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让哈布斯堡再次伟大! > 第350章 伦敦协定(解决卢森堡问题)以及教会的一些事情

第350章 伦敦协定(解决卢森堡问题)以及教会的一些事情(1 / 1)

1868年5月份,持续一年左右时间的卢森堡危机最终被解决了,英国、普鲁土、西班牙、法国、荷兰王国、比利时王国以及奥地利七国在伦敦签署了伦敦协定来解决卢森堡问题。

协定的细节经过激烈讨论后最终确定:

1卢森堡大公国将会以80万英镑的价格卖给比利时王国,国王兼任卢森堡大公。

2英国政府出一笔贷款解决荷兰王国的债务问题。

3普鲁士必须撤出驻扎在卢森堡的军队4卢森堡要塞被拆除,并且规定,卢森堡地区永久不得驻军,以实现中立化5再次明确规定德意志、意大利等地理名词不能作为发动战争的法理依据6法国、普鲁士将共同保障卢森堡的中立。

表面上看,各方都有收获。法国人将普鲁士赶出了卢森堡这个战略要地,拿破仑三世可以向国内宣称这是一次外交胜利。英国人避免了一场可能引爆整个欧洲的大战,维多利亚女王在日记中写道:“感谢上帝,和平得以维持。”普鲁士人虽然撤军,但成功阻止了法国直接吞并卢森堡的企图。荷兰国王威廉三世获得了急需的资金,解决了王室财政危机。比利时王国则意外获得了一块领土。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普鲁士跟法国都输了,普鲁士灰溜溜地从卢森堡撤军,而法国政府在法国爱国知识分子眼里则是又一次可耻地对普鲁士退步,国内抵触情绪再次宣扬起来。

普鲁土军方对撤军命令极为不满,一位将军甚至在军官晚宴上摔碎了酒杯:“我们不该离开那里,那里有我们的血!”法国国内,爱国知识分子在巴黎咖啡馆和报纸上击政府的软弱,维克多·雨果发表了一篇尖锐的评论:“法兰西的荣光又一次在外交桌上被出卖。”《费加罗报》讽刺政府“像害怕打雷的孩子一样逃避与普鲁士的对抗”。

但1868年5月底,法国跟比利时签订了一份新的条约,这份条约规定在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一世死后,卢森堡大公国将会由法兰西皇太子欧仁继承。

现在的利奥波德一世已经78岁了,在这个年代妥妥的高龄了,可能下一天就回归主的怀抱了,这对法国来说只不过是晚等几年的事情了。

不过这个条约暂时没有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大概要等到利奥波德一世撒手人寰的时候出现,到时候普鲁士才可能意识到自己又被“骗”了。

秋日的维也纳,薄雾笼罩着这座帝国之都。圣斯蒂芬大教堂哥特式的尖顶穿透云层,

仿佛要触及天堂。教堂内部,昏暗的光线通过彩色玻璃窗洒落,将圣徒们的形象投射在大理石地面上。

“来吧上帝的圣徒们,主的天使们,把我的灵魂带走把岁月赐予最不体贴的人,侍崇基督他称他为主,在阿芙拉的怀里推着他引导他,耶和华阿我从深处向你呼求:”

棺木前方,站着哈布斯堡王朝的内核成员一一弗朗茨·约瑟夫皇帝和他的母亲索菲大公夫人。二人都是褐色的礼服,以示对逝者的尊重。

弗朗茨悄悄打了个呵欠,快速地用手掩住嘴。上帝作证,他现在只想回到霍夫堡宫处理堆积如山的公文,而非在这里为一个几乎不认识的人哀悼。

死的人不重要,这是一位伯爵,1859年从托斯卡纳大公国逃难到维也纳的,象他这样的人,大概数以十计吧,但又重要,因为借着他死,索菲大公夫人强行拉着弗朗茨来了一趟圣斯蒂芬大教堂,要跟劳舍尔大主教谈谈天主教的事情了。

索菲大公夫人察觉到儿子的走神,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肘,投去一个责备的眼神。弗朗茨立即挺直了身体,表情重新变得庄重。

随看最后一声祷告结束,葬礼仪式正式告一段落。亲友们依次上前向费拉里伯爵的灵枢告别,然后缓缓离开教堂。弗朗茨本想跟随人群离开,但索菲坚定地握住了他的手臂。

“我亲爱的儿子,劳舍尔大主教有些话想和我们说。这关系到帝国的荣耀和上帝的旨意。”

弗朗茨点点头,他既然答应来了,自然也是想要看看劳舍尔大主教要卖什么关子。

劳舍尔大主教笑着走近,看上去对皇室成员的留下感到满意。他虽已近七十岁,但身体依然挺拔,双眼炯炯有神,充满了一种精神领袖特有的力量感。

“陛下,大公夫人,”劳舍尔行了一个得体的礼,“感谢您们能抽出宝贵的时间参加费拉里伯爵的葬礼。这位忠于上帝和皇室的虔诚之人,想必已在天堂得到了安息。”

“他是帝国的忠实朋友,”索菲回应道,声音中带着一种刻意的温情,“我们不能忘记那些因坚守信仰和忠诚而流落异乡的人们。”

弗朗茨对宗教的态度一直很实际。他知道天主教是哈布斯堡王朝的传统盟友,但也是潜在的竞争对手。

历史告诉他,天主教会一旦做大,就会挑战王权的权威。19世纪的政教协议给了天主教太多特权,几乎让教会成为了“国中之国”。

正因如此,在过去的几年里,他修改了政教协议,削弱了教会的独立性,使奥地利的天主教完全服从于政府领导。

“陛下,”劳舍尔大主教看着皇帝,“我想借此机会谈一件关乎上帝荣耀与帝国未来的重要事宜。也许我们可以移步到圣器室进行讨论?那里更为私密。”

弗朗茨点头同意,跟随大主教向教堂深处走去。圣器室是存放教堂珍贵圣器和祭服的地方,也是神职人员在礼拜仪式前准备的私密空间。

劳舍尔示意皇帝和大公夫人在椅子上就座。这些椅子背面雕刻着哈布斯堡家族的纹章,显然是专为皇室成员准备的。室内烛光摇曳,墙上挂着描绘圣经场景的壁毯,一尊巨大的耶稣受难像悬挂在中央,仿佛在见证着这场谈话。

大主教在一旁的小桌上倒了三杯葡萄酒,将其中两杯躬敬地递给皇帝和大公夫人。

“为了纪念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他举起自己的酒杯,“也为了庆祝上帝赐予哈布斯堡王朝的荣光。”

“陛下,”劳舍尔终于切入正题,“距离我们伟大的帝国收复圣地已经三个月了。上帝保佑了您的军队,让您成功完成了八个世纪以来基督徒的梦想一一将耶路撒冷从异教徒手中解放出来。”

“是的,这是上帝的旨意。”索菲热切地说,眼中闪铄着宗教狂热的光芒,“我的儿子完成了先辈们未能完成的使命。”

弗朗茨略感不适地微微挪动了一下身体。他当然为收复耶路撒冷而自豪,这一军事成就大大提升了奥地利在欧洲的地位。但与母亲和大主教不同,他更看重的是战略和政治意义,而非宗教像征。

“罗马已经沸腾了,”劳舍尔继续兴奋地说道“教皇陛下亲自主持了感恩弥撒,赞美上帝通过哈布斯堡的剑将圣地归还给基督教世界。整个欧洲的天主教徒都在为您的胜利欢呼。”

弗朗茨点点头,等待着大主教真正想说的话。

“陛下,”劳舍尔终于问出了关键问题,“您何时计划前往耶路撒冷接受加冕?作为耶路撒冷国王,您应当在圣墓教堂接受上帝的祝福,正如古代的国王们一样。”

啊,终于来了。弗朗茨心想。

他确实继承了“耶路撒冷国王”这一古老的头衔,这是历史上十字军东征创建的耶路撒冷王国留下的遗产。但自战争结束以来,他一直忙于处理帝国内部事务一一集成新征服的领土、发展工业、处理金融危机的隐患,以至于将加冕仪式的事情暂时搁置了。

“大主教阁下,”弗朗茨谨慎地回答,“我当然计划前往圣地接受这一神圣的头衔。

只是近来帝国事务繁多,特别是新领土的集成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

他停顿片刻,思考着一个既不会得罪教会又能给自己留有馀地的回答:“也许明年夏天会是个合适的时机。届时巴尔干新获的领土局势应该已经稳定,耶路撒冷也会在帝国的治理下重新变得繁荣起来,到时候我可以安排一次正式的朝圣之旅。”

这个模糊的承诺显然没有满足劳舍尔的期望,但大主教足够精明,知道不应该在这个问题上过于逼迫皇帝。

“明年夏天,”他点头表示理解,“那将是个合适的季节。耶路撒冷七月的阳光会让加冕仪式更加辉煌。”

索菲大公夫人却不能接受这种模糊的态度。作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她为儿子亲手收复圣地而骄傲,这在她看来是哈布斯堡王朝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夏天?”索菲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满,“弗朗茨,为什么要等那么久?圣诞节不是更合适的时机吗?在救主降生的日子里,在他诞生的土地上加冕,这不是再合适不过的安排吗?”

“母亲,耶路撒冷的局势还没有安定下来,而且,帝国现在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

“大公夫人,”大主教温和地说,“陛下的顾虑是合理的。需要精心准备,

我们不能仓促行事。更重要的是,这不仅仅是一场宗教仪式,还是一次政治宣言。我们需要确保欧洲各国的代表都能出席,见证哈布斯堡王朝的荣光。”

索菲不情愿地点了点头,虽然她还是认为应当尽快举行加冕仪式,但她也理解政治现实的复杂性。

弗朗茨感激地看了大主教一眼。劳舍尔虽然是教会的领袖,但他首先是个奥地利人,

理解帝国利益与宗教理想之间需要平衡。

“不过,陛下,”劳舍尔继续道,语气变得更加慎重,“关于耶路撒冷的管理,我希望能代表奥地利天主教会提出一些建议。”

弗朗茨挑起眉毛,示意他继续。

“教会当然希望在圣地拥有相应的地位,“劳舍尔说,“但我们理解,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帝国,奥地利必须在耶路撒冷展现出宗教包容的态度。我的建议是,让天主教在圣地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容纳其他宗教的合法权益。”

“我赞同您的看法,大主教阁下,”弗朗茨回应道,“圣地应当成为各种信仰和平共处的典范,当然,在天主教的主导下。”

劳舍尔满意地微笑着,然后提出了另一个请求:“关于加冕仪式,罗马方面非常希望能够亲自主持,并授予陛下’耶路撒冷守护者的荣誉称号。”

弗朗茨的眉头几乎不可察觉地皱了一下。让教皇主持加冕仪式意味着承认教皇对耶路撒冷拥有某种程度的宗教权威,这可能会削弱奥地利对圣地的直接控制。

“此外,”劳舍尔继续道,似乎没有注意到皇帝的微妙反应,“教皇还提议重振古老的耶路撒冷骑士团,授予参与远征的奥地利将士圣骑士的称号。这将是对他们英勇行为的神圣承认。”

“这是个有趣的提议,我认为可以接受教皇的祝福,但骑士团的创建和勋章的授予应当由奥地利皇室直接管理。毕竟,这些勇士是为了帝国而战。”

“陛下的意见非常合理。事实上,我认为奥地利教会应该在圣地的监护权上扮演主导角色,而不是罗马直接控制。”

“您的意思是?”

劳舍尔向前倾身,声音降低了几分:“陛下,罗马与维也纳的距离,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教皇虽然是教会的精神领袖,但奥地利的教会事务应该由奥地利人管理。我认为,圣地的教会行政应当直接由维也纳的大主教一一也就是我一一负责,而不是由罗马派来的红衣主教管控。”

“什么?”弗朗茨有些惊讶,这是啥意思,劳舍尔大主教不想罗马插手吗?

“我觉得可以设立圣地宗教事务特别专员的职位,帝国获得对耶路撒冷教务的监督权。在耶路撒冷本地,可以设立一位辅理主教或者总代理,负责日常事务,最终向维也纳然后再是罗马汇报。”

“我认为您的建议很有见地,大主教阁下,”弗朗茨思考片刻后回答,“确实,圣地的日常管理最好由那些了解帝国国情和政策的人负责。”

“不过之前帝国已经设立了宗教管理委员会,不过委员长一职一直空缺,也许您可以兼任。”

劳舍尔的眼晴亮了起来:“陛下太慷慨了。”

“关于加冕仪式,我想它应该反映奥地利的传统和特色,同时尊重圣地的神圣性。也许可以邀请教皇派代表参加,但仪式本身应由奥地利的神职人员主持。

2

劳舍尔信心满满地回答:“陛下,我将亲自设计仪式的细节,确保它既符合教会传统,又彰显帝国威严。如果陛下允许,我愿意亲自前往耶路撒冷,为这一历史性时刻做准备。”

“当然,”弗朗茨点头同意,“没有人比您更适合这一任务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兆灵 明末隐龙 咸鱼小妾室今天升职了吗? 凤临异世:废柴四小姐傲视苍穹 四合院,我可以回到二十二世纪 夏夜晚风与旧糖纸 快穿:人渣洗白操作指南 嘉靖帝剧情,可朕修成了! 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 家族修仙:从仙猫谷到九大神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