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决胜于庙堂(1 / 1)

关羽在宛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就在洛阳公卿因为这个消息而陷入一片忙乱错愕之际。

方城一线的汉军却陷入了极度喜悦和亢奋之中。

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军事大局上来说,这一战打一开始就是以南阳为战略目标的。

江夏斗智斗勇也好,北出三关奇袭方城也罢。

包括这段时间在滍水以南的文争武斗。

这些局部的战役、战术动作,全都要服务于“攻占南阳”这个最高军事目标的。

而众所周知,以宛城为内核的淯水一线,是南阳的内核所在。

那么当关羽已经事实上占领了宛城之后,汉军就可以称得上取得了战略胜利。

还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大胜。

而从局部战场来说,既然南阳已经全境克复。

那么主力军团就能腾出手来支持方城方向。

这无疑能极大减轻麋威这边的防守压力。

真以为曹洪和那三万魏军中军是纸糊的?

不过以上这些,都是从军官角度来说的。

对于底层的士兵,归正的义军,以及因为各种原因停留在方城一线的民众来说。

高兴的原因就十分直白了。

有地分了嘛!

南阳盆地多沃土良田是众所周知的。

军功授田自秦时便不再是什么新鲜事。

民屯在南阳更已经成为了本地人的日常。

因为战争的缘故,产生了大量无主的土地。

而制度上也早就有了说法。

怎能不喜?

实际上,就在宛城捷报传来的第二日,麋威收到的各路请战书就堆满了书案。

这还是以轻薄的麋氏纸所书写的。

仿佛明天就能攻下许昌,后天就能破关入洛,下个月就能一统天下似的。

好在,麋威本人并未失去理智。

实际上,他这段时间一直与关羽保持通信,很清楚此战细节。

夏侯尚等人早早就明确了收缩于淯水一线坚城,然后等待中原援军的战略。

别看战争前期关羽迅速抢占了大量地盘,实际上并未对魏军有生力量造成足够杀伤。

那情况是什么时候开始发生变化的呢?

一是入夏后的连场暴雨。

二是麋威突然封锁了方城信道。

前者引发了淯水一线湖陂大量崩毁淹灌城池,继而泡烂了魏军赖以坚守的坚壁。

后者则直接切断了中原援军南下的信道。

而二者迭加一起,加之关羽巧妙利用了徐晃火烧新野的负面影响,这才彻底摧垮了宛城守军的士气。

饶是如此,魏国的将军们在撤退时仍旧给汉军造成了不少麻烦。

特别是亲自断后的徐晃,好几次率骑兵反冲,差点冲垮关平和寇封的军阵。

最后还得关羽亲自下场鼓舞士气,阵斩徐晃,这才锁定胜局。

其后俘虏夏侯尚与满宠就轻松得多了。

二人见方城信道早就被麋威堵死,便仿照当初陆浑义军,遁入伏牛山中,打算穿越分水岭自伊水归洛。

哪知尚未走出淯水流域,就与山中一部准备南投的义军碰个正着。

最后被闻讯赶来的汉军包围,双双被俘。

不过,一场大战下来,耗时大半年,关羽军团已是强弩之末。

此前三年间积累的粮秣、战马、军械也消耗的七七八八。

接下来宜守不宜攻。

所以麋威断然拒绝了姜维偷袭广成关的提议。

顺便给孙狼一个去山中继续招募义军的差遣。

免得对方总想着去攻城略地。

当然了,往广成关以南夸大战果,恫吓曹魏君臣,顺便配合一下徐庶可能存在的敌后动作……这些基本操作麋威还是没有忽视。

总之,忙碌了一旬,就在曹洪大军终于准备妥当,前压到汝水一线的时候,关羽也亲率大军赶到了叶县。

看到红光满面的老丈人扬鞭策马而来。

麋威只感觉千斤重担,一时松下。

至此,这次耗时半年,仓促发起的北上偷袭战,总算以关羽全取南阳而告一段落。

……

这日午后,关羽和麋威一同登上了一段保存完好的楚长城。

两人眺望了一下山色,俯瞰了下方连片的军寨、土垒。

关羽回头道:

“本以为乃舅这一辈子能取下南阳,便算不负此生了。”

“谁能想到有朝一日竟能站在方城上,北望中原?”

麋威道:

“外舅春秋鼎盛,来日定能马踏河洛,迎天子于旧都,成不世之功!”

关羽被他逗得呵呵一笑,道:

“果真能有这一日吗?莫要大言骗我!”

麋威语气坚定:

“此战过后,我朝国力虽仍不如曹魏,但相差不远了。”

“自今以后,天下便是汉魏争雄的格局。”

“其馀江东、辽东、交州豪杰,失之于偏狭,皆不足以扛起神器。”

“将来定鼎中原者,非魏即汉。”

“只要谋划妥当,不出十年,必能还于旧都!”

关羽被他描述的远景所鼓舞,一时心气雄壮,扶墙北望,久久无声。

良久才摇头道:

“奈何我老矣。”

“来日沙场建功,只能指望你们这些小辈。”

“此间只有你我舅婿二人,我不瞒你。”

“前度孔明自成都来信,说陛下近来龙体欠佳……”

这!

麋威瞳孔猛地一缩。

虽然他离开益州了大半年,不知刘备近况。

但他可是清楚记得原本历史上,刘备病逝于这年春夏之交。

给本已颓势的季汉送上更为沉重的一击。

几年恢复不了元气。

好在一惊之后,关羽紧接着道:

“幸而医者及时施以妙手,陛下转安。”

“但往后肯定不能再处理繁重国事,更难以跟随大军出征。”

“如今蜀中诸事,全赖孔明和季常等人在维持。”

关羽轻叹一声,又指着自己满头白发道:

“乃舅近来读书,常常看不清文本,只能让威公念给我听。”

“听上片刻便觉昏昏欲睡。”

“再过数年,怕是连听书都听不进去了……”

麋威一时失语。

他当然听得出关羽不服老的心思。

但年龄跟战争一样,都不以个人意志转移。

虽然私下麋威常常戏称关羽为二爷。

但他的年纪其实与刘备相差无几。

都已经年过花甲,进入垂暮之年。

若非南阳之战少不了他,早就该去大后方颐养天年了。

毕竟往功利一点的角度考虑。

刘备关羽本人上不上战场已经不重要。

他们作为季汉的精神旗帜,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想到这,他直白道:

“朝廷下一步的目标必然是取关中。”

“而外舅既已得南阳,控丹水,往后关中魏军定要分兵扼守武关一线。”

“外舅只需要虎踞于南阳,便能有效牵制敌军,策应益州北伐。”

“如此,何妨再度缓下来,休养生息数年,以巩固此番北伐的成果?”

“养个数年后,兵精粮足。那时朝廷取下关中,再两路齐出河洛,何愁大事不成?”

关羽闻得此言,默然数息,吐气道:

“确实该以大局为重。”

“也罢。”

“如何守南阳,你有何想法?”

麋威早有腹稿,紧接着道:

“今南阳之患,主要在于方城。”

“方城之患,主要在于许昌的曹洪大军。”

“先前兵少,我只能扼守险要,迟缓敌军。”

“如今外舅大军已至,防御上足称稳妥,倒是不妨主动出击。”

关羽挑眉:

“你方才不是说要缓下来?”

麋威:“外舅莫急,我说的主动出击,并非指出关与魏军交兵。”

关羽:“不交兵,何以御敌?”

麋威:“决胜于庙堂之上!”

……

“太尉公好字!”

“钟公所书,必为上品!”

“此字浑然天成,毫无雕琢之气,怕是天上仙人方可媲美!”

“只恨我肤黑,不然让钟公作书于我背上,定能传为佳话……”

钟繇望着一众阿腴奉承的官吏,心中感慨不已。

当初魏讽之乱,自己受到牵连,一度被罢免,人人避之不及

如今东山再起,那些曾经疏远的人,反而更加卖力讨好。

只能说权势的魅力,总是这般令人趋之若务,又食髓知味。

暗自感怀一番身世,钟繇随口应付了几句,便将目光转向肃立在旁的另一人。

御史中丞徐庶。

那日宴席间,徐庶当众指斥曹洪无能,众人不以为意。

没想到随后局势的发展,竟证明了徐庶之言。

位卑的夏侯霸节节胜利。

位高的曹洪却行动迟缓,致使关羽宛城大胜。

并让夏侯霸的胜利变得毫无意义。

经此一事,徐庶威望急升。

有了忠直敢言,知人得失的名声。

钟繇新官上任,正需要结营党羽。

这位有能有节,且跟陈群、司马懿有所往来的同郡之人,正好入了他的法眼。

感谢【莱茵哈特ya】的打赏!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封神:每日情报,从眼镜王蛇开始 西游:开局一面全知镜 风水王者归来 掌门师尊是前妻怎么办? 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吞噬星空之刀斩轮回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塌房倒计时:顶流罪案认证直播 魂穿吕布:貂蝉离间弑父?那是我亲爹! 请同学斩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