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源二郎神一同诚心嵇首,“多谢帝君出手相助。”
太乙救苦天尊微微颌首,看向远方城池,再看陆源周身楼,“真君赤诚,心系万民,救苦八方,可歌可赞。”
他只看过一眼,便已明知前后。陆源用身上法宝引诱饕餮,落得险境。
心下欣赏,不由得提点道:“你斗战手段放眼周天几无敌手,但缺少了些致胜之法。”
陆源明白太乙救苦天尊所言,斗战之能不过人前逞凶。即使武艺精深如孙悟空,也在法宝神通之下屡屡授首。
救苦天尊见他思,笑道:“法宝神通似那凡间炼器,铁匠给予猎犬项圈,猎犬便能鹰战群狼,但铁匠自持项圈却无甚作用。”
二人躬身一拜,哪还不知,似这等大德之人,言语以凡间之事类比,脱离言妙语,便已是无上恩宠。
二郎神道:“于人而言,可是钩戟长?”
救苦天尊含笑摇头道:“二郎颇有智慧,怎落入如此案白,岂不知君子不器?”
二郎神呵呵一笑,“弟子愚钝,请望帝君教悔。”
太乙救苦天尊赞道:“二郎秉心赤诚,着实可嘉,你等若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须知造化之法。”
陆源疑惑道:“敢问帝君,何为造化?”
“不可说,不可说。”
太乙救苦天尊在收起餐餮的瓶口一捏,旋即一颗金色米粒被其握于手中。
眼见此景,二郎神面露不解,不知这米粒何用,但陆源只感觉浑身颤动,几欲失声。
那米粒他再熟悉不过,正是餐餮精魄。
他这吞噬精魄之能,千年未曾在此方世界得见,还以为只他一家。
但此时的太乙救苦天尊却信手拈来,没有半分拉扯,就将饕餮的精魄完全涤荡,其中再无一丝晦物。
救苦天尊屈指一弹,精魄灌入陆源脑中,在识海中落地生根。
只一瞬间,陆源便明悟了吞天食地之能。
又听太乙救苦天尊言说,“天复万象,穹庐其怀,星坠为尘不拒,云崩作霰尽藏;风雷鼓荡如婴啼,日月更替似轮转,夏曝冬寒皆道枢,春霖秋霜俱法脉。
地载八荒,厚德其魄,瘴疗蚀壤不弃,血污浸土尽化;腐草生荧作灯引l,落叶成泥养灵根,火山焚骨孕沃野,地震裂渊涌甘泉。”
心知太乙救苦天尊正在传法,可道门向来听着全懂,用来全不懂。
也正是因为门坎如此之高,才催生出许多以术入道的途径,也才有许多外道。
太乙救苦天尊说罢,也不问二人是否明白,径自飘然离去,只留兄弟二人在其身后控背朝拜。
见天尊走远,二郎神这才挺起身责怪道:“那餐餮乃是上古凶兽,无形无质,若不是为兄闲来在西洲狩猎,恐怕你已葬身饕餮腹中。”
陆源笑道:“兄长言重了,我自是用天眼通看到兄长在此地左近,方才以身犯险,吸引餐餮注意。兄长神力无双,必然能将愚弟解救。”
二郎神还想责怪,却被他嘻得说不出话来,只瞩咐道:“那餐餮是贪心所生,但有人烟,或仙或佛,或神或圣,只要贪心一生,餐餮便会重现。
我教你周天神只宝浩印决,你细细记下,日后若不能胜,便诚心诵念。”
他这厢宝浩印决不比凡间传颂,能召来神真身。也是在琼花宴后,念及陆源下界降魔,恐其会遇到大妖,自己相助也不能力敌,这才从其母云华公主处求来。
宝浩念动,四方神莫不念在云华公主的面子上现身相助。
二郎神也不含糊,一通将五老六御、七元八极等一众神宝浩印决通通传授。最后,甚至将灵宝天尊、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唤法都告之于他。
“多谢兄长。”
“你我之间,不必言谢。”二郎神朗笑道:“我与六位兄弟在附近狩猎,贤弟与我等一道?”
“也好。”陆源当即点头,“只是这晦朔城中千岁虎之患已解,外有三尸妖王尚未剪除。”
“这有何难。”
二郎神勾起嘴角,募地笑道:“贤弟可还记得玉结连环寨中,你我兄弟三人比试射术?”
“自然记得。”
二郎神一点头,取出金弓银弹,凤目一凝,便望向远处山中,“可是那三个妖魔?”
“正是!”
二郎神将银弹置于金弓之上,奋力拉满,只听一声疾!
银弹划出一道白光,转瞬不见。
陆源天眼通一阵观瞧,只见那皮囊山上三妖对饮,一颗银弹从千里之外募然飞出。
正喝酒的行尸大王浑身一颤,手中酒碗当即脱手,落在地上发出碎裂声。
一旁的立尸大王和眠尸大王哈哈大笑,刚想说他酒力不济,抬眼一看,却见其眉心处一道空洞,鲜血和着脑浆散落一地,显然已是没了气息。
更为惊惧的是,二妖竟全然没有发现故人身在何方。
眼见这一幕,陆源当即赞道:“兄长好手段。”
说罢,他取出射日弓,搭上素箭,使个连环箭,发出两箭破空。
立户大王立时倒地不起,眠户大王倒头安眠,
三尸妖祸既解,陆源又显圣一番,安定晦朔城百姓,其后便与二郎神并梅山六圣一齐狩猎耍子去。
却说取经一行,刚过了车迟国,便逢一深山。
那深山不似凡间气象,峰峦倒插云海,涧溪逆流悬空。
唐长老坐在马上,看见这幅山景,惊异道:“悟空,我闻天下水源,俱自向东,此山水流却向西行,可是有妖邪在此?”
孙悟空远远就瞧见此山,火眼金晴一番观瞧,早见得山林翠柳,瑞霭霞光,清气升腾鸟语花香,断不是妖魔所在。
此间听闻唐僧问询,忙出声安慰道:“师父莫慌,常言道,人向高处,水向善渊,我等一路西行,此水也同我等向西,想是祥瑞来了。”
唐僧闻言大悦,当即下了马背,趋步前行。
一行四人,感受微风习习,香气扑面,不由得心旷神怡,喜的唐长老都不由得口中念诵,“水向西流人向西,浪涌云奔共一蹊。涧溪尚知雷音近,凡胎岂敢惰菩提。”
孙悟空一旁嬉笑道:“师父,若说雷音,我等还未到半途。”
猪八戒脚一望,那山麓上正有一棵宝树,其上琼花挂满枝头,迎风招展。
“好要子。”猪八戒眼见心喜,当即赞叹一声,三步并作两步,跃至树前,将树上琼花摘下一枝。
刚欲欢喜逢回唐长老,却听山头上载来一声脆喝。
猪八戒低头一看,那叫骂的竟是一头戴琼花的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