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业真君赐下宝浩,发下宏愿,天下尽知。
待其回到天上,早有仙吏左右迎奉,引至通明殿下静候。
听得传报,陆源趋身入内,左右两班众仙皆嵇首恭贺。
玉皇大帝喜形于色,温声道:“斩业真君心怀天下,为万世表,兹当赏之。”
陆源道:“启禀陛下,臣发誓愿,只为救民,不求赏赐。”
玉皇大帝喜色更甚,不住点头,“四时为马,则无不使也;阴阳为驿,则无不备也:
口诵为使,则无不助也。自损心神救苦庇民,缀行不歇,若不赏你,则天地臣民不识功德之盛。”
即敕斩业真君正天尊之位,加泗洲大圣衔,位比帝君,冕九,赐蟒衣。着张鲁二班扩充府衙,又在太清天另立殿门作为休憩之处,以示恩重。
待散朝而去,众仙再贺。
太白金星笑道:“遥想昔日我携真君上界,不期竟有此番功德,当浮饮一大白。”
“多谢老星昔日指引之功,源不敢相忘。”
太白金星摆了摆手,“不敢言功,都是真君自己修持而来。”
三茅真君一同拱手,“真君德行,我等敬佩。”
陆源还未忘了前番谋算,问道:“昔日与初成仙长,三位真君有约,事可成矣?”
三茅真君抚掌大笑,“已成,真君且看。”
说罢,三人向下界一指,陆源运起天眼通看去。
只见一处山中,景色秀丽。
当真是:翠藓堆蓝浮云海,白云浮玉化琼楼。日映岚光锁烟霞,雨收黛色凝寒釉。枯藤缠老柏,幽鸟啼苍松。石桥跨飞瀑,藤萝悬青峰。
山谷之中,四时景色俱备,玄猿白鹿隐复现,金狮玉象走还藏,当真是人间仙境。
中有一茅草庐,蒲团之上,正有一修士盘膝导引。
陆源发下宏愿之时,天耳通便已圆满,更兼宿命通业已大成。
一眼看去,便知此人正是邱弘济天师托世,名为陶弘景,世人皆称山中宰相。
他出身士族出身,少有修行之志。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能书善画,通琴棋医术他本修道,为茅山派此时魁首,但南梁自萧衍以下,举国崇佛。他为维护道众,不得已自誓受戒,其后三教兼修,先从外丹之法,后转内丹,重整真经。最终成为茅山派,乃至上清宗绝对领袖。
时下他收数十弟子,编篡真浩,修整道藏。
陆源并三茅真君等仙人望去,他似有所感。睡梦之中,面上浮现喜色,待其睁开双眼,当即言说梦中经过。
有三茅真君入梦,传他一套口诀,可与我道中人,魔伏妖魔。
他将口诀传下,并令门中众人散于四方,铲除邪崇。
却说江州一处,重峦叠嶂。
常言道,山深藏虎豹,水深有蛟,这山中也有一方妖魔盘踞。
不比其他妖魔食人无厌,这妖魔食人有数,他只挑五脏吞食,其后伪装成猛兽袭击,
是以四下村民都未发现异样。
正此时,一茅山道士行脚至此,听闻山下百姓受大虫所扰,便背着弓矢长铣孤身进山杀虎。
那道士走了没多久,便望见光撒林间,影影憧憧。
光影之间,似有一壮硕汉子冲他招手。
见那汉子没有携带护身器具就敢孤身进山,小道士谨慎向前。
他本逆着光,只看到虚影,待他走近观瞧,看清那“人”模样,当即吓的跳起脚。
那哪里是人,分明是个妖魔。
这妖魔却不是别个,正是昔日被陆源所擒,两番关入锁魔镜,又两次逃脱的金晴百眼鬼。
只因被陆源名头吓破了胆,既不敢腾跃离开南洲,也不敢明目张胆吃人,只得窝在山沟里,偶尔开荤。
见那小道土身上没有四两肉,短弓长铣不见锋芒,想是连它皮肉都撕不开。
可小道士惊声之后却不见慌乱,反而符咒在手,口中默念。
金晴百眼鬼笑一声,欺身上前,享受起了猫捉老鼠的乐趣。
离得近了,金晴百眼鬼才听清小道士默念神咒,“三官九府,太清洞天”
金睛百眼鬼猛地上前,一把掐住他脖子。
道士双眼涨红,骇得满嘴钢牙捉对厮打,两腿悬空不住踢踏。
这妖魔和之前邪票不同,是个有真本事的,一步数丈,丝毫不给他念动真言的空当。
“念啊,为何不念了?”
小道士只能着那蒲扇一般的大手,请神咒从牙缝中一一蹦出,“尊居星天之高,行解厄之道:”
金晴百眼鬼饶有兴致的听着,好似陶醉一般,鼻尖轻嗅,感受恐惧的味道。
恐伤肾,有腹腥香味。
直到听那小道士一直说到,“携左右,身披避水烟罗袍”时,他周身百眼顿时瞪作溜圆,连忙双手一齐掐在道土脖颈上。
“别念了,快别念了,否则我立刻掐死你!”
可任凭他双手宛若钳制,那小道士本应呼吸都不能,嘴上神咒却越念越清淅。
“手执循心断潮枪,背负射日弓,乌綦箭。纷纷九州显真传,踏平四海定真言。方方阐教,处处开坛::”
不等他念完,金晴百眼鬼忙将他一口吞下,再不敢品尝滋味。
心下稍雾,却腹中空空。
金晴百眼鬼摸了摸肚子,忽听得腹中传来一道声音,“泗州大圣斩业真君一一他低头一看,那小道士不知何时正倚在树下,拍打自身似乎是在讶异为何没有半点伤势。
金晴百眼鬼只感觉夏日当头,阳光毒辣,百骸俱寒。
他木然抬起头,果然看见那双蛇瞳。
“贪心食人,两度逃窜,下十层地狱受罚千年。”
明眼看着,那道陆源不过其本身万分之一的神力,他奋力之下必能逃脱。
可金晴百眼鬼双股战战,竟不敢生出丝毫反抗之心。
只呆呆看着长枪贯穿金晴,一点真灵逃也似的飞入地府,将前来接引的冥府使者都抛在了身后。
同样景象,在九州各地宛若开花一般,只不出数十年光景,南赡部洲妖患几近断绝。
云端之上,陆源与初成真人再度聚首一番盘算,却齐齐叹息一声。
初成仙人道:“修行之道,止步于此,若论妖邪生杀,不及战争万一。”
陆源还未回话,只听一道朗声由远及近,“正是如此。”
两人循声看去,齐齐下拜见礼,“拜见紫微大帝。”
紫微大帝只道不必多礼,望向下界。
“汝等救济之法,不过攘除妖崇,不解根本。三教合一,百姓依旧困苦。”
紫微大帝凝眉,沉声道:“丧乱至此,当行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