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袁公路黩武淮南郡,孙伯符智定缓军机(第六更)
“报!将军!泰山臧霸拒绝我淮南出兵邀请,将钱财,使者扣留了。”
这名跟随袁涣出使并用于监视他的斥候带来的消息,尤如又一盆冷水,浇在了正准备大张旗鼓讨伐刘备的袁术头上。
寿春宫殿内,原本因曹操“暖昧”态度而稍显振奋的气氛,瞬间又跌落了回去。
“臧霸?!他安敢如此!”
袁术猛地从座位上站起,脸上的肌肉因愤怒而扭曲,他一把将案几上的玉如意扫落在地,发出清脆的碎裂声:
“区区一泰山草寇,竟敢扣留本将军的使者,吞没我的财物!他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后将军!”
大将军张勋见状,连忙出列,他是袁术麾下主战派的代表,也是此次攻徐计划的主要执行者,此刻脸色也十分难看:“将军息怒!臧霸匹夫,向来割据自雄,不服王化。彼既不肯相助,反而辱我使者,此仇不可不报!待我军平定徐州,回头必踏平泰山,将此獠碎尸万段!”
长史杨弘此刻的脸色更是青红交加。他的“五路伐徐”之策,汝南一路已失,如今连络臧霸这北路奇兵又彻底失败,五路已去其二,这让他面上无光。他硬着头皮道:
“将军,臧霸鼠目寸光,不识时务,确实可恨。然其盘踞泰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当务之急,仍是集中力量,按原计划,以我淮南主力,沿淮水北上,直捣徐州腹地!”
主簿阎象则再次叹息摇头,语气中带着深深的忧虑:
“将军,今汝南之路已绝,泰山之援又失,五路大军未动先折两路,此非吉兆啊!”
“臧霸虽为寇帅,然其选择扣留使者而非虚与委蛇,态度坚决,可见其或已暗通刘备,或认定我淮南难以成事。“
“天时、地利、人和,我军似乎皆未占据。凶多吉少。不如暂缓兵戈,稳固境内,徐图后举。”
“暂缓?又是暂缓!”
袁术彻底被激怒了,他指着阎象,咆哮道:
“阎象!你屡次三番阻我大计,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莫非你与那刘大耳有旧不成?臧霸不服,打便是了!“
“刘备势弱,灭便是了!我淮南带甲十万,粮草堆积如山,岂惧一织席贩履之辈和一山野草寇!”
此时的袁术,已被接连的“坏消息”和部下的“失败”刺激得失去了理智。
骄横和复仇的火焰烧毁了他最后一丝权衡利弊的能力。他需要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来挽回颜面。
“我意已决!”
袁术猛地一挥袍袖,声音斩钉截铁:
“五路不成,便三路!不,一路精兵足矣!张勋!”
“末将在!”
张勋大声应道。
“命你总督水陆大军,即日誓师,沿淮水北上,给本将军攻破淮陵,直取下邳!本将军要亲自看着那刘大耳跪地求饶!”
“桥蕤!”
“末将在!”
“命你率庐江之军,兵出合肥,威胁徐州侧翼,牵制刘备兵力!“
“乐就、李丰、梁刚!尔等各率本部水师会同巢湖水贼,沿淮水北上!纪灵随本将军坐镇中军,随时策应!“
“你去告诉孙策,他的母亲,妹妹还在我的手里,如果我失败了,刘备必将攻陷寿春。”
“届时我自身难保,还能不能保他母亲,妹妹活命就不好说了!”
袁术几乎是不顾一切地下达了总攻命令,他甚至用孙策的母亲和妹妹作威胁,而且不再地方豪强的响应,杨弘见袁术决心已定,也不敢再劝,只得附和道:
“将军英明!以我淮南精锐,雷霆一击,刘备必溃!”
阎象看着状若疯狂的袁术和唯唯诺诺的杨弘等人,深知大势已去,只能痛苦地闭上双眼,心中默念:
“淮南基业,恐将毁于一旦矣”
袁术伐徐的战争机器,在缺失了两路策应、内部意见严重分歧的情况下,带着袁术个人的狂怒与偏执,强行激活了。
主力大军在张勋的指挥下,开始向淮水前线集结,战云密布,一场大战已不可避免。
春日的太湖水汽氤氲,旌旗猎猎;孙策一身戎装,正与立于新建的战船楼橹之上,检阅着日益壮大的水师。
船队破开万顷碧波,士卒操练的号子声震天动地,一派蒸蒸日上之气。
自脱离袁术、挥师东渡以来,他连克刘繇、严白虎,声势大振,已有席卷江东之势。
然而,一名风尘仆仆、面带惶急的信使,被匆匆引至孙策面前,打破了这昂扬的景象。
信使跪地,呈上来自寿春的密信,声音颤斗地禀报了袁术的最后通谍:
大军已发,攻伐徐州,若不相助,待其兵败,则安置于寿春的吴夫人及孙氏一门女眷将位于刘备兵锋之下,性命难保!
“袁术老儿到惯会用我的母亲来威胁我!”
周围的将领如程普、黄盖、韩当等人,感受到少主身上散发出的冰冷气息,皆摒息凝神,不敢多发一言。
他们深知,吴夫人是孙策的逆鳞,袁术此举,无异于玩火自焚!
孙策猛地抬头,目光如利剑般扫向北方寿春的方向,眼中燃烧着屈辱与暴怒的火焰。
他恨不能即刻点齐兵马,杀奔寿春,救出母亲姊妹,将袁术碎尸万段!
然而,他终究是那个历史上号称“小霸王”的孙伯符,虽勇烈冲动,却并非全然无谋。
狂怒之后,一丝残存的理智将他拉回现实,此刻挥师西进,直捣寿春,且不说能否迅速攻破坚城,袁术狗急跳墙之下,母亲姊妹安危难料。
更重要的是,他江东基业初创,尚未稳固,若与袁术全面开战,北面的刘备、南边的严白虎残部、山越等势力必会趁虚而入,多年心血可能毁于一旦。
“少将军息怒!”
老将程普率先开口,语气沉稳:
“袁术卑鄙,竟以老夫人相胁!然此刻冲动不得,需从长计议,确保老夫人万全!”
黄盖也洪声道:
“是啊,伯符!袁术此举,正是惧我江东兵威,故而以此下作手段相逼!我等需想个万全之策!”
孙策深吸了几口气,强行压下翻涌的气血,他知道程普、黄盖所言在理。他环视众将,沉声道“袁术以母亲性命相挟,逼我出兵攻刘备。此仇,我孙伯符记下了!他日必百倍奉还!然当下,母亲安危为重,江东大局亦不可不顾!“
他略一沉吟,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即刻传令,全军暂缓东进,移师牛渚营,加强戒备!另,派快船速往居巢,请公瑾即刻来见我!要快!”
在孙策心中,能在此等危局下为他剖析利害、共商对策的,唯有那位与他“升堂拜母”、
有“总角之好”的周瑜周公瑾!
信使乘坐快船,顺江而下,日夜兼程,很快便抵达了周瑜驻守的居巢。
周瑜此时正在操练水军,整顿防务,闻听孙策急召,又见信使面色凝重,心知必有大事,当即安排好事宜,与信使一同乘船赶往牛渚。
一见到孙策,周瑜便察觉到他眉宇间那股压抑不住的怒火与忧色。
孙策屏退左右,将袁术的密信重重拍在周瑜面前,咬牙切齿恨声道:
“公瑾!袁术老贼,欺人太甚!”
周瑜迅速览毕信上内容,俊雅的面容上也笼罩了一层寒霜,但他比孙策更为沉静,沉吟片刻后,缓缓开口道:
“伯符,袁术此计,可谓毒辣;一石二鸟,既逼我出兵为其火中取栗,又欲将我江东拖入徐州战局,消耗实力。“
“公瑾,我岂能不知?”
孙策烦躁地踱步:
“然母亲在他中,如之奈何?难道真要如他所愿,出兵攻刘?”
“且其麾下有关、张、赵等猛将,更有弈为谋,岂是易与之辈?”
“我若卷入,胜负难料,即便胜了,也是损兵折将,为袁术做嫁衣!”
周瑜目光闪铄,显然心中已在飞速盘算,他走到地图前,手指在徐州、淮南、江东之间划过,冷静分析道:
“伯符所虑极是,直接出兵攻刘,乃下下之策,正中袁术下怀。”
“然,若全然拒绝,老夫人安危确令人忧心。明助暗阻,虚与委蛇”之策。”
“哦?”
孙策停下脚步,看向周瑜:
“公有何妙计?”
周瑜成竹在胸,微笑道:
“袁术要的,是我江东的态度和声势,而非我真与刘备拼个你死我活。”
“我可表面应承其要求,即刻命大将领一直兵马,大张旗鼓,做出从广陵方向登陆、配合袁术主力北上的姿态。“
他手指点向广陵对岸的江东地域:
“然我军至历阳、牛渚一带便可放缓速度,以集结兵力’、“等侯粮草’、江风不利’等各种理由拖延行程。“
“同时,可派一能言善辩之心腹,秘密前往徐州,面见刘备或其谋士高弈。”
孙策眼中精光一闪:
“公瑾之意是与刘备通?”
“正是!”
周瑜点头:
“可告知刘备,我江东受袁术胁迫,不得已而为之,然绝无与徐州为敌之心。“
“我军西进,实为虚张声势,绝不会真正攻击徐州。若有机会,或可暗中约定,假意交锋,互相配合’,进一步麻痹袁术。”
“此计大妙!”
孙策抚掌,但随即又皱眉:
“然则,母亲安危
9
周瑜神色转为凝重:
“此乃关键。需双管齐下。一方面,派精细得力之人,携重金秘密潜入寿春。“
“设法连络城中有隙于袁术的旧部、士族,暗中保护老夫人,并寻机传递消息,甚至谋划在关键时刻,里应外合,救出老夫人!”
他顿了顿,继续道:
“另一方面,伯符你可亲笔修书一封,要语气恭谨,呈送袁术。”
“信中先痛斥刘备之罪状’,表示愿遵后将军号令,即刻发兵助战。”
“但需恳请’袁术,念在旧情及孙氏效力之情分上,务必保证老夫人及家眷安全。”
“并请求允许派医者或家人前往探视,以示关怀,亦可借此试探虚实,传递暗号。“
孙策听完周瑜这一整套谋划,心中的焦躁与愤怒渐渐被冷静与决断所取代。
周瑜之计,既避免了与刘备硬拼,保全了江东实力,又最大程度地保障了母亲的安全,更将袁术的胁迫化解于无形,甚至可能反将一军。
“好!便依公瑾之计!”
孙策重重一拳捶在案上,眼中重新燃起霸者的光芒:
“袁术老贼,想以此拿捏我孙伯符,做梦!我不仅要救出母亲,更要让他偷鸡不成蚀把米!”
他立刻下令:
“公瑾,军调动、拖延之事,由你全权负责!程普、黄盖二位老将军辅佐与你。”
“潜入寿春之事,交给子布安排细作,务必谨慎!致袁术之信,我亲自来写!”
“吕范,你心思缜密,持我密信,亲自前往下邳,设法见到刘备或高弈,陈明我处境与善意!
3
“朱治,你负责整备一支精兵,随时待命,若袁术兵败消息传来,即刻随我北上寿春!
一道道命令发出,孙策阵营迅速行动起来。原本被动的局面,经周瑜一番谋划,顿时壑然开朗,甚至化为了一个可能进一步扩张的机遇。
周瑜拱手领命:
“瑜必不负所托!”
随着孙策的命令,江东这台战争机器也开始按照新的策略运转起来。
表面上,一支打着“助战”旗号的水军开始集结西进,声势浩大。
暗地里,针对寿春的营救计划和与徐州的秘密连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袁术的威胁,非但没有让孙策就范,反而激起了这位年轻霸主的滔天怒火和更深的算计。
江淮大地的局势,因为孙策的介入,变得更加波谲云诡。而远在徐州的刘备和高弈,很快也将接到一份来自江东的、意想不到的“礼物”。
而袁术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又即将有一路兵马,并不会按照杨弘之前跟他说好的五路大军的安排出发前往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