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60:我叔叔是FBI局长 > 第242章 基于以上分析

第242章 基于以上分析(1 / 1)

……

“结合凶手在沉尸时所表现出的,对其自身职业专业性的炫耀,几乎可以肯定,凶手正在遭遇严重的职业危机。”

“其本身对自身专业能力非常自信,但这种自信正在遭受挑战。”

“他已经被开除了?”

西奥多点点头:

“有这种可能。”

“也有可能是被批评,被降职,或导致某种事故。”

“被开除对凶手而言,是最糟糕的情况。”

“失业与失恋是最典型最常见的两种紧张性刺激。”

“前者对人的社会身份认知与生存安全产生最直接的威胁,后者则是对人的自我价值与亲密连接的根本性摧毁。”

伯尼看向西奥多:

“看来我们需要一份造船厂的离职员工名单。”

“那个码头是吗?”

“四具尸体都是在这儿被抛入水中的。”

“他也可能是在码头上包裹尸体的。”

“那地方除了公园里的海岸警卫队补给帐篷外,几乎不会有人过去。”

“海岸警卫队也只有在有沿河作业的任务时,才会启用那里的帐篷,平时根本没人管。”

“天一黑下来,就算他搂着尸体在码头上跳舞,都不会有人注意到。”

“凶手选择潮汐湖西南侧的码头作为抛尸地点,原因之一就在于码头具有极高的隐蔽性。”

“码头地方偏僻,北面完全被西波托马克公园挡住,南面是波托马克河。”

“除走水路跟空路外,要想走陆路到达这里,要么从西北方向,沿俄亥俄州大道西南段,穿过西波托马克公园,要么从东南方向,穿过东波托马克公园,跨过俄亥俄州大桥。”

“但任何系列杀手对抛尸地点的选择,都必然是以隐蔽性为优先条件的。”

“只有抛尸地点足够隐蔽,才能确保其犯罪行为不被发现,没有尸体,自然也就没有案子。”

“除非找到抛尸地点与凶手之间存在特殊的情感联结,否则这只是凶手掩盖犯罪事实的一种必然选择。”

伯尼迟疑片刻,问西奥多:

“可是你昨天在第七分局时,曾提到过抛尸地被发现,会让凶手感到压力跟紧张,你因此提醒第七分局要增加巡逻。”

“这不是一种情感联结吗?”

西奥多看了伯尼一眼,摇了摇头:

“凶手可以选择任意隐蔽地点作为抛尸地。”

“本案中凶手对死者的处理高度仪式化,该仪式的最后一步就是抛尸入水,沉入河底。”

“这需要一条河,一座码头,一处隐蔽的,不会被发现的水域配合。”

“凶手选择这座码头作为抛尸地是必然的结果。”

“对凶手而言,抛尸地跟其犯罪行为一样,是一个只能独享的巨大秘密。”

伯尼听懂了:

“所以发现码头对他而言,就像是一个只有自己知道的秘密被别人发现了,并且还被刊登在了《华盛顿星报》的头版之上!”

西奥多肯定了他的说法:

“这必然会导致凶手感到压力。”

“这是秘密被发现,被曝光所带来的紧张情绪。”

“如果抛尸地是凶手第一次发生x行为的地方,或是凶手童年时经常玩耍的地方,亦或者是凶手发泄情绪的秘密基地。”

“抛尸地对于凶手而言,就不仅仅是一处隐蔽的处理尸体的地点,还有其他特殊的含义。”

“当抛尸地被曝光后,凶手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秘密被曝光所带来的紧张,还有私密领地被侵犯的愤怒。”

“现阶段并没有调查到凶手与码头之间存在特殊的情感联结。”

西奥多等了一会儿,做出总结:

“凶手通过用手臂勒毙目标的方式,来体验绝对的权力与掌控感。”

“杀死目标后,凶手将尸体运往码头,对尸体进行高度仪式化的处理,获得职业自豪感与心理满足。”

顿了顿,他继续道:

“基于以上分析,我对凶手的侧写如下。”

“我们要找的是一名男性,年龄在30到50岁之间。”

“凶手体格健壮,尤其上肢,非常有力,这赋予凶手足够的自信,能够迅速制服受害者。”

“凶手很可能外表普通,甚至看起来值得信赖,这样才能在接近1号死者时不引起过度警觉。”

“其可能表现出沉默寡言或过于礼貌的特质,以掩饰内心的冲动。”

“凶手有一辆车作为运输工具,这辆车可能是皮卡,也可能是大型旅行车。”

“其对车辆和船只的维护会非常好。”

伯尼忍不住抬头看向西奥多。

凶手有车他懂,后面他就不懂了。

西奥多停下来,与他对视片刻,不见伯尼提出疑问,只好继续往下讲:

“齿轮,防水油布跟麻绳,乃至死者的尸体,都是通过这辆车运输的。”

“这辆车甚至可能还是犯罪现场。”

“凶手将死者诱拐到车上,驱车前往偏僻地带,实施杀戮。”

“凶手可能还拥有一艘小船。”

“这艘船不大,可能随车携带。”

“抛尸地点距离码头有十码左右的距离,凶手可能先用车将尸体运送到码头,在码头进行仪式化处理后,将尸体放入船中,划船到抛尸地点进行抛尸。”

“抛尸地码头地方偏僻,凶手能找到那里,必然对那一带非常熟悉。”。”

“凶手性格可能很内向,平常表现安静,并不太热衷参与派对,聚会等活动,相反,其更喜欢类似钓鱼,爬山之类可以独处的活动。”

“但其内心十分傲慢,认为周围的人都不如他聪明。”

“其不会特意表现出来,甚至有时还会故意表现得更‘平易近人’一点。”

伯尼再次抬头看向西奥多。

西奥多与他对视着,依旧没有等来伯尼的问题。

这让西奥多备感奇怪,干脆盯着伯尼:

“凶手在或曾经在亚历山大港造船公司工作过。”

“并非单纯从事体力劳动,或随便什么人都能完成的工作,凶手从事的岗位,其工作内容有很高的技术性。”

“凶手很擅长自己的工作,并在这一领域造诣很高,凶手为此感到骄傲。”

“职业能力是凶手自信与自尊的重要来源,这些技术让凶手的生活呈现出秩序性。”

“其因自身所掌握的技术而备受尊重。”

“但近两年凶手的职业生涯遭遇到了打击。”

“这份打击可能源自于造船厂的技术变革,导致其所掌握且自豪的传统技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也可能来自更年轻,学历更高的新人带来的挑战。”

“亦或者是其需要对某起事故负责,这让凶手意识到,其一直沉溺并自豪的技术,并没有其想象中那么高超。”

“凶手很可能已经结婚,但婚姻关系不佳。”

“职业上的打击又反过来导致其家庭经济压力和在家庭中地位的下降,这加倍摧毁了凶手的男性自尊,导致其无法在职场和社会关系中重获掌控感,转而通过杀害更弱势的群体来寻找这种感受。”

他看了看本子上的内容,又看了看西奥多,欲言又止。

伯尼很快也记完了,他重新打量一遍侧写内容后,疑惑地问西奥多:

“凶手不是白人吗?”

西奥多摇摇头:

“在绝大多数的暴力犯罪案件中,跨种族的犯罪情况很少发生。”

“同类相残才是暴力犯罪中更普遍的规律。”

“黑人的犯罪对象多为黑人,白人的犯罪对象多为白人,拉美人则更倾向于找拉美人实施犯罪。”

“但本案中,1号死者是一名黑人,2号死者根据打捞上来时的基本状态判断,应该是一名白人。”

“这种跨种族作案的情况让人很难确定凶手的族裔与肤色。”

伯尼记录完毕,提出了一个疑问:

“这个案子跟性犯罪有关吗?”

西奥多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反问他:

“为什么这么问?”

伯尼打开文件包,掏出1号死者的照片铺在桌子上:

“‘樱桃’是一名妓女。”

“他选择了‘樱桃’作为目标,并通过跟‘樱桃’谈生意的方式,把‘樱桃’骗上车,带到偏僻地方杀死的。”

“而且从梅因大道西南段往第五街走这段路,如果不是去寻欢的,那个时间段他不应该出现在那里。”

西奥多选了张1号死者的全身照出来,贴在白板上:

“凶手开的汽车,还有一艘小船。”

“根据波托马克河观光游船公司员工的说法,造船厂连锅炉维修工的年薪也有上万美元。”

“凶手作为一名有技术有经验的造船厂员工,年薪可能更高。”

“如果凶手的作案动机是性,其找寻的目标应该与其收入相匹配。”

“1号死者得了几乎所有能得的x病,且年老色衰,价格低廉。”

“这与凶手的经济能力完全不匹配。”

顿了顿,西奥多话锋一转:

“但这并不意味着本案与x完全无关。”

“x满足不仅仅可以通过x行为来实现。”

“对于许多暴力罪犯而言,通过暴力控制和杀戮过程本身一样能获得x满足。”

“性犯罪的四种分类中,愤怒兴奋型罪犯就是从受害者的痛苦,恐惧与绝望中获得x兴奋与快感的,暴力本身就是x满足的来源。”

“在本案中,1号死者对凶手而言,可能并不仅仅是一个容易得手的目标,其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什么象征意义?”

西奥多摇摇头:

“目前还不清楚。”

“凶手可能将对母亲、妻子或其他重要女性的复杂情感投射在了死者身上。”

“也可能其在x方面有失败或自卑的经历,甚至其本身是一名x无能者,其将这一切归咎于死者。”

“又或者凶手可能自视为清洁工,通过清除妓女来净化社会,满足其扭曲的道德优越感。”

“这需要等另外三名死者的身份确认才能有结果。”

“了解受害者,才能了解凶手为什么会选中她们。”

助理走入办公室,目光很快被西奥多身后的白板所吸引。

白板上画的有些凌乱,写着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单词,以及最中央贴着一张照片。

助理仔细端详,很快辨认出照片上是一具死尸。

他愣了一下,忙挪开目光,询问西奥多他们需要什么帮助。

伯尼负责出面交涉,提出需要两年内造船厂离职员工名单,以及事故追责员工名单,跟受到降职等处分的员工名单。

助理没有丝毫推诿,直接答应下来。

不过他也提醒众人,这些名单可能需要一点时间进行统计,预计得明天才能拿到。

助理解释,他们所需要的这三份名单,每一份上面可能都有数百乃至上千人。

伯尼对此感到吃惊,询问缘由。

助理告诉他,

过去两年时间里,为适应行业变化,增强自身竞争力,造船厂做出了一系列的变动,尝试引进新型造船技术及先进设备。

但有相当一部分工人对新型造船技术跟新设备抱有强烈的抵触心理。

造船厂不得不辞退一茬又一茬抵触的工人。

为此甚至引发了数次工人罢工运动。

造船厂的母公司马里纳工业甚至派了代表进驻造船厂,与工会进行了数论谈判,在花了一大笔钱后,才将事态平息下去。

但工人们的抵触情绪并未随之而消弭。

两年来,造船厂各种大小事故频发,造成了大量损失。

最严重的一次,一艘即将下水的新船差点儿被炸上天。

造船厂不得不对引发事故的工人处以极刑。

工人认为自己不该有此下场,便去寻求工会的帮助。

工会有求必应,立刻组织起来,为工人争取利益。

双方各执一词,僵持不下,工会祭出杀招,组织罢工。

造船厂不得不服软。

如此再三,造船厂与工会的关系已经变得空前紧张,双方在各个领域展开了空前的斗争。

助理无奈地摊摊手:

“之前造船厂跟工会的谈判中,工会提出过一条要求。”

“造船厂在向任何外界机构提供任何员工名单时,都必须送由工会审核,确认名单没有侵害工人们的利益,且用法用处正当后,才能提供。”

“他们是真的会一个人名一个人名地核实。”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绿我可以,分手不行 你偏心,我改嫁!赶紧喊我小婶婶 穿书之年代灵田俏佳人 穿成禁欲大佬的甜妻,夜夜揽腰吻 武道贫困生!从杀猪开始横推星空 女扮男装当卧底被野性大佬缠上了 乡村山野小神医 中药逆袭:从每日情报开始 娱乐:我和未来有扇门 能修仙谁谈恋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