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外喊杀阵阵,帐中稳坐如山,
幕帘掀开,天兵急趋至陆源面前下拜,“回禀真君,那枯松妖王着实有些手段,与二十八星宿交缠不止,数百合难分高下。
白虎妖王与九道龙受其振奋,同与摩昂太子、伏波将军战于一处,胜负难分。”
陆源并未丝毫意外,稳声下令道:“鸣金收兵。”
天兵领命,退出帐中。
不多时,鸣乍起,天兵如潮水褪去。
妖兵自以为胜了一阵,纷纷欢呼起来,高喊三位大王神力无双。
二十八星宿并敖摩昂、马援入帐,脸上不见丝毫难看之色。
奎木狼上前一步,“真君,我等谨遵命令,与其周旋,那枯松妖王确实有些手段,若我等奋力,也要百合左右才能将其擒下,但不知他有何底牌。”
敖摩昂与马援同样回禀,“那白虎精手段不济,但九道龙有些道行,只束手束脚,打得忒不痛快。”
陆源微微颌首,“每日叫阵,三日之后轮换对手,先将九道龙打伤,七日之后再将白虎精生擒,若其并无异动,一月之后再将枯松斩杀。”
马援心头电转,当即明白了陆源心思。
真君这是想引蛇出洞。
是了是了,这伙妖魔虽有些手段,但以真君功力,倒也不太费事。
纠集如此大军,必是要将其连根拔起。
想到这里,他抬眼一看,却警见西门豹神色,正比出一个嘘声手势。
马援当即眼观鼻鼻观心,好似并未发觉其中算计。
敖摩昂心思就单纯了些,只道是真君有意练兵,考校这些年来水军是否懈迨,满心想着明日斗战定不能丢了真君府的牌面。
众仙告退,独留下陆源与西门豹二人。
“真君,此次规模甚大,敲山震虎,但只怕其后推手见我等势大,不愿出手相救。
如此贻误战机,那几处山海若趁机提炼精华,再铸神器,悔之晚矣。”
陆源笑道,“我亦知之,所以此后军机,便由你执掌。”
西门豹眉毛一挑,当即站起身怒斥道:“真君又想以身犯险?
我天宫神无尽,有能者如过江之鲫,有四帝在上,三清澄明。若是殃及天下,自有人收拾,
何故真君当先?”
陆源道:“只他们不愿动手罢了。”
西门豹一室,头脑冷静下来。
不由得回想起上呈给泰玄三省的奏文,说的是除去此处妖魔,而非连根拔起。
在细思陆源此刻所说,西门豹问道:“此事止于佛门?”
陆源眉头一挑,不置可否。
“我在此处留下一道心念,若有要事,便吹散金鳞,我片刻即还。”
说罢,陆源变出一道分身,本体手中掐诀,隐去身形。
一步踏出,已是到了九幽之下。
未惊动十殿阎罗,而是直到幽冥教主所在。
门扉大开,地藏王菩萨出门相迎,“真君驾临,老僧有失迎,还望恕罪。
蔽舍身处九幽,不比天宫,无甚仙茶美酒招待,但不知真君有何叮?”
陆源四视,见无外人,开门见山道:“敢问菩萨,那阴山有何说道?”
地藏王菩萨胃然叹道,“老僧早等真君前来问询。”
他伸手一指阴山方向,“老僧曾发下宏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陆源微微颌首,“地藏王菩萨功盖千秋,德行无量,但世人迷罔,苦堕轮回,哪有地狱空荡之日?”
“是也。”地藏王菩萨道:“那阴山,便是老僧一道心结,若寻常之鬼,老僧还有教化之法,
真经东传,四洲教化,总有归正一天。”
“那阴山如何?”
“幽冥地府,本就阴气汇聚,那阴山又是阴气郁结,只招些倒楣人家,难入轮回。
但此山又深锁地脉,不可轻动,又是老僧只得每三十三年开坛讲法,才能度化此处迷魂身入轮回。
我等自恃年老持重,却无少年人心性,似那沉香一般,早该将此山革去,放十万冤魂重得清静。”
陆源道:“沉香也是一时意气。”
地藏王菩萨道:“发心而已,何论一时?哪谈意气?”
地藏王菩萨感叹过后,以手指地,“真君可知四轮布置?”
陆源点头应是。
儒释道三家皆有对天地注解,虽说法不同,但殊途同归。
按佛家说法,地脉有四轮,为地轮、金轮、水轮、风轮四处,共二百七十八万八千由旬。
“那阴山之下,正连渊深所在,其中混沌无物,探之不祥。”
陆源道,“如今渊深已开,如何补救?”
地藏王菩萨微微摇头,“但只开得,便是天数如此,天下无归处魂魄,都能得一线生机,此善恶并存之数,不可更改。”
听闻此话,陆源面似寒霜,“天数让菩萨万劫不得正果?”
地藏王菩萨双手合十,“得之我命,若不得,便是老僧修行不足。”
陆源轻呵一声,深知与他这老朽争论无益。
冷声开口道:“我要引黄泉灌入阴山废墟之中,使风轮闭塞。”
地藏王菩萨大惊,“此举有伤天和,真君万万不可!”
“怎伤天和?”
“那黄泉自有流向,不可轻易改之。”
陆源道:“人间脉流,皆为世人所用,昔李冰造都江堰,凿山导江,筑堤分水,使岷江浊浪化为甘霖,蜀地荒丘变作沃野。
蜀郡旱望渠而遁,水妖见闸伏诛。九重铁牛镇岷水,三神石人量深浅,使狂涛听人号令。
水无定数,道在人为,若信天数不可移,何来如今气象?
本君只管人和,不论天和。”
“那是人间之水,黄泉乃是”
陆源朗声抢白,“我乃水界总管,司掌三界水文,如今踏在九幽之中,是菩萨做主。
但落在黄泉之畔,便是本君一人独断专行。”
地藏王菩萨登时闭口,只怕陆源一气之下放开黄泉,水淹地府,到时整个幽冥界全归他做主了事。
陆源说罢,也不待地藏王菩萨回话,一步踏出,转至黄泉水,断潮枪横陈。
画地成江!
黄泉水流登时更改,分出支流,顺流而下,直至阴山废墟之中。
陆源再挥袖袍,散出息壤,将黄泉圈住。
水流登时蔓延上涨,将整座阴山废墟尽数掩理。
阴山之下,越过四轮万千由旬,无天佛祖募地抬头,眉头紧锁。
他与外界交流竟尽数阻绝,当下想重开归墟空缺,却又停下动作。
心念着黑莲圣使行事周到,布置都已告知,三十三年天数断无更改,此时动作,恐再生事端。
又是阖目跌坐,静等重见天日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