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爹你让开,宰辅我来当! > 第365章 擢升张士元!大明要变天了?

第365章 擢升张士元!大明要变天了?(1 / 1)

距离上一次朝廷为张允修擢升已然过去半年了。

按理来说,朝廷官员三年一考。

寻常官员想要擢升,就必然要经历“京察”“外察”等考察方式,这些考察短则三年,长则六年,明朝官员的提拔是一个很熬资历的过程。

可张允修显然是一个例外,一方面他有个好爹,另外一方面他与万历皇帝有着不错的交情,最为重要的是,他短短一年做出来的成绩,几乎能够顶上寻常人一辈子

创立西山,解决流民危机,治理遏制瘟疫,再到采掘藕煤给予百姓生计,以纺织机和青苗法让江南百姓重获新生,此间种种功绩,真可谓是功德无量了。

换做其他任何一个人,都理应给予丰厚赏赐,然而张允修显然不同,他锋芒太盛,也太过于年轻,若是给予赏赐过重,今后皇帝难免会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

加之张居正的有意打压,这半年来即便是张允修功勋卓着,也还是没有寸进。

然而今日,在元宵灯会结束的朝会之上,皇帝到底会给予什么样的赏赐呢?

“大伴,便将旨意念诵下去吧。”

万历皇帝坐在龙椅之上,表情有些慵懒,象是一头累坏的小猪,不停打着哈欠。

冯保得了旨意,立马便上前两步,朝着百官群臣,念诵起手中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锦衣卫掌卫事署都指挥佥事张允修,性沉毅而识远,行笃实而任重万历九年,值朝廷帑藏稍匮,民生待哺之际,创制取藕煤之技,以利民用,立市集通贸易之途,以畅货殖后复携天工纺织之机,驰援江南,解黎元于倒悬,救苍生于水火”

这一番圣旨措辞下来,对于张允修毫不吝啬赞美之词,足以见得张允修所作出来的贡献有多大。

更关键的是,即便是赞美之词到了这个份上,也没有御史言官有所异议,唯独有所异议的无非是“沉毅”“笃实”这两个词语,放在张允修的身上显得不那么贴切一些。

在场官员们也都屏住呼吸,眼神紧紧盯着冯保手中圣旨,他们心中也好奇,万历皇帝到底会给予张允修怎样的擢升赏赐?

却听冯保抬高音量说道。

“今念其忠勤匪懈,绩效卓着,特加超擢,今升授锦衣卫掌卫事署都指挥使,秩正二品,食俸全给。赐蟒衣一袭、玉带一围,并予敕书,许其总领卫署诸务,节制南北镇抚司,便宜调度校尉”

此言一出,不少朝廷官员不免有所惊叹。

这可是年近十六岁的锦衣卫都指挥使啊!从前张允修挂着掌卫事的头衔,实际上对于锦衣卫不能算是完全管辖,上头还有个虚衔空位。

可现在已然是完全不同,张允修授予锦衣卫都指挥使之后,那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锦衣卫最高职衔。

若是想再往上,那便得是五军都督府的左右都督、都督同知,这等一品官职。

不过惊叹归惊叹,大多数人也都是为张允修年纪轻轻便有此成就而感慨,对于张允修擢升并没有什么觉得不妥,相反还觉得理所当然,毕竟如今锦衣卫早就是他张允修的天下。

可冯保话音刚落,便在所有人都觉得结束的时候,这圣旨竟还没有结束。

却听冯保继续念诵说道。

“复授张允修为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协理戎政,稽察沿海卫所之籍,上承中枢之调度,下统水师之节制,毋怠厥职,以肃军政”

此言一出,百官们大眼瞪小眼,眼神中有震惊也有羡慕,还有的则是从中品味到不同之处。

这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与锦衣卫都指挥使一般,乃是正二品的官衔。

可有一点不同的是,锦衣卫乃是具有实权的,手底下可以直接调用卫所兵士,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却是不同。

五军都督府名义上乃是明朝最高的军事机构,可都督佥事却没有调兵实权,有的不过是统兵权。

所谓统兵权,无非便是管理卫所日常军政,核查军册军户,参与军备监督等等。

真正能够调兵遣将的,无非是“兵部尚书”“总兵官”“督抚”之类的实权官职。

这一点到了万历年间更甚,所有官员心里头都明白,这个“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看起来确实是厉害,可乃是个“恩功寄禄”的官职。

自开国以来,大多为安置有功将领,亦或是给予朝堂重臣的荣誉职衔,跟锦衣卫里头的一些同知、佥事没什么两样。

可话虽如此,放在普通人身上能够这样想,他张允修是普通人么?

细心点的能够注意到,在圣旨的擢升任命中,有“水师”的字眼。

这就更加是耐人寻味了,旨意里头竟很明确地点出了张允修这个都督佥事,乃是统领管理水师。

大明水师基本上都编于沿海卫之中,散布在福建、两广等沿海地带。

张允修一个成日里待在京城的“纨绔子弟”,竟然要担任水师都督佥事?都督佥事的名头有了,今后若再想挂一个总兵官、都抚的头衔,是不是也是理所当然呢?

最为关键的是,张允修手里可是有西山这个怪物,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西山在江南士族垮台之后,不知道攫取到多少好处和利益,西山钱庄、商行、商铺想必开春之后,便能够遍布整个江南,届时张允修的影响力又有多大呢?

万历皇帝如群臣想得一般,给予了张允修更多的信任和赏赐,可放出来的权力却超乎他们的想象。

甚至于有人感觉到,从今往后这五军都督府的都督头衔,许不再是个虚职了。

一时间,不少人将目光看向站在队列最前头的张居正,这比特辅大人本就手握重权,这下子如虎添翼,恐怕普天之下,再没有人敢在他面前说个不字。

队列之中,许国则是忍不住偷偷抬眼看向帘子后头的万历皇帝,他眯起眼睛,不由得重重叹了一口气。

他还品味到一个细节,那便是今日这么重大的时刻,万历皇帝给予张允修赏赐,可后者却是告病在家?

换做其他官员,就算是奄奄一息,也得爬起来领旨谢恩才是。

最不济,那也得是等到张允修上朝之后,再进行宣布,亦或是直接送旨到张家府上。

可皇帝却选择在张允修不在的情况下,直接宣布这一结果,看似荒唐,然而在明眼人看来却是饱含深意。

一来张允修不在场,便少了些纷争,也是皇帝放出来的信号,即便张允修不上朝也要封他这个都督佥事,其他人的反对自然没什么意义。

二来则是尤如那首刘永宁的诗句一般,乃是朝廷对外界放出的一个信号。

那便是,这开海禁出远洋推行贸易之国策,不论万历皇帝还是张居正,同样都是势在必行!几乎没有一点商量的馀地。

相比较之下,不管他们这些“旧党”,愿不愿意承认,大明这一艘巨轮都将义无反顾的前进了,前方的一切景物都将是他们不曾见过的。

新时代代表着旧时代的消亡,也代表着更多人的机会。

许国又长长呼出一口气,眼神之中颇有一些落寞之感。

看起来不管是徽商还是什么商人,自己手头上囤积的那些货物,购置的那些田产,还有地窖里头成堆的白银,终究是守住不了。

大明的士绅商贾们,再也不能同从前一般,躺着便能等地里自己生出银子来,过着世代衣食无忧的日子!

朝堂上百官的精神状态显得有些落寞,然而他们越是这样,万历皇帝就越觉得自己做对了,他微微坐直了身子,又朝着礼部尚书馀有丁说道。

“馀爱卿,番邦留学之事推进的如何了?”

能够上朝议的,基本上都是已经议定或者有结论的事项,倒不用费什么功夫,照本宣科便好。

可馀有丁脸上还裹着纱布,整个人堪堪能认出人形,若非是今日早朝尤为重要,他这幅样子面圣,绝对是失礼的。

馀有丁上前两步行礼说道:“回禀陛下,自藩国入京以来,见我京城繁华,仰慕大明文道之昌盛,对遣使入我大明求学一事,皆无异议。

礼部已然拟订章程,今后一干遣使事务照‘蕃客’常例管理,遣使就学参照官生、国子监生管理

就学者拜入西山培文书院门下,于国子监读书习礼,于西山学习天文历法、风水地理

如琉球、朝鲜等贫瘠之国,可参照洪武年间琉球遣生之制,给予廪膳、衣物等赏赐其馀诸国照常例朝贡并缴纳束修”

“不错。”

万历皇帝微微颔首,他特别对于“缴纳朝贡”“束修”这两点很是满意。

洪武年间,太祖朱元璋不单单对于藩国赏赐丰厚,对待被派遣来的留学生,那也是待遇丰厚,不单单是学费束修全免,甚至还专门提供食宿衣物,比起一般国子监生还要好。

可在万历皇帝看起来,这却没什么道理。

番邦使节前来大明求学,乃是为了求取“真经”,天底下哪有师父教授徒弟,反倒还要给徒弟银子的道理?

除开一些世代交好的藩国,其馀藩国统统都要缴纳朝贡和束修。

在万历皇帝看起来,这也能形成常例,今后藩国们上缴各地珍贵物产,大明便教授他们知识和技术,若有不从者,便断了他们求学之路,这才是长久之计!

一如那个安南国,虽曾并入大明版图,可却没一点归顺之意。

万历皇帝、张居正、张允修三人达成一致意见,安南国每年需缴纳足额粮食,方可能派遣使节求学。

如今攻守易形了,再也不是大明求着藩国朝贡,也不是大明要给予好处,博取“天朝上国”的名头。

而是这些人,要求着来大明获取“真经”和改变国家命运的知识!

万历皇帝颇为赞许地看了一眼馀有丁,摆摆手说道。

“取锦墩来,天杀的歹人,险些折我一肱骨之臣。”

“谢陛下洪恩!”

馀有丁裹着白布,露出来的一对眼睛泪汪汪的样子,几乎都要感动得哭出来。

被殴打一顿也并非是没有什么收获的,至少万历皇帝对于自己的态度越发亲切了。

朝廷上头,不少勋贵官员都撇开视线,似乎显得有那么一点心虚。

万历皇帝微微颔首,柔声说道。

“馀尚书劳苦功高啊,今后礼部还需你多加劳心。”

“臣敢不尽力。”

万历皇帝继续说道。

“有一事切不可忘记,江南一干犯官流放藩国各地传播儒教,要快些提上议程,便让他们随着使团一起去吧。

此事说重也重,馀爱卿需好生处置。”

听闻此言,馀有丁身子顿时一僵,心里头又有不好的预感。

仁民医馆。

近来杨济时很是忙碌,元宵灯会一开之后,医馆里头几乎是日夜不休。

他与李时珍二人日夜颠倒,医馆里头的大夫也几乎没有什么休息的机会。

元宵灯会确实隆重,大明万国来朝之气魄,加之京城的繁华盛景,不单单令京城百姓流连忘返,甚至不少前来凑热闹的外地人,还有来自番邦诸国的夷人藩人,也都是乐不思蜀。

可乐极生悲,京城四处皆是灯火,便难免有些意外,这些日子以来,京城里头被烧伤烫伤炸伤的不计其数,甚至连一些藩国使团成员也难免中招。

诸如那安南使节阮文忠,前些日子刚刚负伤入院,这几日竟又再次入院,若不是看他身上一片焦黑,杨济时真以为这位是来医馆骗吃骗喝的。

杨济时看着被担架抬进来的阮文忠,脸上挤出和煦的笑容,低下身子关心说道。

“阮大使这又是怎么了,如何伤得这般重,诶呀呀呀恐怕伤及内里,要快些准备手术才成。”

阮文忠脸上涕泪横流的样子,可骂人起来却是十分有劲。

“该死的秃驴!野蛮至极!竟敢袭击于老夫!”

“这其中怕是有什么误会。”杨济时柔声说道。

可阮文忠并不领情:“我要状告大明皇帝陛下,乌斯藏使节太过无法无天!”

杨济时脸上不由得有些尴尬,这乌斯藏人和安南人不知争吵了多少次,看起来已然是不死不休。

不过今日打得这般凶狠,难道跟白日里朝会有关系?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都市超级邪医 民国第一悍匪 官场:从小乡乡长到封疆大吏 重生官场:从基层开始一路逆袭 混在模特圈,我的情报每日刷新 让你去戒网瘾,你竟与女首长闪婚 独宠阴郁小奶狗 赘婿也抢手 我独享卡池 母女收留的末世渣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