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的指甲,嵌入了手心,他颤斗着替东方擎合上了双眼,接着跪伏在地。
没有泣不成声。
就那样怔怔的看着地面。
他的意思。
或许只是让辛老大人出手制住东方擎。
就算有些伤害也无妨了。
他说老而不死是为贼。
不过是气话。
但事已至此。
他又如何能怪罪辛老大人?
在孤默哀的时候,辛大人走了进来,没有望跪在那里的孤,平静的说:“殿主,臣来替父收尸了。”
继而把目光落在,另一个倒地的身影上面,那是辛老大人的尸体,在出手杀了东方擎后,他便自绝而亡了。
辛大人似未卜先知,早料到有此一幕了。
嗯?
闻听此言,孤缓缓起身的时候,看向辛大人眼神,渐渐冷冽起来。
来的这么巧?
脑中不由复盘起了,刚刚发生的,一桩桩一幕幕。
他只是看了眼辛大人,继而望向辛老大人的尸体的时候,眸光不自觉缓和了几分。
“老大人的心,孤是知道的,此间事绝不会外传,孤也不会怪他,他为何,为何……”
说着说着,难以说下去了,毕竟,辛大人的父亲,终究是死了。
“家父,伺候老爷子一辈子了,老爷子驾鹤西去,家父随之而去,也算是死得其所,全了主仆忠义。”
辛大人的声音很平静,平静的有些让人发毛。
他站在辛老大人的尸体旁,看着辛老大人脸上的释然,眼中没有悲伤,只有说不出的奇怪。
说了这样一句话,背起父亲,缓缓隐匿进了黑暗。
孤怔怔的看着,直到看不见……
……
这个时间。
苏欢已经救下苏灵俐。
推着轮椅上了电梯。
而鹤局长早已先他不知道多少步。
离开了地下研究室。
来到一间病房。
无菌病房。
老人。
一个,已经瘦到脱相,皮包骨头的老人。
安详的躺在病床上。
老人是鹤局长背后的那位。
老人身上,没有东方擎身上,各种奇特的气质。
平平无奇。
普普通通。
就象一位慈祥的老爷爷。
安静的躺在病床上。
行将就木的老人,在鹤局长来了后,便时不时的想睁开眼睛,却好象很难做到。
这时。
眼睑颤斗。
象是破茧的蝉。
老人终于,缓缓的睁开了眼睛,平平无奇的眸子里,只有平静。
那是接受死亡的坦然。
示意鹤局长取下呼吸罩,望向鹤局长,张了几下嘴,才勉强断断续续说出一句话。
“那……那孩子……迈出那……一步了吗?”
虚弱。
虚弱的声音,使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附身侧耳在老人跟前的鹤局长,虎目中早已热泪盈眶,竭力保持着要平复心情,尽可能让音色控制的温柔些。
无论是谁。
面对这样一位老人。
语气都会不自觉变的温柔。
这是普天之下,芸芸众生,对老人独一份,且只属于老人的,浪漫与温柔。
“他还是,心有所系的,分得清对错。”
那么,我也可以走的放心了……
老人满意的闭上了,那双艰难支撑的眼帘,这位传奇人物。
斯于今日,瞌然长逝。
病床四周。
那些极具权威的医学界的专家,本就一副如临大敌严阵以待的模样,在叮的一声,仪器响起刺耳声时。
迅速扑了上来。
一群人虽忙不乱。
竭尽所能进行着各种抢救措施。
鹤局长被人挤到了外围。
平素间。
在场的有一个算一个,除了老人,哪个不是对他毕恭毕敬?
何曾被如此轻视过?
魁悟高大的鹤局长,被挤的蹬蹬倒退,整个人变得失魂落魄,精气神一下子被抽尽了。
小庄……
似有一道,温暖慈祥的声音,飘进耳中。
虎一样的汉子。
再也站不住了。
跌坐在那儿。
怔怔的泪流满面。
继而。
因为那些白大褂忙乎一阵不见任何效果,一个个面向病床垂首默立着的模样,致使鹤局长一下子嚎啕出声。
哭的象个没人要的孩子。
……
举世哀痛。
两位这样的人物,竟病逝于一日。
整个华夏没有异人大军退走的喜悦。
神州大地陷入了沉重的哀痛中。
三日后。
孤主持国葬。
国葬礼毕,前来吊唁的诸国领导人,相继退去。
陷入枕戈以待中的华夏。
松了一口气。
战备状态中的各司,也重新开始,各自运转了起来。
又七天。
京都大会召开。
开始了选举。
只一个小时的时间。
便完成了选举。
每个人的选举票上都只写了三个字。
东方孤!
孤全飘通过。
华夏高层,政见不合的两派,出奇的达成了一致,东方孤一飘通过,任唯一元首。
是的。
只有唯一元首之位了。
悬而未定的副元首之位。
直接被大会取消了。
从此后。
大夏元首之位。
只有一人。
或许,已经逝去的两位老人,都已知道正见不合,所带来的弊端了。
正见不合的两派。
往严重了说。
岂不是分裂?
不合的两派,虽然大大的促进了效率增长,各抒己见有效避免了独裁,只不过得是,水能载舟亦能复舟。
两派已经形成气候。
裹挟着滚滚车轮,不停前进,使得两位老人不得不,为各自派系所争取,其实他俩更多的时候,只想坐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
也许。
就不会那么固执的各执己见了。
但若只是喝喝茶,聊聊天就可以融会贯通,那也根本不会形成现在的局面。
都是凤毛麟角的人物。
或许,在他俩都还年轻的时候,也曾在一起大口饮酒,因为对某一件事的真知卓见,不约而同达成一致,而惺惺相惜吧。
或许,世事无常,最终在某个分叉口的,两道前行的身影,越走越远。
以至于。
导致出了派系之分。
所以。
二人在晚年的时候,都在甄别选择接班人。
东方擎在不遗馀力的培养着孤。
孤的确很优秀,本就是大院子弟,各方面都很完美,满足一个优秀领导人的条件,只是他是东方擎的孙子。
老元首并没像东方擎那样,毫不掩饰的培养某个接班人。
他一直在观望。
能接他班的人,一直悬而未定。
不是让下面人打破脑袋往上挤,只是因为他不能再培养一个孤,在他百年之后,象他和东方擎那样,继续派系之争下去。
老元首又何尝没有在暗中观察孤?
好在。
不管是他,还是东方擎,在临终之前。
都满意的,看到了一个,优秀的未来,领到人。
想来。
在他们百年之后。
那个使他们都感到满意的年轻人,可以解决掉他们所造成的弊端。
使得。
这片大地更加繁荣昌盛。
在两位老人执政的这些年里,华夏之所以可以突飞猛进的发展,于列强环伺中脱颖而出,于雪初临那段动乱岁月中,稳住阵脚,重创建了新秩序。
离不开,东方擎的敢打敢杀,鹰派思想。
也离不开,老元首的虚怀若谷,王道思想。
时代不同。
时代情形所造就的也不同。
想来当接班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将,鹰派王道,融会贯通。
当下时代必然会再次腾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