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最狠太子,开局渡江抢南京 > 第29章 谁吃肉,谁被吃?

第29章 谁吃肉,谁被吃?(1 / 1)

“徐州地方,历代大规模征战数不胜数,是非曲直,难以论说,但史家无不注意到,正是在这个古战场上,决定了多少代王朝的盛衰兴亡。

此兴彼落,古来就有问鼎中原之说,昔年太祖平定江南,北上中原,驱逐鞑奴,元帝北遁,我大明健儿收复故宋之地,本朝将兵所到之处,北地百姓竭诚欢迎,真可谓占尽天时。

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犹在眼前。

如今这中原要地再一次成为皇明兴衰的关键之处,守之江南稳,丢之江南危,徐州在,满清不得南下,我大明国力便能徐徐恢复,北伐终有望。

故而徐州一府的集成治理,便是东宫行营当下最要紧的事。

孤,还是那句话,缺银子,孤去要,缺粮食,孤去抢,恶名孤来担,你们只管放开手去干。

在徐州,谁敢和你们作对,那就是和孤作对,你们身后站着的,是整个东宫,可否明白?”

今日在徐州府城衙署给东宫行营第一批去清田的基层官员们做“动员大会”的朱慈烺打气道。

“臣等明白!”

听着台下整齐沉稳的回应声,朱慈烺满意的点点头,随即便大手一挥。

“去忙吧,孤等着徐州清田的总汇报,这一月的双俸奖金东宫都已提前备好了,好好做事,孤绝不亏待于国有功之人。”

“殿下圣明!”

待今日第一批起行去往徐州各县开启清田工作的东宫基层官吏们陆续走出府城的衙署大堂后,宋权便向朱慈烺递上一份名单。

“殿下,徐州府城内的良绅家族都在这份名单里了,他们都是愿意和东宫讨论赎田事宜的,至于剩下的六成士绅……”

宋权没说完,但朱慈烺心里清楚,剩下的徐州土豪们当然还抱着侥幸心理,打算看看风向再做决定。

但投名状这种好事可不是谁都能干的。

识时务先投靠的士绅们能合作,那是买马骨,给南方的观望士绅们打个样。

剩下的墙头草要施以惩戒,死硬分子自然不用说了,必须得坚决打掉。

不过徐州,或者说整个徐淮地界,当下还不能彻底大乱和清理。

胶东那地方锁住胶莱河防线,登莱两府的士绅就是碗里的肥肉,根本无处可逃,只能乖乖的交田保命。

而且东宫只是抢了整个山东耕地最少的两个府做根据地,没抢到更多地主头上。

所以那些土豪士绅们抱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侥幸心理就默认了东宫的抢劫行为。

可一旦这种强行均田的政策直接扩大到广阔的徐淮地区,那朱慈烺麾下的禁军们也就不用操练了。

因为他治下此起彼伏的士绅叛乱会让两万多的禁军疲于奔命。

这时候多尔衮瞅准时机来一句清军南下不打土豪的口号,那朱慈烺就得两面受敌,在内忧外患下只能退守胶东了。

朱慈烺本人没有面对过这种比较复杂的多线斗争情况,但俗话说得好,以史为鉴,他可以学习前人的经验嘛。

当然了,这个史并不是指前代故事,而是他所在时空里教员倡导创建抗敌统一战线的操作。

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精诚合作先解决眼前的主要矛盾。

在这种基调下,均田新政的实施也不会停,但可以小范围,单片区的持续推行。

各地区有良心和爱大明的良绅们要团结拉拢,创建利益同盟。

顺军和献军都是可以结盟的联军,听话的军头也能笼络利用,总之不能把本该能团结的对象推到满清的阵营中去。

而这一次为了妥善办好徐州清田均田之事,给日后各地的清田工作打出个模范样板来,朱慈烺和下属的智囊团也是耗费心思制定了详细计划。

首先要抓在东宫手里的还是各个卫所的下属官田。

这一点东宫行营出师有名,不管现在那些官田被本地土豪们分了多少,朱慈烺要回来都是有理有据的。

其次便是并没有被府城鱼鳞图册记载在案的隐田。

东宫只认当下官册上记载的田亩数,各家隐匿的田土必然收公,这点没得商量。

最后,便是利益让渡的赎田计划。

朱慈烺这次可是拿出了参与山东海盐售卖以及海上贸易的大饼来让这些徐州有眼界的土豪们自愿登上他的战船。

田土换贩盐资格,而且是受到官方保护的贩盐资格,加之海上生意,这可是金山银海一般的生发之道啊。

朱慈烺自认为拿出这样的赎田方案已经很有诚意了。

剩下的那些劣绅土豪们若是真敢制止东宫清田清税,抗交隐田,那他也只能再让他们明白一件事情。

那就是东宫行营可以讲道理,但他朱慈烺却不太喜欢讲道理。

东宫最终还是轰轰烈烈开展的清田工作让整个徐淮,甚至是江南的地主士绅们都把目光看向了徐州。

东宫的清田官吏们在已经被收编的本地县衙书吏的协助下先看各县鱼鳞图,再实际下乡。

下乡后就还是老规矩,经费充足的清田官们直接撒银子聘用了当地消息灵通的地头蛇们。

这些人爱财,而且知道东宫行营要在各地新安置屯堡来管理军田,会设屯长和屯兵,权力直接深入乡间,注定了要压制原本的乡绅宗族势力。

有所依附的他们自然不怕帮东宫行营办事后会遭到乡绅们的报复。

毕竟现在这世道,在投靠钱和投靠刀之间聪明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于是随身有禁军护卫,身旁还有地头蛇当带路党的清田官们直接把各地士绅手中的隐田给挨个挖了出来。

而在很可能分得田地的诱惑下,徐州一府的隐户们也象当初胶东的隐户们一样,争先恐后的跑向了最近的户籍登记点去造册上籍。

人口和田土都在官方的强挖下快速流失,有些本还在观望的士绅们顿时坐不住了。

他们纷纷派人跑到府城衙署去表忠心,只求东宫高抬贵手,不要对他们斩尽杀绝。

只不过这个时候他们的动作却晚了些,不交出手中一半的田土那就得被清田官们用各种借口去质疑手中田亩的拥有合法性了。

而试图硬着脖子阻挠东宫清理隐田的徐州土豪则是迎来了毫不留情的清算。

驻扎在徐州各县的禁军第二协第一标四营兵力杀向了负隅顽抗的士绅老窝。

短短三天时间,900颗脑袋和被打入死营参与军事堡寨修筑的3700馀人便让整个徐州府禁若寒蝉。

而在东宫雷厉风行的镇压下,徐州剩下的士绅们顿时就头脑清醒了。

徐州地界上,现在谁吃肉,谁被吃,皆是太子殿下说了算。

他们要做的就是紧紧抱住太子的大腿,跟上东宫行营的政策步伐,查找田土之外的生财之道,仅此而已。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诸天纪陨 权伐 被蛇咬后,废嫡女的逆袭毒途! 西游:小白龙拒绝做牛马 仙庭星纪 剑气近 洪荒:幕后黑手,掀起诸天动乱! 箱子里的战锤40K 一枪定山河 弱宋?那是本太子早夭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