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名为掣电铳,采用后装子铳设计,共计有十五个子铳,各有五寸长短,子铳事先装好弹药,作战之时轮流装入发射,射速远超从前,最为关键的是,此枪还改良了火绳结构,采用撞击燧发设计,通过燧石摩擦起火,火铳发射可不受风雨阻隔”
众人来到兵仗工坊的军火库之中,赵士桢手里端起一把极为修长的火铳,如同介绍孩子一般,向着戚继光解释起来。
甚至还对着空气,做了一个瞄准发射的动作。
“后装子铳?撞击燧发?时刻装入发射?十五发?不受风雨阻隔?”
又是一个个新概念,尤如小虫子一般,直接钻入了戚继光的大脑。
“这子铳老夫乃是知晓的,可是这燧发”
张允修当起了导购员,侃侃而谈说道。
“所谓燧发,即是以燧石撞击金属片产生火花点火,无需什么再点燃什么火绳,射速与稳定性自然是远超以往。”
实际上,燧发枪的技术万历年间就已经出现了,所谓的“掣电铳”,就是赵士桢在原先历史在线发明的。
只不过,由于张允修的出现和提示,相较于历史上改良于欧洲技术的“掣电铳”,这把火铳要更加精良和先进,甚至“子铳”都从原先的五个,增加到了十五个,精密程度已然远超同期欧洲火铳。
所谓“子铳”,换成后世的概念那便是弹仓和药室。
可以想象,当对面还在用一枪一发的火绳枪,你端起把能够连发十五次的“掣电铳”,那是怎样恐怖的画面。
至于这么先进的“掣电铳”,为什么在原先历史上,并没有得到推广和重视。
到了万历之后,大明的问题就从来不是什么武器先不先进的问题,中原王朝对于北方游牧民族的技术几乎都是碾压的状态。
明朝中后期坐拥赵士桢、徐光启等一干杰出人才,改良之后的红衣大炮、火铳技术水平,甚至能够超过同期的欧洲。
可大明亡就亡在缺银子上头,没有银子,即便是给你原子弹图纸,你也造不出来啊!
大明朝廷财政危机,再加之糜烂的军制,以及源源不断的天灾人祸,彻底将这个王朝给拖垮。
只不过,历史打了个转,张允修来了之后一切都已然是完全不同。
“这玩意儿叫做迅雷铳?看起来更象是火炮。”
戚继光又抱着一台尤如小型火炮的武器,瞪大了眼睛。
赵士桢在一旁侃侃而谈说道:“戚帅且看这前头枪管,由二十根铳管均匀分布在一起,銎部前配发火装备,后装木柄,每根铳管长二尺,外径一寸二分,总重量约为十馀斤”
他眉飞色舞的模样。
“上头还装有准星与照门,发射之时还可将三角支架延展支撑,一口气可发射十五弹,若是加之配备子铳,不足半刻钟便可发射数百枚弹药!”
便连张允修也不得不佩服赵士桢的想象力,这可是在16世纪,西方真正意义上的机关枪概念,也要到17世纪中叶,这小子在明朝这个时代,便已然搞出来类似机关枪的概念。
这“迅雷铳”同样是历史上赵士桢的原创,张允修协助其进行了改良,大大增加了威力。
甚至在西山极高生产力的影响下,这“迅雷铳”研究基本没经历多少阻隔。
只要万历皇帝和张允修想,这玩意儿研制出来,想要运用于战场,那也就是两三年的事情。
震惊已经难以形容戚继光的心情了,他捧着迅雷铳,在靶场上尝试了一次射击,火铳传来的巨大后坐力,险些将他整个人崩倒过去。
可在看到那靶场对面,一片又一片倒下的稻草假人的时候,他整个人几乎兴奋地跳起来。
戚继光不难想象,这样的武器若是出现在战场上,那从前不可一世的北方蛮族铁骑,将永远不会是中原王朝的威胁。
草原的勇士再勇猛,再善于齐射和灵活攻防,能受得住这火炮与火铳一轮射击么?
只要西山的生产力能够跟上,不要说是鞑靼人,便连远在天边红夷人、西洋人,戚继光也敢去碰一碰。
效仿当年三宝太监下西洋,只不过这一次,大明带去的将是真正无敌的舰队!
赵士桢的发明可太多了,戚继光看得简直是眼花缭乱,不单单是“迅雷铳”和“掣电铳”,还有“火箭溜”“鹰扬炮”等等。
当然比起武器的精良,戚继光更想要知道这些玩意儿到底是怎么造出来的。
若张允修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戚继光却真要怀疑,这小子乃是从天上下凡的神仙了。
直到张允修和赵士桢将他带入车间之后,一切答案终于是要揭晓。
车间里头轰隆作响,即便是在顶顶有名的工匠,在这里面也要光着膀子干活。
看到眼前那通体金属打造的工作台,戚继光几乎眼神越发凝重起来,他对于工匠机械方面,并未有多少了解,可却还是有些概念的。
“此物乃是琢车?亦或是镟床?”
这种工具戚继光还是知晓的,甚至在火器制造之中不可或缺,若是没有“镟床”加工,火铳的枪管将难以制造。
“是又不是。”
张允修言简意赅地解释说道。
“此物西山叫做车床,比之过往镟床来,要更加精密稳定。
镟床大多为木制,所制作出来的铁器零件自然便少了精密度,车床通体由百炼钢打造,自然是远超前者。
过往镟床大多为人力转动丝杠,难以控制准确速度,咱们这车床丝杆为多头螺旋,且为高碳精钢催产,通过加工之后,精细度将更胜一筹
还有这变速齿轮”
他一番介绍下来,又将戚继光说得云里雾里。
戚继光心里头感慨万千,难怪万历皇帝成日里对此处流连忘返,原来西山乃是个藏宝库,处处皆是惊世骇俗之物,这些发明玩意儿,戚继光一辈子都看不到几个。
对着那车床看了又看,戚继光内心不由得生出几分疑问说道。
“你这车床用的是什么驱动?我在西山不曾看到水车。”
除开这些设计,这“车床”最为重要的部分显然就是动力了。
从前大明的镟床,大都采用手摇、脚踏,最多便是水力镟床。
明朝的冶铁技术已然是相对成熟了,为什么明朝人不肯采用铁制钢制镟床呢?
有一个很简单的因素便是动力,依靠人力的镟床,若不是采用木制,普通工匠如何能摇起来?
水力的条件又极为苛刻,缺乏稳定性。
动力才是内核。
张允修笑而不语,看向了身旁的赵士桢,这些专业的玩意儿解释起来太累,他还是交给任劳任怨的徒弟。
赵士桢朝着戚继光拱拱手说道。
“戚帅可听过不用人力和牛马,能够自己动的车?”
戚继光面色古怪的样子,没好气地说道。
“我如何能够不知道,外头可是传得神乎其神,说你西山要做法,将天上的神力给请下来,让铁疙瘩也能动起来。”
赵士桢反问说道:“戚帅信么?”
戚继光看了一眼对方,又看了一眼张允修,直言不讳地说道。
“若是其他人这般说,老夫定然是要给他几耳光,可你张士元和西山这样说,老夫倒是有些期待。
只不过短短一年你们便已然研制出来了?”
这玩意儿真要类比,那得是话本小说里头,诸葛孔明的木牛流马了,岂能是轻易造出来的。
一听到这句话,赵士桢便觉得自己肝疼,他拖着熊猫眼说道。
“蒸汽机研制绝无那般简单,不过也已然有些成效,依靠西山藕煤充当燃料,我们已经制造出小型简易版本的蒸汽机,利用铜制蒸汽缸产生的动力推动,依靠曲柄连杆带动主轴旋转,也可以调节蒸汽阀门动力输出,以此能够实现车床的运作。
这也是为什么车间里头如此炎热的原因。”
戚继光根本就没听明白这一番话,不过他能够简单理解到,大明版本的“木牛流马”虽没有被制造出来,可已然有了个雏形,碰巧能够应用在车床之上。
“还真是巧夺天工啊!”
他看向四周忙碌的工人工匠,忍不住发出了由衷地感叹。
蒸汽机这东西在历史上乃是开创性的存在,可以说彻彻底底改变了人类历史。
可它的原理却也没那么复杂,后世普通人只要是有心,便能够跟着教程制作出简易的蒸汽机模型。
如今是万历十年,大概二十年后,意大利物理学家波尔塔便实现了“蒸汽抽水设备”。
约莫八十年后,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参照欧洲的技术,为鞑清康熙皇帝制造了一台“蒸汽机汽车”的雏形。
可显然,对于满清皇帝来说,这玩意儿就是个玩具,根本没有将其深入研究发展的半点心思。
甚至对于满清皇帝来说,与其发展技术给予汉人们推翻自己的机会,倒不如将一切技术和思想封锁,从而稳固自己的政权统治。
待到出了兵仗工坊后,天色已然黯淡了下来。
站在兵仗工坊,看向西山四处拔地而起的工坊,还有不远处那冶铁工坊大烟囱里头腾腾升起的黑烟,戚继光感触良多。
“老夫只恨不能年轻个三十岁,不然也定然要添加你这西山,搞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张允修上下打量一番对方,五十岁的戚继光,精神头可比自己还好,摇头说道:“世叔现在便不晚,这水军一事还得世叔你多多费心。”
戚继光眯起眼睛说道:“你那蒸汽机研制出来了,轮船又该如何?”
他已然见识到蒸汽车床的厉害,不敢想象配备了“迅雷铳”“掣电铳”“神威大炮”的福船,再加之蒸汽动力,会是海上怎样恐怖存在。
张允修不由得摊开手说道:“世间之事欲速则不达,还请世叔耐心等待,不过西山也有改造福船的计划,世叔若是想看,得空咱们去一趟天津港。”
“好!好!好啊!”
戚继光连叫三声好,心里头的畅快溢于言表。
他拍了拍张允修的肩膀说道。
“士元你且好好干,世叔我之将来,还有大明千千万万百姓的将来便寄托于你身上了。”
张允修拱拱手说道:“允修不敢承其重,不过有一事倒还要世叔帮忙。”
戚继光挑了挑眉毛:“你也有事情求我。”
张允修面露无奈,指了指后头的赵士桢说道。
“我西山一年来成绩斐然,可却有个极大的问题,那便是贤才鲜少,天赋异禀者如赵士桢等人,确实是好用,然而要研究的东西太多,兵仗工坊所牵扯事务干系重大,不敢轻易对他人委以重任。
世叔多年混迹沙场,想来也有不少部将,可否推荐一二精通兵仗之俊乂?”
明朝的科举制度决定了,最聪明的那一批读书人,皆是去研究经义、政治、哲学这类文科知识,在兵仗、机械这等工科领域,人才还是稀少的。
虽说有赵士桢这等奇才,可一个奇才,是远远支撑不起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的。
戚继光愣了一下,随即陷入了思索之中,不一会儿便露出笑容说道。
“寻老夫,你小子算是寻对人了,这天下兵仗工匠大都是传家的,可世代相传之技艺,恐怕无法满足你这西山新奇之技艺。
真要说研制火器,那还得是战场上的文官武将。”
张允修眼前一亮:“世叔有所人选?”
戚继光嘿嘿笑着说道:“你可知道,那灭虏炮是谁所创?”
张允修脑袋里头关注的,皆是更为前沿的技术发明,对于寻常火器的改造并没有多关注。
经过戚继光这么一提示,他立马反应过来说道。
“世叔说得乃是叶男兆叶兵使?”
戚继光还不客气地笑道:“正是他叶梦熊,此人乃是进士出身,却极善用兵,先前在任安庆知府,便时常研制火器,这灭虏炮便是他捣鼓出来的,此人忠义非常,且性直豪爽,你若让他协助研制,定然是不会错的。”
这叶梦熊在历史上也是极为重要的人物,特别是在后来的万历三大征之中,他发明的火器和各类火器战术,可谓是大放异彩。
张允修不由得喜上眉梢,他朝着戚继光拱拱手说道。
“多谢世叔指教。”
“既然推荐了叶梦熊,老夫便再给你推荐一人。”
戚继光笑着说道。
“吴郡何汝宾,此人乃是世袭苏州卫指挥,年纪尚且小点,其父从前抗倭之时与老夫有些交情,这小子平日里酷爱经史兵书,尤其对兵仗之事尤为上心,重要是的职位高,若你愿意提携,他定然是拍马敢来西山!”
张允修想了想,此人也是万历年间的火器奇才,写出了一本《兵录》,记录了明朝时期各类战术战法和火器使用。
他颔首说道。
“小侄定然是记在心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