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51年12月31日奥地利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颁布《新年前夜诏书》废除了1848年革命期间颁布的宪法之后,大抵已经有11年没有宪法了,这个国家的人民也差不多已经习惯了没有宪法的状态。
有或者没有大家都要干活吃饭,更别说现在在弗朗茨的领导下,帝国的版图越来越大,人民生活水平至少在一点点的提升着,维也纳的市民们经常能享受到其他国家没有的先进科技,当然也可以说是在当小白鼠,电灯发明并且推广过程中不少人被电死。
除了大学生、一些贵族还有资本家、大学教授之外,很多人都不再提宪法这件事情,但今天1863年3月1日,《奥地利帝国1863年宪法》正式颁布了。
南德意志和中部的一些邦国统一之后,事实上也成为了宪法的推动者,他们迫切需要一部宪法来稳定当初在统一谈判时候说好的自治权,虽然哈布斯堡的名声很好,但有一份白纸黑字的协议来保证也就更好了。
除此之外就是弗朗茨的推动了,一部完善的宪法能够为帝国创建起清淅的政治框架,厘清权力分配,规范立法程序,保障公民权利,从而为这个庞大帝国的统治提供稳定基础。
新宪法的内核框架分为几个主要部分:
首先是关于皇权的规定。作为帝国元首,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统帅三军、宣战和、缔结国际条约、任命与解散内阁、召集和解散议会等重大权力都集中在皇帝手中。这些条款的措辞既体现了皇权的威严,又为其行使提供了法律依据。
行政体系方面,帝国首相作为最高行政长官,只对皇帝一人负责。这一点与英国的议会制有着根本区别一一帝国内阁无需向议会负责。内阁成员的任免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这确保了行政系统的统一性和效率。
议会制度采用两院制:
上院代表各邦国利益,由世袭贵族、教会高层、皇帝任命的终身议员组成。
下院则是代表全体人民,通过选举产生。
所有重大法案都需要经过两院审议通过。
公民权利:保障言论、出版、集会自由。
保障职业选择自由。确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保护私有财产权。确立宗教信仰自由::
统一的货币(克朗)、度量衡和关税政策这个宪法跟上次汉泽尔教授与雷格斯伯格男爵拿来的宪法草案有些许不同,
例如,投票权资格上。
国籍要求:必须拥有奥地利帝国国籍,在帝国本土或殖民地长期居住,不得持有外国国籍。
个人条件:年满25周岁,具备小学以上学历,拥有至少5年社会工作经验,在本行业有一定成就(需有官方证明),无犯罪记录,政治立场正确,拥护哈布期堡的统治,无反政府言行,履行过兵役义务。
特别规定:女性同样享有投票权军事制度沿袭了以往的双轨制,分为帝国中央军和各邦国的地方部队。不过现今只有实力较强的巴伐利亚、符腾堡和巴登三国还保有自己的军队,其馀小邦和黑森公国的军队都已并入中央军。各邦军队的军费由邦国自理,他们可以自行设计制服、采购武器装备,但必须事先向维也纳报备获准。
虽然根据宪法规定,弗朗茨皇帝对各邦国军队拥有最高统帅权,但实际上任何军事调动都需要与邦国政府进行协商。其中巴伐利亚王国保持着最庞大的地方车事力量,常备车达到五万人规模,
在民族政策方面,新宪法确立了一个关键原则:承认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所有民族的不可分割的统一性,同时保障各民族、地区和邦国享有自治权利。宪法强调,这种自治与团结并不矛盾,反而是维系帝国稳定的基石。
帝国语(以维也纳德语为基础)为官方语言,用于政府文档、法律文书及教育系统,帝国语必须作为必修课程纳入学校教育。
为了更好地实施这些政策,政府决定在1863年开展一次全面的人口与民族普查,以准确掌握帝国境内错综复杂的民族分布状况和文化特征。
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些法学教授指出来比如所谓的宪法跟君主立宪相差甚远,皇帝权力极大,中央政府权力极大等等,但大部分知识分子和资本家们还算是比较满意的,至少鼓捣出来一部宪法,这在保守派大本营的奥地利也算是一个进步了。
宪法的事情先放到一边,来自丹麦王国的消息让弗朗茨感觉有些头大了。
丹麦的腓特烈七世陛下身患丹毒,修养了一个多月还没好,眼看着就要不行了。
排特烈七世没有合法继承人,所以,他死之后,新任国王没有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两公国的统治权。
丹麦国王排特烈七世带领丹麦人民打赢了第一次普丹战争,深受人民爱戴,
而且他很开明,放权给内阁政府,他的威望很高,有他在暂时还能压制住丹麦狂热的民族主义分子。
说起来民族主义分子真的是很多小民族得以复国的积极因素,但也有可能成为小国灭亡的原因。
丹麦国王排特烈七世可太清楚合并了北德意志邦国那边的普鲁士军国主义分子有多想要复仇了,所以他将丹麦的亚历山德拉公主嫁给了英国威尔士亲王阿尔伯特·爱德华,这可以视作是英丹两国关系的提升,也是丹麦为了保住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的一种举措。
他又一直在指使内阁跟奥地利谈判,包括奥地利想要创建的中欧经济同盟,
他甚至想要用谈判中的零关税政策来获得奥地利对丹麦的支持,但很可惜,被弗朗茨和布尔伯爵拒绝了,丹麦毕竟只是一个小国,也没多少市场和原材料,德意志可就大了,为了丹麦得罪全德意志,弗朗茨还没那么不智。
另外就是拉俄国的关系。
御前会议厅内,水晶吊灯的光芒洒在橡木长桌上。弗朗茨坐在主位,手中拿着一份用精美羊皮纸书写的外交报告,眉头微皱。
“你们觉得丹麦国王腓特烈七世一死,普鲁士会对丹麦出手吗?”弗朗茨拿着这份文档,左看右看,然后问了问坐在大桌子两旁的内阁官员们。
“陛下。这个我觉得索要两公国存在这个可能性,但开战应该不大可能。”首相布尔伯爵开口说道,“普鲁士那边因为普法边境问题,处理了一小批边境军官,那些整天着打仗的主战派的气焰小了不少,而按照安东亲王领导的政府来看,他们不象是个愿意随意开战的政府。”
外交大臣安东冯施默林双手交叉,也同意首相布尔伯爵的看法:“陛下,
目前帝国政府也没有收到任何普鲁土王国的消息,按理来说,就算他们要对丹麦王国施压,至少要和我们商议一下。”
“按照1859年维也纳和会的原则,我们需要维持欧洲现状,但前有我们和俄国拿走了多瑙河两公国,后有法国吞并撒丁王国,”工业大臣威廉冯舍勒顿了一下,继续讲道:“我觉得普鲁士王国直接拿下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两公国也不是不可能,只要各国都能安抚一下。”
“我曾经在和瑞典政府谈判的时候,在弗朗茨陛下的直接沟通下,给予了瑞典国王卡尔十五世在必要时刻,成为丹麦共主的条件。”财政大臣布鲁克男爵继续说道:“前提是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两公国回归德意志。”
“但是现在德意志只有三个国家了,德意志邦联也解散了,”殖民大臣西吉斯蒙德大公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这个回归德意志是个怎么回归法?普鲁士肯定是想给他,他们刚好接壤。汉诺瓦王国则是想要但是没那个实力,除非英国帮忙,但是因为他们共主联盟已经断了,能保住汉诺瓦已经很不错了,我不觉得英国政府愿意再帮他们。”
“至于我们:”他摊开双手,“一块远在北方的飞地,太难管理了。”
弗朗茨思索完毕之后开口说道:“施默林,你的外交部需要做好各种情况的预案。坦白说,我希望下一任丹麦国王能够顶住国内压力,维持两公国现状。否则到时候,我们可能会被民意裹挟对丹麦采取行动。”
“当前,我们的主要关注点应该是殖民地和国内的民族问题。”
“遵命,陛下。”
弗朗茨用羽毛笔轻点桌面,转向殖民大臣:“西吉斯蒙德,我们去年的殖民地人口增长情况如何?
西吉斯蒙德大公翻开面前厚重的文档册:“陛下,去年我们流入殖民地的人口达到65万馀人,比上一年翻了一倍多。其中约百分之二十来自美国北方,另外,我们从罗马尼亚地区强制迁移了十几万顽固分子,将他们分散安置在各个殖民地。”
“还不够,这还不是极限,还有人力可挖。”弗朗茨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接着说道:“想办法和各个国家签一下协议,允许我们运送他们愿意移民的人。”
“陛下,”殖民大臣西吉斯蒙德大公摇摇头,“这确实是一个方法。但现在各国经济形势向好,愿意为生存而远赴重洋的人越来越少。目前我们主要从俄国和美国获得移民一一美国是因为内战影响,俄国则是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导致不少人破产。”
“这。”
弗朗茨没想到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还有这个效果,不过也是,基本上每次欧洲移民高峰都伴随着革命,战争,和经济危机,一般只有实在活不下去的人或者为了发财的人才会去殖民地。
“好,不过殖民部还是要想办法拉拉人,尽量提高一下各个殖民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陛下,事实上,还有一部分我没讲。”西吉斯蒙德大公拿出一份黄色封皮的文档递给弗朗茨,“这是南洋总督的建议书。他们提议从远东帝国招募移民。
那里的人以勤劳着称,而且正值太平天国战乱,许多人流离失所。如果只需学习帝国语就能获得土地或工作,考虑到那里的低工资水平,相信会有很多人愿意来。”
西吉斯蒙德大公的建议引发了内阁的讨论,这算是个原则问题,因为目前为止去殖民地都是白种人,黑人都被排除掉了,以土着治土着又或者劳务派遣。
根据宪法,各民族一律平等,但事实上,任何一个帝国官员都清楚,帝国政府正在推行统一政策,试图将各族集成成一个具有向心力的统一民族。
“不行,陛下。我们现在各殖民地有的连帝国语推行都出问题了,这是有着现实困难的。而且我听说过远东帝国是个庞大的帝国,他们有着庞大的人口,四亿之多,如果我们贸然开放移民,恐怕用不了多久,我们的殖民地就会变成他们的聚居地,甚至沦为他们的殖民地。”
财政大臣布鲁克男爵轻咳一声,调整了一下金丝眼镜的位置。“这个嘛,”他谨慎地说道,一边翻看着手中的财政报表,“我倾向于支持这个提议。
不过,我们可以设置严格的配额制度,精确控制每年引入的远东帝国人数量。比如说,第一年可以试行五千人,视情况再做调整。”
“从经济角度来看,“贸易大臣说道,“远东劳工确实能帮我们解决当前的燃眉之急。特别是在婆罗洲的橡胶种植园和纽几内亚的金矿,自从帝国颁布黑人劳工禁止政策后,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但文化差异确实令人担忧,”教育大臣海恩斯坦伯爵摇头道,“他们有着完全不同的语言、宗教和习俗。我们现在连斯拉夫人都还没完全同化,更何况是远东人?他们的文本体系如此复杂,思维方式也与我们大不相同。”
海军大臣突然插话:“英国人在新加坡、荷兰人在巴达维亚都在使用华人劳工。据我所知,这些华人确实很能干,而且守规矩。只要不给他们政治权利,单纯用他们的劳动力是可行的。更别说我们还有个兰芳共和国殖民地,那也是个华人国家呀。”
“问题在于控制,”警务大臣皱眉道,“一旦他们人数太多,很容易形成独立社群。到时候我们的警力可能会应付不过来。”
殖民大臣西吉斯蒙德大公继续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就象布鲁克男爵阁下说的,我们可以采取配额制。每年限定引进人数,同时规定他们必须分散居住,
禁止在同一地区聚集超过一定人数。”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另外,我们可以采用合同工制度。明确规定服务期限,比如说五年或十年,期满必须返回原籍。这样既能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又能避免产生长期的社会影响。”
“不行。”弗朗茨这时候开口了,“如果要引进远东帝国人,我希望他们能真正的融入进来,而不是合同工,这样和那帮没道德的美国人有什么区别。我们是一个文明的帝国,要以更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
这年头的美国人其实就在搞华工区别对待了,以加利福尼亚州州长斯坦福最为明显,他平等的歧视华工跟印第安人,反正都是黄种人。
额,弗朗茨的话让内阁成员们稍微有些意外。
这些经验丰富的内阁大臣们交换了几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内阁成员们都是老油条了,看皇帝的态度不对就分分钟转向了。
首相布尔伯爵第一个开口:“陛下说得对,我们确实不能用那些美国暴发户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维也纳可是欧洲文明的摇篮,我们的传统远比他们悠久深厚。”
教育大臣海恩斯坦伯爵这时也改变了态度:“说起来,我最近正在研究远东帝国的教育制度。他们的科举制度已经延续了上千年,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与我们帝国的文官考试制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同样重视教育、推崇学术,崇尚礼仪文明。
1
“如果我们能在教育体系中添加一些针对性的课程,比如开设帝国语言和文化课程,我相信这些远东人会很快适应我们的社会。毕竟,我们都是具有深厚文化传统的文明人。
“而且我听说他们也有家族观念,“内政大臣巴赫男爵轻轻整理了一下领结,用一种圆滑的语气附和道,“这和我们的贵族传统有共同之处。只要给予他们适当的社会地位和上升渠道,他们自然会对帝国产生认同感。”
西吉斯蒙德大公接着说道:“陛下,既然如此,我觉得北海道殖民地也可以这样操作,日本的人口也很多,他们的平民生活更加艰难。”
“这个,我还是希望以欧洲人,最好是本国人占据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比例,
然后引入这些远东人。”
西吉斯蒙德大公立即点头应和,“陛下请放心,这正是我们的计划。我们会严格控制移民配额,确保欧洲人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同时,我们也会制定详细的社会融合计划,让这些远东移民能够更好地适应我们的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