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之中,唐王还阳之后,赏赐刘全许配御妹待安抚朝臣妃嫔,便心念起地府经过,兴办水陆法会,邀高僧三藏法师主持。
又想这一遭斩业真君随行护持,传令佛道共祭,修城中真君庙,添加香火。
观音菩萨随木叉(咤)在云头观瞧,只见帝气尤盛,比之昔日佛经东传白马寺时更显光耀。
菩萨心下欢喜,只道国祚绵延,有利传法。
但未经地府一遭,不知这唐王是否虔诚,还要化凡一试诚心,否则空得真经不被珍惜。
正思付之间,却见天边清气翻涌,原是陆源隐于上界,片刻不离。
此时前来见礼,“拜见菩萨。”
观音菩萨道:“真君对唐王甚是关心。”
“正是。”陆源点头应是,却不只是因为唐王乃是紫微帝星下界,只因其拨乱反正,
文治武功三代之后少有其比。
若人间帝王都是这般风范,哪还有那么多天下丧乱,举国不宁的祸事。
“紫微大帝昔日赠我宝弓,此等恩情不敢相忘,是以日夜不离,待其归期。”
观音菩萨点头称赞,心中思付,重恩重仇,确实是斩业真君风格。
陆源又道:“那水陆法会主持者,乃是昔日孟兰盆会上赠我金蝉的金蝉子,助我悟得宿命通。”
观音菩萨道:“真君久在南洲,可知金蝉子此世修行如何?”
心知眼下的三藏法师和昔日金蝉子断不可比,陆源只道:“有心有缘。”
菩萨笑道,“真君许是有些偏颇,不若考察一番,看他是否有佛缘,有诚心?
我奉佛老法旨,来东土寻取经人,真君经营南洲,可否随我走上一遭?既看得金蝉子此世修行,再看人主是否有道。”
“求之不得。”
陆源心知取经人非金蝉子莫属,昔日他赠予金蝉,传授真意,近日启程,当要回报一番。
二人一番商议,旋即回至上界,变化一番。
观音菩萨变成一头僧人,陆源变作行脚道人,分别入城。
一个自西向东,手捧袈裟,艳艳生光。
一个自东向西,奉一玉麋,霞光铺地,
俱自沿街叫卖,对向而行,不多时便撞到一处,一僧一道互相看不自在。
僧人口中吟道:“菩提树下证真如,岂效丹炉炼朽枯。三味火焚妄念尽,何须铅汞画葫芦。金刚怒目降妖崇,菩萨低眉渡五毒。若问西天极乐境,且笑看东土懵懂乞药徒。”
道士嘴里唱道:“紫府金丹养太和,哪堪剃度毁天和。金丹点化千年寿,甘露怎消百劫。八卦炉中日月,六御天中镇妖魔。尔言极乐非实相,怎比我蓬莱山中饮霞客。”
此间有宰相萧璃散朝而回,见这一僧一道路中对答,妙语连珠。
再一看二人手中捧着袈裟玉都不似凡品,更是惊异,当即着手下人询问这二宝要价几何。
一僧一道不再纠缠,菩萨道:“千金不予,但予有缘人。”
陆源也道:“千金不卖,但赠有心人。”
萧璃不解,心下暗付何为有缘,何为有心?
但听赠予二字,便知这两人有道,不是俗人可比。
转念一想,陛下要举办水陆大会,大都阐陈玄奘法师主持,超度万鬼。既是有缘,又是有心。
当即道:“我举一人,既有佛缘,又有诚心,二位随我一道,入朝见驾去。”
二人也不多话,随萧璃面见太宗,言说适逢水陆法会,二位高人奉宝前来,三藏法师有缘有心,不若将这二宝买下,送与三藏。
但集市之上听闻二人互有褒贬,恐二宝不能兼得,须得陛下亲自挑选一番。
唐王神色大异,见二位高人手中宝物,心下欢喜,好奇问道,“不知二位宝贝都有如何神异?”
菩萨展颜一笑,自夸道:“这袈裟,闲时折迭,遇圣才穿。闲时折迭,千层包裹透虹霓;遇圣才穿,惊动诸天神鬼怕。
陆源也不怯场,反说道:“这玉,静置案头,动扫尘寰。静置案头,万缕银辉遮绣帐;动扫尘寰,惊退梁间燕雀忙。”
菩萨道:“我这袈裟:上边有如意珠、摩尼珠、辟尘珠、定风珠;又有那红玛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偷月沁白,与日争红。条条仙气盈空,朵朵祥光捧圣。”
陆源道:“我这玉,上边有明月珠、辟邪珠、定光珠、却秽珠;又有那素玛瑙、青珊瑚、水苍玉、碧琅。饮露含清,餐霞吐瑞。缕缕霜华透壁,团团雪色映窗。”
菩萨道:“条条仙气盈空,照彻了天关;朵朵祥光捧圣,影遍了世界。照山川,惊虎豹;影海岛,动鱼龙。沿边两道销金锁,叩领连环白玉琮。”
陆源道:“缕缕霜华透壁,洗净了书阁;团团雪色映窗,澄明了丹房。净经卷,退囊鱼;拭鼎炉,消烟(tai)。边垂两道素银链,柄首连环紫玉档。”
“好好好!”唐王大喜,这两人一来一回,宛若歌谣一般,对仗合韵,顶针续麻,实在是心旷神怡。
好一个唐王,只见他离了龙椅,屈身下了丹,迎上僧道二人,诚心道:“二位都是妙人,又何须争个高下,我大唐天俾万国,佛道皆尊,三教俱成,愿使千万金,换得僧道合,也是大功一件。”
观音菩萨闻言大喜,心中赞道好一个有道君王。若不是他贵为国君,菩萨都生起了让唐王取经的心思。
太宗继而道:“实不瞒高僧高道,我国中兴办水陆法会,有一大德,法名玄奘。朕买二位这两件宝物,赐他受用,不知要价几何?”
菩萨摇头笑道:“既有德行,贫僧情愿送他,决不要钱。”
陆源也道:“上为下效,君行臣甚,陛下有德之君,想来那三藏法师亦有德行,便是送他又如何?”
太宗大喜,当即排宴招待二人,
旋即二人随太宗一道,去看那水陆大会盛况。
只见高台上,三藏法师口念真言,菩萨上前一步,高声喝道:“你只识得小乘佛法,
可会谈大乘。”
三藏喜下高台,嵇首相闻。却有卫士上前阻拦,指责其扰乱盛会。
菩萨典明正法,当即显出本相,脚踏祥云,直上九霄。
太宗一愣,忙带百官见礼,斜里一看,那道人果然也不一般,现出本相,正是游地府之时为其庇佑的斩业真君。
顿时僧尼道俗,百官公卿无不朝拜,祷告诵念,“好菩萨,妙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