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红楼:只手补天阙 > 第49章 贾政是个好人

第49章 贾政是个好人(1 / 1)

之前那位推倒卜氏的小厮,肋骨断了两根算是伤的不轻。

贾府后来请了大夫给他瞧了,然后给了十两银子便将他和他的家人都远远打发到京外的庄子上去了。

那小厮离府前面对赖大等人的询问,只一口咬定是自己鬼迷心窍,看不惯贾芸出风头,并无人指使。

这番说辞,明眼人自是未必尽信,但既然苦主卜氏无恙,贾芸也未再深究,此事便也以此了结。

然而,经此一闹,贾芸那日一击便将人打得骨断筋伤的“威名”,却如同长了翅膀般在宁荣二府的下人仆役乃至旁支子弟中传开了。

以往众人只知他读书灵俐,会来事儿。

如今才晓得,这西廊下的芸二爷,竟还是个手下有真功夫的练家子!而且是个为了母亲敢在老祖宗面前动手的狠角色!

那些往日里或许因他们孤儿寡母、家境贫寒而心存轻视,或想着法儿占些小便宜的人,如今再见到卜氏,无不客客气气规规矩矩地唤一声“卜大娘”或“五嫂子”,断然再不敢有半分怠慢。

卜氏何曾受过这般礼遇?

初时还有些徨恐不安,但见儿子神色坦然处事愈发沉稳,心中也渐渐安定下来。

她摸着儿子给家里新添的厚实棉被和银霜炭,望着窗外不再透风的窗棂,心中感慨万千,暗道:“古人云‘母凭子贵’,原是真的……我的芸哥儿,是真的长大了。”

过了初五,年节气氛稍缓,贾政果然将贾芸的学业放在心上。

这日,他亲自带着贾芸,备了束修六礼,颇为郑重地前往城南拜访一位姓杜的饱学老儒。

此人曾在国子监任过博士,学问渊博不假,只是性情有些孤高。

到了杜先生那处清雅却略显寂聊的书斋,老先生见是荣国府的政老爷亲自引荐,起初倒是十分客气。

他捋着花白胡须,目光温和地询问贾芸平日读哪些书,有何心得。

贾政见老先生态度可亲,心下稍宽,代为答道:“先生,此乃家中子弟,名唤贾芸,一心向学,准备明年下场一试,还望先生不吝指点,加以雕琢。”

杜先生目光在贾芸身上细细扫过。

只见他虽衣着半旧,但浆洗得干干净净。况且举止沉稳,应对有度,眉宇间有一股难得的静气。

于是先生便含笑问道:“不知贤契是府上哪一房的公子?老夫观你气度,倒不似寻常子弟。”

贾芸心中微紧,但依旧躬敬如实回道:“回先生话,学生家住在西廊下,乃宁荣二府同宗,只是……惭愧,已出了五服了。”

“西廊下?出了五服?”杜先生脸上的笑容肉眼可见地淡了下去。

他原本微微前倾的身体,也缓缓后靠,重新倚回了宽大的椅背里,就那捋着胡须的手也慢了下来,带上了一丝漫不经心。

杜先生只淡淡地“哦”了一声,语气瞬间变得疏离而客套:“原来如此。唉,说来惭愧,老朽近年来精力愈发不济,耳目昏聩,已很少收徒授业了,只怕误人子弟。

况且,这科举之道,说到底重在自身勤勉,若根基不牢,纵有名师朝夕提点,亦是枉然。贤契既然立志向学,依老朽看,还需多在《四书》《五经》上扎扎实实下苦功才是,根基深厚,方是正理。”

接下来,便全是些“立志须高”、“用功须紧”之类不痛不痒的勉励之语,再无一字肯涉及学问根本,更别提收徒之事了。

贾芸心中彻底明了。

这是对方听闻自己并非荣宁二府正派嫡系,不过是无足轻重的旁支,便立刻瞧不上了。

贾政在一旁,脸色更是青红交加。

他本是一片提携后进的热心肠,却没料到这素有名望的老儒竟如此势利,赤裸裸地看人下菜碟,这简直是在打他的脸。

贾政强压着心头火气,不欲让贾芸再多受一刻这无形的羞辱。于是当即起身,不咸不淡地客气了几句,便带着贾芸告辞出来。

回府的路上,马车辘辘。

贾政胸中堵得厉害。

他侧目看着身旁虽受挫却依旧挺直脊背的少年,想起他日前在府中的才学与血性,再对比温纳图万先生的浅薄势利,心中又是气恼,又是怜惜。

他伸出手重重拍了拍贾芸略显单薄的肩膀,温言道:“好孩子,不必将此等事放在心上,更不必气馁。此类徒有虚名、心胸狭隘之辈,不拜也罢!学问一道,贵在自身专心钻研,名师固然有益,却也非必然。

走,随我去文华斋,挑些上好的笔墨纸砚,再裁两身象样的新衣裳。你且记着,日后备考所需,一应物事,家里断不会短了你的!”

贾芸心中蓦地一暖,那股郁气竟散了大半。他深深一揖,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孙儿……谢过政老爷!”

贾政见他宠辱不惊,愈发满意。

完事回府后,他并未立刻放贾芸回去,而是将其带到了自己那藏书颇丰的外书房。

他又命小厮泡了好茶,让贾芸坐下,自己则在一排排书架前踱步,时而抽出一本书翻看几页,时而沉吟片刻。

最后,贾政挑出几部书来,其中既有精心批注的《四书章句集注》,也有前科鼎甲的文章墨卷选编,甚至还有几本他年轻时读史的心得札记。

“芸哥儿,你过来。”贾政将这几部书郑重地放到贾芸手中,“这些书,于我如今已是无用,你且拿去仔细研读。上面有些批注,或许对你有些启发。学问之事,若有不解之处,亦可随时来问我。”

贾政这番举动,已是将贾芸视作可以栽培的子侄,待遇几乎堪比嫡孙贾兰了。

贾芸心中激动难以言表,再次深深行礼:“政老爷厚爱,孙儿定当克苦勤勉,绝不姑负!”

他欣慰的看着眼前沉稳的少年,心中忽然有了新的计较。

“芸哥儿,”贾政沉吟片刻,捋须道:“过几日,我带你去见见李祭酒——就是你珠大哥的岳丈。他在国子监多年,门下英才辈出,想必认得些真才实学、不重门第的先生。”

贾芸忙躬身道:“谢政老爷费心安排。”

贾政轻叹一声,神色黯然:“原本不想麻烦亲家。想起你珠大哥去得早,我心里总觉得对不住李纨那孩子。”

他顿了顿,继续跌声音有些低沉:“如今为了你读书的事去求他,倒让我更觉愧疚了。”

两人接着便又是一通你来我往的考教。若是不知情的外人见了,怕不是认为这是一幅父慈子孝的场景哩。

且说贾政对贾芸越是满意,心中便不由拿他与一人对比,越是对比,那火气便又拱了上来——正是他那衔玉而生的宝贝儿子宝玉。

恰巧这时,丫鬟来报:“老爷,宝二爷来请安了。”

宝玉本是例行公事。

谁知一进门,就见贾政沉着脸坐在那里,一旁还站着刚刚准备告退的贾芸。

贾政一见宝玉那副神游天外的大脸盘子,再想及他平日厌读诗书、只在内帏厮混的行径,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她立时站起身来指着宝玉便厉声训斥起来:“不成器的孽障!你瞧瞧芸哥儿!出身不如你,却知道自强不息,克苦攻读!你再看看你!终日里嬉戏玩闹,于仕途经济上一窍不通,将来如何支撑门庭?我看你连芸哥儿的一根手指头都比不上!”

宝玉猝不及防之下又是被骂得狗血淋头,却又见贾芸在场,更是羞得满面通红却又不敢反驳。

他只得垂着头不见人,心里委屈万分,但也只能盼着这煎熬快些过去。

宝玉趁父亲踱步转身的机会偷偷抬眼瞥了一下贾芸。

只见对方面容平静,眼神清澈,并无丝毫得意之色,这反而让宝玉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恰在此时,门外传来小厮的通报:“老太太房里的鸳鸯姐姐来了。”

话说间,鸳鸯捧着个锦囊进来,笑道:“老爷,老太太让把这个交给您。”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火影:我以女儿身纵横忍界 入夜痴缠 恐怖的地下世界 全国各地恐怖民间故事 惊悚:开局获得变身系统 救命!牵红线牵到妖尊怀里了 嫁国公,一胎双子,渣男悔断肠 爱吃紫薯糯米丸的刁刁的新书 长生世家,开局无敌老祖 灵印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