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港片:78年,我先赚它一亿! > 第52章 “英资屠夫”的称号?

第52章 “英资屠夫”的称号?(1 / 1)

昨天收购刚完成,早上新闻刚出来,还没过几个小时。

藿一东就打来了电话。

秦迪当然知道,这通电话和青州英泥脱不了干系。

昨天回来之后。

一个下午的时间。

他就把几家公司的琐事都处理得差不多了。

今天不需要去公司。

他要见一个人。

地址在中环,获多利大道。

汇丰银行总部。

最高层的董事长办公室里。

秦迪再次见到了那位实际上掌控港岛金融命脉的人物——汇丰大班沈粥。

沈粥见到秦迪,脸上依旧带着笑容。

并没有因为秦迪成了“华商第一人”,还抢了他同族的公司,就露出什么不悦。

秦迪能拿下那家公司,沈粥这位大英子民,也出了不少力。

若不是汇丰银行铁了心要把英资公司手里的股票卖给他。

秦迪也不会这么顺利。

换句话说——汇丰和沈粥,才是捅向英资最狠的那一刀。

“早上好,秦生。我们又见面了。您这趟纽约之行,收获不小啊!”沈粥一见面就这样笑呵呵地说。

显然,秦迪在纽约股市捞了十几亿美元的事,他已经知道了。

这也不奇怪。

秦迪在纽约的操作,资金账户都是从汇丰出的,他们自然清楚。

“……不算多,换算成港币也就六十多亿,连买下汇丰都不够。”秦迪笑眯眯地回应。

“……饿。”沈粥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接什么。

六十多亿还不多?港岛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商人,总资产加起来都没这个数!

“秦生,您今天是来还贷款的吧?”他换了个话题。

他觉得。

秦迪回港第二天就来见他。

和其他华商一样。

有钱了就急着还银行的钱,不想让银行多赚利息。

这几乎是所有华商的习惯。

就像那些英资商人,能赖账就绝不还钱。

这两种生意人,是沈粥这类银行资本家最不喜欢的。

那什么样的商人,才是银行喜欢的?

当然是那些持续贷款、持续付息的商人!

为什么后来的李跑跑和包船王,能深受沈粥和汇丰青睐?

因为他们不仅敢借,还敢欠,更关键的是,他们也愿意还。

在他们发迹的那些年里,汇丰从他们身上赚了几十亿。

这才是汇丰“欣赏”他们的根本原因。

“还贷款?为什么要还?我不是一直给利息吗?汇丰要强行收回贷款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您现在资金应该很充裕,有十三亿美金……我以为您这次来,是打算还贷款。”

“只要汇丰不强制收回贷款,我就会一直用下去。”

这句话,配上他那表情,让沈粥心里一动。

他是在告诉我什么?

他愿意让汇丰一直从他身上赚钱?

沈粥心里琢磨着。

作为汇丰的大班,沈粥今天对秦迪的态度明显热络。

比他们第一次见面时,还要热情许多。

是因为秦迪第一个挑战英资企业?而沈粥过去又有“英资屠夫”的称号?

当然不是。

沈粥之所以被称为英资屠夫,是因为那样做,对汇丰有利。

就像另一个世界里,他曾说过的那句话——

“有两艘船,一艘叫同胞,一艘叫华人。我和汇丰只上那艘不会沉的船。”

这个人,彻头彻尾就是个资本家。

对这种人来说,唯一重要的是——利益。

今天的秦迪,让他比之前更加重视。

理由,还是因为利益。

沈粥看中的,不是秦迪眼下在港岛那几个亿的资产。

港币?

汇丰根本不在意。

因为它本就是港币的发行银行之一。

沈粥真正在意的,是秦迪手上的十三亿美金。

现在是1978年。

港府的外汇储备,也才不过13134亿美金。

秦迪一个商人,就掌握着港府十分之一的外汇。

这样的商人不拉拢,他沈粥就不配做汇丰的大班。

沈粥还在想,怎么才能让秦迪把这笔钱存进汇丰。

“大班,我这次来,有两件事。第一件,我想继续向汇丰贷款。”

“哦?你……好吧,请讲。”沈粥有些意外。

手握十几亿美金,还来找我贷款?

这家伙,到底要做什么生意?居然需要这么多资金?

这句话让沈粥来了兴趣。

“您真打算这么做?”沈粥忍不住问,“虽然汇丰会给您不错的条件,但如果拿到这么高的授信,利息也不会低。”

秦迪说的授信额度,指的是把他在美国的13亿美元作为抵押,交给汇丰,然后换取港币资金,用于港岛的投资运作。

对秦迪而言,这种做法有两个优势。

第一,他的资金不需要离开美国,也就不用支付高额的离境税。

根据美国法律规定,外国投资者如果要把在美国赚的钱转出境外,需要缴纳大约30的税款。

换算下来,如果秦迪要把这笔钱带回港岛,光是税收就要交掉将近4亿美元。

如果留在美国继续投资,这笔税就不用交。

那么问题来了?

是愿意损失一笔税款,把资金拿回港岛使用,还是让这笔钱一直留在美国继续增值,却无法动用?

这对一般的企业家来说是个两难。

他们只能在“被抽税”和“资金冻结”之间选一个。

但对跨国企业来说,这不是问题。秦迪采用的方法,就是大公司常用的跨境资金调度手段之一。

这种方法既能避开美国的高税,又能把资金用在港岛。

具体操作是,把在美国的现金抵押给汇丰,然后由汇丰提供贷款。

这种操作有两个小缺陷。

首先,是抵押不可能按全额放款。

13亿美元最多只能换回大约10亿美元的授信额度。

其次,是贷款利息。

既然是贷款,自然要支付利息。

这等于是变相给汇丰送利润,所以沈粥才会提出疑问。

这种方式下,资金其实没有离开美国,仍留在高·盛账户中。

在这个结构中,汇丰是贷款方,秦迪是借款方,而高·盛则作为担保方,也能收取一笔服务费。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这手艺确定让我混年代文? 一辈子喂了狗,重生七零绝不回头 1950:从棺材仔到港岛大亨 直播讲课:我带飞全国高中生 入狱五年,全家哭瞎求我原谅 离婚后,我被前妻上司圈养了! 权力巅峰 官场之临海凭风 跪下!抬起头! 有了暴君读心术,咸鱼皇妃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