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上帝的晶状体(1 / 1)

第214章 上帝的晶状体

11月下旬,山城制造业原本平静的湖面,被“橙科微电机”这块巨石骤然砸破。

激起的层层涟漪,不仅震荡了本地产业,更让整个国内玻璃行业都为之侧目。

这家原本在精密微电机和陀螺仪领域崭露头角的新星,竟突然以雷霆万钧之势,逆流而上。

豪掷巨资,将触角伸向了正处于凛冽寒冬的光学玻璃产业,而且一出手就是要打造函盖熔炼、压铸、镀膜的全产业链!

消息传出,业内一片哗然。

“橙科微电机?没听说过啊?他们懂玻璃吗?”

“熔炼、压铸、镀膜他们这是要一步到位?疯了吗?真以为以前没人搞过吗?”

“现在这行情,别人都在收缩保命,他们居然还敢逆周期扩张?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还记得当年的三晶和晶东方吗?其实都是靠着逆周期扩张,赔得底朝天,最后才熬成全球巨头的,这橙科不是想当然的要复制奇迹吧?”

“术业有专攻!光学玻璃每个环节的水都深不见底,它橙科怎么可能样样精通?最终产品的性能,可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

质疑、好奇、观望各种目光聚焦在山城。

总而言之,收购光学玻璃全产业链,橙科终于在国内制造业同行里,弄出一点名气来了!

没人看得懂橙科这步棋的真正意图,也不相信他们就是单纯的赌自研能力。

橙科用以抵押贷款的,正是其自身最内核的固定资产:包括那个价值惊人的五轴数控精加工中心在内的厂房和设备。

山城的领导层对橙科这个本地的“高端精密制造新星”。

接下来的半个月,在林峻峰的高效运作下,橙科如同一位冷静的掠食者,在玻璃行业的寒冬中,完成了三次精准的“捕食”。

首先吞下了西江凤凰玻璃的光学玻璃生产线(含3条镀膜线)、25人研发团队、以及12项光学镀膜专利。

其次,吃进富耀玻璃的光学玻璃事业部(含2条精密压铸产线)、40人技术团队(含5名霓虹专家)及部分特种玻璃配方库。

最后,拿下旗玻集团的整个光学玻璃业务资产包(含4条熔炼生产线)、50人团队,甚至包括一个省级光学材料实验室的使用权。

庞大的生产线设备开始陆续拆卸、打包,通过重型卡车缓缓运往山城橙科的二期新厂区。

而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技术骨干们,则被更快地召集起来,齐聚山城。

橙科新增设的光学玻璃工厂,急需大量工人,本地劳动力已不够用,招聘启事迅速发往整个西南地区。

与此同时,从hyc收购来的微盛电子散热技术团队,也被一并召集而来。

在橙科二期厂区的两间会议室里,正蕴酿着两场技术风暴。

第一会议室:微冷却系统动员会。

周明哲站在台前,台下坐着新添加的微盛散热技术团队的骨干和橙科微电机实验室的原有精英。

他开门见山,直接道。

“大家好,我是橙科技术总监周明哲。

欢迎大家的添加!

时间紧,任务重,我长话短说。

橙科是一家主业为橙子手机,提供内核零部件制造的公司。

下一代橙子3手机,可能会使用一枚计算性能强劲,但功耗和发热也较高的芯片。

因此,我们需要一套高效的微型主动冷却系统。”

这话让微盛来的工程师们面面相觑,有人忍不住举手。

“周总,恕我直言

为了一款定位嗯接地气的手机,去研发一套复杂的冷却系统,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

为什么不直接换一颗发热控制更好的芯片呢?”

周明哲没有过多解释,只是平静地说:“这是公司的战略决策,接下来的研发涉及高度商业机密,需要签署严格的保密协议和竞业协议!”

“现在,是各位选择是否留下的最后机会!”

会议室里沉默片刻。

这些技术人员在来之前,已经初步了解了橙科的实力。

橙科能与阿斯唛、森晶机、德玛机这些全球精密加工巨头合作,其技术底蕴毋庸置疑。

最终,无人离开。

“很好!”周明哲点点头,打开投影:“各位!研发的内核思路导图已经确定了!”。”

“液体循环?像空调一样?”台下再次响起惊疑声:“手机里塞进一个微型空调?”

现在手机的散热技术,要么是离心风扇技术,要么是vc液冷技术,或者两个技术一起用。”进去,这些散热工程师们能不惊讶吗?

“没错,很形象的比喻!”周明哲肯定道:“这正是橙子的技术理念--不走寻常路,绕开现有专利壁垒,用全新的技术创造,去追赶甚至超越百年的积累!”

这话带着一种强烈的自信和使命感,让新来的工程师们首次感受到了“橙科制造”的不同气质。

而这,正是周明哲将橙子的精神与文化种子带到橙科制造后,孕育出的全新果实。

接着,周明哲开始分解任务。。

此部分由橙科微电机团队主导,涉及铜管脉冲激光??刻、石墨烯涂层工艺、微电机改造、硬件系统集成等。

智能温控系统:

此部分由微盛散热团队负责,他们对此更熟悉。!”周明哲最后激励道。

会议结束,两支团队立刻投入紧张的分工协作中。

第二会议室:光学玻璃动员会。

这里坐着来自三家被收购公司的十多名光学玻璃技术骨干。

橙家智能借调过来的技术总监刘志宇,负责协调研发工作。

刘志宇先是简单的做了个自我介绍,让这些到场的技术骨干签署了保密协议后,直接开始布置任务。

“各位,欢迎添加。。

熔炼组、压铸组、镀膜组,各司其职,这是你们的初步任务清单”

技术攻坚的战役,在橙科新厂区的实验室悄然打响。

十二月,山城橙科。

经过日夜不停的奋战,第一版“凤凰玻璃””!

经过简单的测试得到数据之后,这些实验室的小批量样品,就被空运到了深城橙子科技总部。

技术部的人立刻开始全力适配,研发橙子3手机。

最先取得突破的,是由李巧丽带领的橙子+橙家设计团队。

她拿着团队精心设计的橙子3外观初稿,来到陈默的办公室汇报。

“陈总,这是我们为橙子3做的外观设计初稿!”

李巧丽用笔记本计算机打开效果图,开始逐一讲解。。

屏幕下方是三个实体电容键,带琥珀色背光。!”。

右侧是一体式金属电源和音量键,左侧是si卡槽,底部接口齐全。”

“最大的设计亮点和散热视觉系统在这里!”

李巧丽重点,指向效果图上手机背部。

“我们在背部中央挖孔,创新性地将外置冷却系统的铜管,设计成了橙子的logo图案的轮廓,铜管表面还覆盖着特殊的石墨烯涂层!”

她语气带着一丝兴奋:“当手机cpu温度超过45c时,这个涂层会通过电致变色技术,从深邃的黑色逐渐变为鲜艳的荧光橙色!

同时,随着铜管内冷却液的流动和温度变化,整个‘橙子’logo会呈现出一种仿佛‘橙子成熟’般的动态流光效果!

这在明年的市场上,绝对是独一份的酷炫外观卖点!”

“此外,我们在玻璃后盖边缘蚀刻了细密的菱形防滑纹理,初步计划提供‘曜石黑’、‘星空蓝’、‘活力橙’三种配色,后在光线下都有细闪效果!”

“整体设计逻辑,就是通过高屏占比玻璃机身+独一无二的动态可视化散热系统,在下沉市场打造出兼具强大科技感和实用性的差异化外观!”

陈默听完,手指轻轻敲着桌面。

效果图看起来确实非常酷炫,极富科技感和辨识度,很对年轻人的胃口。

但他很快抓住了关键问题,眉头微蹙:“李总监,这个设计非常大胆,视觉效果也很震撼。

但是,将冷却铜管外置,并且还要实现动态变色安全性如何保证?

用户会不会有触电或烫伤的风险?

还有,在玻璃后盖上为铜管‘挖孔’,加工良品率和成本怎么样?”

李巧丽显然早有准备,从容应答:“陈总请放心,安全性是我们设计之初的首要考量!”

“第一,材质安全。

铜管采用tp2无氧铜,表面镀镍,完全符合rohs环保标准。

脉管壁还覆有橙创提供的石墨烯涂层,进一步强化导热。

但最重要的是,即便在全力散热模式下,其外露表面的触感温度经过多次实测,始终稳定在≤42c,远低于人体感到烫伤的危险阈值(通常约50c以上)!”

“第二,绝缘安全。。!”

“第三,变色机制安全。

电致变色涂层的工作电压非常低,仅5v,由独立的fpc柔性电路板供电,完全在安全电压范围内。

温度触发由高精度ntc热敏电阻控制,误差不超过±1c。”

听到最高温度不超过42c,陈默心下稍安,这确实不足以烫伤人,一般女生的洗澡水温度就是这个,对于男生来说就有些许“危险”了!

李巧丽接着回答成本问题:“关于玻璃后盖的加工成本,陈总,这或许是个惊喜。。

进行这种高精度‘挖孔’加工的良品率达到了98以上,而现在市面上同类加工的良品率通常只有40左右。

因此,最终核算下来,我们这个看似复杂的玻璃后盖成本,反而只有市场常规水平的约三分之一!”

陈默闻言,不由得惊讶地眨了眨眼。

“哦?这么说,我们的凤凰玻璃,其实是一种更容易进行精密加工的玻璃材料?”

李巧丽笑了笑,谦逊地摇摇头。

“陈总,这我就不好回答了,我是搞设计的,对材料学的深层特性理解有限,关于凤凰玻璃的具体参数和优势,恐怕得您亲自去问橙科的同事了!”

“哈哈!对不住,李总监你对技术问题很有见解,我一时间都忘了你是设计师了!”陈默笑着致歉,心情明显愉悦起来。

“既然安全性有充分保障,外观又如此酷炫独特,成本反而还有优势我原则上非常认可这个设计方向!”

他稍作思考,补充道:“不过,在最终定产会上,我还是希望设计团队能再准备两套备选方案。

有备无患嘛,万一这个极具辨识度的外观专利申请遇到问题,我们也有后手。”

李巧丽自信地点点头:“没问题,陈总!我们会以这个方案为主,再优化出两个不同风格的版本。”

“好!辛苦了!”陈默满意地点头:“时间上不用太赶,明年三月份之前出最终定稿就可以。”

李巧丽带着方案离开后,陈默看向窗外,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

橙子3主打的是游戏手机定位,再配上这般抢眼的外观和独特的散热系统,一旦发布,必然能在市场掀起新波澜。

这妥妥是“长着游戏手机模样”的手机。

不过明年根本不是游戏手机的黄金窗口期,内核原因很简单。

无论是顶配旗舰还是中端机型,硬件性能都撑不起重度游戏须求。

陈默之所以力推“游戏手机”。

要知道,陈默连充电线的五毛钱专利费都要精打细算,怎可能甘心给高桶交这笔巨款?

他宁愿把这笔钱砸进冷却系统研发,继续扶持“发烧级”的祁麟4g芯片。

他对橙科刚刚集成完光学玻璃产业链,就展现出的潜力,充满了期待。。

比如精加工失败有小裂纹了,直接加热恢复,因为耐高温,还不用担心加热以后变形的问题。

要是利用研发点再升两级,迭代两次技术…

虽然橙科光学现在的精加工技术未必比得过蔡斯,但玻璃粗坯上,陈默相信迭代三次的凤凰玻璃,绝对可以把消特吊起来打。

他开始期待起越来越近的系统研发点年终结算了。

如果说上帝之眼是蔡司,橙科现在做不了眼睛,那做个晶状体总行吧!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广告成真,我选择上交国家 开局二十四诸天,上清收我为徒 杀死那个番茄作家 战神之帝狼归来 四合院之扮猪吃老虎 我的黑科技无人机横扫全球 东京:谁让你用这个抵债了? 我在七零当巴掌妇联主任 玩个狼人杀,怎么成救世主了? 我在北美发癫,癫佬们都当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