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皇钟的轰鸣,其威能穿透了阴阳界限,法则的涟漪不仅撼动了神州,更在冥河这片死寂之地掀起了滔天巨浪!
冥河之水前所未有地沸腾、咆哮,浑浊的河水中,无数沉沦的魔魂发出凄厉而狂热的尖啸,它们感受到了,那隔绝生死的壁垒正在变得脆弱!
那充满生机与血食的神州气息,如同最诱人的饵料,透过逐渐清晰的裂隙丝丝缕缕地渗透下来!
整个深渊,仿佛一头被惊醒的饕餮巨兽,贪婪地望向了头顶那片“牧场”。
隋朝浮岛,核心禁地。
那具悬浮的紫金龙纹棺椁剧烈震颤起来!
缠绕其上的紫金龙影猛然睁开双眼,眸中不再是帝王的威严,而是融合了秩序与死寂的幽暗光芒!
轰——!
棺盖并未开启,一道凝练到极致、仿佛由无数细微秩序符文构成的紫黑色光柱,却自棺椁中冲天而起,直接贯破了浮岛上空永恒笼罩的迷雾,与冥河深处某种古老的规则产生了共鸣!
光柱之中,一道头戴平天冠、身着十二章纹帝王服、面容古朴威严、眼神却深邃如万古寒渊的虚影,缓缓凝聚。
正是隋文帝,杨坚!
不,此刻的他,更应称之为——深渊文帝!
他成功突破了那道界限,借助东皇钟震荡壁垒、引动深渊本源沸腾的绝佳时机,将大隋的秩序之力与深渊的死寂规则强行融合,一举踏入了敕命境!
其气息,虽不如嬴政、李世民那般堂皇正大,也不似铁木真纯粹霸烈,却带着一种森严、冰冷、不容置疑的幽冥秩序之感!
仿佛他所在之处,便是深渊的法度所在!
“吾儿。”杨坚的虚影开口,声音如同万载玄冰摩擦,带着令人灵魂战栗的寒意。
杨广立即躬身,眼中闪烁着激动与敬畏:“恭贺父皇,神功大成!敕命之境,深渊独尊!”
杨坚的目光扫过浮岛,望向冥河上游与更远方,仿佛能穿透无尽空间,看到那壁垒的裂痕。
“东皇钟响,天倾在即。深渊积郁之力,当有宣泄之口。这先锋之位,我大隋,当仁不让。”
几乎在杨坚突破的同时,冥河上游的曹操与血色荒原的铁木真,也同时感受到了这来自下游的、毫不掩饰的敕命境威压,以及那源自东皇钟的、针对整个深渊的警示与契机。
曹操麾下的幽冥锁龙大阵光华流转,与雍州鼎虚影共同稳定着,因冥河沸腾而震荡的疆域。
他目光幽深地看向下游:“杨坚…竟然先踏出了这一步。看来,这老狐狸蛰伏多年,所图非小。”
“陛下,杨坚突破,再加上您通过临字秘隐藏的境界,深渊三方敕命并立,格局骤变。东皇钟响,神州壁垒将破,此乃劫数,亦是机遇。或可…顺势而为。”
另一边,铁木真的战争王座血光冲霄,将那试图侵蚀荒原的狂躁冥河死气尽数排开。
他望着下游杨坚突破的方向,又看向上方那隐约传来的、令他征服欲望沸腾的神州气息,雄鹰般的眼眸中满是炽热。
“敕命境?很好!这才配做吾之对手!传令各部,停止内耗,收拢所有魔物、战魂!深渊的力量,该指向同一个方向了!”
他的声音如同战鼓,响彻血色荒原。
深渊的意志,在东皇钟的刺激与三大敕命境存在的引导下,开始从混乱无序中,孕育出可怕的统一目标——神州!
三日之后,冥河中段,一处由三方力量共同开辟出的临时虚空领域。
曹操乘九龙冥辇,雍州鼎虚影沉浮身后,皇道深渊之气笼罩一方。
铁木真高踞战争王座,四杰护卫左右,血煞征伐之意如同实质。
杨坚与杨广并肩而立,紫黑色的幽冥秩序之光与浮岛龙气交相辉映。
三大深渊敕命境,首次会面。
没有寒暄,只有最直接的利益与力量碰撞。
“壁垒将破,神州就在眼前。”
曹操率先开口,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各自为战,必被神州群雄所趁。合则两利,分则俱损。”
铁木真大笑:“本汗只要征服与掠夺!如何分配战利品,打下再说!谁先攻入神州,抢到的地盘、人口,便归谁!强者为尊!”
杨坚声音冰冷:“可。然需立约:破壁之前,深渊之内,止息干戈,共击外敌。破壁之后,各凭本事。若有背约者,共诛之!”
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在入侵神州这个庞大诱惑面前,三位性格迥异、野心勃勃的深渊霸主,迅速达成了最脆弱的同盟。
一道由三方本源法则力量共同签署的、蕴含着深渊誓约的魔临盟约,在虚空中凝聚成型,化作三道流光,分别没入三人体内。
盟约即成,三方势力如同三台恐怖的战争机器,开始高效运转。
无数原本相互厮杀、混乱不堪的深渊魔物、寂灭军团、怯薛战魂、隋朝魔军,在各自首领的意志下,开始被强行整编、汇聚,形成三股庞大而狰狞的洪流,朝着冥河与神州壁垒最薄弱的、对应昆仑的方向,缓缓逼近!
就在三大深渊势力磨刀霍霍,整合力量,准备作为先锋冲击神州壁垒之际——
谁也没有注意到,在那冥河最底层,那无尽污秽与死亡的淤泥深处。
那缕属于司马懿的、微弱到极致的寂灭残魂,如同一点顽固的星火,在三大敕命境气息与深渊整体意志的压迫下,非但没有湮灭。
反而如同受到了某种刺激,开始以一种极其缓慢、极其诡异的方式,汲取着周围最精纯的死亡本源,与那源自杨坚幽冥秩序之力,散逸出的细微碎片。
残魂之中,一点全新的、更加深邃、更加危险的灵光,正在死寂中悄然孕育。
而与此同时,炼妖壶所化的那道青光,在飞向冥河下游尽头、经过那片白骨岛屿上空时,竟微微一顿,壶身转向,似乎对那岛屿深处散发出的、古老而饥饿的吞咽声,产生了一丝微妙的……“兴趣”。
东皇钟的余音尚在神州天地间隐隐回荡,大秦皇帝嬴政那盖有梁州鼎气息、言辞恳切又暗藏锋锐的“抗魔同盟”檄文,已如燎原之火,传遍九州。
深渊临尘之劫,非一家一姓之事,关乎整个天命神州的存续。
无论内部有何纷争,在此等倾世之祸面前,任何稍有远见的势力之主都明白,必须暂息干戈,一致对外。
一时间,神州风起云涌,各方势力的战争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开始运转。
无数粮秣军械被调集,一支支百战精锐拔营而起,他们的目标空前一致——西方,昆仑!
昆仑山脉,万山之祖,龙脉之源。
往日里仙气缥缈、人迹罕至的圣地,如今却化作了森严壁垒的巨型军营。
来自九州各方的旗帜,如同雨后丛林中的蘑菇,密密麻麻地出现在昆仑山外围的广袤区域。
自东方,玄黑旗帜如云,上书篆体“秦”字。
大秦锐士甲胄森然,队列整齐划一,沉默中透着令人心悸的杀伐之气。
弩阵、战车、以及各种大型攻城器械被有序布置,构成了一道道冰冷的钢铁防线。
嬴政坐镇中军,并未急于会见他人,轩辕剑置于膝前,梁州鼎虚影悬于头顶,以无上皇道威压,隐隐为诸军之胆。
自东北,青碧旗帜招展,“唐”字迎风。
大唐玄甲精锐气宇轩昂,骑兵往来如风,步卒阵列严谨。
李世民并未携带全部家底,但秦叔宝、徐世绩等名将皆至,军容鼎盛,进退有度,展现出极高的军事素养。
李世民与杜如晦立于一处高坡,冷静地观察着各方布防,与那苍穹之上依旧残留的壁垒裂痕影像。
自东南,赤红旗帜如火,“明”字夺目。
朱元璋亲率常遇春等核心班底抵达,山河印悬浮身前,与徐州鼎气运相连,煌煌国运虽因前次大战有所损耗,但其军煞之气依旧冲天,尤其是常遇春所部,如同出鞘利刃,锋芒毕露。
自西南,赭黄旗帜沉稳,“汉”字内敛。
刘邦并未亲至前线,统兵大将依旧是兵仙韩信。
汉军数量似乎不及秦、唐,但布置得极有章法,依山傍水,暗合奇门,将通往蜀地的后勤要道守护得滴水不漏,显示出韩信极高的战略眼光。
甚至,连与朱元璋有宿怨的西楚霸王项羽,也派遣陆逊率领一部精锐楚军前来,青碧色的“楚”字旗与明军赤旗隔空相望,双方将领见面皆冷眼相对,但在大义面前,终究未曾发作,只是各自守住一段防线。
此外,尚有诸多中小势力、世家私兵、江湖宗派的高手能人,闻讯而来,汇聚于此。
整个昆仑外围,龙蛇混杂,气势汇聚,直冲霄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