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首都高等研究院的内核
下午2点整,首都高等研究院的成立仪式正式开始。
季云石是主持人,按照流程欢迎来宾,介绍首都高等研究院的情况,而第二个环节,就是作为院长的许青舟上台致辞。
季云石说完衔接词,许青舟神态自然地走上讲台,他站在台前,环视一圈,缓缓开口:
“尊敬的各位同仁、朋友们:
今天,我们齐聚在此,共同见证高等研究院的诞生。共同见证首都高等研究院的诞生。请允许我以创始院长的身份,向所有赋予这片学术沃土生命的人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许青舟轻轻鞠躬。
此时,说不激动那是假的,他上辈子就有这种想法,可那时工作太多,有心无力,现在也算是实现了曾经的理想。
“当希腊先哲在吕克昂学园辩论时,中国有稷下学者不治而议论’,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复活这种超功利的知识虔诚。”
“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想要创建首都高等研究院。正如亚马逊雨林维系地球生物多样性,文明延续需要多元知识根系”
台下,宋瑶望着挺拔站着的青年,美眸闪动着异样的光彩。
顾志钟和楚江峰两人表情复杂,骄傲、自豪和曦嘘夹杂在一起。
研究所原本的研究员王伟和李逸等人神情激动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
许青舟停顿了一下,望着台下这些顶尖学者,再度开口:“给予时间思考,伟大自会发生。”
小礼堂中响起浓烈的掌声。
许青舟致辞结束,随后就是揭牌仪式,由许青舟这位院长和宋瑶这位基金负责人共同为研究院揭牌。
成立仪式的流程一点点推进。
现场肃穆而庄重,参加者心情都有些激动,这毕竞是夏国对学术圣地的新的尝试,如果成功了,他们就是见证者。
随后就是聘用环节。
许青舟向高健,楚江峰士,任南,杨向宇,赵升文,郑旭等等颁发终身研究员的任命聘书。
最后,留影纪念。
伴随着舒缓的音乐,首都高等研究院的成立仪式结束,作为主办方,研究院这边给嘉宾们安排了下午茶和研讨室。
这次来的可基本都是世界顶尖的学者,是难得的学术交流机会。
这不,许青舟就被陶哲轩和梅纳德拉到研讨室去当裁判。
当然,除了典礼,晚上六点还有一个酒会,这也是大佬们交流的场所。
酒会上,陶哲轩和梅纳德的讨论对象转移到费马型方程“3+y3+z3=33”上,前者认为可以投影代数簇奇异点,后者则是觉得使用szerédi定理更有前途。
许青舟端着酒杯逃离了这俩人之间的“战场”。
他刚转了个弯,就遇到了顾志钟。
望着和五年前相比,更加成熟的年轻人,顾志钟感慨不已,“没想到,高等研究院还真被你搞起来了。”
顾志钟打算在京大教课,因此就接受了访问教授的邀请。
“这仅仅是万长征的第一步。”
许青舟笑了笑,说道:“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呢。”
他说的是实话。
没错,ias的成就证明,爱因斯坦相对论、冯·诺依曼计算机理论等颠复性突破均诞生于“无任务压力”环境。
可要构建一个超越国界的学术乌托邦,困难实在太大。
其实,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存活93年的内核并非自由,而是对知识僭越者的制度性包容。
当怀尔斯躲进阁楼时,院长对抗议者说:“要么忍受他的消失,要么你们消失。”
这,才是圣地存续的终极法则。
首都高等研究院并不缺少自由,官方给予了充分自主权利,但国内传统更看重实用价值,社会对“不产出论文的学者”容忍度低。
这些思维惯性都需要时间才能冲淡。
许青舟和顾志钟交谈了一会儿,正准备去找宋瑶呢,却突然注意到一个老人朝着自己走过来。
老人头发花白,穿着深色西装,衣着朴素,简洁无装饰。
当他看清楚老人的模样,倒是愣了一下,随后脸上带着喜色。
“许教授,我们终于见面了。“
老人说话的时候带着港式普通话。
“丘老。”许青舟沉声喊。
没错,眼前这位就是数学大家丘成桐。
老人打量着这个几乎改变了夏国学术局势的年轻人,有些歉意地说:“很抱歉,因为一些私事没能参加下午的成立仪式,现在过来不算晚吧。”
“您能过来,就已经是我们的荣幸了。”许青舟真诚地说,他对丘成桐是发自内心的尊重。
说到数学家,肯定绕不开这位。
除了他本身的学术地位外,许青舟更佩服的是丘老的为人,可以说,丘成桐是真正扭转夏国数学国际地位的战略家。
1980年代说服陈省身回国讲学,1990年代创建中科院晨兴数学中心,21世纪推动水木数学科学中心的崛起。
丘成桐曾经说过:若我的批评能推动夏国学术进步,虽千万人吾往矣。
看看,这就是格局。
米国《纽约时报》称其“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有着恺撒大帝式的意志。
这样的学者值得敬佩。
值得一提的是,丘成桐和京大之间并不对付。
曾经公开批评北大等高校“假引进人才捞钱”,声明自己“国内兼职不拿一分钱”。
因为这个事情,当时丘成桐和京大闹得挺不愉快,把自己的研究基地选在了数学上比京大略弱的水木大学。
甚至连自己的教材都不愿意让京大使用。
当然,最近这些年双方的关系倒是有缓和,偶尔甚至会有学术交流。
而在高等研究院的创建上,丘成桐算是走在前面第一批老前辈。
他很早批判夏国当前科研追求短期回报的功利倾向,因此在自己主导成立的数学研究中心上特地避开了这种现象,聚焦纯数学前沿问题,如微分几何、代数拓扑,创建不为应用设限的研究环境。
当然,有效果,但受各方面的影响,数学研究中心的发展并没有如同外界期盼的那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