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陆源盯上,黑鼠登时僵直,倾刻间化为飞灰。
孙悟空道:“障眼法罢了,不值一晒。”
遥望佛堂方向,陆源道:“看看那位高僧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二人轻掩房门,踏月穿廊,径往佛堂而来。但见夜阑人静,唯有佛殿檐角铜铃随风轻响。
及至门前,孙悟空屈指叩门三响。少顷,门扉微启,寇员外探首而出,笑问:“二位长老不去安歌,为何夜访小庙?”
孙悟空出金箍棒往地上一戳,笑道:“你这变化之术忒也粗糙,变了皮囊,怎变不得声音?”
“寇员外”面色骤变,慌忙闭门不迭,脚步急促退回佛堂深处。
二人不慌不忙,再度叩门。这回开门的却是寇家主母,老姬扶门赔笑:“长老有何吩附?”
孙悟空眼底金芒微绽,晒笑道:“好个障眼法,这把式可瞒不得你孙外公的火眼金晴。”
老姬身躯微颤,竟又掩门而退,留陆源和孙悟空二人在门外失笑不已。
孙悟空骂道:“这云水僧太过无礼,将我等在外晾着,尽使些低劣的术法徒惹人发笑。”
少顷,门扉复开,却是灵虚子双手合十,立在门前苦笑:
:“二位长老目如电炬,心似明镜,贫僧瞒不过去了。请入内堂,容贫僧一诉衷肠。”
二人也不多话,径随他进了佛堂,在蒲团上端坐。
灵虚子双手捧茶,长揖及地,声如蚊呐:“贫僧不自量力,起了名利障心,终难解脱,故在灵山脚下恭候圣僧大驾。
贫僧本是斯哈哩国比丘,少学皮毛小术,在二位长老跟前,直如班门弄斧,惭愧无地。”
“为何扰人清梦?”
灵虚子道:“贫僧昔年遇一隐世仙长,授得变化之术,日夜钻研,以为得证大道,竟错失孟兰盛会。
后来省悟前非,苦求不得觐见灵山,忽闻东土圣僧万里求经,心下难平,生了好胜之意,故欲试探圣僧佛心是否坚如金石。”
灵虚子合掌悔过,长叹道:“贫僧这半月与圣僧论禅,原想量度他六度修持。所谓六度者,乃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此六者如舟筏,可渡众生出离苦海。
贫僧自恃持戒、精进、智慧略有所得,却见圣僧于这三项上远超贫僧,心中难平,故而今夜放出一只鼠,欲试他禅定之时能否不为境动。”
言罢,眼中愧色更甚。
孙悟空闻得此言,金晴忽地一亮,转头警向陆源,二人相视一笑,竟如心意相通,
到了灵山脚下,唐长老还少受了几难,这僧人既然送上门来,二人怎会拂了他的好意。
“我师徒行至灵山脚下,本就该应些魔障考验。你既有心试法,我等怎会扫了兴致?”孙悟空挠腮一笑,忽又压低声音,眼底闪过狡点,“不过你这黑鼠伎俩,直如腹枝,小打小闹罢了。
我师父佛心如须弥稳坐,随你试来。”
灵虚子忙不迭作揖:“贫僧岂敢伤了圣僧?不过是”
“可伤!可伤!”孙悟空忽然拍腿大笑,故意拖长声音,“我家师父金身罗汉之体,便是真伤几分,也不过如清风拂山,不值当金贵。”
说罢与陆源交换眼色,直把灵虚子唬得面色青白,不知这泼猴是真心相允,还是暗藏机锋。
也不顾灵虚子脸色或青或白,二人转回厢房,稳稳睡下。
也不知是孙悟空演技太过浮夸,自那日之后,灵虚子与唐僧交流,从未逾矩,直急的孙悟空抓耳挠腮。
“贤弟,灵山左近,还差两难,如之奈何?”
“那是诸佛菩萨该担心的事,我等到了门前,他们还能耍赖不给不成?”
孙悟空听陆源这么说着,也放下了担忧,“此言甚是。”
唐僧在寇家盘桓数日,归心似箭,恰似那笼中困鸟望青云,哪堪再受挽留?这日晨起,他执意收拾行李,任寇员外苦留不住。
见猪八戒贪欢不肯走,喝骂两声,亲身径往马既牵马。受了府中老二子一番责怪也不理,一路尘烟滚滚,直向灵山方向而去。
寇员外一路送至十里长亭外,才不舍而去,孙悟空几度回看,见灵虚子没来滋事,还有些失望。
一行人又走出四五十里,见一破庙,旧匾上书“华光行院”四字。
唐长老下马道:“华光菩萨乃火焰五光佛座下弟子,因剿除毒火鬼王有功,却反降职化身为五显灵官,此间必有庙祝供奉。”
孙悟空笑道,“师父又开讲经了,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唐僧怒道,“你这泼猴,怎说我卖弄?你又知晓什么前后?”
猪八戒晃着大耳朵凑上来,瓮声瓮气道:“老师傅着什么急嘛!寇员外家的热饭热菜还没吃够,偏要往这荒山野岭钻,俺老猪瞧这地界儿,草比人高,虫比鸡肥,莫说庙祝,连庙门都不齐整。”
沙僧也道:“师父,那华光菩萨我等都略知一二,他轮转三世,第一世重生为马耳山太子,因误放风火二判官被降罪,本有将功折罪之机,却被陆真君抢了先,无奈只能再入轮回。
二世成功,又大闹琼花宴,打碎锁魔镜,大闹天宫,被真君打死;三世五显,又被真君打得心服口服,这才五心一体,证得正果。”
唐僧一看陆源那“慈眉善目”的模样,一时间证愣不语,世人皆知他是救苦神只,哪知他有这般杀伐之功。
陆源笑道:“斩业非斩人,华光大帝能得正果,是他自己修持。”
唐长老抿了抿嘴,被几个弟子呛了一番,心情。
正逢夜雨浙浙沥沥,闷头向庙中而去,寻了一处干燥地,铺上干草,静心诵经起来。
见唐僧独自生着闷气,沙僧有些不忍,想要安慰一番,又被孙悟空阻拦,无奈问道:“大哥,
师父心情不顺,因何不宽慰两句?”
孙悟空嬉笑道:“守得心静,哪有灾,临近西天,还差了几难,不如师弟扮作妖怪补全劫数?”
沙僧心知孙悟空此言是调侃,却也不明所以,只得又问陆源。
陆源笑着解释道:“唐长老这是贪欢忘形了,修道途中,阻碍必多,遇挫折毁谤,不怨不怒,
由忍化怒,方得正果。
长老询问庙祝所在,是想扫塔静心。修行路上,哪有那么多塔供人去扫,住步听雨,也是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