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 第216章 波茨坦镀金学院

第216章 波茨坦镀金学院(1 / 1)

第216章 波茨坦镀金学院

摩尔曼斯克的漫天风雪中、每天都要冻饿而死几万至十几万人的同时。

一路舟车劳顿的鲁路修,已经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柏林,即将入学波茨坦军事学院,完成他为期三个月的晋升前镀金生涯。

“你好,鲁路修冯亨特男爵,第6集团军准将参谋长,大德玛尼亚”装甲教导师师长,前来报到。”

坐着一辆bw最新款装甲汽车,来到柏林西南郊40公里的波茨坦军事学院,鲁路修就直奔教务处,然后递交了自己的证件和入学邀请函。

到了他这个级别,入学时拿的都不是录取通知书了,而是入学邀请函。

是学校请他来学习,而不是他自己申请/考进来。

“啊!您就是鲁路修男爵,我知道您在基辅和加里波利的精彩表现,真是帝国的大英雄啊。这边请,先喝杯咖啡稍等一下,入学手续马上就好。”

一名负责教务接待的上尉打杂军官丝毫不敢托大,直接就全程跟着鲁路修、帮忙一站式搞定手续,最后还双手柄学员证递交给鲁路修。

鲁路修也不托大,同样双手接过学员证,还跟对方客气了几句:“你是这里的教职人员?基辅和加里波利战役主要是在鲁普雷希特元帅的英明领导下才打赢的,这种事情我可不敢居功。”

那名打杂上尉立刻澄清:“不不不,我区区一个上尉,哪里有资格算是教务人员,我只是临时助教罢了。蒙您垂询,且容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战争初期也上过前线。

但去年夏天晋升上尉后不久、就被调到骑兵侦查和传令部队,担任军兵种参谋助理。后来写了几篇关于新形势下快速侦查与通信方面的研究课题论文,被母校看中了,临时借调回来做些助教工作、辅助副校长戈尔茨将军完成一些课题,课题结束后就要回部队的。听说您最近要来,戈尔茨将军很重视,就让我来接待您。

鲁路修男爵,我很崇拜您的高瞻远瞩。说句实在话,基辅和加里波利那边,军功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您的战法让我看到了一种使用坦克和装申车辆快速侦查、快速连络、快速配合的新战术潜力。

而且这种战术已经经过了实战检验,只要再总结完善一下就可以推广了,就凭这些战术创新和武器应用创新,您就该当高级将领。”

古德里安上尉就跟粉丝遇到偶象一样,抓住机会便语速飞快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通。

要不是鲁路修有点理解基础,而且一听到古德里安这个名字就能脑补出对方的大致人设。换个一般人还真听不明白这一大堆恭维。

看起来,古德里安的人生履历应该也是被鲁路修的蝴蝶效应给影响了。鲁路修依稀记得,地球位面的古德里安整个一战期间都没有进军校进修或是当助教,也没研究过什么装甲相关课题,就始终在骑兵和侦查通信部队当参谋。

应该是鲁路修提前搞出了坦克,导致这种兵器被德玛尼亚军方中更多有识之士提前注意到了,这才有了古德里安自作主张抽空做了些研究,投了个论文到母校,然后引起了高层重视,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当初鲁路修发迹之初,在收罗人才时,当然也想到过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但这些人普遍不是南德四邦派系的,当时也不在第4和第6集团军,鲁路修的手够不到那么远,也就没法招揽。

古德里安一直在骑兵的军兵种司令部当参谋,现在总算是进入了鲁路修能影响的视野。但他也因为晚来了一年,隆美尔都升到上校了,古德里安现在还只是上尉。

这就是跟对老大跟得晚的代价。

至于曼施坦因,鲁路修现在都没法去找,那家伙跟兴登伯格元帅关系太密切,是兴登伯格派系的。

除非哪天兴登伯格元帅吃了瘪,曼施坦因才有较大概率改换门庭。

对面的古德里安见自己说完后、鲁路修男爵似乎陷入了沉思久久没有回应,他也意识到自己的话有点密了,这才尴尬地笑了笑:“对不起,我可能说太多了。以后有机会再向您请教。”

鲁路修也终于回过身来:“没事儿,我能听明白。你是不是打算写一些装甲应用战术方面的课题?我看好你,想写什么就写好了,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讨论。”

古德里安没想到对方级别比自己高整整四级,居然还这么好说话,颇有些意外和惊喜:“这——这怎么好意思呢,您这次来波茨坦军校进修,肯定也要搞相关的研究,我当然不会抢您的课题了。”

鲁路修:“我这次回来,总参谋部应该是要求我做一些战略学方面的课题研究,上面的人都认为我战术层面已经够好了,但缺乏大局观,要我把这些大而化之的军事理论好好补补。

所以,装甲战术之类的新应用,你能想到的课题、研究方向,尽管放手去干,想跟我交流随时都能来。”

鲁路修非常大度,他也是真心不在乎这些战术课题究竟由谁来完成。他前世毕竟不是专业搞研究的,对所谓的闪电战理论也就是观其大略、不求甚解,指望他跟军事院校的科班生那样研究得很细节,他也做不到。

既然古德里安在这方面是专业的,他又刚好在研究,就让他研究好了。只当是术业有专攻,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鲁路修只要偶尔给对方提供点大而化之的思路就行。

而且鲁路修跟普通校级军官不同,他根本不缺一个战术创新的论文课题来确保晋升。他来波茨坦军校就是镀金走流程的,只要最终成果勉强说得过去,总参谋部都会让他升少将。

但这么一个顺水人情放出去,对于才区区上尉的古德里安,却足以令他感恩戴德,强化了其鲁路修狂热死忠粉的程度。

古德里安感激涕零道:“既然这样——我就却之不恭了,不过您放心,到时候我一定让您署名在前。而且,总参谋部未免有些小看人了,您这样的天才,战略学怎么可能差得了,您只是缺乏一个系统性学习研究的机会。”

鲁路修笑笑,对这个说法不置可否。

他的战略眼光和大局观当然是不差的,只不过,此前他只在巴里亚系的内核将帅面前表现过自己的真正战略眼光。不论是鲁普雷希特公爵还是利奥波德老元帅,都对他的眼光深为叹服。

但鲁路修此前面圣的机会有限,加之他在威廉皇帝面前奏对时、战略大局层面一直收着,有些不合适的话不跟皇帝说,这才使得皇帝对他的大局观评价、远不如鲁普雷希特公爵对他的评价。

而总参谋长法金汉上将和其他总参谋部高层,就更不了解鲁路修的大局眼光了,因为他们完全没有交流过这方面的问题。

这次来进修,鲁路修一路上已经大致想过了,可以找一个相对惊世骇俗、但又不得罪太多目前当权派、同时还能找到前人理论依据的战略学课题,既要光大他自己所代表的路线派系,最好还顺带打击一下兴登伯格和罗登道夫那一派的观点。

但具体怎么选,怎么操作,还得慢慢探讨蕴酿,反正有三个月时间呢。

这些事情,就没必要跟古德里安这种地位低的局外人多说了。

办完入学手续后,当天鲁路修并没有急于立刻开展学术研究,而是好好休息了一下,又花了一两天工夫社交,跟其他同期的研修生混个人脉脸熟。

不过一圈逛下来,他发现所有参加学习的学员里,自己居然是军衔最高的!所以根本没有任何人值得他去用心巴结,他只要正常社交就行了,反而别的学员需要来巴吉他。

不过仔细一想这也正常,毕竟波茨坦军事学院的高级军官研修班,跟《亮剑》里李云龙读的那些镀金班还是不太一样的,这里的高级研修班一般是给校级军官来进修,为将来万一有机会当将军铺垫一些素养,把基础打扎实。

类似于地球位面扶桑人也有士官学校和陆大两级教育体系,一般人上军校只能先上士官学校,要毕业并服役普升后,才有可能再去陆大深造,再读完后才有可能升将军(这么说其实有点倒反天罡了,扶桑人的士官-陆大两级教育体系,其实是抄的普罗森人的军校体系,普罗森这边的才是祖宗)

所以鲁路修发现,所有同期进修学员,只有他一个人是准将,而其他人都是少校到上校不等,连上校都很少。而大多数人的学制也不是三个月的短期班,还要稍微长一点。

如果是和平年代,这种进修有可能长达两三年,但战时往往会压缩,最多一年。

还得是那些负伤在身、因为需要养伤才回后方长期驻留的军官才会给一年。如果没有负伤的,一般也就进修六到九个月。

其他学员的年纪,也都在30岁以上,就鲁路修一个25岁以上的。而如果是超过35岁还没混到校级军官的,一般也很少再让过来进修了。

因为可以预见:一个35岁都没到少校的家伙,这辈子在退休前上到将军的希望已经几乎不存在了。

鲁路修一番混脸熟后,也难得在同期生里看到几个熟面孔,都是80后85前的老人。

包括现年35岁的格奥尔格冯屈希勒尔炮兵少校;

同样35岁的马克西米利安冯魏克斯骑兵少校;

32岁的瓦尔特冯赖歇瑙骑兵少校。

最让他诧异的是,还有一位已经40岁的中校、还是从第6集团军调回来搞短期学术研究的,名叫奥斯瓦尔德卢茨,而鲁路修居然事先不知道—一鲁路修自己就是第6集团军的参谋长,按说鲁普雷希特公爵调人来参加研修的话,肯定会和鲁路修知会一声,但这次公爵竟然什么都没说,鲁路修到了波茨坦之后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出自同一派系的军官。

也不知道公爵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还是有什么别的考虑。

至于其馀的学员,鲁路修就完全不认识了,应该是都是史不留名的普通人。

鲁路修知道这几个人未来有前途,自然要重点跟他们折节下交。

几人也都受宠若惊,很快就跟鲁路修长官说明了各自的情况。

鲁路修便得知,屈希勒尔炮兵少校是这4个同学里来波茨坦受训时间最久的,鲁路修来之前他已经在这儿待了快半年了,他正在主攻一个炮兵观测培训的课题,内容就是“战争期间如何优化现有炮兵观瞄手的训练课程,让炮兵观瞄手的培训可以更快速成”。

来波茨坦军事学院之前,他就在帝国的炮兵测量局工作,算是后方技术军官,只在战争爆发初期上过大半年前线,也就是在东线跟露沙人打过一阵子防御战,当时是露沙军队主动进攻德玛尼亚本土,后来随着坦能堡和马祖里湖两场战役露军惨败、再无能力威胁德玛尼亚本土,屈希勒尔就渐渐转入二线搞培训研究了。

从目前的履历来看,格奥尔格屈希勒尔还没展现出多少指挥方面的天赋,他更象是一个动员练兵型的人才。

4人里来波茨坦时间第二长的,要属32岁的瓦尔特赖歇瑙骑兵少校,他之前是跟随马肯森元帅在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地区战斗的,里加湾战役结束后,北线战事稍稍停歇,他也捞到了轮休机会,从去年10月份来到波茨坦军事学院,鲁路修来之前他已经研修了3个月了。

两人互相介绍情况时,赖歇瑙少校还非常礼貌地感谢鲁路修长官的奇谋:“鲁路修长官,当初要不是您让海军突入里加湾,切断里加周边露军的海路后勤补给,让他们士气低落军心大乱,我们的进攻也不至干这么顺利。

我当时仅靠自己的一个骑兵营就穿插到了里加湾岸边,凿穿了敌人两个团的阵地!现在回想起来都忍不住得意,真怀念那种摧枯拉朽的感觉啊,敌人的防区当时乱得就象纸糊的一样。

这次进修,我本来是想研究前线敌军严密防区被突破后、如何依靠骑兵大纵深穿插扩大战果的课题,没想到才研究没多久,您就在基辅罗斯战区投入了装甲车,后来又投入了坦克——我都觉得我的课题快过时了,真想调整一下研究方向。”

鲁路修闻言后也鼓励他:“没问题!我支持你换课题,当然也可以做些补充研究,毕竟骑兵的纵深穿插分割也是有价值的,装甲车和坦克的产量没那么快让主力部队都装备上。

帝国也没有那么多燃油去支持装甲部队,尤其东线战场都是烂地,纵深又太大,骑兵在本次战争结束之前,还是大有可为的。”

赖歇瑙本来还有些尤豫,被鲁路修这么一鼓励,也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骑兵穿插扩大战果的战术,就继续研究好了,但装甲力量的使用,也可以作为课题的补充。

4名同学当中,剩下2个都是刚来不久,35岁的马克西米利安冯魏克斯骑兵少校是去年12月来的,他的作战履历没什么值得赘述的,他战争爆发前就是上尉了,去年升到的少校。

但因为他是在西线服役,去年一年都在打阵地防御战,他的骑兵没多少表现机会。去年他始终在香槟、阿图瓦这两块法兰克人最想夺回的地区作战。

听他的描述,去年下半年以来,在香槟和阿图瓦被迫参加一线填线的士兵,很多都换成了东线俘获的露沙战俘、从中甄别出愿意为德玛尼亚卖命以换取良好的生活条件的。

这些士兵只发莫辛纳甘,不给冲锋枪的机枪,支持火力组都有德玛尼亚的督战人员提供,所以也不怕临阵反水。

半年打下来,倒也有过三四次小规模的偶然性反水,但也都被德玛尼亚冲锋枪和机枪队立刻扑灭了。只要是反水的士兵,都会当场扫射全部击毙以震慑住场子。

总的来说,使用露沙战俘到香槟和阿图瓦静态填线,利还是远远大于弊的,半年里至少为德玛尼亚军节省了20万条本国士兵的生命,而偶发反水导致的德玛尼亚督战人员伤亡,全加起来也就小几千人,目前为止,这么做最大的弊端就只是对面的法兰克人也学会逼抓去的德玛尼亚俘虏参加填线。

但因为德玛尼亚军被俘的人数远远比敌人少,而且德玛尼亚战俘被拉上前线需要跟自己的同胞作战,所以愿意配合法兰克人的极少。就算有,反水率也高得多,还经常有德玛尼亚战俘找机会开溜逃回本国的阵地。

法兰克人尝试了几次没什么用,也就渐渐放弃了。

魏克斯少校的作战履历没什么值得多说的,倒是他的出身,跟鲁路修聊起的时候还有点共同语言魏克斯少校的父亲,早年是前任安哈尔特公爵的马车夫,亲随,后来又当到侍卫长。

当然如今魏克斯的父亲和前任安哈尔特公爵都已经作古了。现任的安哈尔特公爵约阿希姆,是巴登大公的外甥、因为公爵夫人是巴登大公的二姐。

鲁路修跟巴登大公的关系还是很铁的,跟约阿希姆以及他妹妹萝琳塔小姐也很熟。听魏克斯说起这层关系,鲁路修就很慷慨地表示以后有机会就罩他,之前在西线苦哈哈打不出军功没关系,将来读完这期研修班,立功的机会有的是。

马克西米利安,魏克斯少校见鲁路修长官如此仗义,也是感激涕零。

4人中的最后一位,奥斯瓦尔德卢茨,跟鲁路修是前后脚抵达的,只比他早了两天到。

鲁路修出于好奇,也问起他这次来研究什么课题。

奥斯瓦尔德卢茨回答得非常详尽:“我原先是第6集团军的后勤官,因为不管作战,所以鲁路修长官您可能对我没什么印象。我这次来波茨坦,是元帅殿下有一个课题、希望我趁着冬季作战闲遐整顿一下。

是关于装甲车和坦克的冬季作战后勤问题,比如现有的后勤补给体系要做哪些优化调整,避免各种冬季意外、装甲车和坦克发动不了,或是维护保养有什么额外注意。

我也不知道元帅殿下为什么没有和您说,他明明那么信任您,肯定是忙忘了吧。”

鲁路修听说是这个课题后,立刻就明白鲁普雷希特公爵的苦心了。

公爵这是在为“目前的坦克和装甲车引擎,天冷了就会打不着、燃料有可能凝固”等问题做铺垫,搞一些相关的后勤研究。比如未来的柴油是否要添加一些添加剂、坦克是否要装发动机防冻液,用乙二醇好还是丙三醇好。

这些问题在后世都是随便一个私家车主都有经验的,但是在1916年却是全新的课题,这个时代哪有人考虑过柴油防凝固和发动机防冻的问题。

而公爵不告诉自己,显然是不希望鲁路修落下一个“我早就知道坦克在冬天最冷的时候用不了”的嫌疑,那样的话他再坐视兴登伯格元师和罗登道夫将军进攻波兰不利,可就是“见死不救”了。

现在这样安排,就算将来兴登伯格打不下华沙,鲁路修也能摘干净,对外只说是他自己也没想到会这样。

既然如此,鲁路修也不会浪费公爵的苦心,他就顺着奥斯瓦尔德卢茨的说辞往下接话:“原来如此——还是公爵殿下想得周到,竟然连这些问题都考虑了。都怪我年轻想事情不周全,装甲车和坦克都是才刚刚发明的,我自己都没深入琢磨过环境适应性的问题。

这个课题很重要,你也要用心研究,争取尽快拿出结果。不过今年冬天肯定是赶不上了,好在最近也没什么用到坦克的进攻任务,到明年再天冷的时候,我们肯定已经解决这些问题了。”

ps:有点卡,突然换地图,军事理论,军工,工业基建,敌人的反应,友军的战事,千头万绪不知道先从哪里写起。

明天恢复正常两更。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你要战功我给你,妖兽入侵你哭啥 北派:走地仙盗墓笔记 郭汾阳:我帮舅舅牵红线 诡异复苏:我驾驭了噩梦鬼 退婚后,不小心怀了权臣的崽 守护交接:从天地神兽到星魂战士 夫人另嫁摄政王,侯爷休书请收好 边缘世界的星球土着 改修无情道后,师兄们哭着求原谅 生死簿这次换我来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