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让哈布斯堡再次伟大! > 第482章 俄国 试驾汽车

第482章 俄国 试驾汽车(1 / 1)

1876年9月11日。

俄属保加利亚地区的佩鲁什蒂察小镇。

黎明前的寒意还未散去,晨雾笼罩着这个坐落在巴尔干山脉的小镇。教堂的钟声突然急促地响起,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起来!都起来!为了自由!为了保加利亚!”一个年轻人挥舞看一面奇怪的旗帜一上面既有保加利亚的狮子纹章,又有奥斯曼的新月标志。

这就是后来震惊整个欧洲的佩鲁什蒂察起义的开始。

事实上,第二次近东战争之后,俄国获得了大部分原属于奥斯曼帝国的保加利亚地区。本来,战前俄国人跟保加利亚的贵族、教士阶层商量得好好的,允许他们成立一个保加利亚公国,大公由俄国皇室成员担任。可是战争一结束,俄国人就翻脸不认帐了。

“骗子!都是骗子!”贝隆在被捕前愤怒地喊道。他是第一批被俄国人逮捕的“闹事者”之一。

保加利亚人虽然心里有怨气,但起初也就忍了。毕竟都是斯拉夫人,都信东正教,再惨也不能惨过奥斯曼时期吧?

他们错了,而且错得离谱。

为了在下一次对奥斯曼战争中保证大军通行与后勤,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开始强征保加利亚人修建铁路。由于上次战争俄国只获得了土地,赔款少得可怜,加之俄国经济本就不景气,于是开始疯狂压榨保加利亚地区。

“听着,保加利亚狗!”俄国税务官伊万诺夫对着跪在地上的农民吼道,“今年的税率提高到收成的百分之六十!”

“大人,去年已经是百分之五十了:”一个老农民颤巍巍地说。

“闭嘴!这是沙皇陛下的命令!”

在奥斯曼统治时期,保加利亚人缴纳的哈拉奇税(人头税)和什一税加起来也不过百分之三十左右。而现在,俄国人不仅征收高额的农业税,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杂税一一道路税、桥梁税、教堂维护税、军队驻扎税:

更可怕的是劳役。每个成年男子每年必须为帝国服劳役七十天,主要是修建铁路和军事要塞。在奥斯曼时期,这个数字是二十天。

“我的三个儿子都死在铁路工地上了。”佩鲁什蒂察的铁匠斯托扬诺夫咬牙切齿地说,“俄国人把我们当牲口使唤!”

土地强征更是家常便饭。俄国贵族们像秃鹫一样扑向保加利亚的肥沃土地,用各种手段巧取豪夺。拒绝的下场只有一个一一西伯利亚。

所以,在战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俄属保加利亚地区就开始爆发各种起义和游击战。

1871年的保加利亚大起义更是席卷全境,直到俄军调集了八万大军,用最残酷的手段才将其镇压下去。

“他们杀了我的父亲、丈夫和两个儿子。”一位寡妇在起义集会上哭诉,“就因为他们参加了游行!”

1871年保加利亚大起义被镇压后,幸存的游击队退入巴尔干山脉和南部的罗多彼山脉继续抵抗。俄国人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一山区难以控制,就让这些“土匪”自生自灭吧。

但谁也没想到,1876年9月11日这天,佩鲁什蒂察爆发的起义竟然打出了“回归奥斯曼帝国”的口号。

“兄弟们!”博特夫站在镇中心的广场上大声演说,“俄国人欺骗了我们!他们比土耳其人还要残暴!至少在奥斯曼统治下,我们还能保留自己的语言、

宗教和一部分自治权!”

“对!”人群中有人喊道,“土耳其人至少让我们选举自己的村长!”

“王耳其人的税也没这么重!”

“我宁愿给素檀交税,也不愿给沙皇当奴隶!”

起义者很快占领了佩鲁什蒂察,升起了那面古怪的旗帜。

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圣彼得堡冬宫。

“什么?保加利亚人的脑子坏掉了吗?”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拿着刚收到的电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书房里,几位重臣面面相。虽然俄国在奥地利的抗议下取消了“大斯拉夫主义”的官方宣传,但这套理论在俄国官场仍然很有市场。在他们看来,同文同种的保加利亚人怎么会舍弃俄国,愿意回归奥斯曼帝国?

“陛下:”总理兼外交大臣戈尔恰科夫亲王清了清嗓子。这位老人算是俄国最清醒的政治家之一。

“帝国在保加利亚地区的压迫确实太过分了,甚至超过了奥斯曼人。再加之1871

年大起义时我们杀了太多保加利亚人一一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三万人被处决或流放。看来,我们把原本的盟友推到对立面去了。”

戈尔恰科夫原本反对直接吞并保加利亚。他的计划是先满足保加利亚人创建公国的要求,然后像奥地利对待那些德意志小邦一样,慢慢将其并入帝国。可惜沙皇的贪婪毁了一切。

“总理大人!”内务大臣瓦卢耶夫伯爵立刻跳出来反驳,“您认为我们对保加利亚做得不对吗?难道英明的沙皇陛下的命令有错?那些叛党难道不该死?况且,仁慈的陛下在镇压后期已经改为流放西伯利亚,这是多么宽大的恩典啊!”

戈尔恰科夫疲惫地摇摇头,不再理会这个马屁精。他转向沙皇:“陛下,要不要试试宽容政策?也许还能挽回:”

“宽容?”亚历山大二世冷笑一声,“宽容只会让他们得寸进尺!这次不是有四千多人参与起义吗?让保加利亚总督古尔科将军自行镇压就是了。”

他突然眼晴一亮:“另外,这次他们既然打着奥斯曼的旗号,正好给了我们一个借口。可以向奥斯曼人要点利息了!”

“陛下英明!”几位大臣立刻附和。

只有司法大臣帕伦伯爵尤豫着说:“陛下,如果要对奥斯曼开战,我建议再等一年。

帝国的财政改革正处于关键时刻,奥地利金融界这些年不愿意给我们借款,法国人的无息贷款好不容易才到手,这笔钱千万不能用于战争啊。”

“钱钱钱!”亚历山大二世烦躁地打断他,“为什么奥地利这些年突然这么有钱?明明1859年之前,他们的财政比我们还糟糕!”

“呢,陛下,就是因为改革。”米哈伊尔小心翼翼地说,“奥地利进行了彻底的财政改革,创建了现代银行体系,鼓励工商业发展,还在非洲发现了大量的金矿,他们还通过所谓的中欧经济同盟来倾销他们的商品,就连我们俄国也算半个他们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而我们:”

他停顿了一下,鼓起勇气继续道:“陛下。我们的改革做的七零八落。我们的农奴解放改革存在严重问题。虽然农奴获得了自由,但他们必须支付巨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大部分人根本付不起,结果还是给地主当佃农。而且,村社制度限制了人口流动,农民无法进城做工,工业发展缓慢:”

“另外,陛下,”戈尔恰科夫亲王补充道,“我们的税收体系还停留在彼得大帝时代。地方官员贪污成风,真正到达国库的税款不到应收的一半。”

“够了!”亚历山大二世不耐烦地挥手,“我再给财政部半年时间筹集军费。诸位要明白,如果我们不抓紧,弗朗茨那个家伙完全可以撇开我们单独进攻奥斯曼。到时候,俄国可能连汤都喝不上!”

大臣们面面相靓,但谁也不敢再说什么。

1876年9月12日。

维也纳郊外,秋日的阳光温和地洒在刚铺设不久的柏油路面上,空气中还能闻到淡淡的沥青味。这条路平整、宽阔,两旁还种植了整齐的梧桐树。

“陛下,请小心脚下。”茨先生躬敬地引导着。

“让我来介绍一下,陛下。”茨打开引擎盖,露出里面复杂的机械结构,“这是我最新设计的单缸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功率达到3马力,理论最高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30公里。”

“30公里?”维克托大公兴奋地搓着手,“比最快的马车还要快!”

“是的,殿下。而且不需要换马,只要加油就能一直跑。”本茨自豪地说,“上个月,我们已经完成了从慕尼黑到维也纳的长途测试,全程420公里,只用了三天的时间。”

“三天?”德维希大公有些惊讶,“中途没有故障?”

“只有一次小故障,皮带断了,但很快就修好了。”本茨坦诚地说,“安全性方面,我们进行了多次测试。这个速度下,即使紧急刹车也能在五米内停下。”

弗朗茨绕着车子走了一圈,仔细观察着每一个细节:“内饰很讲究啊。”

“是的,陛下。考虑到皇室的须求,我们特意采用了来自波希米亚的上等天鹅绒面料,座椅下还安装了最新的弹簧减震系统。”本茨打开车门,“扶手是紫檀木的,上面还镶崁了银质装饰。”

“我早就知道他是个天才。”弗朗茨微笑着说,“否则我也不会在他还是个穷学生的时候就给他投资了。记得吗,本茨?”

“现在看来,这是笔不错的投资。”弗朗茨转向本茨,“要不要上来试试?”

皇帝打量着这辆篷小车。最高30公里的时速应该不算太危险,况且这条路已经被禁卫军完全封锁,每隔五十米就有一个岗哨。

“来吧,我的弟弟们,一起上来。”弗朗茨率先坐进了前排副驾驶的位置。

两位大公也兴奋地爬了上去,路德维希·维克托坐在驾驶位,卡尔·路德维希则和本茨挤在后排。

“等一下!”皇家摄影师急忙跑过来,“陛下,请保持这个姿势!”

咔!咔唻!

相机快门声不断响起。这可是绝佳的宣传机会一一皇帝亲自试乘汽车,这张照片明天就会登上帝国所有的报纸头版。

这也是弗朗茨给自己的商品亲自打gg了,又是一笔钱进帐啊,自己比历史上的弗朗茨可富裕太多了。

“好了,可以开始了。”弗朗茨挥挥手。

本茨熟练地转动曲柄,发动机轰鸣着激活了。维克托大公在本茨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松开刹车,轻踩油门。

汽车缓缓向前移动,然后越来越快。

“哦,上帝!”德维希大公抓紧了扶手,“这感觉真是真是太特别了!”

风吹乱了皇帝的胡须,但弗朗茨脸上露出了笑容。

“再快一点!”他大声说。

速度提升到了每小时25公里,两旁的树木飞速后退。护送的骑兵们策马跟在后面,但感觉有些吃力。

十分钟后,汽车缓缓停下。几位乘客都有些意犹未尽。

“太棒了!”弗朗茨跳落车,象个兴奋的大男孩,“本茨,这东西能降低成本吗?我听说现在市面上1000金克朗都买不到一辆性能不如这个的汽车。”

“陛下,恕我直言。”茨认真地说,“我们需要保持高定价。‘奥地利帝国汽车制造公司必须是高端品牌的代名词。毕竟,这是您坐过的车。”

“至于更便宜的型号,”他补充道,“我的团队正在设计。预计明年可以推出售价50

0金克朗左右的简化版。”

“很好。我希望给它起个名字一—迈巴赫。”弗朗茨说。

“迈巴赫更好听。”皇帝坚持道。

雨夜中的迈巴赫啊。

“好的,陛下。就叫迈巴赫。”本茨识趣地同意了。谁敢跟皇帝争论品牌命名权呢?

弗朗茨转向身旁的三弟:“路德维希,我希望你能负责一个新项目一一高速公路的规划与设计。维也纳的扩建工程基本完成了,你需要新的挑战。”

“是的,当初我就在设想,那是专门为汽车设计的道路。但是当时技术还不成熟,而且成本颇高,最后就没有大规模上项目。“弗朗茨解释道,“现在的道路依然是为马车设计的,路面有些不平,转弯太急,桥梁太窄。我们需要新型的道路一一更宽、更平、更直。”

“可是陛下,”德维希有些尤豫,“现在整个帝国的汽车加起来也不到一百辆”

“二十年后呢?五十年后呢?”弗朗茨反问,“我们必须有远见。想想看,如果每个中产阶级家庭都有一辆汽车,现有的道路系统根本无法承受。”

他指着脚下的柏油路面:“看到了吗?这种柏油路面技术我们已经在维也纳周边测试了七年,效果很好。防水、防尘、平整度高,维护成本也不算太高。”

“想象一下,从维也纳到佩斯,如果有一条这样的高速公路,行程可以从两天缩短到半天。对于军事调动、商业运输的价值无法估量。”

本茨先生插话道:“陛下说得对。在法国,拿破仑三世时期就开始改造巴黎周边的道路系统。虽然主要还是为马车服务,但已经考虑到了未来的须求。”

“而且,”弗朗茨继续说,“这种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可以提供大量就业机会。钱这个东西必须要花出去才有价值,我的弟弟们。”

“我明白了。”德维希大公点点头,“我会好好考虑的。也许可以先修建几条试验路段,比如维也纳到林茨,或者因斯布鲁克到萨尔茨堡。”

“这就对了。”弗朗茨满意地拍拍弟弟的肩膀。

这时,一位禁卫军军官策马奔来:“陛下,巴赫首相派人送来紧急公文,说是关于保加利亚的。”

弗朗茨的表情乏刻严肃起来:“保加利亚?又出什么事了?”

“据说是发生了起义,而且:“军官压企声音,“起义者打出了回归奥斯曼帝国的旗号。”

弗朗茨沉思片刻:“看来亚历山大的手段太过粗暴了。本茨先生,今天的试驾就到这里。你做得很好,继续努力。”

“夏夏陛下。”本茨躬敬地鞠躬。

皇帝转向两位弟弟:“我们得回去了。保加利亚的事情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如果俄国人处理不当,整个巴尔都会动荡起来。”

三人登上等侯的马车一一虽然汽车很新奇,但在可靠性上还是比不上载统交通工具。

马车缓缓驶向维也纳,身后,那辆崭新的汽车孤零零地停在阳光下,象是两个时代的分界线。

“陛下,”路德维希大公问道,“您真的相信汽车会取代马车吗?”

“不是相信,”弗朗茨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田野,“是确信。变革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们要么引领它,要么被它抛弃。没有第三条路。”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修真试炼 苏铭渊天焱 修仙:我以神通觅长生 综影视:攸宁的演绎人生 小老板的杀毒养成系统 梦衍轮回 心动限定予你吖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全民超人,闯荡诸天! 四合院:穿越送老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