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并不意外孟弈的回答,他哑然失笑道:“真有那么简单就好了。”
话音落罢,“梗”抬手打了个响指,开会现场被一层“叙事层”代替。
圆月高悬,夜风徐徐,万界万天之上的亭台有一能容纳两人对饮的台案。
“白魔小哥,坐。”
“梗”率先落座,挥手示意孟弈坐在对面。
这次面对面交流非长辈与晚辈,而是地位对等的同辈论交,“梗”主要是想听听以孟弈的思维理解、对如今勉强运转的“虚构野史组织”有何见解。
“那晚辈就却之不恭了。”
孟弈客套了一句,大大方方的坐在“梗”对面的座椅上。
推杯换盏片刻,“梗”直入正题道:“白魔小哥崛起时日不长,见过前辈高人良多,想必以新生代的冲劲、活力、思维,对诸天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诸天万界太大,非“真无限”无法明其存在;咱们今日便以“虚构野史组织”为论点,各抒己见,开言论的交流一番可否?”
这就是老戏骨的含金量!一秒入戏!走“文明路”、卡在“身化盘古阶段”
“固所愿不敢请耳!”
什么是狐朋狗友,什么是能拉近关系的朋友,孟弈心里门清。
“梗”今日略过狐朋狗友的交浅言深阶段,以聊得来的朋友身份,和孟弈在狐朋狗友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这种机会孟弈纵然可以拒绝、但他不会错过。
“喉!”
苦酒入喉心自醉,“虚妄之主”摆烂、扛起“虚构野史组织”大旗的“梗”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一声叹息胜过方语千言。
“梗”抿了口含金量遥遥领先、能对“大罗”都有所益的“酒之现象”。
此等依托于“文明”分支的分支的分支的鸡毛蒜皮,不具备卷出“临·真无限”的可能,走这种路线的选手有一个算一个都得在膀胱局卡死。
“白魔小哥,我心里苦啊!”
“老师另有谋划,作学生的我无法多言,可这“虚构野史组织”危如累卵做不得假。”
“梗”三言两语讲述了下他的过去。
论年龄,“梗”生灵”一桌,们同样诞生于第36乐园纪。
起初,都是同辈新生代的依者,有“虚妄之主”教导的“梗”,修行进度领先在“乐园”摸爬滚打的“娲皇至尊”。
第37乐园纪前期,“娲皇至尊”高歌猛进,由“蛇”演“龙”创“人”生死轮回马甲”的正面冲突。
第37乐园纪中期,那位“纪元执政者·生灵”做到别人做不到的壮举,他在“道争阶段”又“开源”泛人现象”,执掌“15阶试验场”真无限”,各种意义上都能跟“梗”的老师“虚妄之主”相提并论。
第38乐园纪前期,担任“纪元执政者”职位的“娲皇至尊”并未原地踏步。
他的进境让前不久出手试探的“真无限·佛”距离“真无限·生灵”也不遥远,此时“梗”日“打工王者·树精哥”的层次。
iiii
“每一位“真无限”的崛起都是不可复制的过程,遥想当年,我还跟“娲皇至尊”切过几次呢。”
“年轻不懂事,仗着“虚构野史组织”的“执笔者”野史现象”,写了点“娲皇至尊”的野史传播。”
“许是看在“虚妄”老师的面子上,也许是根本不在乎,这点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最终不了了之。”
“梗”的一生堪称波澜壮阔,谁年轻时候还不是个天才呢?
天才?天才只是见到怪物的门坎,天才也都称“真无限”崛起时期是天才。
没有绝对只有相对,此为“绝对与相对的二元论”!
相较于各路“诸天势力”湿婆”水准很多个乐园纪都卡在“神话大罗t3”的选手;3个乐园纪臻至“神话大罗”次顶级梯队,个体伟力可对标“道争者”,大权在握的“梗”
是毋庸置疑的天才。
“所以我刚才会说,若老师有了新选择,我会扛起“虚构野史组织”的大旗。”
不逊多少的“梗”,不可为而为之的时候,走的路畅通无阻,前方没有任何竞争对手拦路,
就算有人不长眼的跳进泥潭也争不过,直至登临“文明”一角开始坐牢。
“这是你想走的路吗?”
孟弈出言问询,虽然他心中对“梗”的回答早有答案。
“是也不是。”
“梗”点头又摇头,“是责任吧,总有些事情高于生死,也有些事情高于个人本心之想。”
“老师批评过我,说我‘人性太重”。”
“理论上最佳状态是你这种有人性、却能把握住人性与神性的平衡,做到跳出“人性与神性的二元论”,站在超出统一的角度,以淡薄明志的状态看待万事万物的纷纷攘攘。”
“可我就是我,“虚妄”老师教导我的东西,他自己也没做到啊。”
人各有志,自己决定的未来才是未来。
“梗”生于“虚构野史组织”,被“虚妄之主”一手养大,的人生轨迹与“虚构野史组织”
密不可分。
纵然做出的决定不符合他的本心之想,但他也会无怨无悔的走下去。
对“梗”而言,“责任”的重要性大于本心之想,大于自我之路,大于一切!
因心中的“责任”,“梗”甘愿放弃沿着自己的路行走,始终是“梗”,愿意接过“虚构野史组织”的重担,只为给决定孤注一掷的“虚妄之主”一个名为‘家”的港湾。
“了不起,人性方面我不如你。”
孟弈坦然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全然没有悔改的想法,“梗”有“梗”的决定,他有他的决定。
“梗”的直白,结合在“魔禁副本”遇到的“玄奘法师”锐评‘你的路既非大乘、也非小乘。
他用各种手段引导别人,潜移默化的走到前行之路,强加在别人身上的‘天道酬勤”真的正确吗?
隐约中,孟弈似乎把握住了什么,这种感觉尤如雾里看花般模糊不清,那是对抗“命运”的利器。
孟弈扪心自问,他的所作所为,和家长对孩子的“我认为对你好”区别何在?
结果好是好,但结果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吗?
有没有可能在“好’的基础做到‘更好”?
是“对立又统一”!“二元论”无处不在!
细思极恐,“二元论”无疑是孟弈接触最多的“不应存在者”,越深究越明白“不应存在者”
的强大之处。
“喂喂,白魔小哥,差不多得了,你这样很让我这种庸才妒忌矣。”
“梗”神色古怪,出言打断孟弈的深究过犹不及的道理都懂,现在思考这个还为时尚早。
我擦,这什么怪物!这么快就超过原先的自己,脱胎于原来的基础、创建更新更全面的自我框架·—
“梗”对比孟弈和“娲皇至尊”同时期表现,发现两者各有千秋。
“抱歉,刚才在思考些事情。”
孟弈拂去心头杂念,仅仅是“梗”的人生、他经历的短暂人生、“玄奘法师”的三言两语,就草率的妄下结论太过不妥,他得多走、多看、多思、多想。
“无妨。”
“梗”摆摆手表示不在意,“白魔小哥认为“虚构野史组织”当前困境,除了我提出的方案还有何解?又有何人能解?”
“咱们今天畅所欲言,话出于你我之口、传于你我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