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7年秋到1868年4月份,俄国发动了最大规模的对君士坦丁堡的进攻,此次进攻最终伤亡5万8千人,战役失败,未能攻克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这座横跨欧亚的古城,见证了无数帝国的兴衰。从拜占庭到奥斯曼,它如同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静伫立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之畔。城墙上的弹痕和血迹讲述着最近这场惨烈的围城之战。
四月的风夹杂着海水的咸味和烟火的气息吹过海峡,将黑色的浓烟卷向高空。从马尔马拉海方向望去,君士坦丁堡的轮廓在晨雾和战火的烟尘中若隐若现,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圆顶和奥斯曼清真寺的尖塔依然屹立不倒,俯瞰着这座刚刚经历浩劫的城市。
由于奥地利一方不断地把人往奥斯曼帝国剩馀领土部分驱赶,外加之蒙特内哥罗军队或者披着蒙特内哥罗军服的奥地利人的所作所为,以及俄国人历来的暴行,这让很多奥斯曼人都认为这是关乎自己生存的绝命一战。
在巴尔干半岛的山区,成千上万的难民拖家带口向南逃亡。他们中的许多人曾在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和色雷斯地区生活了数代,如今却被迫离开家园。老人们背着一生的积蓄,妇女们抱着哭泣的婴儿,孩子们牵着羊群和山羊,形成一条绵延数公里的悲惨队伍。
当这些难民抵达君士坦丁堡时,他们的悲惨遭遇激起了全城的愤怒和恐惧。在清真寺和市场中,人们互相说看巴尔干各地穆斯林被屠杀的故事,这些或真或假的传言如同烈火,点燃了奥斯曼人的战斗意志。
素檀的出现极大地鼓舞了士气。街头巷尾贴满了号召全民抵抗的布告,上面用阿拉伯文、土耳其文和希腊文写着:“保卫伊斯坦布尔,保卫我们的家园!”
各行各业的人们放下工作,拿起武器。渔夫们用他们熟悉的海域为城市提供食物;工匠们日夜不停地修补城墙和制造简易武器;妇女和孩子们运送弹药和食物,照顾伤员。甚至非穆斯林社区一一希腊人、亚美尼亚人和犹太人也参与防御,因为他们明白,如果城市陷落,他们的命运同样堪忧。
君士坦丁堡是一座古老而又兼顾的城市堡垒,普通的火炮对其造成的损害不算太大,
奥地利将自己的155毫米榴弹炮也卖给了俄国人三十多门,但是对于一座人口七八十万的大城市来说,的确数量太少了点。
俄军的炮兵阵地上,土兵们日夜不停地操作着这些庞然大物。每一发炮弹都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和刺鼻的硝烟,但对坚固的城墙造成的伤害却远低于预期。
“该死的,”一位俄军炮兵上尉战后骂道:“这些建筑是厚得象山一样!我们需要更多的重型榴弹炮,而不是这些玩具!”
再有一点就是英国人源源不断地武器物资输送,这可真怪不得奥地利啊,沙皇陛下明鉴,奥地利舰队打不过这帮该死的英国佬啊。
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马尔马拉海上,英国军舰公然护送着运送军火和补给的商船进入君士坦丁堡港。这些船只上复盖着帆布的货物中,藏着最新式的阿姆斯特朗炮、恩菲尔德步枪以及大量的弹药和医疗物资。
虽然英国官方坚持只是“人道主义援助”和“商业交易”,但实际上,英国政府正通过各种隐蔽渠道全力支持奥斯曼帝国。
根据攻城的俄军官兵报告,他们发现了肯定有英国军队参与了这场防御战。
俄国使节立即向英国提出抗议,指责其直接军事干预。但英国外交大臣斯坦利在给俄国大使的回信中断然否认:“英国严守中立,任何关于英国军队参与君士坦丁堡防御的指控都是毫无根据的。如有英国公民参与,纯属个人行为,与英国政府无关。”
事实上,有数百名乃至千名“退役”英国军官和士兵以“志愿者”和“军事顾问”的身份参与了城防组织和训练。这些人表面上是受雇于奥斯曼政府的私人雇员,但实际上大多数人的薪水仍来自英国国库的秘密账户。
不管怎么样,这场持续了近半年的围城战,结束了。
1868年4月20日,俄军总部,君士坦丁堡北方的的卡拉不伦。
一片狼借的指挥部内,俄国将领们面色阴沉。地图上标记的进攻路线和预定突破点已经被红色的叉号复盖,代表一次次失败的尝试。
“就差最后一点!就差最后一点啊!”阿尼奇科夫中将直接将一把军刀扔到了地上,大声骂道:“该死的后勤部,都应该枪毙!”
“我们的武器跟弹药都不能及时的供应上来!”阿尼奇科夫中将红看眼睛怒骂道:“还有炮弹,他妈的合格率能有一半吗!”
他猛地踢翻一张小桌子,上面的茶杯和文档散落一地。几位年轻军官低着头,不敢直视这位暴怒的将军。房间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阿尼奇科夫粗重的呼吸声和远处隐约传来的炮声。
参谋长费奥多罗维奇也是狠狠地握紧拳头,砸在桌子上,“要不是后方那帮人拖后腿,我们早就拿下君士坦丁堡了。”
“三周前我们请求的炮弹和弹药到现在只到了一半,”他翻开一本厚厚的记录本,指着上面的数字,“而且质量差得离谱。据前线报告,有近四分之一的炮弹要么不爆炸,要么偏离目标。这简直是谋杀我们自己的士兵!”
房间角落里,几名年长的军官交头接耳,低声讨论着。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上校悄声说:“这不仅仅是后勤问题英国人的干预比我们预想的要严重得多。而且事实上,我个人猜测肯定有上万名英国士兵参与了守城。”
阿尼奇科夫不情愿地弯腰拾起军刀,重新系在腰间。
“我们对君士坦丁堡的防御估计的严重不足,攻克这样的巨型堡垒城市,需要大量的八英寸、68磅的攻城炮,而这些我们和奥地利人都很少,再者,我们也没有想到奥斯曼人的抵抗这么强烈。”
巴雅廷斯基亲王站起身,走到挂在墙上的君士坦丁堡地图前。
“我们低估了这座城市的坚固程度。”他轻声说,“自从拜占庭时代起,这里就被设计为能抵抗任何攻击的堡垒。奥斯曼人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增加了新的现代化防御工事。
更重要的是:”他停顿了一下,转向在座的将领们,“我们低估了一个绝望民族的抵抗意志。”
房间里的军官们沉默不语。他们都亲眼目睹了奥斯曼守军的顽强抵抗一一那些士兵宁愿战死也不投降,即使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也用冷兵器与俄军肉搏。
“亲王殿下,我们要不然再冲一次,我亲自带队!”阿尼奇科夫中将不甘心地说道,“就差那么一点点了!西南角突破,我们可以.”
“阿尼奇科夫,事实已经如此了,接受圣彼得堡的命令,撤军吧。”巴雅廷斯基亲王无奈地说道:“这次战争我们占领了足够多的地盘,只需要下次,
下次,君士坦丁堡肯定会是我们的。”
亲王的语气平静但坚定,不容置疑。他从内袋中取出一封盖有沙皇印章的命令,放在桌上。
“这是亚历山大沙皇陛下亲自签署的命令。考虑到目前的伤亡和国际形势,我们将停止对君士坦丁堡的攻击,巩固已经占领的领土,和奥地利人一起准备和谈。”
阿尼奇科夫听到这个消息,脸色变得惨白,然后又涨得通红。他的拳头紧握,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但最终还是泄气般地长叹一声:“哎!”
其他军官也显露出失望的神色,但没有人敢公开质疑沙皇的命令。半年的血战,近六万人的伤亡,最终却没能实现俄罗斯几个世纪以来的梦想一一重新夺回东正教世界的中心。
“是,亲王殿下。“参谋长费奥多罗维奇鞠躬应答,“我会立即起草详细的执行计划。”
“要快,要彻底,”巴雅廷斯基冷笑道:“不留一块能用的土地,不留一座完整的房屋。让奥斯曼人明白,虽然他们守住了君士坦丁堡,但代价将是毁灭。”
近东和会是在维也纳召开的,参与者只有英国、法国、俄国、奥斯曼帝国以及奥地利五个国家,其他国家都没有邀请,而且英法很忙啊,除了近东和会之外,他们还有卢森堡问题没有解决,法国跟普鲁士的军队已经对峙了大半年了,不过对峙对峙着,火药味也下去了,大部分吃瓜群众都感觉这俩打不起来。
“不行,不行。”英国特使索尔兹伯里勋爵伸出手疯狂地挥舞着,“这、这几乎是整个奥斯曼整个巴尔干半岛的领土了,这怎么行?太过了吧。”
虽然他与弗朗茨私下达成了某种协议,但奥地利和俄国人的胃口明显超出了英国政府的预期。
“我必须提醒各位,”索尔兹伯里继续不满地说道,“英国政府同意参加这次和会,
是基于一个前提:维持奥斯曼帝国的内核领土完整。而现在,奥地利和俄国的要求几乎是要瓜分整个巴尔干。这远远超出了我们能够接受的范围。”
事实上,奥斯曼帝国现在基本上是围绕着色雷斯地区、马其顿地区、萨洛尼卡省进行抵抗,这些地方的经济价值非常高,人口也多,算是奥斯曼的内核地带了,围绕着山地,
艰难地防御看。
斜倚在椅子上的俄国特使内塞尔罗德鼻子一斜,说道:“要不然我们接着打?要知道沙皇陛下跟弗朗茨陛下心善,才同意了停战谈判和和谈,要不然,我相信这会儿,马其顿全境早就是奥地利的了,而我们也已经攻下了君士坦丁堡。”
那你们来啊!奥斯曼特使阿里帕夏心里面在怒吼着,却朝向奥地利的外交大臣施墨林男爵,“男爵阁下,这场战争已经导致了数百万奥斯曼人的流离失所,还有数十万伤亡,
这个数字还在增加,为了和平和人道,请结束这场战争吧。”
外交大臣施墨林男爵笑眯眯地说道:“那是当然,这也是我们召开和会的原因。请放心,这场战争马上就会结束了,只不过就是条件问题。”
奥地利一方的条件就是塞尔维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纳、阿尔巴尼亚、马其顿、伊庇鲁斯、萨罗尼加省、耶路撒冷王国,以及赔偿1500万弗洛林(140万英镑)的战争赔款。
这些地区大部分都已经被占领了,比较麻烦的就是俄国人的战争赔款以及要求的政治改革和出卖伊斯兰教的圣地耶路撒冷,14亿卢布,现在把奥斯曼打包卖掉都卖不出这个价钱,这是弗朗茨得到俄国人要求的条件之后第一时间想到的。
这也难怪和谈一直没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