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f1历史的传承
就在陈向北说完这段感谢词之后,第二名的维特尔跟第三名的阿隆索同样抵达采访区。
虽然赛道上面势同水火,但比赛结束双方也没什么深仇大恨,两人很客气的过来跟陈向北表达了祝贺。
当然,内心里面肯定是不服的。
陈向北这一站单从表现跟硬实力上来看,几乎可以用无可争议来形容。
hrt车队却在比赛过程中,显得不那么光彩。
特鲁利的挡车很难界定是故意,还是意外,特别是布里亚托有过雷诺“撞车门”前科的前提下。
这种情况要让维特尔跟阿隆索这种顶级车手心服口服,很明显做不到。
简单的握手跟拥抱过后,三人并排站列给媒体拍照。
这时候现场其他记者也按捺不住,把话筒递了过去进行赛后采访。
“北,你好,我是德国体育报记者,这场中国大奖赛你速度很快,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个人的努力加之团队的协作。”
“另外,这里是中国主场,我的地盘我做主!”
10年正好是周董“动感地带”gg语流行的时期,陈向北顺势借用了一句。
“北,我是来自于朝日新闻的记者,首先恭喜你拿到分站冠军,成为第一位亚洲f1车手。”
“我们都知道你身上存在着许多争议,甚至还有着赛道公敌的头衔,一路走来你到底是如何克服这些负面舆论,以及外界质疑带来的心理压力?”
要论亚洲哪个国家对“冷眼与嘲笑”,拥有感同身受的领悟,那非日本莫属。
曾经他们的车手抵达欧洲围场,基本上都是被嘲笑跟轻视的对象,甚至很多时候被视为小丑!
井出有治、佐藤琢磨、中岛一贵
放在今天就跟车迷们看待马泽平、拉提菲、萨金特差不多。
事实上除了井出有治这个神人,无论是佐藤琢磨,还是中岛一贵,以及小林可梦伟等人。
他们都拥有过开着中游赛车,去冲击领奖台的辉煌时刻。
真要硬比较多话,能跟赛恩斯、斯特罗尔、马格努森等人坐一桌。
虽说依然没强到哪里去,但绝对没沦落到“导演”的程度。
如果陈向北能分享一点抗压经验,对未来的日本车手也会有很大帮助。
只是陈向北的回答,完全出乎朝日新闻记者预料。
“心理压力?”
“有过吗?”
陈向北嘴角流露出一抹轻篾的笑容。
日本记者还是没明白一个道理,当你承认有心理压力的那一刻起,事实上就已经落了下风!
陈向北就从来不会对外界示弱,哪怕获得狂妄、嚣张的标签,依旧展现着自己强硬的形象。
舆论压力算个屁,赛道公敌又如何?
看不惯自己的观众或者车手,难道还能冲进赛道群殴我?
想要找回场子,还不是得靠赛车。
今天东海国际赛道超过二十万观众,其中中国车迷最多就十五万上下,还有五万国外车迷跟游客。
他们其中不知道多少人,曾嘲笑跟谩骂过陈向北,澳洲大奖赛那十几万人的群嘲场景还历历在目。
结果呢?
赛后山呼海啸的掌声,陈向北就不相信没有一个国外观众参与其中。
崇拜强者,才是f1的本质。
如果舒马赫没有世界冠军,如果塞纳没有顶级速度,他们放在f1围场的口碑也就是“恶棍”跟“莽夫”。
其实还有一个更好的例子维斯塔潘,曾经那个“炮塔”的负面绰号还有几个人称呼?
“草,这才是我认识的那个陈向北啊!”
“够嚣张,我喜欢!”
“小日子还是怂了点,没意识到有压力就会怕,怕就会输!”
“什么外界负面舆论,十三亿国人支持者不算人?”
“陈向北有实力与世界为敌!”
疯狂的呼喊声响起,随着陈向北的采访在国内网络传播,至少车迷群体知道他是个怎样的形象。
有什么样的车手,就有什么样的粉丝。
不存在任何软弱,陈向北会强硬到底!
就在这个时候,一张老面孔出现在陈向北面前。
天空体育记者汉克,同样来到了东海国际赛道,只不过现在的陈向北不再是当初那个无名小卒,想要轻松获得他的专访没有那么容易。
汉克绞尽脑汁,都没有找到好机会。
现在终于被他挤到了前排,那么必然得提点劲爆的问题。
“北,赛程中途特鲁利跟汉密尔顿相撞,是否跟当初雷诺撞车门一样,存在着车队秘密指令?”
很多人心中都有这个疑惑,只是绝大多数记者碍于陈向北夺冠“欢庆”气氛,不好在这个时间点提问。
汉克反正跟陈向北“相杀相爱”惯了,对方没话题的时候帮着搞热度,如今陈向北有热度了那自然得搞话题。
“没有。”
陈向北毫不尤豫的给出回答,至少他在车队语音里面,没有听到暗示特鲁利主动撞车的话语。
“是不是基于你的身份立场,只能给出这样的回答?”
汉克当然不会就此罢休,试图戳破这层窗户纸。
“不,你低估了特鲁利身为车手的骄傲,以及他跟布里亚托利之间的恩怨。”
“另外我期望汉密尔顿不要为自己的莽撞跟失误找借口,很平常的赛道事故,没有什么背后隐情。”
有着来自于后世的上帝视角,陈向北太了解汉密尔顿早期“怨妇”性格。
他跟阿隆索类似,都喜欢在tr跟媒体面前抱怨。
毫无疑问,骄傲跟自信心的驱使下,汉密尔顿绝对不会承认自己输给陈向北,必然会把失利因素甩在特鲁利撞车上面。
既然如此,陈向北干脆打个先手,堵死汉密尔顿的抱怨!
只是当他这句话说出来,梅奔车队p房包括汉密尔顿在内,整个团队成员脸色都极其难看。
陈向北的行为,就是在骑脸输出!
身为历史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新秀赛季就能争冠的超级天才,汉密尔顿还没受过这样的挑衅。
哪怕跟陈向北私交不错,还有过帮助的罗斯·布朗,这时候都有些神情凝重。
立场不同,那就是“敌人”了。
“陈向北,我是华新社的记者何成,请问你对自己未来的目标是什么。”
意识到陈向北回答记者提问的火药味越来越浓,中国华新社的记者赶紧出来调节下气氛。
“世界冠军。”
极其简单粗暴的四个字,这就是陈向北的终极梦想!
分站冠军确实很厉害,可f1领域真正的巅峰是世界冠军。
“世界冠军?北你有些好高骛远了。”
一名记者有些嗤之以鼻,靠着主场优势磕磕绊绊拿个分站冠军,就立马畅想着成为世界冠军。
中国小子还真是喜欢做梦。
“记住你这句话,到时候仰望我站在最高领奖台。”
陈向北指着这名记者,做出美国山姆大叔的经典手势。
冠军,注定要被人仰望!
就在这个时候,赛道工作人员过来提醒陈向北,很快将要举办颁奖仪式,需要先行前往冠军休息室准备。
另外陈向北着实有些太出风头,身为分站冠军的维特尔、以及季军的阿隆索,他们还没有机会接受记者提问。
对此陈向北很坦然的朝着众人挥了挥手,然后转身潇洒离开。
f1前三名在等待颁奖的这一过程中,不会回到自己车队的p房跟休息室,而是来到一个专门的休息室等待,这个休息室就叫做冠军休息室。
很多时候车手在冠军休息室里面,会出现诸多名场面。
比如说两位车手有过节,亦或者输了不服气,就会在冠军休息室里面遏制不住的爆发。
07赛季的欧洲大奖赛,阿隆索注意撞车马萨,导致后车在休息室忍不住理论跟推搡,并且用西语说出了经典的“问候语”,类似于中文里面的草泥马。
某种程度上来说,阿隆索早期确实有点恶贯满盈的感觉,几乎着名的撞车事件都跟他有着脱不了的关系。
当然,如果几名车手关系好的话,那就会坐在沙发上面互相庆祝胜利。
很可惜,陈向北跟维特尔以及阿隆索不熟,并且对方两人潜意识里面,也隐约对于挑战自己的新人充斥着一股敌意,三人等侯颁奖的过程中有些尴尬。
其实如果可以的话,陈向北真想跟维特尔以及阿隆索好好聊聊。
毕竟他们都是陈向北曾经仰望的对象啊!
特别是头哥阿隆索,不管这个时期他为了胜利有多么“卑鄙”。
陈向北对他印象,始终是那个后世不愿意服输的老将!
哪怕四十多岁的“高龄”,哪怕开着并没有多少竞争力的阿斯顿马丁赛车,他依旧不屈的在赛道上战斗。
没有年轻时期的抱怨,也没有太多的“阴招”。
只是不知道当阿隆索回首过去,他有没有唏嘘自己曾经的轻狂跟自傲。
如果脾气收敛一点,如果早点认清现实,安安稳稳选个车队一同成长,说不定就没有初代的红牛王朝,以及梅奔王朝了。
尴尬的等侯时间过去,工作人员再次走了进来,通知陈向北三人前往二楼的领奖台。
动身时刻,陈向北站在镜子面前整辆了一下仪容,特别是擦拭了下腰带上面表示车手身份的国旗。
因为这一次,陈向北将与它一起,站上那最高领奖台!
走出冠军休息室沿着楼梯登上颁奖平台,上面已经站好了一排礼仪小姐,下面更是站满了密密麻麻的赛道观众,放眼望去至少有着上万人!
并且这还是考虑到安全因素,竭尽可能的限制了人群的聚集,否则离开座位想要近距离见证陈向北加冕冠军的车迷会更多。
俯视着下面涌动的人流,陈向北挥舞着自己手臂打招呼。
仅仅一个简单的动作,就再次引发了狂热的欢呼。
“车神北!”
“迎着冷眼与嘲笑,终究站上了巅峰!”
“你一定会成为世界冠军!”!”
各种不同声音,各种不同的词汇,此刻都汇聚成了为陈向北的欢呼。
世界上最大的粉丝群体,不是某个人的粉丝,而是冠军粉。
特别是放在竞技体育的领域,亚军都只是最大的失败者,当你登顶成为冠军的那一刻,整个世界都将为之侧目!
喧嚣过后,就如同寻常的颁奖仪式那样,季军、亚军跟冠军分别登上领奖台。
当主持人念到陈向北的名字,他一脚踏上那最高的领奖台,听着万众沸腾的声音,他下意识的闭上了眼睛,享受着属于自己的荣光时刻。
回想上一站澳洲,陈向北其实很满足自己的季军排名,可是当舒马赫站上那最高领奖台,看着他成为围场内绝对的主角,心中就有着一股按捺不住的羡慕。
自己这个季军站在旁边,仿佛连配角都算不上,就是一个喽罗。
那时候陈向北就在心中暗暗发誓,自己终有一天会创造历史,站上最高的领奖台奏响中国的国歌
今天他做到了,这一天比期待的更快到来!
就在陈向北陶醉之际,突然感觉自己被人扛了起来。
睁眼一看,原来是维特尔跟阿隆索登台,把自己架在了他们的肩膀上面。
这是属于f1车手的一个传统仪式,那便是当一名新人拿到自己首胜的时候,同台庆祝的车手会把它扛在自己肩膀上面,预示着一种传承。
只可惜这个传承最后一次出现在12赛季,委内瑞拉车手马尔多纳多“马球王”西班牙大奖赛首胜,被莱科宁跟阿隆索两位世界冠军扛在肩膀上面。
从此之后,长达六七年的时间里面,没有再出现过新的首胜冠军,并且伴随着老车手的逐渐退役,这项传统也消逝在f1历史长河之中。
马球王也正因为这一扛,往后在围场内如何开“铲车”,都对莱科宁跟阿隆索客客气气,基本上就只撞汉密尔顿一个。
如今这项传承依旧存在,陈向北坐在了维特尔跟阿隆索的肩膀上面,让场下观众更是陷入了一种疯狂境地。
从这一刻开始,陈向北就不再是围场内纯粹的新人菜鸟,而是得到了前辈车手的认可跟传承。
分冠之后,就应该接过世冠的接力棒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