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北齐权臣指南 > 第12章 人物去留

第12章 人物去留(1 / 1)

高湛被祖珽戳破伪装,立刻红温,当即要扑杀祖珽。

祖珽这下慌了,大喊:别杀他,陛下得美名;杀了他,他得美名;陛下想得美名,就别杀他,他还会炼金丹。

高湛或许被金丹之名唬住了,放了他一马。

祖珽刚被放开,又嘴贱道:“陛下有一范增而不能用,只可如何?”

高湛血压又上来了,怒道:“尔自作范增,以我为项羽耶?”

祖珽摇头,陛下怎么比得上项羽呢?项羽率乌合之众,五年成就霸王之业:陛下不过借了父兄之力,才能有今日地位。

接着他又说,别说范增了,张良都不如他。(“蕞尔张良,何足可数”)

高湛:……

此后祖珽被流放光州,双目失明,直到高湛去世后才被起复。

起复后,他通过讨好陆令萱,居然又和昔日仇敌和士开混在了一起,和士开也颇为敬重他。

历史上,高俨、斛律光之死,也与祖珽有关。

他以“周公诛管叔,季友鸩庆父”之语坚定了高纬杀高俨的决心。

他不仅在那句“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上二次创作污蔑斛律光,又出计助高纬捉拿、杀害斛律光。

这样看来,他似乎又是一个佞幸奸臣。

然而,在他大权独揽时,他又试图整顿吏治、重整政事,却因恶了陆令萱而被外放北徐州。

北徐州任上,正逢太建北伐,他用空城计,并亲自领军退之,最后卒于任上。

综合来看,祖珽其人不仅是个怪才,还是个神人。

虽然他有处理政事的才干,但鉴于其劣迹斑斑,冯子琮实在不想提起他,便将其略过。

如今高俨亲口过问,他也就较为客观地评价了一下:颇具才干,私德有亏。

也是暗中表示自己对此人不看好。

高俨也没有决定好如何处置祖珽。

只是鉴于他太能整活,又是北齐后期为数不多的名臣,故有此一问。

他想了想,问冯子琮:“我欲以赵彦深为太傅,徐之才为司徒,唐邕仍为尚书左仆射,崔季舒为中书监……”

“至于祖珽——此人暂且不管,如何?”

“殿下明鉴。”冯子琮赞道。

赵彦深原为司空,升为太傅,虽是虚职,也足够表示高俨对这位六朝老臣的尊敬。

而徐之才则是明升暗降,从掌管实权的尚书令变为司徒。

唐邕仍为尚书左仆射,屈居原为尚书右仆射的冯子琮之下,但以他与和士开密切关系,能保住原职就不错了。

崔季舒为中书监,即中书省高级官员,地位略高于中书令。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尚书、门下、中书与后世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责、权力并不相同。

不象后世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统领其他二省。

目前北齐朝堂中,三省的排名从大到小是: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

中书省排在最末,主要负责政令传达,但高级官员中书监、中书令也算一步踏入了权力中枢。

高俨升崔季舒为中书监,一方面是为了后续提拔他。

另一方面,昔年高澄参政时,一开始所任正是中书监,而崔季舒为中书侍郎辅佐高澄。

如今高俨命他为中书监,他必知高俨提拔他绝非一时兴起,而是经过深思熟虑。

祖珽现为秘书省长官——秘书监。

秘书省的“秘书”二字与后世之意不同,该机构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国家文档局加之国家图书馆。

其权力说高不高,说低不低。

高俨认为此人仍是可用之人,但暂没有想好其去处,那就让他继续秘书省待着。

“至于尚书右仆射之职,暂时空缺。”高俨最后下达指令。

冯子琮称是。

经过两人一番讨论,最终朝堂的局面大致与高俨设想相同:

将高纬、和士开死忠及无用之人或明升暗降,或去职清算;

不追究一部分曾经跟随过他们之人的责任;

对原先被打压、又有真才实学之人加以酌情提拔。

相当于分化了原有的利益集团(虽然本来就不稳固),又拉拢了一些对原本局面心怀不满者。

在旧的利益集团被拆散的同时,高纬作为皇帝的权威也会随之渐渐崩溃。

当新的利益集团被创建起来,高俨所拥有的权力与威望也会随着这个集团的扩张而扩张。

直到他的权力与威望超出人臣的范畴。

那时,便将是“天无二日”之刻。

……

别过冯子琮,高俨向身旁侍着的刘辟疆问道:“太后可安好?可曾知晓外界事端?”

刘辟疆躬敬回答:“太后无恙,只是略微受惊。臣使宫中人物不得走动,太后并不知外界事。”

高俨点头:“我欲见太后,你来领路。”

“诺。”刘辟疆立刻应道。

仁寿殿内。

胡太后听闻宫人通报琅玡王将至,且喜且惊。

喜的是好久未见自己这个最为喜爱的亲生儿子。

惊的是为何宫外先有杀声四起,他却突然前来拜见。

由于居深宫之内,消息闭塞,加之被刻意阻断,她尚不知道外界发生了何事。

当她见到高俨随宫人入殿,先是欣喜,又见其甲胄在身,沾有点点血迹,不由得花容失色。

高俨上来一句话就如同晴天霹雳,让原本就心神不定的胡太后更加慌乱:

“天可怜见,儿今日险些再不能见家家!”

胡太后失声道:“三郎,何人欺你至此!竟有此可怖之言!”

高俨微红着眼,也失声痛哭,面上带着三分不忿,三分凄然,和四分无可奈何的破碎感。

不论胡太后连问多少次,高俨只是摇头不答,用一双噙着泪的眼望着她。

胡太后问了几遍,渐渐感到不对,她道:“三郎,究竟何人?家家必会为你讨回公道!”

“儿……儿不敢说。”高俨垂下眼睑,俊美的脸上神情凄楚,一旁的女官都忍不住心生怜意。

而在高俨身后的刘辟疆看到此场景,不由得暗中腹诽不已,却把头低得更低了。

胡太后却没有产生怜意。

准确来说,她现在心中已被愤怒填满,没有给怜惜留下丝毫空间。

她怒道:“你只管说此人姓名,家家必奏明陛下,其生死皆由你所断!”

高俨眼中眼光闪铄,忽抬头问:“家家可曾听闻过‘郑伯克段于鄢’之事?”

胡太后出身安定胡氏,不能说书香门第,但也称得上累世公卿,所以这点基础知识还是只晓得。

她点头:“曾听闻过。”

“人们皆说,郑伯远虑,共叔段跋扈,武姜偏心。”

“郑伯欲尽孝道于武姜,共叔段虽有失礼之行,也能容之。”

“至共叔段实有不臣之举,郑伯遂杀之。”

胡太后听至此,隐隐感到有些不妙。

只听高俨继续说道:

“然,其实果真如此?”

“郑伯明知武姜偏爱共叔段,于宗庙社稷不稳,却不出言劝之,而是杀公叔段后,将其逐于城颍,还立下黄泉之誓。”

“郑伯早察共叔段有失礼之行,却不及时纠之,而是放任自流,只待共叔段气盛,方以武力压之。”

“郑伯不能劝诫其母,以致逐母之过,是为不孝;不能纠正幼弟,以致刀兵相见,是为不悌!”

高俨的声音变得愤懑,仿佛亲历一般。

胡太后默然,她现在如何不明白,高俨口中“段伯”、“公叔段”、“武姜”究竟指何人。

段伯心机深沉,“欲克”其弟,可不正是当今陛下——高纬吗?

公叔段虽有失礼之行,却受段伯娇惯,以致祸事,正如三郎高俨。

而那武姜,偏心公叔段,欲以其为储君,终不能得偿所愿,也只能是她胡太后本人了。

她面色变得煞白,胸口剧烈起伏,那句“不孝”、“不悌”如同惊雷在她脑海中炸响。

她明白了,儿子这番话绝非单纯引经据典,而是在控诉!

控诉高纬“所为”乃是不孝不悌之举,欲将他陷于不义之地!

高俨见胡太后面色剧变,眼底惊惧与混乱交织,知道时机已至。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兆灵 明末隐龙 咸鱼小妾室今天升职了吗? 凤临异世:废柴四小姐傲视苍穹 四合院,我可以回到二十二世纪 夏夜晚风与旧糖纸 快穿:人渣洗白操作指南 嘉靖帝剧情,可朕修成了! 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 家族修仙:从仙猫谷到九大神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