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太白金星于天廷上下周旋,将刘彦昌与三圣母之事暂且按捺。
那百花公主闻得仙娥私语,心下暗动,原来她红弯星位光芒大盛,正应了凡世姻缘之兆。
那日,百花公主往华岳仙府拜访三圣母,宴席间刘彦昌闯入,题诗一篇,芳心忽为情牵,辞别时已生执念。
归至百花仙圃,她召来百花仙子商议:“愚姊前日见那刘郎题诗庙壁,丰神朗朗如芝兰玉树,
早生倾慕。后闻太白金星言及天定姻缘,虽知不可强求,却难抑相思。
今幸得斩业真君断了前尘,愚姊不愿再自欺欺人,欲与刘郎结三日美缘,还望妹妹成全。”
众花仙苦劝:“神人相隔,强求恐遭天谴!”
百花公主却执意不听,遂率花仙下界,于秦岭道上捏诀化出青砖碧瓦,变造栈阁重重,又趁夜布下风雪迷障,引那冒雪赶路的刘彦昌入内。
刘彦昌本不愿与百花公主婚配,推脱说回家询问父母,方可回话。
百花公主见状,檀口轻吐琼浆,东方瞬现滔滔江河;纤手掷出绣鞋,南方立起斑烂虎;挥袖祭出青锋,北方盘绕丈二长蛇。
三方皆不能走,刘彦昌只得回返,再听百花公主软语相劝:“妾非祸端,实乃红鸾星动,与君有三日尘缘。君若相从,期满自放君去;若执意不从,恐难出此仙障。”
刘彦昌举目四望,见江河奔涌、虎蛇耽耽,无奈长叹,只得应下。当晚,栈阁内红烛高照,二人行过三书六礼,合三日情缘。(注1)
且说下界大唐贞观三十三年,太宗皇帝龙御归天。
恰值西晋永嘉之乱后三百六十载,天庭蟠桃宴再度开席。
王母娘娘设宴三十三重天,一来搞劳群仙功绩,二来为紫微大帝返驾接风。
但见瑶池内外瑞霭浮金,琪花照夜,七仙女持琉璃扇,八洞仙献紫霞觞,真个是天乐绕梁三日响,仙桃盈案九光流。
正待开宴,力士仙官忽奏:“百花仙子领百位花仙未至,殿中侍弄仙葩皆无人手。”
王母娘娘即差千里眼、顺风耳找寻众仙女,得信百花公主红弯星动,与凡人私配,已有身孕显怀,故此延误仙差。
王母娘娘怒不可遏,即刻下令捉尽百花,通通打入下界,积满德行,方可得还。
却说下界大唐,国丧既罢,一道紫气于半空升腾,渐渐聚为人形,正是中天北极紫微大帝。
紫微大帝站在半空,遥望下界,哀声不止,心下牵动动,哀思并起,终是笑了一声。
向天而去,早有无数神张左右相迎。
真武大帝在前拱手,“恭贺帝君修成归来。”
紫微大帝笑道,“有赖众位暗中相助,朕才得此功绩。”
众仙尽皆笑道,“我等无甚功绩,全是真君一人之功。”
众仙谦辞间,帝君忽问:“斩业真君何在?朕行走下界,多亏有他护持,朕才走得阴司,保得阳寿。”
“这”
诸神面面相,众仙知晓紫微大帝与陆源私交甚好,一时间不敢应答,生怕坏了此时天人共喜的氛围。
唯有太白金星咳嗽一声:“蟠桃宴在即,帝君且先赴宴,容小臣稍后禀告。”
帝君察觉有异,却未多言,随仙吏往瑶池而去。
行至半路,又见仙吏押解一众花仙,前后相连,足足一百仙子,尽数被押解。
紫微帝君疑惑道:“这是何故?”
太白金星上前解释,“皆因众花仙子误了花期,被王母责罚,功成才可得还。”
听闻此言,紫微大帝叹了口气,回想起自己下界,也是步步坎坷,不足为外人道也。
只他刚刚复归仙躯,周天紫气缓缓加身,这一叹气,却是吹出一股紫气,那紫气漏了一股,飘然下界。
风波过后,紫微大帝被簇拥着赶至蟠桃宴,宾主尽欢,筹交错,好不快活。
即至宴罢,紫微大帝周身微热,显然是酒气尚未弥散,
太白金星连忙上前相换,扶着他返回中垣待回到殿内,紫微大帝笑了一声,“你这老信,有话直说便是,何必演戏?”
太白金星笑道,“不瞒帝君,小老确实有事相告。”
紫微大帝抿了一口清茶,挑眉问道:“可是陆源之事?”
“正是。前番陆源揽罪,被大天尊责罚,受困三十年思过。”
“揽罪?”紫微帝君笑道,“又是二郎鲁莽?这二郎胆色无两,义气当先,平时最为稳重,关键时候便全然不顾得失。”
“帝君心细如发,一眼便窥得前后。”
“你是让我为陆源求情?”
太白金星摇头道:“既是大天尊降旨,哪有事后求情之理。”
“哦?”紫微大帝思付一番,便明白了太白金星意思,只问道,“他被关在何处?”
“在北极驱邪院,三面宝镜的驱邪镜中。”
紫微大帝轻呵一声,“既然如此,朕已知晓。”
太白金星躬身拜退。
紫微帝君喝完这盏茶,才悠悠唤来翊圣真君,指使道:“朕自下界归来,心情宽裕,然周天之内,唯有北地不从王化,民生质朴,多生杀伐,少有人情。
朕见三洲咸平,无甚妖崇,即将驱邪镜置于北俱芦洲,以镇妖崇。”
翊圣真君惊疑不已,提醒道:“启奏帝君,大天尊下令,将陆真君锁入驱邪镜中三十年方可放出。”
紫微帝君摆了摆手,“我何曾让你放他,将驱邪镜置于北俱芦洲三十年便罢。”
翊圣真君揣度明了帝君意思,这上界三十年和下界三十年可不是一般年岁。
闻听斩业真君与帝君人身多有善因,此番该是全了善果。
翊圣真君领了法旨,即刻驾云至北极驱邪院,欲将驱邪镜移往下界。
方至安放三面宝镜的殿宇,便闻得镜中铿锵之音震耳欲聋,似有千万兵戈相击。
待伸手捧镜,却见宝镜表面浮光流转,震颤不止,竟如活物般在掌心挣动。
询问值守天兵,才知自斩业真君入了宝镜,其中厮杀之声便昼夜不止。
翊圣真君只听得厮杀之声,便感血液翻涌,情知是斩业真君入镜之后,便与其中妖魔厮杀起来,是以镜中战意沸腾至此。
他不敢耽搁,当即托镜下界,于北俱芦洲寻得一座空寂山脉,念动真言将驱邪镜嵌入地脉深处,以山川灵气镇住镜中凶煞。
返回天庭后,翊圣真君将镜中异象禀明紫微大帝。
紫微大帝笑道:“这陆源乃是天生斗战,不战不休,大天尊将其置于此镜,便是不想让其钝了锋刃。
况且那宝镜乃是天地初开时所铸,其中妖魔何止亿万,便是让他去杀,杀够三十年,又能了却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