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仙佛礼罢纷纷离去。
陆源收起舍利子,又看向地上神斧。
这柄神斧乃是,鸿蒙初判孕灵根,斧柄天成接紫宸。玄铁锻来经万劫,昆吾炼就历千春。
不向凡夫轻示刃,专寻真主见真身。莫道顽金无灵性,劈开混沌显威神。
单手握住斧柄,其上载来一阵铮鸣。
神器有灵,陆源能感受到从中传达出阵阵欢悦。握在手中只觉血脉勾连,如臂使指。
再看刑天残躯方向,陆源袖袍一张,将其残躯收下。
脚下一踏,跃至半空,一步踏出千里,天眼通逆风观瞧不时住步。
诸佛证得功过已有数劫岁月,往事早已不可考究。
拘留孙佛作为贤劫千佛中的第一位佛陀,禅性浓郁,再佐以青衣麻衣、共工刑天诸多气势,才使得善见山不比凡俗一眼得见。
陆源找寻半响,终是发现一处异常。
落眼处波涛拦路,但见那海势浩渺,接天连碧,千层浪不生凶煞,万顷波尽泛慈光。
海畔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海面如铺琉璃,水色似溶琥珀,正是无热恼海所在。
此地祥和恬静,但陆源早见得其他山海凶险,只怕海中暗潮涌动。
手中并未掐诀,将身后碧水烟罗袍一裹,跳入水中,辟开海浪,冲海心而去。
海中却无鳄鱼鲸之属,尽是些神龟吐瑞,灵鳌负图,白象戏水,青狮浮波。时有迦陵频伽鸟从波心钻出,声动梁尘,梵音盎然。
潜至数里之下,海心中正有一朵金莲散出金光道道,抚慰海波,维持海中娴静。
陆源踏在海底砂石之上,那金莲似有所感乍然开放。
莲花片片翁张,散出万千金光瑞霭,呈莲台模样。
莲台之中,一佛陀手持舍利跌坐。
只见他头顶螺纹聚星斗,眉垂白毫引银河。面如满月澄秋水,目似青莲映大罗。
掌托须弥光明盏,光照三界破沉。七宝林中演妙谛,过去七世第一佛。
陆源见佛陀模样,拱手道:“见过毗婆尸佛。”
毗婆尸佛睁开双眸,慧眼观瞧,含笑道:“早闻真君威名,可惜无缘得见。
贫僧昔日起心动念,在檀功德佛得道之时便欲显身规劝,只叹真君未至,不想今日相见,全了昔日之憾。”
陆源问道:“不知佛陀规劝何事?”
毗婆尸佛轻声道:“规劝真君少造杀孽,虽为斩业,但此业无边。身口意三业难消洱,神人鬼六道得果报。”
陆源拱手迎上东天,“既食君禄,当尽君事。大天尊施恩与我微末之时,才得报赤城山下数百口血仇。
后着我斩业监察之能,骤承隆委,心实懦懦,只得宵衣肝食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斩业之行上报陛下,下安黎庶,有何过错?怎说规劝?”
毗婆尸佛还未开口,陆源再次抢白,“佛老,我此行是为舍利子而来。”
毗婆户佛双目微合,“可。”
一声“可”字落下,陆源当即玄天神斧在手,气势勃发。
“真君莫急!”毗婆尸佛忙道:“老僧不善斗战,真君只需与我对答一番便可,无论是非,事后都将舍利子奉上。”
陆源拱手回道:“佛老多虑了,在下此番下界受大天尊调遣,定下百年之期。
二位兄长又在北地厮杀纠缠,每拖一日便是愈发不安,是以鲁莽行事。
纵是佛老不肯,我亦将另施善着,必不兵戎相见耳。”
毗婆尸佛无奈摇头,只道是这恶神多经斗战,善施诡计。
正所谓剪除妖魔,不可自设方圆反成肘。
毗婆尸佛不作计较,朗声开口道:“我闻真君适才言之,大天尊施恩,才使真君报得血海深仇。
但那时真君既已修道,当知轮回之数,轮回之仇都为云烟,一世而已。
真君修行千载仍记此仇,已成心障矣。”
陆源冷声道:“虽百世可也!”
毗婆尸佛深吸一口气,唱然叹息一声。
这一番对答不分高下,但陆源之心他已尽数知之,“只怕真君恨意难消,反生业障。
有正必有邪,真君笃心立志,却也不得清正。”
陆源驳道:“积羽沉舟,群轻折轴,杀一救万,永无休止。”
毗婆尸佛目光转向其身侧玄天神斧,手结无畏印,声若梵钟:“昔刑天舞干戚,逆天道而颅陨常羊。此斧饮神血、聚戾魄,乃嗔痴毒龙所化,必作反叛之孽。
真君收得此斧,主张业力,仅半日之间便浑然一体。器成于业,业缚其主。
器随业转,必引汝行恶,真君持之,恐生反叛果报。”
陆源听他如此言说,反将神斧握的更紧:“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舍器物桔,执一以静,君子之为也。
若论杀戮之数,我这断潮枪比玄天斧更甚。”
陆源指向海波,“下者见波而惧水,上者借波行舟,水虽平,必有波;衡虽正,必有差,圣人载于物而不凝于物。
佛老修行数劫,何必执着器物,岂不知善恶同流?”
善恶同流四字脱口而出,毗婆尸佛当即张口结舌。
他分明知晓陆源也不及这个境界,但他实在也无从反驳。
人制器之理世人皆知,更何况是陆源这等战神,但见其行事,毗婆尸佛只怕他行事无忌。
这等言说已不止一人与陆源言说。
但他只一句但凭本心而已。
此时这心君便已伸出手来,伸向毗婆户佛。
佛陀长叹一声,并未将舍利子奉出,反问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此番劫难该是定数,纵使真君今日阻拦,他日又将卷土而来,何苦。”
陆源冷笑一声,“佛老静心禅定,想是不知凡间之事。”
毗婆尸佛一愣,缓缓摇头,“老僧少识。”
陆源寒声道:“南瞻部洲有五胡乱华,血流漂百姓十不存一。
中有祖渺桓温北上抗击,一日桓温雪天打猎,中有故弄玄虚之士见其身穿戎装,讽之曰“贼欲持此何作?”
桓温对曰,我若不为此,卿辈哪得坐谈?”
毗婆尸佛脸色微变,终是紧闭双唇,不再言语,这真君辩论之能比之斗战竟是更加高明。
陆源不管他如何思,仍旧固执伸出手。
“我活一日,此事不成!”
伴随一声长叹,毗婆尸佛舍利子落于陆源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