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夏却一脸天真,说大队长说了,村里妇女不讲卫生,所以才让她们女知青去帮忙。
这次县里的人来检查,如果她们表现好,说不定能被推荐去上工农兵大学。
秦卫青切菜的时候,直接一刀把自己手指头给切了一大块。
差一点,她的手指就要缺了半截。
小夏立刻嚷嚷着,说秦卫青手指要断了,让她赶紧去镇上缝针,不然可能要残疾。
秦卫青怎么能不明白小夏的意思。
两个人是知青点最漂亮的姑娘,她在,可能对小夏来说不是助力而是对手。
秦卫青去镇上的时候,还不忘提醒小夏,但是小夏却觉得,秦卫青是因为自己伤了手指失去机会而嫉妒她。
当晚,秦卫青留在医院过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她回到知青院,才知道,昨晚其他两个相貌平平的女孩子都回来了,小夏却没有回来。
小夏是在中午才从村口的河道里被捞上来的。
原本大队长是想息事宁人,让村里的婶子给小夏换身衣服,再用草席卷了随便找个地方埋了,到时候就说她失足落水。
最后是知青点的所有知青站了出来,坚决不让村里人碰小夏的尸体。
秦卫青和另外两个女知青给小夏换的衣服,小夏的身上几乎没有一块好地方。
后来秦卫青才知道,当晚小夏是主动留下来的。
她天真地以为,用身体就能换到去读工农兵大学的机会。
却没想到,那一晚,她陪的不止是领头的那个据说是县委公子哥的年轻男子,还有他那几个狐朋狗友。
小夏身上的伤痕,就是证据。
哪怕大队长再想狡辩,也不能掩盖事实。
一个月内,大队留下的几个知青陆陆续续回城。
先走的是那晚提前离开的两个女知青,秦卫青不是最后走的,但是她走的时候,知青点只剩下三个人。
在去县城的路上,秦卫青还看见新来的知青,像当初她们一样懵懂无知,嘴里喊着“知识青年志在四方,扎根农村扎根边疆”的口号。
秦卫青想,可能小夏的死会给当地的地头蛇一个警告吧。
也许后来的新知青,不会再遇到小夏的事情,他们会被善待吧。
秦卫青的家人都不在城里,父亲也写了信,千叮咛万嘱咐让她不要回去。
无处可去的秦卫青,只能去找她高中时候的对象。
这一趟,秦卫青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思去的。
她宁愿死,也不想再回到当初的知青院。
姜淳于没什么心理负担,躺下就睡着了。
一觉醒来,已经是日落黄昏。
她们所在卧铺包厢只有她和秦卫青,并没有增添别的客人。
隔壁包厢有人在说话,隐隐约约还能听到小孩子的啼哭声。
看姜淳于醒来,秦卫青才开口:“姜同志,你醒了。刚才乘务员来了一趟,说饭好了,让我们要是吃饭就去餐车那边吃。”
“嗯。”
姜淳于翻身下床,整理好衣服,“你去吗?”
秦卫青摇摇头:“我不去,我带的有馒头。”
“好,那我去吃饭。”
姜淳于拿了茶缸和饭盒,去了餐车。
等姜淳于走了,秦卫青才微微松了一口气,疲惫地倒在床铺上,半天没动弹。
要不是怕一会姜淳于回来,她真想现在就躺下睡一觉。
深吸一口气,秦卫青站起身,先给自己倒了半茶缸的热水回来,又从包里拿了个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