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王陈检搁下银箸,望着满桌珍馐轻叹一口气。
午间与皇兄和母后用膳时,就觉皇兄精神不济,连最爱的蟹粉狮子头也未动几筷。
原说晚膳再聚,方才却闻乾清宫传了太医。
慈庆宫后的勖勤宫里烛火通明,却照得他心头愈发寂聊——这般精致的御膳,倒不如神武门外那家小馆的羊肉锅子来得痛快。
他惯来厌恶这些繁文缛节。
那些规规矩矩立在两侧的宫人只怕想不到,这位天潢贵胄最熟稔的并非经史子集,而是神京城里柴米油盐的价钱。
从菜场时蔬的时价到琉璃厂古玩的行情,他比内务府的采买太监还要门儿清。
前儿个才有个不知深浅的内侍,竟敢虚报采买银钱,被他拿着西市记来的价目单子当场戳穿,吓得那人面如土色地磕头。
许是这宫墙太闷,他忽然想起那个字迹清隽眼神明亮的少年来,就是想唤个小太监去把他喊出来一起出门玩耍。
那日一见,陈检便觉得对方异常投缘,否则也不会将父皇赏赐的贴身玉佩之后赠予。
信王指尖在案几上轻叩,听闻小人回报说贾芸竟不在府中过年,而是去了城外铁槛寺。
一时兴起,便换了身寻常富贵公子的青缎便服,只带着两个精干的贴身侍卫,骑马出了城。
“王爷,这大年下的,去那荒山野寺作甚?“侍卫长忍不住问道。
信王扬鞭笑道:“去找个有趣的人。那贾芸,可不是寻常迂腐书生。“
到了铁槛寺,一问才知贾芸去了后山三清观。
信王便又寻了过来。
还未走近,便听得观内人声鼎沸,火光映天,远比宫中那些规规矩矩的宴席热闹百倍。
他示意随从留在门外,自己悄然走了进去。
只见院内炭火熊熊,烤羊的香气混合着酒香扑鼻而来。
周家四兄弟正撸起袖子和贾芸猜拳行令,声震屋瓦。周奎满面红光,端着海碗豪饮。周璎珞脸蛋红扑扑的,正在和姐姐琬琰抢一包蜜饯,笑声如银铃。
而信王的目光,一下子就被那个安静坐在火盆边的素衣女子攫住了。
周琬琰未施粉黛,一身棉裙素雅如雪,在跳跃的火光映照下,侧脸线条柔美得如同古画中的仕女。
她偶尔俯身添柴,嘴角始终噙着一丝温柔笑意,那沉静如水的气质,与周遭的热闹形成奇妙的和谐,瞬间抓住了信王的心神。
而一旁的院内炭火熊熊,周家四兄弟正围着贾芸猜拳行令。
周鉴声如洪钟:“六六顺啊!八匹马!“
周铉举着海碗大笑:“师弟你又输了!喝!“
周璎珞在一旁拍手叫好,周琬琰则安静地坐在火边添柴,唇角含笑。
这时,门外传来马蹄声。一个小厮捧着两封信跑进来:“芸二爷,府里急信!“
贾芸诧异的拆开第一封,念道:“老祖宗过些时日有意考教程问,务必上点心。”
他又拆开第二封:“老太太要考教程问。“
周璎珞凑过来看信,突然拧住贾芸的腰:“这字迹秀气得很,是哪个姐姐写的?“
“哎哟!“贾芸吃痛,“是琏二奶奶房里的彩明写的!“
“彩明?叫得倒亲热!“璎珞又拧了一把,引得众人哄笑。
“是个公的!”贾芸急忙分辩。
信王看着这热闹场面,觉得新奇极了。在宫中何曾见过这般鲜活生动的场景?
周奎眼尖,见门口站着一个气度不凡的年轻公子,于是他起身粗声问道:“这位公子,找谁?“
贾芸闻声回头,一看是信王,吓了一跳,连忙起身要行礼。
信王却抢先一步,摆手笑道:“我乃是芸哥儿的朋友,姓陈,路过此地,听得热闹,特来叼扰一杯水酒,不知诸位可欢迎?“
他目光仍是忍不住又瞟向周琬琰。
周鉴立刻让出一个位置,大声道:“既是师弟的朋友,便是俺们的朋友!来,坐!吃肉!喝酒!“
信王也不推辞,竟真的坐下,接过周铉递过来的一大碗酒。
起初他还有些拘谨,但周家兄弟哪管这些,拉着他便猜起拳来。
“五魁首啊!六六顺!“周鉴声如洪钟。
信王何曾玩过这个?连输三局,被灌了好几碗酒,玉白的脸上顿时泛起红晕。
贾芸此时已有七分醉意,见信王出糗,竟忘了身份搂着他的肩膀笑道:“陈兄,你这猜拳也太生疏了!来来来,我教你个新玩法!“
他借着酒劲,把后世那些酒令都搬了出来:“咱们玩&039;真心话大冒险&039;!输了的人要么说实话,要么就得认罚!“
周镮好奇道:“这倒是新鲜,怎么个玩法?“
贾芸顺手拿起个空酒坛放在中间:“转坛子,坛口指着谁,谁就得选!“
第一轮坛口正好指向信王。周钟起哄道:“陈公子选哪个?“
信王看着众人期待的目光,尤豫道:“那那就真心话罢。“
贾芸醉眼朦胧地凑近:“陈兄至今可曾对哪位姑娘动过心?“
信王下意识瞥了眼安静坐在一旁的周琬琰,脸上顿时飞红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众人见状哄堂大笑,周璎珞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周铉嚷嚷道:“不说实话就得喝酒!“
信王只得仰头饮尽一碗,辣得直吐舌头。
周琬琰见状,默默递过一碗醒酒汤轻声道:“公子慢些喝。“
这一下更是闹得信王面红耳赤,连接过碗时指尖都在微微发颤。
第二轮坛口转向贾芸,他选了大冒险。
周鉴大笑着把一顶破毡帽扣在他头上:“师弟围着火堆学兔子跳三圈!“
贾芸竟真的蹦跳起来,那滑稽模样连一向文静的周琬琰都忍俊不禁,以袖掩口之下的眼角弯成了月牙。
信王从未经历过这般无拘无束的欢乐,渐渐也放开了。
轮到周镮受罚时,他竟提议:“咱们来比投壶!输的人要讲个笑话!“
“好!“信王终于找到擅长的事。宫中常玩投壶,他可是高手。
果然连投连中,引得周家兄弟连连叫好。
周镮输了,抓耳挠腮地讲了个庸俗笑话,结果却被周璎珞追着打。
信王看着这热闹场面,笑得前仰后合。他又趁着酒意,凑到贾芸身边低声道:“芸哥儿,你上次那图样,皇兄极是喜欢。可还有别的巧思?若能再献上一二,必有重赏!“
贾芸此时也已微醺,闻言搂着信王的肩膀,全然忘了尊卑:“陈兄放心,巧思多的是!什么自行车、温度计、望远镜待我有空,慢慢画给你!“
信王虽不解这些名词,却被贾芸的亲昵举动弄得一愣。
若是平日,早该治他个大不敬之罪,可此刻在这山野道观中,竟觉得这般称兄道弟格外舒坦。
“不过现在“贾芸打了个酒嗝,“得先备考。陈兄你是不知道,我们这些读书人“
他话未说完,周琬琰端着一碗醒酒汤走了过来,轻声对贾芸道:“师弟,少喝些,明日还要读书。“
那声音温和清润,信王到了嘴边的话顿时咽了回去,脸上又有些发热。
那腼典的模样,倒象是个雏。
周家兄弟见状又围过来起哄:“继续喝!今夜不醉不归!“
不知又喝了多少轮,信王只觉得天旋地转,最后记忆停留在周奎洪亮的笑声中:“把这俩小子扶屋里去!“
次日清晨,信王在宿醉的头痛中醒来,只觉得口干舌燥。
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赫然发现自己竟和衣躺在那硬邦邦的土炕上,而身边,贾芸也正睡得沉,一条骼膊还不小心搭在了他的身上
信王猛地坐起身,看着这破旧的屋顶,闻着空气中残留的酒气和柴火味,再低头看看自己和身旁熟睡的贾芸,回想起昨夜那场从未有过的狂欢,脸上表情古怪至极。
他轻轻把贾芸的骼膊挪开,正要起身,却见贾芸嘟囔着翻了个身:“陈兄再喝“
信王不禁失笑摇了摇头。这时门外传来周琬琰轻柔的声音:“陈公子醒了吗?备了清粥小菜。“
信王整了整衣冠,推门而出。
晨光中,周琬琰端着食盒立在院中,素衣胜雪。
信王看着她,昨夜那份悸动又涌上心头。
而屋内,贾芸还在酣睡,全然不知这一夜之间,发生了多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