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映礼结束后,田状状还要陪部里的领导,云秋承担起了护送老太太回家的重任。
“小云,这片子很好!你写得很好!”老太太很高兴。
嗯?您为什么不说导演拍得好,也不说演员演得好?
“你太夸奖了,我还要继续努力,我老师还差一个威尼斯呢,我还欠他一个剧本呢!
一云秋是知道怎么哄老太太的,不论多大牌的老人,子女晚辈过得好,他们才能心情好。
“好好好,我等着你们的电影。”
老太太乐呵呵的,果然,不论你多牛,在你妈眼里,永远是个孩子。
云秋又向老太太介绍了《觉醒年代》,这下老太太精神更好了,一路上滔滔不绝的和云秋说起了她自己经历过的那些革命岁月。
互联网上很快就有了首映礼的新闻报道。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首映礼在京举行,金棕榈奖最佳影片震撼亮相!”
“剧本写得好,演员演得好,我国着名表演艺术家于老盛赞《困在时间里的父亲》
!
“全国老龄协会负责人感谢《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剧组全体成员,据悉,我国现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约800万人。”
这部电影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将陆续在全球主要国家上映,田老师忙完国内的宣传,还要带着剧组满世界去出席各种活动。
云秋想想就替他老人家累得慌,不过《困在时间里的父亲》的票房,倒是给了几家出品方一个惊喜。
首日,2000万,
第二天,1900万,
第三天,2200万,
看来这部片子有机会冲一下三亿啊,这还只是内地的票房,还有欧美呢,还有全球其他市场呢。
韩三爷给云秋打来电话的时候更是兴奋,他估摸着这部电影的票房能到10亿,而片子的成本才3000万。
对了,还有一件事。
《大地震》果然推迟上映了,他们选在了7月底灾难发生的那一天。
王家兄弟在面对记者的时候,肯定是不会承认改档是为了避开《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只说是为了更好的纪念和更好的怀念。
可云秋听说小王总在公司又摔了几个杯子,大王总也对云海影业很不满,认为云秋这是故意针对华艺。
《觉醒年代》的拍摄还在进行着,这一天拍到了南陈与他的两个儿子延年和乔年之间的对话。
于河伟的演技确实很好,扮演延年乔年两兄弟的朱亚纹和罗进还是嫩了点儿。
“亚纹、罗进,你们过来一下。”云秋冲着两人喊道。
于河伟也跟着走过来,他早就知道云秋了,也早就想和云秋合作,只是没想到云秋会钦点他演陈先生。
“陈先生是革命先驱,对于他来说,一直是先国后家,所以对家人的照顾也就少了很多,那你们俩作为先生的儿子,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
“埋怨?”朱亚纹试探性的问道。
“还有呢?”
“敬佩?”
“对,他们对父亲从事的事业,是敬佩的,但对于父爱的缺失,又是有怨气的。
这段戏里面,要用你们俩,特别是罗进你饰演的乔年对父亲那种既敬又怨的感情,来映衬先生的为国为民的功绩,你们好好体会下。”
朱亚纹和罗进日有所思的点点头,这时候于河伟开口了。
“每一个儿女对父亲都是向云导说的一样,你们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少年时,想一想和父亲相处时的经历,然后把这样的经历代入到一个革命家庭中去,也许就能找到感觉了。”
云秋让朱亚纹和罗进先去琢磨了,他转头笑着对于河伟说道:“于老师您感觉怎么样?”
“诚惶诚恐,愿竭尽所能演好这个角色。”
“哈哈哈,不必如此,您的演技我是信得过的。”
云秋每天晚上都会检查当天拍摄的镜头,对于不满意的镜头,一律重新拍摄。
“哥哥,我从来没有见你这么认真过,这部剧为什么要拍得这么细?”
刘刘跟着云秋一起经历过十多个剧组了,还是第一次见他这么辛苦。
“因为这是我们的历史啊,这是我们的先辈的奋斗史,我一定要拍出这些华国先驱的精气神,拍出他们的牺牲和付出,让现在的人们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7月下旬,田老师到北美了,经过云朵影业和华纳娱乐的努力,《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在北美1800家影院上映。
云秋为了剧组的安全,让老黄老邱带去了半个安保团队,老黄也会经常给云秋打电话,两个老头身体都挺好,精神头也很足。
7月底,《唐山大地震》上映了,华艺果然挨骂了,不过率先发难的是各大制片公司,纷纷向电影局投诉华艺不正当竞争。
华艺是真敢做,他们为了抢占排片,居然私下承诺按排片率的高低,各院线方可以额外获得1-3个点的可分帐票房。
他们这样做的效果也很显著,各大院线为了那3个点的可分帐票房也是拼了,《大地震》上映第一天的排片占比就达到了60。
云秋也没想到华艺为了票房,居然会搞出这种骚操作,不过他也清楚,华艺并没有违法,这就是一次商业行为,业内公司投诉的结果只可能是无疾而终。
经过一个多月的日夜拍摄,大家都疲惫不堪,云秋给剧组放了三天假,让大家好好休整下。
云秋也回了京城,在回家的路上,他愁眉苦脸的。
刘刘看着云秋皱成苦瓜的脸,捂着嘴巴笑得很开心。
云秋看着刘刘幸灾乐祸的样子,已经顾不上执行家法了,他有更头疼的事。
丫丫和雨琪她们两个人的生日居然是同一天,怎么就能这么巧呢!
云秋突然想起来了,今年年初雨琪在新家输入密码的时候,他就觉得那串数字特别熟悉,原来她和丫丫一样,也是用的生日做密码啊。
“哥哥,没关系的,我们都知道这部剧很重要,你能记得她们的生日,还能赶回来陪她们,我想她们俩都会很高兴的。”刘刘安慰道。
云秋警了刘刘一眼,我愁的是过生日的事吗?
不是啊!
我想的晚上陪谁的事啊,而且,往后每年都有这一天啊。
云秋悄悄的进了门,发现丫丫和雨琪都在厨房里忙活着,这两人还有说有笑的,完全没有类似云大导演的烦恼。
丹辰也在丫丫家,她看到云秋进门,立马起身要给他换鞋。
“她们俩挺好的吧?”云秋小声问道。
“挺好的啊,一下午都在商量着你喜欢吃什么,这不,都在厨房里忙着呢,我要帮忙她们都不同意。”
丫丫的厨艺大有长进,这一桌子湘菜琳琅满目,一看就是刘刘的嫡传,雨琪的贡献也不简单,两碗长寿面居然都是手擀面。
丫丫这几个月忙得很,《重返二十岁》的爆火,让观众们不仅看到了她的美,同时也感受到了她的演技,她在京城歌舞团的演出也很顺利,据说很多观众专程赶来都是为了看她。
雨琪参加的《奔跑吧兄弟》已经录制了几集,作为团宠的她,很受大家的照顾,但她也很倔强,玩得很尽兴也很开心。
“祝两位小美女生日快乐,永远漂亮,年年十八。”
云大导演没什么新词,不论谁过生日,他都是这一套,但丫丫和雨琪都是喜笑颜开,
生日嘛,不在于怎么过,而在于和谁一起过。
张雨琪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日过得很简单,哪怕是成名之后,也一直为前途担忧,很少有心情去和朋友热热闹闹的庆祝生日。
这一年不一样了,有了爱人,有了事业,最重要的再也不用担心前途缈茫。
心情愉悦之下,喝起酒来也就放开了,而在她的带动和挑畔下,四个女人很快便你来我往,战作一团。
云秋发现自己还是酒量最小的那个,幸好她们内斗得比较狠,云大导演才得以在一边看戏。
酒多了以后,话也就开始多了,几个女人越聊越兴奋,不知不觉就说到了云秋。
“雨琪你之前不是问我哥哥喜欢什么吗?我仔细想了一下,哥哥喜欢大的。”最先开口的反而是丫丫。
“什么大的?”
张雨琪有些疑惑,刘刘和丹辰却是不约而同的看向了她的胸部。
“这个我可以证明,我第一次和哥哥去戛纳,他就总盯着我看,可他胆子不大,也只敢偷偷的看一眼。”
刘刘面若桃花,想起了戛纳,也想起了单独和云秋喝酒的那次。
“不对不对,哥哥胆子很大,他还趁我睡着了,摸过我。”
颜丹辰也想起了自己请云秋吃饭的那次,自己装醉给他机会,可云秋只是摸了一下。
“还有还有,去年年底在好莱坞拍《超体》的时候,唔~~”
张雨琪听到刘刘说好莱坞的故事,急忙跳起来捂住了她的嘴。
丹辰和丫丫一听有八卦,两人齐齐动手,把雨琪拉开隔在一边。
“快说快说,什么事?”丫丫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烧。
“就是某人拍戏受了伤,擦了药之后没穿上衣,结果被云大导演看光了。”
丫丫和丹辰看了看张雨琪磅礴的胸怀,异口同声的发出一阵感叹!
“细嗦嗦,大导演有什么反应?”丹辰找到了重点。
“云大导演眼晴都直了,不过还是胆子太小,看了一眼,不对,看了好几眼就溜了,
回到房间以后,还假模假样的拿了一本书在看,我估计呀,一个字都没看进去。”
刘刘乐不可支,只说云秋的洋相,对于自己被执行家法的事,却是只字不提。
张雨琪开始还面红耳赤的不好意思,听到后来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云秋还在看戏,四个女人叽叽喳喳的,很热闹,尤其是刚才她们蹦来跳去的时候,简直美不胜收。
至于她们想聊些什么,那就说呗,哪怕是说些自己出丑的事情,那又有什么关系,这都是自己家里人。
酒足饭饱聊得尽兴之后,刘刘和丹辰先走了。
“哥哥,我也喝多了,先回去睡觉了,丫丫陪你聊天哈。”
张雨琪见又是三个人,仿佛想起来什么不好的事情。
“我也困了,哥哥你还是去陪雨琪吧。”丫丫居然还假装打了个哈欠。
困了p,看你们俩神采奕奕、两眼放光的模样,怎么着也说不上犯困了吧。
云秋恶向胆边生,一手牵住一个就往卧室里拖,既然每年都有这么一天,那不如就从今年开始吧。
丫丫有点憎,这之前听刘刘姐说过啊,可是雨琪她?
她看了一眼雨琪,却发现她好象在挣扎,只是这力度,怎么看都象是欲拒还迎。
小白羊和大白兔都倒在了大灰狼的尖牙利爪之下。
第二天早上,云秋是被电话吵醒了,看了看左右两边的玉人,云秋暗爽。
嘿嘿嘿,只要敢想,所有的困难都是纸老虎,这不就搞定了吗!
电话是皮特打来的,《狩猎》安排在9月中旬在北美上映,他问云秋有没有时间参加首映礼。
“老板,马特已经要疯了,每天都给我打电话,问今年颁奖季公关的事情,你还是抽空来一趟好莱坞吧。”
“行吧,公关的事情你先做个方案出来,马特疯不疯的我不管了,你别疯啊!”
云秋叮嘱皮特了一句,这两年北美为了化解次贷危机,拼了命一样的印钱发钞,绿币越来越不值钱,拍电影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就连公关费也涨了不少。
云秋挂了电话,想起了田老师的《困在时间里的父亲》这部片子,北美金球奖和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是不是也可以选一个去公关公关。
三天的休整转瞬便逝,云秋回到了他忠诚的剧组,看着大家精神饱满的神情,云秋也是信心满满。
在云秋的计划中,拍完魔都的外景,就去湘省,最后回京城。
魔都,九十年前,曾经的十里洋场上,灯红酒绿之下,有那么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先驱,代表全国50多位志同道合的革命者,创建了一个在华国改天换地的组织。
湘省是云秋的家乡,华国近代史上,湘省将帅辈出,人才济济,而教员则是华国所有革命者中的依者,他的意志、眼光和才华,都是千年一人级别的存在。
9月上旬,京城,京大红楼,在这个华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标志性的大楼中,云秋一脸轻松的看着监视器,这是最后一组镜头了,他很满意。
《觉醒年代》杀青了,云秋特意拍了一组杀青照,一个个或长袍马褂,或西装革履的历史人物,就此在镜头中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