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北齐权臣指南 > 第36章 灭佛之策

第36章 灭佛之策(1 / 1)

却说宇文宪方才离开晋国公府上,看见宇文直在府外等侯。

宇文宪眉毛一挑,打算当作没看见,转身离开。

“毗贺突!”宇文直却看见他,主动上前打招呼。

被宇文直指名道姓地喊住,宇文宪无法装作为看见他,只好回身:“豆罗突,怎么还在此处等侯?你欲求见大冢宰,即刻入内便是。”

“不,我所等侯之人不是大冢宰,”宇文直大有深意道,“而是你。”

宇文宪沉默片刻,随后道:“大敌当前,少些心思。你们那些小动作,大冢宰看得很清楚。”

“兄长,”宇文直不慌不忙,“你以为只有‘我们’吗?”

“你是说?”宇文宪不动声色,目光却凝重起来。

他想起一事:

虽然自己与宇文直都是太祖之子,但是宇文直有一个特殊身份——当今陛下的同母弟。

“我可没说什么。”宇文直嘿嘿一笑,眼神却望向远处。

宇文宪随着他的视线望过去,心中一沉,远方赫然是禁中方向。

“太祖在时,我辈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入关中,迎孝武,沙苑、玉壁痛击东夷,夺巴蜀,控荆梁,何其壮哉!”

宇文直的声音在身旁冷不丁地响起。

宇文宪回头,见其面色肃然,神情庄重。

“太祖崩后,我大周已历三帝,孝闵帝、明皇帝,及当今陛下。”

“可叹邙山之败,不复昔日军容盛状!”

宇文直摇头叹道。

宇文宪对他所说并不意外,他淡淡道:“你等欲待如何?”

“无他,欲重振大周尔。”

宇文直抱拳行礼,语气郑重:“毗贺突,兄弟之间,你智识不凡,军功最盛,为国之栋梁。当思日后之事。”

他不等宇文宪有何反应:“弟言至于此,望兄早做思量。”

随后,宇文直告辞离去,留下宇文宪一人。

宇文宪举头望天,双眼微眯,心中不知在盘算些什么。

……

“灭佛?”高俨的声音充满疑问。

“不是灭佛,是限佛、勒佛。”张雕解释道。

与冯子琮、张雕商议完任免之事后,高俨知道张雕有事留下汇报,却没料到却是此事。

他沉吟一会儿,决定暂不表明自己意见,问道:“佛门有何罪,需限佛、勒佛?”

张雕迎上高俨的目光,躬身一揖,言辞切切:

“殿下容禀!自立朝以来,我大齐境内寺院千馀所,僧尼百万众。一寺占地千顷,而民无立锥;一僧耗粮十斛,而民有倍赋。”

“更有州县豪族假供佛之名,隐户避税,寄田托产,致府库空而肥佛寺,天下穷而奉释家!”

他展开一卷奏疏,声音渐沉:“佛门不事耕耘,却收拢良田,隐匿丁口,其心可诛!”

高俨虽然想过灭佛之事,毕竟着名的“三武一宗”灭佛事件中的一个“武”此刻就在敌方,但没想到这件事却是属下主动提起的。

而且所说切中要害,直击重点。

想了想,张雕通儒家之道,早年家世贫贱,大概因此不喜佛门。

毕竟,儒家再迂腐,其中大儒、名家,却也是实打实怀念上古时“井田制”之说。

看不惯佛门嘴上一套,行动上又是一套实属正常。

“你欲如何为之?”高俨想了想,随之问道。

张雕胸有成竹:“可效后魏太武故事,勒令不法僧人还俗,捣毁私建佛寺。”

高俨边听,边微微颔首。

张雕所言,虽然不甚详实,只是提纲挈领地稍稍描述其策,却也切中肯綮,与后世灭佛之事相近。

佛门并不清净——此事人尽皆知。

但灭佛不仅仅为此。

出于拉拢,统治者往往赐予佛门免赋税、免徭役的优待。

是以常有百姓为了青壮年逃避赋税、徭役投奔佛寺。

佛门借此隐匿人口,兼并土地,成为事实上的地主。

由于不事生产、又免赋税,佛门不仅占用大量土地、人口,影响国家财政,还帮助豪强瞒报田产,鱼肉百姓。

上瞒下欺,严重影响国家的正常运转。

无论是出于私心,还是公心,若佛门势大,就应该予以打压。

就拿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为例,他虽信道教,但开始并未有灭佛之意。

真正让他产生灭佛念头的有两件事。

一事是为了补充兵源,另一件事是他在寺庙中发现兵器,不知所谋何事。

后来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后周世宗柴荣也基本延续了这个逻辑,或是因为财政,或是因为人口、田地。

都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南朝崇佛之事久有耳闻,实际上北朝在这方面也是不遑多让。

据言北魏末年人口约有三千万人,佛徒则占二百万人。

而北魏后北周、北齐相较,北齐在崇佛上更为突出。

如今北齐崇佛之风,虽不过梁武帝之时,但也不远。

“先生所言,切中时弊。”高俨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听不出太多倾向性,“只是,‘效后魏太武故事’则过矣。”

张雕眼神一凝,正欲争辩。

高俨却抬手止住他:“先生所虑,我深知其重。此事非独涉财赋民生,更关乎人心风俗,甚至……牵涉诸多权贵私利。”

“若行事过烈,恐致人心动荡,反失其利。”

“太武灭佛,人亡而政息。如今我之权柄不如太武,若应循其策,则所得之果亦不如前人。”

拓跋焘是“三武一宗”中灭佛灭得最狠的,坑杀沙门无数。

但其子即位,所设之策转瞬被取消,北魏再度大兴佛教,甚至拓跋焘本人都被刻在云冈石窟中,以佛相面世。

盖因其策过于暴虐,反而引发民众暗中不满,不得完全推行下去。

相比而言,宇文邕、李炎、柴荣的灭佛,不但没有流血,成果更加显著。

高俨道:“当务之急,乃周人虎视,陈人难测,内需安靖,外御强敌。限佛勒佛之事,急不得,却也拖不得。”

他眼神锐利地看向张雕:“先生既痛陈其害,必有良策。详实陈来!”

张雕精神一振,明白殿下心意已动,只是寻求更稳妥的推行之策。

他心中早已打好腹稿,正待此时:

“殿下明鉴。臣所奏之事,其意在‘整饬’,故不言‘灭’,而称之为‘限’、‘勒’。臣有三策:”

“其一,严控僧尼度牒,严禁私度。各州郡寺院凡新收度僧尼,须报昭玄寺(北齐管理佛教事物的部门)核准,每年限定数额。凡无朝廷颁度牒着,皆视为私度,强制还俗。”

“其二,厘清寺产,归籍入户。令各州刺史会同度支部、御史台,清查治内佛寺田产、奴客、钱粮,逐一登记造册,与僧籍共同存于州府。此后寺产交易、更名,需经官印确认,严禁豪族托名避税。寺田按等缴纳田赋,奴客亦当承担徭役、丁口税。”

“其三,汰除冗滥,整肃佛门。诏令严查各寺,若有戒行不修、劣迹昭着,乃至私匿丁田、干预乡里者,一旦查实,严惩盖寺住持,捣毁其寺,勒令僧众还俗,并罚没田产、财物。同时,严令僧尼不得妄言国政、祸乱民心,违者以妖言惑众论处。”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星穹铁道:漂亮虫母是寰宇好文学 新概念诡道升仙 特工:从小特务到军统大老板 一切从笑傲江湖开始 消失的我 穿越美漫,但密教主 我在大明当文豪 万界共生之主 诡异世界:林逸和宋佳 浪浪山小妖再走西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