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北问明白了情况,却没有着急租下来,因为还有一个月就要过年了,靠近年关,各项工作都不太好开展,这是国人的传统。
那两间办公室还能凑合一下,没必要多花一个月的冤枉钱。
从物业办公室出来后,三人并没有再回公司,而是来到古玩一条街,在这里逛了一遍,又买到了三件中医用的器具,一个切中药的铡刀,听说是李时珍用过的,两个捣药臼子,一个是孙思邈的,一个是华佗的。
还有一大叠古医书,听说也都是从太医院传出来的。
陈北一听,感觉跟自己做的事业还挺契合的,买了一大堆东西一共花了120
块。
这些东西并不怎么值钱,就是像征意义比较大,一般人也不会仿造这些价值低廉的东西,陈北购买起来也比较放心,店家喊一个价,他回一个,愿意卖他就买,不愿意卖陈北就不要。
他这种果决的态度,很快就让店家认清了现实,知道不可能从他身上挣到钱,都痛快地将这些东西卖给他。
反正这些东西在摊子上也是占地方,根本没有用。
有了华佗的捣药臼子,林红缨这个华佗传人就更加真实了。
三人搬着东西走在路上,陈北就笑呵呵地说道:“以后咱们公司要单独规划出一间屋子,专门存放这些东西,这都是我们的历史,也是我们的传承。”
林红缨看着陈北手中的铡刀,皱眉道:“这都绣成一个铁疙瘩了,也要展示?”
“那当然了,明朝李时珍用过的,到现在也有大几百年了,这东西是铁的,生锈才是正常的。”
“那也要标注上是李时珍用过的铡刀么?”
“你不能把别人都当傻子,就说是明朝自己祖上用过的就行。”
笑笑抱着一堆古医书,也跟着说道:“这些都是家传的,祖上医术精湛,妙手回春,才有了这个回春堂的堂号。”
这是陈北在电台gg里面的台词,也是解释这个回春堂的来历。
想到gg,他觉得现在是不是可以在电视上打点gg了,毕竟现在资金充足,而且在江城也有20家店,也算是有点影响力了。
但电视gg该怎么打?
必须要有个侧重点,有两款产品,一款壮阳的,一款算是美容的。
他不能在电视上说,让男人重振雄风吧,对企业形象是有影响的,还可能会影响到另一款产品的销售。
陈北纠结了好长时间,才下定决心。
最后,他决定以产品的名义单独打gg,只是在结尾处说明可以在任意一家回春堂专卖店购买就行。
下午的时候,他写了两个gg本子,台词场景都写的很详细,只要是参照本子拍摄,就很出效果。
上辈子陈北操作过很多产品,他的策划案比一些专业的策划师都厉害,毕竟是经历过大量实操,理论加实践结合的老板。
写完之后,他附带上一些样品,装在一个箱子里,给郑市的黄大发发了过去。
他想让对方来给他拍摄,当然他会按照市场价来支付酬劳。
黄大发拍摄东西还是有点水平的,这从上次他充当导演拍摄的短片就能看出来。
而且对方好象也是正儿八经编导专业出身的科班人员,在此时已经是非常能拿得出手的人物。
设备,他们电台有,演员,电视台也不缺。
陈北跟对方通电话说这件事情的时候,黄大发拍着胸脯答应下来,而且还保证一定会给他拍的漂漂亮亮。
两段15秒的产品宣传片,陈北愿意支付2万块钱的报酬,这也是让黄大发欣喜的主要原因。
挂断电话不久之后,黄大发又打来电话,询问他要不要在郑市电视台投放?
他可以给到一个很便宜的折扣。
这句话让陈北心头微动,是啊,郑市才是自己发家的地方,是自己的第一市场,自己有了这么好的产品,怎么忘记回馈郑市的父老乡亲了?
这不中啊!
陈北马上和林红缨商量了一下,自己想要在郑市开辟第二大市场的念头。
林红缨的家虽然不知道是哪里的,但她从小在郑市长大,对那里也很有感情,听到陈北要去郑市开店的消息,她也挺高兴。
接着她就给人事行政部打电话,下达一个通知,让员工自愿报名前往郑市工作,为期一个月,每月加200元的出差补贴,100元的餐补,路费实报实销,而且出差经历会作为后期提拔的重要依据。
截止到下午五点钟的时候,陆续已经有十几人报名了,大部分都是年轻的未婚男女。
大部分人一旦组建了家庭,有了孩子,人便会贪图安逸,失去了拼搏的精神。
所以,什么责任使人成长,这都是不太靠谱的话,具体要分人。
陈北和林红缨简单商量了一下,决定明天上午给他们做完动员会之再出发。
这次过去的人还要跟上四个职能部门的人,人事行政部、财务部、运营部、
拓展部各出一人。
甚至老张的装修队,也要分出一半的人跟着过去。
陈北又跟黄大发通了一次电话,让他帮忙联系一下电台,把讲座gg先打上,明天会有人带着钱过去找他。
因为有主体公司的各种证照,过去了也不眈误卖货。
分公司的营业执照,慢慢办就行。
忙活完这些,陈北便准备回家吃饭,今天大寒,要回家吃馄饨。
父母的老家有大寒吃馄饨的习俗,也被他们带到了江城。
馄饨象一个个的小元宝,有招财进宝的寓意,陈北觉得挺好,离开之前,他吩咐林红缨等人,今晚也吃馄饨。
这是家族传承,扔掉了这些东西,以后就没什么仪式感了。
陈北回到家时,没想到陈东也回来了。
他有些诧异地问道,“哥,你咋回来了?”
陈东正在帮着柳茹包馄饨,双手沾满面粉,“我们也是放周末的,而且还是双休。”
陈北问道:“都上大学了,怎么没给我带个嫂子回来?”
陈东无言以对,他感觉自己跟弟弟聊一会,就会被带到沟里去。
柳茹分别看了两人一眼,“你弟弟说的对,上大学就是应该要谈恋爱,这是女孩子最好的时期,心思单纯,没有经过物欲横流和灯红酒绿,不考虑门第,不掺杂任何因素。就是单纯的喜欢你这个人,这样柏拉图式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要不然等你毕业后工作了,女孩子就会站在自家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你就碰不到这样的感情了。”
“妈,你怎么也站在我弟的立场讲话。”
“没有,听听对门的一家子。老张的儿子还是精挑细选,选了一家门当户对的。这娶回来了,天天在家里吵架。等你们两个娶媳妇,要是天天在家里这样打仗,那我跟你爸就回老家种地去,谁也别想让我们看孩子。”
陈北心想,反正我是不敢的,真要是打架,林红缨能把我打死。
随后柳茹又问了一下陈北的学习,陈北说天天在进步,明年有希望考个重点本科。
对方却一脸的不信。
吃饭的时候,陈建国谈到,今年回老家过年的问题,他反正也没工作,柳茹的工作时间挺弹性,到了腊月中旬就放假了,今年在老家多待一段时间。
说起这事,陈北又想到了上辈子,老陈坐牢,柳茹领着他们兄妹三人回家过年的场景。
那可真是落魄的凤凰不如鸡。
那个小镇子,老陈是第一个大学生,毕业之后被分配到机械厂,吃上了公家粮,陈家就成了人人羡慕的对象。
特别是他走上领导岗位,工资起来之后,就出钱给家里盖了五间砖瓦房,地皮批的比镇长家都大。
因为不在家,没法照顾老人,陈建国和柳茹每年都会拿出1000块钱,每位兄弟家分500。
大伯在镇上做生意的本钱,是陈建国柳茹给的。
后来小叔娶妻分家,也是陈建国柳茹掏的钱,给他盖的房子。
而且以后每逢大事的时候,他们都会打电话来让老陈给他们拿拿主意,其实就是想让他出点血。
老陈柳茹挣得多,也不在乎几百几百块钱的小钱。
每次回去也是大包小包的,给大伯小叔的孩子们买衣服、玩具,吃的等各种各样的礼物。
兄弟三人的感情一直都挺好,回去之后每家都抢着邀请他们去自家吃饭。
但另一个时空的今年春节,柳茹带着他们三个回去后,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难堪。
气的柳茹大年初一,就带着他们去了姥姥家,自此之后几乎跟老陈家断了联系。
等老陈出狱之后,家里开起了汽修厂,才把这份亲情又重新续上。
陈北一边吃着饭一边摇头,对以前的经历颇为感慨。
陈建国便问道:“你摇头是个什么意思?噎着了?”
陈北直接问道:“家里的人知道你坐牢的消息吗?”
“不知道啊。你妈特意把这件事瞒下来了,我自然也不会到处乱说。”
陈北又问道:“大哥,你和小南在老家住的时候没透露过咱爸被抓的消息?
”
“没有,我们又不是小孩子。”陈南抢先回答道。
陈北说道:“爸还是提前给家里说说吧,打个预防针。”
“你什么意思啊?”
“这件事又瞒不住,去年的时候,你是开车拉着一家人回去过年的。而且后备箱里装了满满的一车礼物和年货。”
“今年我们要坐客车回去,也没钱置办这些东西,别让人一心盼着,到最后又什么也得不到。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影响了你们兄弟们之间的感情。”
陈建国听到这话有些不太高兴,一拍桌子,“我们一奶同胞
柳茹却打断他,“我觉得儿子说的有道理。咱家现在这个情况,房子都不是自己的,而且连生活的钱都是小北给的,你要听听他的意见嘛!”
陈建国听到这话,重重叹了一口气,双肩也禁不住耷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