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交换配方(1 / 1)

“苏厂长,您抽烟。”夏涛说完从口袋里拿出来一盒中华烟,这烟和普通的中华烟不同,白色的底没有字只有一颗红五星,如果认识的人就知道这是一包特供烟。

很显然这苏林峰是一个识货的人,看到这一盒特供烟眼晴一亮,心里暗感觉庆幸,从他陆续的接到轻工业局还有政府的电话就知道来这里学习的这个人不简单,今天看他掏出来了特供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内心。

“小夏,您来的意思我也大体的知道,毕竟全国一盘棋,稍后我带你去见我们技术科的科长郭炳辉,你就跟看他学习。”

本来这崂山可乐的研发就是由政府开头,既然政府想让其他的单位学习,也打过招呼,自己也就做一个顺水的人情,毕竟青岛距离这燕京很远,这两者之间根本构不成竞争的关系。

“那就谢谢苏厂长了,刚好我也和郭科长交流一下,之前我听说咱们准备进军罐头市场,刚巧我前不久研究出来了一个罐头的配方,只不过研究出来之后才发现,在燕京原料稀缺,估计只有在您这里才能发挥作用。”

来的时候夏涛已经想好了,虽然说上级已经打过招呼了,毕竟自己可是在挖墙脚,这要是今后自己挣钱了保不准他们这里眼红,倒不如自己也拿出来一个技术也算是置换,以后再说起来自己也有话说。

“哦!小夏还研究罐头产品。”苏厂长有点好奇的开口。

“我们工厂也是刚组建不久,不象咱们工厂有自己的拳头产品,这不是要研发出来一个拳头产品所以都想了一下,这个配方也是我偶然所得,他的灵感就是来源于路菜。”

所谓的路菜听名字就知道,这就是供旅途中食用的菜肴。

“我的表弟是一个厨子,学的是鲁菜还有川菜,这个罐头也属于鲁菜的配方。”

“哦,是什么样类型的罐头。”夏涛成功的吊起来了苏厂长的胃口,所以苏厂长才这样问。

“五香黄花鱼罐头,它的灵感就是来源于鲁菜中的锅塌黄鱼,不过略有改变,也就起名为五香黄花鱼。”

这来源是夏涛胡邹的,严格的来说这就是后世普遍流行的黄花鱼罐头的配方,只不过夏涛弄了一个出处而已。

这黄花鱼罐头严格的来说是56年人家浙江一个食品厂的产品,不过现在才54年,就是打一个时间差而已。

“好,好,不错,不过,你们工厂有小夏你这样的研究员相信以后发展不会差,不过我能好奇的问一句,为什么你不就留在你们工厂里面生产。”

苏林峰问到这里了夏涛苦笑了一下之后这才开口。

“燕京地区不生产黄花鱼,只有你们这里才大量的生产。哪怕是从天津,加之运输,这成本也是比较大。”

小黄花鱼可是青岛的特产之一,也是青岛渔业捕捞最多的鱼类之一,由他们生产,这成本会很低很低。

“那咱们互相交流,互相交流。”苏林峰哈哈大笑。

他是真没有想到,这还有意外的收获,如果真明了这配方能够更好的生产罐头,自己这可是赚大了。

两个人闲聊了一下之后,苏林峰亲自带夏涛来到了技术科那里。

“老郭,这位是从燕京来的,先锋食品工厂的夏涛夏科长,这一段时间就跟着你学习崂山可乐生产的全部工艺,一定要言无不尽,还有小夏这里有一份罐头生产的配方,你们互相交流学习一下,务必学会这个配方。”

苏林峰说配方两个字的时候特意加重了语气,郭炳辉瞬间就明白了自己厂长的意思。

“放心吧厂长,咱们技术科里面的资历完全的对夏科长开放,我也会手柄手的教他技术。”

苏林峰点点头,然后对着夏涛开口道:“鲁菜就来源于我们山东,不过我们青岛最有名的还是海鲜,今天晚上,老郭招待你一下,本来我是准备亲自招待,晚上有一个会议,所以只能请郭科长招待小夏你,希望你不要介意。”

“苏厂长,工作重要,其实也不用招待,简单的吃一个工作餐就可以了。”

青岛食品厂可是妥妥的厅级企业,也就是说厂长是厅级,自己这才副处级,中间差了好几级,

本来就不对等,夏涛也不奢望他招待自己。

“对了,老郭,一会带小夏还有和他一起来的同志办理一下手续,该有的劳保要有,毕竟夏科长在咱们这里呆的时间不短。”

按道理说,夏涛只是来交流学习,这劳保之类的东西根本没有必要派发,发也就发一下生活用品就可以了,不过谁叫刚才人家出了一个技术,所以自己这边不妨也卖一个好,所以才这样开口。

“好的,厂长,一会我就带夏涛同志去。”

“那么夏涛同志,你们先交流,我这就回去办公了。”苏林峰给夏涛打了一个招呼就直径离开锅炳辉带着夏涛先来到了安排他们住的内部宾馆,叫上许大茂之后,就带着他们两个人办理了相应的手续,然后又带着他们领了劳保用品,夏涛的劳保自然是根据他的级别,许大茂只是普通的劳保用品。

也是这时候郭炳辉才知道,夏涛这个科长竟然和自己一个级别,约定了吃饭的时间之后,郭炳辉就离开了宾馆。

夏涛和许大茂两个人分别安排了两个房间,不过许大茂只是普通的房间,夏涛的房间是一个小套间,外面有一个十平方左右的客厅。

“老大,他们的东西这也太多了一点。”看着堆着象一个小山一样的劳保,许大茂有点惊讶的开口。

这个时间国家还没有出台统一的劳保规则,不过只要是国营性质的公司已经开始实行,更不用提这年头国营工厂还有一些经营自主权。

不过这国企和现在的私企毕竟不一样,工资不但高一些,这福利待遇也比较好,不过这一些取决于单位本身的重要性和自身的效益水准。

就比如说一些小的单位,他们生产的产品不好,效益也不高,很多这种单位属于街道性质,生产的产品虽然是日常产品,不过企业多了价格自然涨不上去,所以福利好了才怪。

反过来说,由国家拨款大力扶持的重点央企完全不愁经费问题。许多物资须求都是由国家特批的,属于特权单位,这些单位因为产品吃香,供不应求,利润也就高虽然大部分利润上交,但是自已也会留下一些,在加之国家还没有真正的实行计划经济,手里有钱这采购也就丰富一些。

哪怕是到了经济时代,由于他们的产品好,供不应求,以此和许多单位达成“互惠互利”的“友谊”。职工当然就能因此落着很大的实惠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奇术师 女士会所的男人 上岸中央选调生后,前女友哭惨了 精英养成记 特事科麻了,这人比鬼还邪性 超能黄金瞳 灵气复苏我是警察我要打击犯罪 都市逍遥医仙陈万里 重生:涅盘龙瞳 笑尿炕的东北年代文之我的大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