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北上奔袭的过程十分顺利。
既无汉军在前方拦路。
也无项城汉军溜出来捣乱。
曹洪倒是盼着后者出城。
这样正好杀个回马枪,斩将夺旗,提振士气。
可惜汉军似乎停顿太久,失去了开战之初的锐气。
曹洪一口气从项城杀到颍川郡东部的新汲县附近,途中没有遇到任何象样的抵抗。
甚至还意外发现了汉军的一处疏漏。
原来在新汲的东部,也存在一个同时连通洧水和蒗荡渠(沙水)的湖陂,叫鸭子陂。
此湖的蓄水量跟南边的涝陂相差无几。
若早前汉军把此湖也决了,那曹洪恐怕还要再等上十天半月才有望继续北行。
或许,麋威的真正目的,就是把自己这一路往北调,然后其他都不管了?
不论如何,敌人的疏忽,就是己方的机会。
曹洪在新汲附近稍作修整,便又继续急行北上。
其后一战击破占据鄢陵城敌军,又渡河追击,把那个叫句扶的汉将一路驱赶到长社附近。
这才被亲率大军前来接应的向宠给挡下来。
至此,许昌之围,便算初步解开了。
曹洪也顺利跟王凌取得连络。
后者虽然守住了城池,但城墙已经被汉军的拔城炮砸得七零八落,兵马更是损失大半,且粮草已经耗尽。
若再晚上数日,指不定就失守了。
曹洪因此更加断定汉军的大意轻敌。
虽然于大略上不致命,但却给兖豫魏军保留了一线反败为胜的契机。
这之后,曹洪再次停顿下来。
依托鄢陵和许昌二城,夹守粮道,休整人马,为后续的作战作好准备。
这期间,毋丘俭从兖州传来捷报。
说河北的兵马从下游渡河来援,关平围攻濮阳不利,已经退回白马。
东郡的危局得以缓解。
毋丘俭也因此能抽出手来配合曹洪作战。
对于这份“捷报”,曹洪是不屑一顾的。
依托友军方才得以解围,算什么本事?
没看到自己一路兵马就了收复了汝阴郡全境外加解围许昌了吗?
就这点事也值得专门派人来说一声?
还捷报?
不过,曹洪可以瞧不起毋丘俭的能力,也可以不理会他的军事建议。
却不得不慎重对待曹睿的态度。
因为紧随捷报而来的,还有一份曹睿的天子戒书。
大意是让曹洪与毋丘俭精诚合作,免得被汉军所趁。
随书还附赠毋丘俭提供的一个军事计划。
说他的前部人马已经南行到陈留郡的外黄县,并且获悉汉军将大量辎重囤积于西边小黄附近的仓垣城。
于是提议跟曹洪一东一南,两路同时进攻小黄,以求摧毁汉军辎重。
对此,曹洪是有些尤豫的。
不是怀疑这条情报的真假。
毕竟这事都已经捅到曹睿的御前了,那就算是假的,责任也在毋丘俭身上。
曹洪真正的顾虑,其实还是河道流向的问题。
他从鄢陵去往小黄,中间要横跨多条河沟,不利于骑兵快速奔袭。
而现在距离入冬尚早,远未到河流结冰的时节。
搞不好反而会被汉军利用,将他的人马分割在河网之间,各个击破。
更别说去小黄途中,必定绕不开陈留国都城。
而那里早已经被麋威的人马所占,如今怕是集结了重兵。
不先收复陈留城,自己怎敢去其北边的小黄?
这又是一重阻碍。
反观毋丘俭那边,他的人马既然已经占据了外黄,且外黄跟小黄一样,同在汳[biàn]水的一侧。
那他只需要简单逆流而上,便能到达预定战场。
比曹洪轻松得多。
这么一对比,不就是让曹洪给那个年轻刺史作垫了吗?
莫非这就是邺城天子的真正用意?
以此敲打自己?
曹洪一时间拿不定主意,只好再次请教辛毗。
这次辛毗倒是坚定地站在他这边:
“为将者用兵于外,能精通九变之利,虽君命有所不受。”
“更何况陛下只是戒敕将军当与毋丘仲恭通力合作,而非必须严格遵照他的方略行事?”
“若将军认为他的方略不妥,那便另作主张,然后果断执行。”
“若将来邺城有所责备,毗纵然万死也要为将军伸明是非黑白!”
曹洪听罢大为感动。
便也坦诚道:
“其实毋丘仲恭的主张大体上并无不妥,若能摧毁汉军辎重,说不定能如当年乌巢之战一般,毕其功于一役的。”
说到这里,曹洪留意到辛毗面有异色。
忽而记起对方曾经是袁氏的故吏。
“……总之,我同意去攻打小黄,但不能这么直接去。”
“这倒不是我怕被毋丘仲恭抢去功劳,而是两路兵马配合作战,须得齐头并进,方能让敌军顾此失彼。”
“若我在路上迟缓,他却先一步去到小黄,那不就给麋威留下各个击破的时机了?”
说到这,曹洪也终于给出自己的作战方案:
“我意,先从鄢陵北上攻取尉氏,然后依托尉氏、鄢陵、许昌三城,暂时将向宠的人马困锁在洧水以西,免得他来陈留搅局。”
“然后,我再往东攻跨过蒗荡渠,攻打圉[yu]县,在渠东找到立足点。”
“再后,我从圉县北上陈留,若能下,则继续北攻小黄。”
“若不能,也足以替毋丘仲恭吸引住麋威的兵马。”
“之后能否拔掉仓垣城辎重,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换言之,曹洪还是愿意给毋丘俭作陪衬,只不过要先确保他这边方向的安全。
辛毗自然是赞同的,甚至进一步提议道:
“何妨让毋丘仲恭先别急着西攻小黄,而是继续南下,先行收复雍丘?”
“若能同时收复圉和雍丘,那三路人马就能连成一线。”
“如此一来,可以进一步吸引麋威的注意力,便于后续突袭小黄。”
“就算突袭不成,有此三路合兵之势,也足以阻遏其对陈留的侵攻。”
“加之濮阳未曾丢失,那麋威隔绝南北的计划便算失败了。”
“哪怕后续不能将其彻底赶出兖州,你我对上对下,都能交代过去了。”
曹洪想了想,指着辛毗道:
“收复雍丘这话可是辛公说的,不是我说的。”
辛毗一愣,失笑颔首道:
“当然是我说的,毕竟是我说服将军的,这回信也是我写的!”
曹洪抚掌大笑。
……
辛毗的信发去后便直接石沉大海。
两人猜测那年轻人怕不是在生闷气,却也不必多加理会。
曹洪的人马在鄢陵修整完毕,就按计划继续北上进攻尉氏。
本以为麋威的重兵布置在陈留周边。
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猜错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