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让哈布斯堡再次伟大! > 第198章 奥地利帝国经济发展1861年与北海道归属

第198章 奥地利帝国经济发展1861年与北海道归属(1 / 1)

1848年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后,美国掀起了淘金热潮。大量欧洲资本和移民涌入美国,其中包括许多奥地利、德意志邦联和其他中欧移民。

许多移民都会跑到美国西部去试试,看看自己是不是天选之民。

这些欧洲的资金不仅投入采矿业,还带动了铁路建设、房地产开发和商业发展。

然而,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后,局势急转直下。

南军在马纳萨斯战役战役中取得重大胜利,并占领华盛顿特区,战争进入正式的焦灼状态这极大地动摇了国际投资者的信心。内暴跌超过35,欧洲投资者开始大规模撤资。

这些流动资金需要新的投资方向,大部分资本只能又回到欧洲,还有一部分参与了殖民地,想要在殖民地查找到新的财富,最重要的是金矿。

奥地利帝国的原桑给巴尔沿岸殖民地迅速扩张圈地,将维多利亚湖圈占进去,正式升级为奥属东非,首先发现并命名维多利亚湖的约翰·汉宁·斯皮克上尉因为和英国皇家地理调查局闹翻了,他并没有得到英国政府的支持,尽管他向奥属东非殖民政府提出这是他的私有财产,但被政府以皮斯理利原住民部落签订的条约为准给拒绝了,最后还好心地给他提供了一份奥属东非地质调查局队长的职位。

1861年9月,慕尼黑的地质学家汉斯·魏格尔在维多利亚湖西南岸的布科巴地区发现了第一处大型金矿。消息传出后,掀起了新一轮淘金热。奥地利殖民政府制定了一套完善的矿权管理制度:

1发现者可获得重奖:规模较大的金矿可换取2方到5方弗洛林的奖励。

3政府提供一定的军事保护,但仅限于注册在案的矿区。

4设立专门的矿业法庭处理纠纷。

大型金矿的发现吸引了无数的淘金者涌入,只要发现金矿就算只是一个小金矿,卖给政府就可以得到几十年衣食无忧的钱,当然有实力的话,可以自己偷偷开采不上报政府,但这样政府不会提供安保服务,这种情况下枪杀、暗杀在东非金矿处屡屡发生,后面大部分人就乖乖地交给政府换一笔钱了。

金矿的发型,促进了奥地利帝国移民向奥属东非而不是马达加斯加岛的涌入,同时欧洲资本和奥地利帝国的资本也并始大量进入,1861年初桑给巴尔殖民地只有十万人左右的规模,金矿发现之前只有14万人左右,而在金矿发现后,一直到12月份,现在已经快速增长到二十多万人。

而在奥地利帝国本土,经济在美国内战爆发之后加速发展,1860年奥地利帝国的经济增长率是百分之十五,而到了1861年,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18,要知道1860年是因为之前1859年经济遭到战争破坏之后的重建恢复达到的。

棉花工业原本蓬勃发展的趋势被奥地利帝国政府强行按了下来,主要是美国内战,现在南方的棉花运到欧洲除了靠老天运气别被北方政府抓住之外,就要靠欧洲的护航舰队。

护航舰队是为了政治服务的,为了逼迫南方邦联就范,护航舰队停了半个月。可想而知,这半个月输入欧洲的棉花减少了不少,而为了防止棉花产业引发经济危机,奥地利帝国政府用行业警告令和行政手段进行了调控,现在想要入行棉花工业需要接受政府的一系列检查才行。

一套组合拳下来,奥地利帝国的棉花产业总算从之前因为廉价棉花涌入导致的爆发式增长缓了下来。

第二就是减税的粮食加工业也在资本的涌入下开启了增长时代,但这更多的是一种无序野蛮的生长,各个粮食加工公司为了卖出自己的产品开始打价格战,

好处大概是政府税收的不断增加和老百姓得到面包的钱低了不少,坏处大概就是孕育着一些潜藏的危机。

再就是新兴的电力行业,紧紧依靠帝国皇家电力公司一家是不可能同时布局全帝国乃至欧洲的电力发展的,于是,为了促进电力工业的发展,弗朗茨定下了五年免税的政策,同时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开放专利,要的很少,只需要利润的百分之五即可。

但是发电标准和输电标准必须按照奥地利帝国皇家科学院的标准来,绝对不能重蹈之前几年铁路工业出现的铁路轨距标准不同的情况,后世的美利坚一个城市的电网东部与西部都完全不一样,简直有些离谱了。

说起1861年,奥地利帝国发展最快,最暴利的行业是什么?百分之百是军火工业,毫无疑问,无论是军队换装新式后膛炮等装备还是美国内战创造的高额须求都促进了奥地利的军火工业的迅速发展,克虏伯公司这个刚刚开始转型军火的钢铁公司财报上显示1861年的收入相比1860年达到了百分之三百五十一,这个数据明年还会接着增长。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整个1861年,奥地利帝国仿佛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铁路上货运量激增,银行的贷款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在这片繁荣的表象之下,一些隐忧也在悄然滋长,就比如激烈的发展竞争下破产的公司开始增多,而银行的贷款方面也有些令人担忧,经济危机的爆发往往就是公司倒闭连累银行,形成一系列连锁反应。

帝国政府对此也清楚,但这是许多年没出现过的高速发展期,现在,没人愿意打断这场盛宴。

而在维也纳的霍夫堡皇宫,弗朗茨正在写给茜茜的回信,现在是1862年的1月1日,新的一年到来了,而茜茜已经出去访问诸国小半年了,大概再有一周就可以回来了。

阿尔伯特亲王的身体至少他自己感觉还不错了,难道真的是皇家医学院他们鼓捣的神奇药物起作用了?弗朗茨有点难以置信,但还是接受了,他又给皇家医学院批了1000万弗洛林的经费用于实验和药物研制。

弗朗茨的手突然拍了一下脑袋,他有点想起来了,维克多带过去的新型药物有黄连素,这个可以治疔胃肠炎等肠道感染,也许是这个救了阿尔伯特也说不准,总之阿尔伯特亲王如果能多活几年也是好的,至少对英奥关系的维护有很大的作用,在对美国政策方面,奥地利帝国和英国会有合作的空间,弗朗茨准备在中美洲搞一块殖民地,需要英国的支持。

就在弗朗茨又写完一首后世自己抄来的情诗(茜茜是喜欢这个的)之后,伸了个懒腰,终于结束了这封信的写作过程。

“砰砰砰。”

“请进。”

首席秘书长温布伦纳推开橡木大门,微微欠身道:“陛下,外交大臣安东·

“让他进来吧。”弗朗茨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因久坐而略显僵硬的身体。维也纳一月的寒风从窗缝中渗透进来,让人不禁打了个寒颤。

施默林大步走进办公室,他那标志性的浓密八字胡上还挂着几片雪花。“陛下。”他行礼后,脸上露出胜利的笑容,“我带来了好消息。我们在日本的外交行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一幕府已经同意将北海道地区转让给奥地利帝国。”

弗朗茨快步上前接过施默林手中的黄色文档夹。“详细说说,日本人为什么突然改变主意了?”他一边翻阅文档一边问道。虽然他心里清楚,幕府实际上并没有在北海道创建统治机构,但作为一个讲究规矩的君主,他仍然希望这次领土扩张能有法理依据。

“这要归功于一连串的巧合,陛下。”施默林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得意,“我们的舰队成员恰好救了英国驻日本公使阿尔科克爵土。他遭到了一群浪人的袭击,差点丧命。同时,我们还救了几位幕府的重要官员,包括老中和外国奉行。

这份人情,加之我们舰队展现的实力,让幕府不得不重新考虑与我们的关系。”

弗朗茨点点头,步回到他的红木办公桌后。

“确实如此,陛下。”施默林补充道,“西博尔德曾与一位日本女子结婚,

育有一女。他对日本的语言、文化都很熟悉,是最合适的人选。”

“很好。”弗朗茨将文档放在桌上,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接下来我们要在打了他们一巴掌后给颗糖吃。与幕府开展军火贸易,帮助他们维持统治,这符合我们的利益。不过::”他略作停顿,“让西博尔德着重关注萨摩藩和长州藩的动向,这两个诸候对幕府的态度值得警剔。”

“好的,陛下。不过,我有一点不太懂。”施默林露出不解的神色,“陛下,您好象对遥远的东方国家有很深的了解,我之前恶补了一下关于东方的知识,他们还有一位天皇,是名义上的统治者。”

“如果我们想要获得最大化的利益,事实上是可以支持天皇这个途径。”

“听,”弗朗茨挠了挠头,这个问题怎么解释呢?相比于一个新兴奋发进取的政权,弗朗茨宁愿跟老旧保守的政府合作。日本太遥远了,如果真的按照历史上倒幕派上台,搞不好在缺少干预手段的时候,又让日本维新成功一次,这可就是弗朗茨不愿意看到的了。

“天皇只不过是个吉祥物罢了。如果你仔细看过东亚报告,你会发现幕府的统治最近几年有些不稳,他们的最高官员大老井伊直弼之前就被一帮不满幕府通知的浪人武士砍杀。他们现在需要人帮助来稳定维持政权,雪中送炭是最得人心的一件事。”

“陛下说得有道理。”施默林点点头,但脸上的疑惑并未完全消散。他整了整自己的领结,小心翼翼地继续问道:“可是,我们占领北海道这件事,不就是在削弱幕府的统治威信吗?这似乎与您说的?帮助幕府有些矛盾。”

弗朗茨站起身,走到办公室墙上挂着的世界地图前。他的手指在日本群岛上轻轻划过,停在了北海道的位置上。

“施默林,你看,”弗朗茨指着地图说,“北海道对于幕府来说,实际上是个边缘地带。那里主要居住着虾夷人一一也就是阿伊努人。幕府对那里的控制本来就很薄弱。”

弗朗茨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天皇现在只是个被围在京都御所里的年轻人。孝明天皇,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连京都城都很少出。“他停顿了一下,仿佛在斟酌用词,“幕府才是真正掌握军政大权的机构。支持一个虚位的权威,不如扶持一个实际的政权。”

他走回办公桌前,拿起一份来自奥地利帝国东方访问航队的详细报告。报告中详细记录了日本各方势力的动向,特别是自并伊直弼遇刺后幕府内部的权力真空状态。维也纳宫廷显然对这份情报极为重视,整份文档都配有德文译注和分析。

“而且看看这个。自从并伊直弼被刺杀后,幕府内部就一直不太稳定。他们需要外部支持,而我们恰好可以提供这种支持。”

施默林恍然大悟:“所以我们是要做幕府的靠山?”

“可以这么说。”弗朗茨微微一笑,“我们提供军火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镇压国内动乱。作为交换,我们在北海道和贸易方面获得特权。这比支持一场不确定的政治变革要稳妥得多。”

“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一个影响东方的桥头堡基地,而北海道这块地方还算不错。我们还和虾夷人签订了条约,加之幕府的,就是双重保障。”

“陛下,移民怎么办?那里实在是太远了,当然人口很少,只有几万人,很容易就被我们占领同化。但由于我们新占领了突尼斯,现在大部分移民都去了突尼斯和奥属东非,那里有金矿,至于北海道。”施默林摇摇头,“太远了。”

“我记得有金矿的,那里。”弗朗茨小声嘀咕,然后思考了一会说道:“还是老规矩,安排地质学家去勘探矿产,任何一个愿意移民北海道的人,都可以获得10公顷的土地,剩下的激励政策你们定一下。”

施默林也在脑海中想了想办法,最后他灵机一动,“陛下,我们各个殖民地都很缺人,我们把瓦拉几亚公国的人迁走吧,刚好那些都是罗马尼亚人,我担心有反叛情绪。”

“这个。”弗朗茨思考了半天,最终还是点点头,“可以,但要和他们宣讲好,另外,也不需要都迁走,要有计划、有指标的迁移。”

除了战争之外,能人为地减少人口的方式之一就有强迫性迁移,这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二战后为了防止德国再次借着德意志人聚居地的方式搞事和减少民族冲突,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对德意志人的驱逐,这里面死了多少人,恐怕都只是一些数字了。

当然,这个恶人还是内阁政府来背锅吧,将来万一史书上写了一笔,弗朗茨只能表示,自己是个好皇帝,都是底下人搞得。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修真试炼 苏铭渊天焱 修仙:我以神通觅长生 综影视:攸宁的演绎人生 小老板的杀毒养成系统 梦衍轮回 心动限定予你吖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全民超人,闯荡诸天! 四合院:穿越送老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