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柱,这是?”
另一边大栅栏四合院,苏清言看了一眼傻柱旁边的小草好奇的问道。
“这是李军的妹妹,他有事回老家了,让我把她带过来找你,和你说一声。”
傻柱把自己知道的情况说了一遍。
“行,我知道了,麻烦你了。”
“没事,应该的,李军也帮了我不少。”
傻柱说完就回去了。
“小草妹妹,我叫苏清言也是你嫂子,既然来了,把这里当自己家就行。”
“家里有热水,先洗洗身子换套衣服,然后再给你做点吃的。”
苏清言看着这个冻得浑身发抖的小姑娘眼中闪过一丝心疼。
脚上穿的是一双破了洞的布鞋,脏兮兮的,显然这一路上吃了不少苦。
“好的,谢谢嫂子!”
小草看了苏清言一眼,怯生生的应了一声。
然后跟着苏清言进入四合院。
好奇的打量着四合院,对自己堂哥有这么漂亮的媳妇,能住这么漂亮的房子也是十分吃惊。
“清言姐,这就是李军的妹妹?”
看见苏清言带着小草进来,娄晓娥好奇的问道。
刚才阎埠贵来找李军说的话,她们也都听到了。
他们之前可没听李军说过,自己还有什么亲人。
“恩,这是李军的堂妹,叫李小草。”
“这位是娄晓娥,这是陈雪茹,你可以叫她们嫂子,也可以叫姐。”
苏清言给她们相互介绍了起来。
“晓娥姐、雪茹姐,你们好!”
小草怯生生的叫道。
心里也是一阵疑惑,难道这几个漂亮姐姐都是自己嫂子不成?
“小草妹妹好!”
“这是楠楠,你侄女。”
“楠楠,快喊姑姑!”
苏清言又对一旁正好奇看着李小草的楠楠说道。
“姑姑好!”
楠楠听说这个是自己爸爸的妹妹,甜甜的叫了一声。
“楠楠好!这是姑姑带的玉米饼给楠楠吃。”
小草看着这么可爱的侄女也是一阵喜爱。
从怀里掏出一块小干粮,递给楠楠说道。
这是她来四九城前,母亲给她准备的干粮。
“谢谢姑姑!”
楠楠也不嫌弃,接过玉米饼子感谢道。
这种东西她已经很久没有吃过了。
“好了,家里有热水,小草先去洗洗吧!”
苏清言说着把小草带去开始打水洗漱。
陈雪茹则去绸缎庄,给小草拿了两套合适她穿的衣服。
看着身上崭新的衣服,李小草也是一阵受宠若惊。
这还是自己第一次穿上新衣服。
而且还这么漂亮。
“谢谢,谢谢几位嫂子!”
李小草感受着暖和了不少的身体,眼泪不争气的流了出来。
看着苏清言几人感激的说道。
“没事,都是一家人,你把这里当做自己家就行了。”
苏清言说着在前院给他收拾出来一间房子。
……
“军子……是你治好了我?”
另一边李大山挣扎着想坐起来,看向李军的目光充满了震惊和感激。
他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之前那种五脏六腑如同碎裂般的剧痛和窒息感绝非幻觉。
此刻虽然虚弱,但内里的疼痛已然大减,呼吸也顺畅了,这简直是起死回生!
李军上前一步,轻轻按住二伯的肩膀:“二伯,您刚缓过来,别乱动,还需要静养。”
他没有直接承认,但这话无疑默认了事实。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李军身上,充满了难以置信。
李家庄谁不知道李军?他是李大海的儿子,几年前才跟着李大海进城。
可从来没听说他会医术啊!
而且还是如此神乎其神的医术!
“军子,你…你什么时候学的医?还这么厉害?”
二伯母陈二梅看着李军,仿佛第一次认识这个侄子。
“在城里跟一位老中医学了点皮毛,正好对二伯的伤势有点办法。”
李军轻描淡写地解释了一句,他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
灵泉和空间的能力也无法解释。
“皮毛?你这要是皮毛,我这行医几十年的算什么?”
村医李大根激动的走到李军面前,脸上满是求知欲。
“军子,你到底用了什么法子?大山那伤势,胸骨断裂,内腑出血,按道理…按道理根本不可能……”
他“活不过今晚”几个字在嘴边打了个转,没好意思说出来,但意思大家都懂。
李军看着李大根,语气平静:“大根叔,家师传授的是一些独门的正骨和调理内息的法子,配合他特制的伤药,算是歪打正着。”
“具体的,师门有命,不便外传,还请见谅。”
他搬出了虚构的“师父”和“师门规矩”,堵住了李大根继续追问的可能。
李大根闻言,虽然满脸遗撼,但也理解地点点头:“明白,明白!高人传授,自然有规矩。”
“军子,你是有大造化的人啊!”
他看向李军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敬佩。
能教出这样的徒弟,那位“老中医”绝对是了不得的人物。
村民们听说李军的医术这么厉害,看向李军的眼神瞬间火热了起来。
“军子,我是你二大爷啊!你这医术比大根还厉害,那…那能帮我看看我这老腰不?”
一个头发花白、腰背佝偻的老汉挤上前几步,脸上带着期盼,眼神火热的看向李军。
“疼了好些年了,阴雨天更是直不起来,大根的药吃了不少,总去不了根,干活都使不上劲…”
他这一开口,如同打开了闸门,其他人也纷纷涌上前,七嘴八舌地诉说起来。
“还有我,李军,我是你隔壁家的大柱叔啊!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
我这腿脚,年轻时候落下毛病,现在走路都不利索,麻烦你帮叔看看吧!”
“我家那口子,老是咳嗽,喘不上气,看了好几回,药没少吃,也不见好……”
“我娘眼睛看不清楚东西快半年了……”
“娃他爹肚子疼,疼起来满地打滚……”
一时间,院子里充满了各种病痛的描述,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被疾病长期折磨的痛苦和无奈。
李军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这个年代的农村,医疗条件极其匮乏。
像李家庄这样的村子,能有个略懂草药、会治点小病的“赤脚医生”李大根,已经算是不错了。
更多的村子,连个象样的医生都没有。
农民们普遍穷困,一点小病小痛根本不会想着去看,都是硬扛着。
扛不住了,才去找土郎中抓点便宜草药。
去公社的卫生所?
那得是实在扛不住的大病!
而一旦需要去县里甚至市里的大医院。
那高昂的医药费、路费、住宿费,对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
往往意味着要倾家荡产,甚至债台高筑。
“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
这句顺口溜是这个年代农村医疗现状最真实的写照。
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那期盼的眼神。
李军既然有这个能力,也想为他们做点什么,于是说道:
“各位乡亲,大家静一静!”
声音不大,却清淅的传入每个人耳中。
众人闻言立即安静了下来,眼巴巴的看着他。
“大家的难处,我明白。”
李军的声音沉稳,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我李军既然学了点医术,自然不会看着乡亲们受苦,有病,我可以看。”
听到这话,众人脸上顿时露出狂喜之色。
“但是!”
李军话锋一转,严肃的说道。
“我有几个规矩,希望大家能遵守。”
“第一,我今天刚回来,二伯和铁牛哥伤势未稳,我需要先确保他们无恙。看病的事,明天再说。”
“第二,我不是神仙,医术有限,有些病我能治,有些病我也无能为力,希望大家理解。”
“第三,我不需要什么医药费,但我希望过来看病的人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排好队,不要发生争执,能不能做到?”
“能!”
听了李军的话村里的人也是激动不已,纷纷响应道。
李军的医术可是比李大根还有高。
快死的李大山都被他给救活了。
而且还不需要诊费,他们怎么能不激动呢?
“军子,你太好了,小时候我果然没白疼你。”
“是啊!打小我就说你有出息。”
不管有的没的,众人看向李军,纷纷夸赞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