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9月19日,从美国内战演变成北美战争的这场大战终于结束了,在西班牙王国、奥地利帝国、法兰西帝国的斡旋下,出于为了世界和平跟人民幸福的高贵理想,北美战争谈判顺利完结。
尽管在谈判的期间,还发生过几次美军和英军互相偷袭的小规模行动,但正面的大战役的的确确是结束了,这些行动被认为是私下军官的私自行动,各自在各自的军事法庭据说接受了审判。
巴黎的基德塞伯爵宫,巨大的水晶吊灯将黄金装饰的墙壁和天花板照耀得熠熠生辉富丽堂皇的家具和装饰彰显著法兰西帝国的威严与豪华。
大厅中央摆放着一张巨大的橡木长桌,桌上整齐地放置着多份《北美和平协议》文本,周围坐满了各国代表和外交官。长桌一端是协调国的代表:法兰西帝国外交大臣爱德华·德鲁安·德·吕伊斯侯爵、西班牙王国外交大臣莱奥波尔多·奥唐奈尔将军、奥地利帝国外交特使约翰·伯恩哈德·冯·雷希贝格伯爵。
长桌另一端坐着这场战争的主要参与者:代表北方联邦的国务卿威廉·苏厄德;代表南方邦联的副总统亚历山大斯蒂芬斯;代表英国的外交大臣约翰·罗素勋爵;代表印第安联合酋长国的首席酋长德桑卡·威塔克。
拿破仑三世本人并未出席这最后的签字仪式,但他的画象高悬在会议厅的正墙上,仿佛在俯视着这场由他主导的外交胜利。法国外交大臣德吕伊斯侯爵站起身,讲道:
“先生们,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我们聚集在此,为北美大陆近四年的流血冲突画上句号。”德吕伊斯侯爵环视四周,目光在各国代表脸上逐一扫过,“在拿破仑三世皇帝陛下、伊莎贝拉二世女王陛下、弗朗茨·约瑟夫皇帝陛下的共同斡旋下,出于为了世界和平的高贵理想,我们终于达成了各方都能接受的和平方案。”
“这场战争已经夺走了太多生命,破坏了太多家园。今天,我们不仅要结束战争,更要为北美大陆创建一个新的、更加平衡的秩序,确保未来的和平与稳定。”
随后,会议进入了正式审议协议条款的环节。一位法国外交官站起来,开始朗读协议的主要内容。随着每一条款的宣读,参会者的表情各异一一英国代表微微点头,北方联邦代表苏厄德的脸色越来越阴沉,南方邦联代表斯蒂芬斯则努力保持着外交性的微笑。
根据《北美和平协议》,北美大陆的地图将被彻底重绘,大致上如下。
第一条是英国将获得美国中部的达科他地区、东北部的缅因州、新罕布夏州、佛蒙特州,以及密歇根州北部的一部分土地,总计约10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210万人口。
这一条款的宣读引起了会场一阵细微的骚动,因为这意味着英国不仅成功地将加拿大领土向南扩展,还获得了战略性的五大湖北部控制权和新英格兰地区的大部分。
罗素勋爵在这条被宣读时微微挺直了身子,达科他地区虽然人口稀少一一仅有三到四万人一一但其8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领土对于巩固英国在北美的存在至关重要。此外,获得新英格兰三州不仅意味着领土和人口的增加,更重要的是从战略上切断了北方联邦与加拿大的直接接壤,为英属北美提供了更大的安全缓冲。
第二条是南方邦联正式获得独立承认,其领土包括分离出的南方各州,但必须将亚利桑那地区割让给法国。法国随后将根据“法墨友好协定”,将这块土地交换给墨西哥帝国。
顺便一提,这个举动让法国人在墨西哥帝国的受欢迎程度高了不少,而皇帝翁贝托一世支持率也相应的提高了不少。
第三条则是印第安联合酋长国正式独立,获得大约8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包括新墨西哥地区和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一个狭长地带,后者为该新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出海口。
北方联邦政府毫无疑问是损失最为惨重的,失去约三分之一的领土和人口,但是也保留了工业内核区和大部分人口中心,在适当政策引导下,仍有潜力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家。
弗朗茨觉得真到了那个时候,如果南方邦联不进行变革和发展工业,估计第二次南北战争会被揍得找不着南。
同时,关税方面,北方联邦政府需要将现有关税下调到百分之17,同时许诺,十年之内不准变更,如果变更,签字国有权进行纠正。
而在大洋彼岸,林肯总统在白宫东厅正式签署了接受《北美和平协议》的文档。仪式简短而肃穆,只有少数内阁成员和国会领袖出席。
随后,他向在场的记者宣读了一份简短的声明:“作为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我正式接受《北美和平协议》,以结束这场已造成过多痛苦和损失的战争。同时,我宣布立即辞去总统职务,将领导国家的责任交给安德鲁·约翰逊副总统。愿上帝保佑美国。”
声明发布后,林肯没有回答任何问题,直接离开了会场。几小时后,他的辞呈被送到国会,并立即被接受。约翰逊在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的监誓下宣誓就职,成为新的美国总统。
约翰逊总统首要举措是宣布要举行选举,没办法了,全体内阁都有责任,而议员们恨得他们牙痒痒,同时又觉得还是他们呆在台上一段时间好一些。
迪伯尔要塞的晨雾如同一层薄纱,笼罩着这座饱经炮火摧残的军事堡垒。要塞内外,
死亡的气息与火药的味道交织在一起。自1月份普奥联军包围迪伯尔要塞以来,这座丹麦王国最重要的防御工事已经承受了三个多月的持续炮击,现在它的轮廓已变得残破不堪,
就象一头受伤的野兽,固执地拒绝倒下。
格拉芬将军是丹麦军队中最受尊敬的指挥官之一,不过这位经验丰富的军人正坐在一张简陋的木桌前,面前摆看一块干硬的黑麦面包和一碗稀薄的燕麦粥。要塞的物资日益遗乏,连指挥官也只能吃这样简单的早餐。
“呼!”一声巨响从远处传来,要塞再次被敌军炮火击中。天花板上的灰尘随着震动落下,洒在格拉芬的早餐上。他似乎对此已经习以为常,只是轻轻拍了拍面包上的灰尘,然后继续啃着这块坚硬得象石头的食物。
“将军,将军!”一个声音打破了早晨短暂的宁静。官克里斯蒂安·莫勒少校冲进房间,脸色苍白,额头上布满汗珠,显然是跑了很长一段路。他的制服沾满了灰尘,右肩上还有一小块血迹,可能是在穿越被炮击的局域时被碎片擦伤。
“将军,”莫勒少校气喘吁吁地说道,同时从口袋里掏出一封已经被汗水浸湿的信纸,“弗雷德里克·斯坦曼将军的部队在比隆被奥地利人追上了,被击溃了。”
他把信纸放在格拉芬将军面前的桌上,手指还在微微颤斗。房间里的其他军官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停止了交谈,所有目光都聚集在指挥官身上,等待他的反应。
格拉芬将军放下手中的面包,拿起信纸,仔细阅读起来。他的表情几乎没有变化,只是眉头微微皱起,显示出他内心的担忧。斯坦曼将军的部队本应该从侧翼牵制敌军,为迪伯尔要塞争取更多时间,但现在这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
读完信后,格拉芬将军抬起头,脸上带着一种平静的接受:“这没什么奇怪的。奥地利人有三个完整的军队师,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斯坦曼只有不到五千人,还都是仓促征召的民兵。”
莫勒少校似乎有些惊讶于将军的淡定反应:“但是将军,这意味着:”
“这意味着我们现在真的孤立无援了,”格拉芬将军替他说完,“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军队已经控制了石勒苏益格的大部分地区,他们正在控制日德兰半岛。斯坦曼的失败只是证实了我们早就知道的事实。”
格拉芬将军站起身,走到墙上挂着的大型地图前。这是一张详细的迪伯尔要塞及其周边地区的军事地图,上面用红蓝两色的大头针标注着敌我双方的位置。红色的大头针明显多于蓝色的,几乎完全包围了要塞所在的位置。
“我们的士气如何?”格拉芬将军问道,目光仍然盯着地图。
莫勒少校尤豫了一下,查找着合适的词语:“说实话,将军,经过三个多月的围城,
士气相当低落。食物短缺,弹药有限,而且持续的炮击让人难以休息。”他停顿了一下,
然后补充道,“不过,也有一些好消息。土兵们已经学会了如何躲避炮击,伤亡率比开始时低了许多。他们也变得更加团结,一种:一种共同命运的感觉。”
格拉芬将军点点头,嘴角露出一丝苦笑:“在死亡面前,人往往会发现真正的友谊。”
一名站在房间角落的军官,军需官汉斯·彼得森上尉,清了清嗓子:“将军,关于物资我们的粮食最多还能维持两周,弹药情况更糟,特别是炮弹。如果敌人发动全面进攻,我们的防御火力将极为有限。”
格拉芬将军沉默了片刻,仿佛在心中计算着什么。然后,他的目光落在地图右上角的一个小岛上一一阿尔森岛。这是丹麦在石勒苏益格地区仅剩的几块领土之一,也是迪伯尔要塞唯一可能的撤退路线“阿尔森岛的防御工事进展如何?”格拉芬将军问道,声音中透露出他已经开始考虑撤退的可能性。
格拉芬将军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阿尔森岛可能是他们最后的避难所,
至少可以为丹麦争取更多的外交时间,或许能够引来国际干预。瑞典已经半公开地承诺支持丹麦,英国和法国也表示关切。如果能够坚持得更久一些,也许局势会有变化。
就在这时,又一名军官匆忙进入房间。雅各布森少校,他负责监测敌军动向和天气情况。
“将军,”雅各布森少校有些兴奋地说道:“根据我们的观测和当地渔民的经验,后天很可能会有大雾。浓雾通常会持续整个早晨,能见度极低。”
格拉芬将军的眼睛亮了起来。在浓雾的掩护下撤退,可以大大减少被敌军发现和攻击的风险。这可能是他们最好的机会。
“很好,我们利用这个机会撤离迪伯尔要塞。按照早就准备好的撤离计划,明天晚上开始,部队将分批量通过浮桥撤往阿尔森岛。”
格拉芬将军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继续他那被打断的简陋早餐,心情还不算特别糟糕,
迪伯尔要塞的防御任务已经完成一一它成功拖延了敌军三个多月,为丹麦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现在,是时候保存有生力量,继续在其他战场抵抗了。
不过没过多久,房间的门再次被推开。汉森中尉,他的脸色比之前的任何人都要苍白,眼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将军,”汉森中尉的声音几乎是颤斗的,“刚刚收到最新报告阿尔森岛的浮桥昨晚被敌军炮火摧毁了至少一半,他们、他们可能知道了我们的计划。”
房间里顿时一片寂静,仿佛时间都停止了流动。格拉芬将军放下手中的茶杯,“确认消息来源?”
“将军,”汉森中尉回答,“消息您亲自设置的观察哨。我也去查看了,甚至,我担心现在浮桥那边夜间可能有普鲁土人的埋伏。”
格拉芬将军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缓缓站起身,“我们被困住了,”环视四周,他继续说道:“我们没有退路,只能战斗到最后。”
在场的军官们互相对视,脸上写满了震惊和恐惧。塞已经变成了一个死地,
一个没有生还希望的陷阱。
军需官彼得森上尉是第一个打破沉默的人:“将军,考虑到我们的物资状况,如果继续抵抗,最多能坚持两周。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伤亡只会越来越严重。”
“也许我们应该考虑谈判,”莫勒少校小心翼翼地建议道,“也许敌人会给我们体面的投降条件。毕竟,我们已经证明了丹麦军队的勇气和决心。”
格拉芬将军转过身,面对他的军官们。他的表情严肃但不是绝望:“各位,我理解你们的担忧。但我们代表的不仅仅是迪伯尔要塞,而是整个丹麦王国。我们的抵抗,每多坚持一天,都可能影响战争的最终结果。”
他走回地图前,指着阿尔森岛和远处的丹麦本土:“虽然我们被切断了撤退路线,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立即投降。我们仍然有弹药,有食物,有坚强的土兵。我们将继续战斗,直到::直到不再有战斗的可能。”
“继续奋战吧,丹麦人。”
尽管丹麦军队的作战意志很顽强,但缺物资的他们也抵抗不了多久,迪伯尔要塞最终在半个月之后投降,时间是1864年9月27日,而同时,日德兰半岛全境都被普奥汉三国联军占领,丹麦王国只剩下了西兰岛、菲因岛、博恩霍尔姆岛等几个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