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那个买诗的男人。
“太后的手伸得可真多,到处都是她的手。”
方梁兮没中,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就是个凑数的。
“内幕,这一定有内幕,这云武城谁人不知那张万仁的学识根本就不可能考中状元。”
酒楼中,一学子愤怒的摔了碗。
“沈兄,慎言慎言。”云青志捂住了沈弈的嘴。
在放榜结果出来时,多少人都发现了不对劲。
张万仁除了在外的一些诗词,他根本就毫无学识,连字都写不端正,怎么可能考中状元。
“不如,你重开家公司。”秦晚盈试着绣娘新绣出的新衣,开口说道。
“我只是个初中生,我不会开公司。”
“不是真的公司,我把太后的朝堂比喻成一个公司。而我们暗地里开另一个朝堂,就相当于组建公司。我们不去抢太后的公司,而是重开,重新招人,甚至可以挖太后公司的墙角。与太后公司竞争,最后,击垮太后的公司。你的公司独大。”
“晚盈姐姐,听起来似乎不错的样子。”
【宿主,你别上当,她就是在忽悠你为她干活。
【我就说你们俩臭味相投吧!
“那当然,我可是总裁,开国家我不会,但开公司我懂。”
“那晚盈姐姐给我写个计划书。”
“我写?不写!没空!”躺平不好的?
“晚盈姐姐,求你了。”
封蜜死皮赖脸向秦晚盈求了一份“开公司计划书”。
【宿主,你不会真要开这么家公司吧?
“我没空,这不是还有唯书哥哥吗?先把他从‘太后的公司’挖出来给我做ceo。”
“把唯儿姐姐也弄过来做我公司老员工。”
“苏大厨,安公公他们全要挖过来。”
“对了,让二十八位公主姐姐也成为公司的人。”
“员工不够,向外招工。”
那些落榜的学子,人手一份收到了一张特殊的招工启示。
招工启示里,职位待定,招工要求待定,薪资范围却写上去了。
落榜学子大多都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的。
想着先找份工作糊口,下次科举考试时,再试。
可他们却不知,这次的招工就是另类的科举。
进了她的“远巫”公司,就不能再参加云武朝的科举了。
面试的时间,不过两天。
远巫公司步子开的很大,它是要与朝堂相争的公司。
缺人,很缺人。
“方梁兮,外交部,官员一职。实习工资十两银。”
“工资有点少。”
“那你可以不做。”
“不不不!我做我做!”
“这就对了,实习期三个月,实习结束后,工资满到十五两。”
还是有点少。
但内部消息是,这所谓的“远巫”公司是皇上和西宫皇后弄出来的新部门。
虽然还不知道自己以后具体要做什么工作,但先进去再说。
远巫公司开设乱七八糟的部门,招了很多人,女人也有。
但最后有一部分人却进了一个他们绝对意想不到的地方——后宫。
“潘兴山入昭仪宫,葛沟湳八昭容宫,沈弈入昭媛宫,云青志入美人宫……”
整整入了三十多个长相好看未婚男子。
“入宫后,一切听从西宫娘娘差遣。如有人不想要这份工作,可以现在走人。”
“一旦入职,便是我们‘远巫’的员工,实习期三个月,不合格者,会被公司开除。”
“给你们一刻钟考虑时间,一刻钟后,就不可以走了。”
一刻钟内,还真走了那么几个。
剩了三十三人。
他们进宫后,各自分到了住处,以皇帝后宫女人份位的待遇,赏了各种东西。
潘兴山从没穿过这么好的衣服,没见过这么多的珠宝和钱,“这些都是给我的?”
“是的,潘昭仪。”宫女小桐行礼回道。
昭仪本是皇帝的女人,却被按在他一个大男人身上。
“可以不要叫我昭仪吗?”
“回潘昭仪的话,不可以,潘昭仪如果不想奴婢称呼昭仪,会被视为实习期不合格,三个月后会被开除。那时,这里的钱财昭仪你一分也带不走。”
潘兴山一听会不合格,会开除,就没再开口了。
“潘昭仪,今晚南宫皇后会过来用膳,请潘昭仪先沐浴更衣。”
“不用不用,吃饭还用沐浴更衣?”
“请潘昭仪先沐浴更衣。”宫女态度坚决。
“好,我沐浴更衣。”
“有一就有二,我招了一个西宫皇后,后宫男人再多一点,太后也只当我胡闹。三十三个人的工资全由太后发。真好!”
“她不会在意这点钱的。”
太后其实挺好,她兢兢业业当好这个太后,认真处理国事,也会心系百姓,如果太后能一直在前面顶着,封蜜在后面靠她躺平也挺好。
但是太后有一个大缺点,那就是太后太看重娘家人。
她对娘家人的看重,超过她的亲生孩子。
她听信娘家的话,让娘家人大肆的祸乱后宫。
“一旦他侄儿的孩子出生,那就是我们倒霉的时候。”
“既然她可以祸乱后宫,那我们也可以祸乱后宫。”
这些被选出来的人,其实是为她的二十八个姐姐准备的。
当然,封蜜尊重她们的选择,如果不喜欢这批,以后可以重选一批男人进宫添充后位。
没被公主们选中的就以实习不合格的理由开掉或调到别的部门工作。
那些不愿意工作的员工也会全开掉。
男人嘛!多的是,他们不愿意做,自然有别人做。
夜里,南宫皇后果然去了昭仪宫。
两人坐下吃饭,宫人全被秦晚盈叫出去了。
这潘兴山果然是她的菜。
当初第一次见他时,他还穿的很朴素,如今这一身,倒让他拘谨。
“潘公子,这是一份保密协议,你先签一下。”
潘兴山展开一看,内容大概是:今日他们谈话内容保密之类的。
他见没什么问题,便也就签下了字。
秦晓盈收下保密协议。
潘兴山盯着秦晚盈看,“皇后娘娘,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见过啊!我是秦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