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北齐权臣指南 > 第26章 乘夜送人

第26章 乘夜送人(1 / 1)

韦大智将其离奇经历,与狱中高俨对他所说原原本本告诉韦孝宽。

说罢,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更低:“此子所言未必可信,盖是离间之计,窃以为柱国不必当真。”

话毕,书房内陷入死一般的寂静,连呼吸声都几不可闻。

案上烛火不安地跳跃着,在韦孝宽古井无波的脸上投下明暗不定的阴影。

他静静端坐,仿佛一座沉默的山岳,望着韦大智,眼中带着几分审慎的意味。

“齐之琅玡王高俨……是何等样人?”

良久,韦孝宽终于开口,声音有些低沉

韦大智回想那个年轻的身影,眼中闪过一丝困惑,摇头道:

“据先前我等探查,此人受高湛宠爱,心高气傲,恃宠而骄;然邺城事发后,其行事果决,有条不紊。”

“与此前性格手段不尽相同,似是心机深沉之人。”

韦孝宽微微捋动须髯,高大的身影在烛光下显得有些凝重。

“你一路辛苦,身上带伤。下去歇息吧,先养好伤势。莫要声张邺城之事,尤其莫向他人提高俨那番言语。”

他的语气变得平静且温和。

“属下遵命!”韦大智如蒙大赦,躬身退下。

书房门轻轻关上。

韦孝宽没有告诉韦大智的是,在韦大智到来不久之前,便已收到邺城传来信报。

信中直言,韦大智大概率会被捕,但以其忠贞,绝不会透露半分。

韦孝宽虽然不喜这等做法,但认为国事更加重要,便默许了视韦大智为弃子之事。

是以,当他见到韦大智生还时,不由生疑。

他从怀中取出那份原先藏于蜡丸中的密信,再度仔细阅读。

他先前已经令人快马加鞭,携其根据此密信所写亲笔书信,送往长安晋公宇文护府上。

韦大智在邺城的被捕与离奇释放,以及高俨那番指向性极强的言语,无疑为这份情报增添了更多值得玩味的细节。

“大智所言与信报基本一致,”韦孝宽喃喃低语,微微皱起眉头,“琅玡王……”

他踱步到窗前,望着窗外玉壁森严的军营轮廓。

秋夜的寒风拂过面庞,带着北方原野的肃杀气息。

他回到案前,铺开纸笔,准备书写今日的第二封信,却悬腕未落。

良久,他才深吸一口气,落下笔锋,字迹沉稳:“……邺城已定,琅玡王高俨掌权,中枢稳固,肃清果断,封赏得宜,朝局渐稳,非可猝图之时也。其特释吾之细作,言带机锋,似有离间试探之意。”

“臣观高俨行事,果毅深沉,心术老练,非高纬昏聩可比。窃以为,当务之急乃固守玉壁,遣使详查齐廷后续动向,待其内部再有隙可乘,或齐军有所调度,再图进兵不迟……”

……

此时,邺城外。

崔季舒刚刚踏出城门,夜风裹挟着秋日的凛冽气息扑面而来。

“叔正留步。”

高俨的声音自身后传来,他快步追上,在空旷的城门前下站定。

四周仅有侍卫远远肃立,烛火在夜风中摇曳不定,映在两人脸上。

“殿下还有何吩咐?”崔季舒回身,躬身行礼。

高俨微微抬手示意他免礼。

他执着崔季舒的手,态度诚挚:“此行险峻,叔正可要时刻小心谨慎。”

崔季舒颇为感动,高俨特意前来送行,不谈完成任务之事,而是关心其安全。

他立即道:“殿下放心,臣必不辱使命!”

“联陈之事没有那般紧急,若不成,我大齐亦能据敌国门之外,”高俨摇摇头,随后大有深意道,“世上却只有你一个崔季舒。”

崔季舒心头剧震,一股暖流夹杂着沉重的使命感瞬间涌上胸腔。

他深深一揖到底,声音带着决然:“殿下知遇厚恩,臣粉身难报!臣此去建康,但求事成,虽死无悔!殿下珍重!”

高俨见崔季舒立下如此重诺,不由得心生感概。

昔日高澄遇刺时,崔季舒畏惧躲藏,最后高澄死,其活下来。

此事沦为人们口中笑谈,崔季舒面上不以为意,却暗自引以为耻。

如今受到高俨礼遇,他便加倍用心做事,立下重诺,用以报答。

刚刚追上高俨步伐的中书令张雕,听闻二人所言,捋起长须笑道:“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叔正此去,当以此言自勉。”

说完后,他向高俨、崔季舒行礼。

两人纷纷郑重回礼。

崔季舒也笑道:“张公也来了。”

张雕摇头:“殿下面前,可当不起‘张公’之名!”

高俨微笑:“先生桃李天下,又曾为我讲学,如何当不起?”

张雕慷慨有志节,通晓五经,为当世大儒。

他现为中书令,这个职务却是崔季舒为他求来的。

崔季舒暂要往使陈,他举荐张雕为中书令接替他的部分工作。

高俨应下后,才发现张雕居然与他颇有些缘分。

原身曾求精通儒学的博士,张雕应选。

后又为散骑常侍为其讲学,如今又被崔季舒举荐给自己,确实有缘。

高俨还知道,历史上张雕后来也被高纬委以朝政。

他与崔季舒联合上书劝谏,却遭佞幸韩长鸾诬陷,被一同处死。

其死前肺腑之言及子孙惨状于史书上,不忍卒读。

高俨自问虽也做争权夺利之事,却只诛为首,没有肆意陷害,祸及他人。

只得微微感叹政治斗争的残酷。

三人又随意谈了几句。

没多久,崔季舒突然抱拳正色:“殿下,天色已晚,臣尚有重任在身,是该启程。”

高俨轻轻颔首,叹道:“去吧。我与先生,等卿归来。”

崔季舒向高俨、张雕郑重一揖,转身登上夜色中的马车。

车帘垂落,轻骑扬尘,消失在通往南境的官道上。

张雕望着远去的烟尘,捻须感叹:“叔正此去,若苏秦复生,必以孤身搅动江左风云。”

高俨同样在远眺南方,闻张雕所言,遂道:“但愿他是张仪而非苏秦。”

张雕一愣,随后恍然:“苏秦合纵,合众弱以攻一强;而张仪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由此观之,张仪更为恰当,臣方才失言。”

“无妨。”高俨心中所想其实不是张雕所说之意。

他只是突然想到,后世有人经多方考证,推测苏秦其实是燕国派往齐国的死间。

又联想到如今国号也为齐,便忍不住提了一嘴,并无它意。

没想到张雕居然顺着他所言解释一番,逻辑还自洽了。

不愧是大儒。

两人不再谈及此事,而是稍稍商议崔季舒离开后,中书省的诸多事宜。

晚风卷起旗帜,猎猎作响。

“风露已重,殿下请早些回宫安歇吧。”张雕恭声劝道。

方才是他突然被升为中书令,与高俨第一次较为深入的交谈。

他惊喜地发现自己这位已经初掌神器的学生,居然于治国之道十分贴合其意。

虽已身居上位,言语之间对自己的尊敬之意分毫未减。

他心里暗暗想到:“馀痴长五十年,除明经外,未有所成。今殿下以国士待我,必以国士报之。”

高俨微微颔首,张雕的关切是实情。

夜色已深,寒露侵衣,确实不宜久待在外。

高俨深吸一口沁凉的夜气,将远眺南方的目光收回。

江南烟雨、建康宫阙,那些画面在他脑海中掠过,旋即被更迫切的军政要务取代。

“恩,回罢。”他声音沉稳,当先转身,转身上了停在一旁的车驾。

张雕稍慢半步,随即也登上了自己的马车。

两辆马车在亲卫的簇拥下,轧轧驶回寂静下来的邺城。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星穹铁道:漂亮虫母是寰宇好文学 新概念诡道升仙 特工:从小特务到军统大老板 一切从笑傲江湖开始 消失的我 穿越美漫,但密教主 我在大明当文豪 万界共生之主 诡异世界:林逸和宋佳 浪浪山小妖再走西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