们定会串联、拖延、甚至……挺而走险。
不过,在锋芒毕露、有理有据的应对下,终将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在高俨看来,这次“勒佛”不仅仅是效仿隔壁宇文邕的灭佛,更是他执政以来,第一次较大规模行使权力。
若此次成功,他不但可以借此擢取名望,还能填补被高湛、高纬消耗殆尽的财政空缺,并逐步创建起从上到下由他掌控的朝政。
是以,他必须得成功。
……
深夜之时,琅玡王府中。
李英娥已经睡去,高俨犹在油灯下翻阅祖珽、张子信呈上来的一些报告。
忽然,侍从报:“殿下!斛律丞相求见。”
高俨放下手中事物,心中念头电转。
斛律光此时前来,会是什么事?
是为是过问其女儿斛律皇后之事?
还是担忧勒佛令波及与他家有渊源的寺庙?
或者是前线军情?
“快请。”高俨沉声道。
沉重的脚步声在廊下响起,不多时,斛律光那如山岳般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他未卸甲胄,只在外面披了件寻常外袍,风尘仆仆,面色在灯火下显得异常凝重。
他没有象往常一样行大礼,只是按剑略一欠身,声音带着奔波后的粗哑,却字字如金石坠地:
“殿下,恕臣深夜惊扰!”他开门见山,目光锐利,瞬间打消了高俨那些猜测,“臣得晋阳兰陵王八百里加急密报——玉壁周军,有异动!”
高俨心中猛地一沉,面上却极力维持着沉稳:“异动?如何异动?”
“汾州斥候连日探查,周军营盘增垒,营中工匠昼夜打造攻城器械之声不绝!”
斛律光语速加快,带着战场将领特有的沉稳。
“更有侦骑回报,其后方军士调动频繁,粮秣辎重转运极快!兰陵王以为,此来绝非寻常袭扰!”
一股冰冷的紧迫感瞬间攥紧了高俨的心脏。
虽然早有预料周人会趁自己立足未稳动手,但当烽烟将起的信号如此清淅地摆在面前,分量依然沉重得令人窒息。
宇文护这条蛰伏已久的老狼,终于要亮出獠牙了!
他深吸一口气,将脑海中关于星象历法的锁碎思绪彻底摒除,整个心神瞬间投入到眼前的军国大事中:“兰陵王如何应对?晋阳守备如何?需邺城支持几何?”
“兰陵王已于三日前加固汾州城防,并从晋阳本部调遣精兵一万增援外围据点,作掎角之势。晋阳府库尚足支月馀军需。”
斛律光顿了顿,声音低沉下去。
“他恳请殿下…速备援军粮草!一旦玉壁战起,必异常惨烈!更忧者…恐突厥趁乱南下,需严加戒备幽、燕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