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高级技工,8级,你家里就是有人,这么年轻,也到不了这位置。
除非自己有真本事。
有真本事,还很强硬的后台,才能有现在这样。
不管哪一样,她都不能轻看。
姜淳于从派出所出来的时候,脚步微微一顿。
刚才在国营饭店,她其实就看见了躲在巷子里的孩子。
果然,她到了派出所,这孩子也跟到了派出所。
看样子,放在她车上的婴儿,就是这个探头探脑,大概八九岁的孩子放的。
姜淳于轻叹一口气,上车扬长而去。
那个孩子在派出所门外等呀等,终于又看见刚才抱着弟弟的女公安出来,听她说话,说是要把弟弟送福利院去。
福利院他去过,那地方不能说不好,是非常不好。
他们县城,弃养的孩子不知道多少,福利院也不是什么孩子都要。
眼看女公安不耐烦地抱着弟弟,要往福利院送,这孩子再也躲不下去,冲出来跑过去,一把抢过弟弟就跑。
女公安单手抱着孩子,还在考虑,自己怎么骑车去福利院,孩子就被人抢了。
看着前面赤脚奔跑的孩子,女公安深深地叹了口气。
她天天走街串巷,怎么能不认识跑掉的孩子。
爹是个窝囊废,娘是乡下的,生的孩子跟着妈都没城里户口,所以也没供应粮。
一大家子,除了爹一个月二十八块钱的工资,就靠娘糊火柴盒挣个油盐钱。
穷是真穷,孩子也没少生。
前几天她就听说这家生了小四,没想到今天那姑娘送来的孩子是这家的。
那姑娘戴着手表,开着车,脑袋上的发箍一看就不是便宜货。
为什么这么有钱,就不能把孩子带回去呢。
她们手指缝随便漏点,也足够那个孩子活。
女公安又叹了口气,掏出车钥匙开锁。
孩子被抢走了,她也不能这么回去,还得去这家做笔录。
人家孩子交到你手里,到时候要是来问,你总不能说,被他家人抢去了吧。
这肯定不对。
哪怕计算着距离,姜淳于一天在路上也要超过八个小时。
不想被烈日灼伤,就要起早,就要星夜赶路。
这个时代的治安其实不差,很少发生重大案件。
建国初期,那些虎啸山林的土匪武装,夹杂着残兵败将,确实没少祸害周围的老百姓。
到五十年代中后期,这些土匪武装都被歼灭,局势全面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大部分公安都是武警出身,再加上民兵的配合,社会治安明显有了显著提高。
不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但是已经算是非常良好。
姜淳于这一路,什么人都见过,但是真正穷凶极恶的人,也就是那一批车匪路霸。
早上因为走的早,所以姜淳于基本上都是三点多快四点的时候醒的。
她晚上就睡车里,也没去找招待所。
停个僻静的地方,拿个假人出来冒充,自己就进了空间。
早上洗漱好从空间出来,把假人收回去,就能上路。
四点半,东边有些发白,姜淳于启动车,迎着晨曦上路。
她现在有点喜欢这种在路上的感觉。
没有要赶的事情,没有等她的人,没有规定的期限,她可以随时出发,随时休息。
除了路况不好,其它的好像都还行。
碰到风景好的地方,姜淳于还会停下来游玩一两天。
看山看水看风景……
碰到什么好吃的,她也会多带几份,给林小七尝尝,再留点放空间,嘴馋的时候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