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1071章 琼林宴(2)

第1071章 琼林宴(2)(1 / 1)

第1071章 琼林宴(2)

元祐三年六月乙酉(初十)。

琼林苑中,百官齐聚,鼓乐齐鸣。

赵煦坐在上首,靠着坐褥,看向在这殿中的群臣。

在京元老、两府、两制大臣、馆阁学士尽皆在场。

除了正旦大朝外,少有能凑齐这么多重臣的场合。

看着大臣在这庭上,交头接耳的互相说着话。

赵煦忽然想起了一个事情,与身边的童贯暗示了一下,后者立刻上前附耳。

赵煦轻声问道:“童贯啊,可知今年的探花郎都是谁?”

探花,在如今还不是科举考试第三名的专属称号。

只是新科进士约定俗成的推选出来的门面代表。

过程甚至相当民主——由新科进士在期集局中,一人一票选出来。

一般是两人,按惯例通常是以年轻、容貌佳、好风姿者充任。

正如唐人所言:进士杏园初宴,谓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若他人先折花,二使者被罚!

唐代的进士们,对于能当选探花郎,也是非常兴奋,与有荣焉。

毕竟,这可是少有的,能光明正大的证明自己是大帅比的机会!

所以,哪怕到了晚唐时节,天下文人,依旧对探花郎的头衔,趋之若鹜。

比如昭宗时的进士翁承赞,在被推选为探花郎后,就兴奋的写下了:洪崖差遣探花来,检点芳丛饮数杯。深紫浓香三百朵,明朝为我一时开。

但到了大宋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切向钱看。

进士们连自己的婚姻大事,都能明码标价了。

自然,这探花郎的选举,也就乌烟瘴气起来。

孔方兄的力量,开始深刻介入每年期集局内的探花郎选举。

于是,种种怪事开始出现。

当然,明着的贿选,没有傻子会做。

不然,一旦传出去,名声立刻就要臭大街,同时所有人都要遭殃。

但,各种雅贿、暗赂之事,从来不缺。

士大夫们固然捶胸顿足,哀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痛斥年轻人没有道德,为铜臭所污。

但没什么卵用。

因为,汴京城不似长安,没有大量的‘杏园’。

探花郎们不再需要出去抛头露面,采摘花卉。

这样,探花郎们的美丑、年龄、风姿,外人就难以知晓。

而期集局又是一个相当封闭,且只属于新科进士的小圈子,外部力量难以监督。

只要注意一点吃相,别把又老又丑的老登选成探花郎,还让外人知道了就行。

所以,后来的赵佶,才会忍不了,干脆将探花郎变成了科举名次——探花成为第三名的传统,由此而来。

但赵煦对此却看得很开。

期集局内的探花郎选举,不过是进士们自娱自乐的事情而已。

他并不打算干涉。

相反,赵煦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观察窗口。

可以从中窥探出,新科进士们的素质。

也能从中知晓,这一批进士里,谁最有钱或者谁的社交水平最牛!

童贯能在历史上,作为六贼之一,遗臭万年,这记性自然是一等一的。

只是略一沉吟,便禀报道:“大家,臣听说今年期集局中推选的探花郎,一为进士第三名谢潜,一为……”

他犹豫了一下,才报告:“进士第七百零三名,熙州进士包诚……”

“包诚?!”赵煦乐了。

谢潜能当选,赵煦不意外。

这位成都路的进士,很是年轻——今年未满三十,且姿态仪容,皆是上上之选。

同时还是省元(贡试第一),家庭跟脚也好。

乃父谢公望,乃是蜀地大儒,在成都讲学十余年。

其与兄长谢湜,十几岁的时候,就前往伊川书院,拜在二程门下。

程颢去世后,奉程颢遗命进京‘报效君父’。

这两兄弟是第一批公考吏员。

也是公考吏员里的佼佼者!

先后在街道司、店宅务任职,后来又去了开封府下面的县镇办差。

清正廉洁,为人质朴,在开封府上下,广受赞誉。

无论是过去的蔡京,还是现在的钱勰,都曾褒扬过这对兄弟。

只能说,不愧是程颢高徒!赵煦甚至都听说过他们的名声——这对兄弟的珠算技术,在整个开封府都是顶尖的!

连刘惟简,都曾借调过他们去对账!

但……

包诚是什么情况?

熙河路的蕃官们,进化的这么快?

这就跑步进入了封建士绅社会?打入了地主士绅集团内部?

赵煦怎么感觉有些科幻呢!

自古文人相轻,大宋的文人,尤其如此!

以赵煦所知,大宋的士大夫们,别说对属于夷狄的吐蕃人、羌人、党项人、契丹人极为鄙夷,极尽歧视了。

他们就连自己内部,都要分个三六九等。

北方人排斥南方人,南方人又看不起岭南人。

在这些鄙视链中,又细分出一个个按照地域排序的鄙视链……

旧党之中的洛党、朔党、蜀党,就带着浓厚的地域色彩。

新党内部,也有这样的派系。

比如说李清臣周围,基本都是大名府、安阳籍的新党官员。

蔡确身边,围着一群福建人。

这些大大小小的圈子,互相倾轧,也互相鄙视、看不起其他人。

可以说,除非机缘巧合,气运逆天,不然外人很难融入某个特定的圈子。

所以,赵煦很好奇,这个包诚是怎么当选的探花郎?

光靠钞能力,肯定是不够的!

于是,他看向童贯。

童贯低着头,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对赵煦报告起来:“奏知大家,臣听说,这位熙州进士,自入了期集局后,便时常呼朋唤友,邀请诸位进士,游览汴京,一应开销、花费,皆由其承担……同时,其为人慷慨、豪爽,传说,无论是谁,只要有难处,寻到他……都能迎刃而解……故此,在期集局中有‘熙州及时雨’的诨号……”

“只是这样?”赵煦不信。

虽然,新科进士们身上的地域歧视色彩,较之那些已融入了各个圈子的家伙要淡上许多。

但,想要让他们接受一个‘吐蕃人’,堂而皇之的与他们坐而论道,甚至称兄道弟……

这是不可能的!

何况,包诚的这个进士身份,水分大的很——他能中进士,完全是赵煦抬起来的。

若论文章,他早被黜落了!

但,因为他是熙州贡生,而熙州在过去,从未有过进士!

同时,又因为熙州今年一共只有三个贡生入京。

于是,他成功的在这三个人里,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这个事情,大宋朝廷虽然没有宣传。

可,进士们人人清楚。

所以,包诚在赵煦看来,完全是迭满了各种debuff的。

他在期集局里,不被人孤立就不错了。

怎么可能被推选成探花郎?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跨界修真者 人在四合院,系统在天龙八部? 龙珠:我是黑悟空 我在漫威缔造圣域 都有空间了那不得重生啊 觉醒神明:从神话世界成为神明 团宠小肥啾,兽世种田养龙记 诸天仙武从射雕无敌 家族修仙:从种植一片绿洲开始 云游修仙:我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