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下变故突生,周围瞬间一静!
“母亲!”贾芸原本面对千夫所指尚能保持的镇定,在见到母亲受辱摔倒的瞬间荡然无存!
他脸色骤变,再也顾不得什么礼仪考较。一个箭步冲上前,慌忙俯身将母亲搀扶起来。
但见卜氏发髻散乱,手掌蹭破了皮也渗出血丝,脸上更是惊惶与疼痛交织。尽管泪水在眼框里打转,她却强忍着不敢落下。
贾芸目光扫过那群禁若寒蝉的子弟,竟无一人敢与他对视。
然而,就在这时他猛地捕捉到人丛后,一个穿着青缎小袄的小厮正欲悄悄向后缩。那脸上还残留着一丝未来得及完全收敛的得意与慌乱!
是他!
贾芸脑中电光火石般闪过方才母亲摔倒前,身后那模糊的发力身影!胸中那压抑已久的怒火再也无法遏制!
“狗奴才!哪里走!”
贾芸一声暴喝,声震屋瓦。
他轻轻将母亲推向一旁安全处,旋即猛地转身,大步流星便向那小厮冲去。
厅内灯火通明,映照在他因极度愤怒而棱角分明的脸上,那平日里温和清俊的眉眼此刻竟透出一股吊睛白额大虫般的凛然之气!
周遭众人被他这突如其来的气势所慑,竟无一人敢上前阻拦,下意识地纷纷退让。
那小厮见贾芸如煞神般冲来,吓得魂飞魄散转身欲逃。
但贾芸动作更快——只见他脚下步伐迅疾沉稳,瞬间贴近对方后背。他也顾不得什么招法雅观,右臂一屈,腰胯发力一记刚猛暴烈的八极拳“顶心肘”的变招,便狠狠撞向那小厮的背心!
所幸贾芸尚存一丝理智,念及此处是荣禧堂,又见周围人多,并未用上十成力道。
但即便如此,这含怒一击又岂是寻常小厮能承受的?
“嘭”的一声闷响!
那小厮只觉一股巨力从后背透体而入,五脏六腑都仿佛移了位。他惨叫一声,整个人竟被撞得双脚离地,重重摔在丈馀开外的地上。
那小厮又“咕噜噜”滚了几圈才停下,随即双手死死捂住胸口腹部蜷缩成一团,杀猪般地哀嚎起来。
满堂宾客何曾见过在国公府正厅之上,如此悍然动手的景象?一时间,惊叫声、抽气声此起彼伏,许多女眷更是吓得掩口低呼。
“反了!反了!”贾母见状气得浑身乱颤,龙头拐杖重重杵地,“当着我的面就敢行凶打人!这还了得!这眼里还有没有家法,有没有长辈!”
贾赦也立刻沉下脸来,厉声喝道:“贾芸!你好大的胆子!为何无故殴打下人!还有没有王法了!”
贾芸一击出手,胸中恶气稍泄。他挺拔地立于堂中,面对贾母、贾赦的斥责,毫无惧色。
“老祖宗、大老爷明鉴!孙儿岂是那等无故滋事之人?方才便是此人,暗中下黑手推倒我母亲!我母亲一介孱弱妇人,何辜受此欺辱?若为人子,见母受辱而隐忍不言,那与猪狗何异!《孝经》有云:‘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今日别说是他一个奴才,便是天王老子伤了我母亲,我贾芸今日也断然不会善罢甘休!”
他这番话掷地有声,将“孝道”这面大旗牢牢竖起,更是将他动手的行为拔高到了维护人伦大节的高度!
果然,那些原本觉得贾芸行为过火的宾客,尤其是几位以科举正途出身且讲究“忠孝节义”的官员都不禁微微颔首。
甚至还有人低声道:“虽则行为激烈了些,但其情可悯。”
“孝子发怒,血性男儿,倒也不易。”
就连端坐上的贾政,虽觉贾芸动手不妥。但听他引经据典,以孝道立论,心中反而对其更添了几分看重。
他素来认为男儿当有刚直之气。贾芸此举,虽失之莽撞,却非无理取闹,总要比那些只知唯唯诺诺的子弟强多了。
贾母见众宾客尤其是那些官身之人都隐隐站在贾芸一边,若再强行以家法压制,反倒显得贾府不明事理纵容恶仆欺主了。
她心中虽恼恨贾芸不顾场合让她难堪,却也只能将这股怒气强行压下。
厅上众多宾客,尤其是女眷们见到此情此景,无不心生怜悯。
探春气得脸色发白,死死攥着椅子扶手;连王熙凤都皱起了眉头,觉得这帮人做得太过难看了。
场面一时陷入了极其尴尬而又充满火药味的寂静之中。贾芸搀扶着母亲,母子二人站立堂中,仿佛在对抗着整个不公。
“赶紧把那人给我拖走!”贾政强压怒火,又转向席间几位相熟的官员:“诸位年兄,乙未年宛平试题与案首文本,可是如芸哥儿所言?”
那先前与贾政交谈的通政司李参议,此刻捋须的手微微一顿。
他与其他几位科举出身的官员交换了一个眼神,这才斟酌着开口道:“存周兄,这个……乙未年宛平试题,确是如此。徐绍庭徐翰林的程文……老夫依稀记得,破题承题,大意……似乎与芸公子所言相仿。”
旁边一位都察院的御史也点头道:“不错,是有这么回事。芸公子能熟记程文,信手拈来,且阐发有力,已是难得。”
又有一位国子监的博士补充:“依老夫看,芸公子方才所论,非但未离题旨,反而深得‘喻’字三昧,紧扣心性本源,文章气韵亦足,放在童生试中,堪称佳作。”
这几位官员虽证实了贾芸所言非虚,且都认为他答得好,但言辞间都带着官场的圆滑,并未将贾代儒逼至绝境。
真相算是大白了?
无数道目光射向贾代儒爷孙。
那目光中有鄙夷,有嘲讽,有怜悯,更有愤怒。贾代儒只觉浑身血液都冲上了头顶,脸上火辣辣的,仿佛被当众剥光了衣衫。
他一生以塾师自居,自诩学问高深。此刻却被一个他瞧不起的旁支子弟,用他最看重的科举程文在满堂贵宾面前,驳得体无完肤!
他指着贾芸“你……你……”地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猛地一口气堵在胸口,眼前一黑竟直挺挺地向后倒去!
“祖父!”
“太爷!”
“快扶住!”
场面顿时一片混乱,几个小厮慌忙上前搀扶晕厥的贾代儒。
贾瑞也吓得扑过去,连声呼唤。
然而,在这片混乱之中却无人留意到,那贾瑞在惊慌失措之馀,眼神竟不由自主地瞟向了坐在王夫人下首的凤姐儿身上。
但见凤姐今日穿着一件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尤其是她那一张白玉一般的脸盘子,端庄大方,不似仙女但更兼生动,却是皮白肉嫩的模样。更甚者便是其行动间,显出熟透妇人特有的颤巍巍的旖旎风情。
她此刻丹唇微启,发号施令的高冷模样,又加之那股子精明干练艳光逼人的气派,竟让贾瑞一时看得痴了。
就连自个儿祖父的昏厥都忘了大半,心中怦怦乱跳,似是魂灵儿早飞到了九霄云外。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清亮却带着几分桀骜不驯的声音突兀响起:
“嘿!我说怎么看着别扭!原来是你们自家人搁这儿打压自家有出息的孩子呢!真是开了眼了!”
此言一出,满堂瞬间死寂!
所有人的目光“唰”地一下,全都聚焦到了发声之人身上——却见是坐在武将勋贵子弟席位上的一位年轻公子。
那人剑眉星目,气宇轩昂,正是神武将军冯唐之子——冯紫英!
冯唐脸色骤变,厉声喝道:“紫英!休得胡言!还不闭嘴!”
冯紫英却浑不在意,反而站起身来朝着贾政并贾母方向拱了拱手,脸上带着几分混不吝的笑意。
“世伯,老祖宗莫怪小子无礼。只是小子是个直肠子,看不惯这等事!明明这位芸哥儿答得顶好,连李大人、王御史他们都夸赞,怎地自家太爷反倒说他胡扯?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么?难不成非得把好的说成坏的,把聪明的压成傻子,才合了某些人的心意?”
这话倒是将贾府内部那点见不得光的算计赤裸裸地摊在了所有宾客面前!
贾母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握着拐杖的手微微发抖。王夫人垂着眼睑,捻佛珠的手指节泛白。邢夫人则是事不关己,略带好奇地打量着冯紫英和贾芸。
而此刻,贾芸也终于看清了这位仗义执言的年轻公子,心中猛地一震!
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