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高等研究院的第一批研究员
“你们俩到很久了吧。”
“没,才一会,诺,你的奶茶刚好,今天才十几度,你不冷吗?“
章琼望着大冷天穿着短裙,露出两条大白腿的藤小娟,大感惊奇。
一旁,宋瑶也是有些羡慕藤小娟的抗寒能力,如果不是季节不对,她都想直接在外边披上一件羽绒服。
“有点冷,但好不容易来见你们次,总要穿得漂亮点嘛。”
腾小娟赶紧喝了一口热奶茶取暖。
章琼叹气,“感动我一直在忙,就出门的时候简单整理下。“
“我也是淡妆。”宋瑶说。
“瑶,你化不化妆不都很好看吗,都不知道你这个皮肤怎么保养的”
“可能天生就这样。”
“更让人羡慕了。”
“可惜,若彤不在我昨天还听她说,他们领导给她介绍了一个小伙子,逼着她去相亲。”章琼吐槽。
“体制里边的领导不都这么热情嘛。,三个女孩说说笑笑,开始谈论起接下来的安排。
当说到晚上的时候,藤小娟停顿了一下,还是说道:“姐妹们,晚上我就不和你们一起吃饭了。“
“啊?”
“老孔那边今天晚上刚好有时间”藤小娟有些无奈。
“我们好几个月没一起吃饭”
章琼戛然而止,愤愤不平:“好啊,原来你打扮得这么好看,是为了自己的男人!”
“既是为了男人,也是为了你们。”
藤小娟可怜兮兮地说道:“姐妹,你要理解我,和男朋友异地,好不容易有一起吃饭的机会,容易吗”
“说到这个我就来气,本科的时候一个二个都说自己不想谈恋爱,这才几年啊,就我个人单身了。”
“谈恋爱挺好的。”
藤小娟朝着章琼和宋瑶凑近了一点,以只有她们三个能听到的声音说道:“最起码,男朋友不用充电。”
“去你的,说什么呢。”章琼脸红。
宋瑶抿了口奶茶,经常和许青舟开车之后,她现在已经能做到波澜不惊了。
晚饭,许青舟用中午的排骨汤煮了面条。吃完,在客厅坐一会儿,他倒是想到了另外一个大事。
高等研究院的架构已经有了,是该正式考虑研究员的聘用。
许青舟这辈子以数学起家,最先想考虑的当然是数学方面的问题,首先是顾志钟和楚江峰这样的老学者,顾志钟还是打算在一线教程,但愿意当顾问,楚江峰则是直接过来任终身研究员。
而在其他数学家中,他最先想到的是陶哲轩。
想了想,他打开自己的邮箱。
【亲爱的陶:
,我们正在夏国构建一座对标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as)的纯粹学术圣地这里没有教程任务、没有年度考核、没有定向课题,只专注于人类最前沿的基础科学探索。作为同样深耕于数论与物理交叉领域的学者,我相信这个地方不会让你失望。】
【我知道您对加州学派共同体的承诺,因此不强求全职迁居,若您接受此邀约,uc
教职可完全保留】
自然不可能要求对方长期呆在夏国,每年有个8周时间留在这边就可以了。
许青舟的目标主要放在华人华侨上面。
就目前而言,外国人里真正愿意成为高等研究院终身教授的顶尖科学家少之又少。
毕竞,夏国在学术上一直被人诟病,不仅夏国自己的学者有惯性,就连国外的学者同样有思维惯性。
或者说,相当多的人不看好夏国真的能创建堪比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研究圣地。
许青舟正在写邮件的时候,宋瑶回来了,走到许青舟身后搂着他。
“写啥呢?”
“邀请函,我想邀请陶哲轩来高等研究院做学术顾问。”
许青舟一边打字一边说。
“我已经问过李教授了,她愿意来高等研究院。”
“好啊。”
许青舟点头,李岱月在经济学领域是妥妥的元老级别人物,“不过,虽然很熟悉了,但为了表示尊重,我还是正式去一趟。“
许青舟写邮件,宋瑶则是用手轻轻帮着他按摩肩膀。
“今天好点了吧?”
“好多了,你瞅瞅,现在连鼻涕都不流了。”
“锻炼身体是有好处的,生病了好得快。”
“哼,你就是想减肥的时候拉上我起陪你。”
书房里,两个年轻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10分钟过后,许青舟把邮件的措辞检查一遍,给陶哲轩发过去。
宋瑶见许青舟把邮箱关掉,“不写了?”
“恩,歇一会儿。”
许青舟点点头,接着就瞧见宋瑶往隔壁的椅子上一躺,就把自己的脚丫子塞过来,“
你玩吧。”
“呵,明明就想让我帮你捏脚,说得那么大。”
“我刚才帮你按摩了,你不会以为白按的吧。”宋瑶皱皱鼻。
许青舟无奈地摇摇头,帮宋瑶捏着脚,问:“晚上怎么就你和章琼吃饭,不是还有腾小娟?”
“她去找孔先波了。”
宋瑶正打字,向丁佳慧了解他们的游戏情况。
许青舟说道:“这俩人,分的时候就藕断丝连,我以前就觉得他们不对劲儿。”
“这叫有情人终成眷属,情侣之间吵架才正常。”
“你可别说什么让我们太平静了,吵吵架之类的,那太变态了。”许青舟提前打个预防针。
“我才没用。”
周一,许青舟的感冒好得差不多,还是正常上班。
高等研究院的体系已经创建起来,人才工作是重中之重,他打算问问任南,郑旭等人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推荐。
办公室。
许青舟给任南泡茶,任南思索了一会儿,说:“我倒是想到一个人,如果是你亲自邀请的话,还是有可能的。”
“谁?”
“正在原布朗大学任职的健教授。”
任南沉声说道:“我和高院士见过几面,听他话里的意思,对夏国仍然有很强烈的情感。”
“院如果他愿意回来的话,肯定对研究所有裨益。”
许青舟有印象。
学术界顶峰的人就那么多,结构工程领域,那必然绕不开高健这位学者。
米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夏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唯一同时获得这三国院士的华人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