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麒麟西去玄德惊,棋巍留手定真局(第一更)
“棋巍!”
翌日清晨,刘备从床上惊醒,他环顾着四周,拂去额头的冷汗,甘夫人也因为他的动作醒了过来:
“夫君,可是有要事唤军师过来?“
“非也”
刘备摇了摇头,随后给甘夫掖好被子:
“你且继续休息,备出去走走。”
不知道为什么,昨天晚上回来后,他一直有些心神不宁,总感觉有什么事情会发生。
他来到高弈所在的别院,除了高弈和陆逊外,原本的大通铺已经略微冷清。
刘备披了件外袍,未惊动太多侍从,独自一人踏着清晨的露水,走向高弈所居的别院。
昨夜观星长谈后,他心中那股莫名的悸动与不安并未消散,反而在梦中愈发清淅,化作一些光怪陆离、难以捕捉的碎片,最终将他惊醒。
刘备轻叩院门,值夜的亲卫见是主公,连忙行礼开门,别院的内门则是虚掩着。
院内已有动静,刘备轻轻推门而入,只见高弈早已起身,正与陆逊在院中那棵老槐树下对坐。
石桌上摊开着几卷竹简,旁边还放着温热的茶水,显然二人已研讨多时。
“主公?”
高弈见到刘备这么早独自前来,且面色似有倦意,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连忙起身相迎。陆逊也立刻起身行礼。
“不必多礼。”
刘备摆摆手,走到石桌旁坐下,自己倒了杯水饮下,试图平复心绪:
“备中有些烦闷,难以安枕,信步至此,不想棋巍与伯也起得这般早。”
高弈仔细观察刘备神色,缓声道:
“主公眉宇间似有郁结,可是为昨日所言曹操、郭奉孝之事忧心?“
刘备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
“有此一因,却又不尽然。昨夜归来,备总觉心神不宁,似有大事将发,却又抓不住头绪,如同雾里看花。
,,“梦中亦是纷乱不堪故而早便来寻棋巍,或可与弈谈局,静静?”
高弈闻言,心中微动。他深知刘备并非无端疑神疑鬼之人,其直觉有时颇为敏锐;这种预感,或许真预示着某些变量。他不动声色地笑道:
“主公既有此雅兴,弈自当奉陪。伯,去将棋枰取来。”
陆逊应声而去,很缓存来围棋盘与棋子。刘备执白,高弈执黑,二人便在晨光微熹中,于老槐树下对弈起来。陆逊静立一旁观摩。
棋子落盘,清脆有声,稍稍驱散了清晨的寂静和刘备心头的浮躁。
然而,下了不过十馀手,刘备便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一着不慎,被高弈抓住机会,吃掉一小块棋。
“主公,不静,则棋不稳。”
高弈并未继续进攻,而是拈着一枚黑子,目光平静地看着刘备。
刘备放下手中的白子,苦笑道:
“棋巍慧眼。备实非为奕棋而来只是这心中因为昨夜一梦而惴惴,难以言表。”
高弈笑了笑:
“何梦?弈可为主公试析之。”
“备昨晚梦见麒麟架祥云往西去不知这是何意?”
这话让高弈落子的手为之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极为复杂的光芒。
他深知刘备素来沉稳,若非此梦异常真切或寓意深刻,绝不会轻易说出,随后便将子落于棋盘:
“那要看主公认为那只麒麟是什么了。”
“那自然是棋巍”
刘备不假思索直接说出口,麒麟驾祥云西去,他总感觉不是什么好事,高弈轻声一笑“那必然是曹操奉迎天子后,以天子之名召弈前往,以断主公未来。”
这种事情曹操又不是没做过,历史上的徐庶就是这样被曹操用奸计从刘备的身边弄走的。
“什么?”
听闻高弈这句话,刘备惊站起身,将被他掀翻的棋盘扶好,高弈捡起地上的棋子笑道:
“主公毋惊,这只是其一尔
“若真如此,备如何听得进其二?”
自家军师未卜先知,神机妙算,此前在淮泗一战已有应验,如果真是这样,那刘备就准备点兵跟曹操拼个你死我活了:
“弈料定,曹操麾下谋士会劝进曹操不做这种事。”
“怎讲?”
刘备坐下,看着面前的自家军师,高弈将黑白两色的棋子重新丢进棋篓,继续说道:
“因为主公侠义豪气,义薄云天,曹操若强行征召,主公必提兵西向,届时曹刘鹬蚌相争,二袁渔翁得利,非其所能承受。”
见弈这么说,刘备也松了口,便询问道:
“棋巍所说其二是何意呢?”
“麒麟,祥瑞之兽,亦常喻指贤才、辅佐。往西而去西方,正是曹操所在的兖州、乃至天子所在的司隶方向。”
陆逊亦是聪慧之人,立刻联想到近日传递来的消息,脱口而出:
高弈将温热的茶汤倒入刘备面前的陶盏,雾气氤氲中,他的神色变得异常凝重。
他并未直接回答陆逊的猜测,而是缓缓道:
“主公,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然非常之人,或有非常之感应。昔日孔子梦奠两楹,亦预知天命。主公此梦,不可全信,亦不可不察。“
他抬起头,目光仿佛能穿透院墙,望向西方那片广阔的天空:
“弈尝闻,星象有变,气运流转。颍川之地,文星汇萃。戏志才陨落,尤如一星坠地”
c
“然其光芒消散之处,或引动周边星辰轨迹。郭奉孝之才,确如隐匿云中之麟角,其动向,关乎一方气运。“
刘备端起茶盏,却未饮用,只是感受着那点温热,沉声道:“棋巍之意是郭奉孝,或将出山,辅佐曹孟德?”
这正是他内心深处隐隐担忧的,戏志才已去,若郭嘉再入曹营,曹操如虎添翼。
高弈轻轻颌首,又微微摇头:
“郭嘉乃可能之一。然麒麟’之喻,或不止一人。亦可能预指,将有类乎麒麟之才俊,汇聚于西方曹氏麾下。”
“曹操挟兖州之众,若再得大义名分与顶尖谋,其势确难阻挡。”
他话锋一转,看向刘备,语变得坚定:
“然则,主公!天命无常,惟德是辅。麒麟祥瑞,亦知择主而栖!”
“昔光武中兴,岂因梦兆懈迨?反是励精图治,终招俊杰来归。”
“今主公仁德布于四海,信义着于天下,更有匡扶汉室之宏愿。此乃最大之“德!”
“即便一时有才士西去,然只要我主抵砺前行,稳固根基,广施仁政,何愁他日没有凤鸣岐山,贤才景从?”
陆逊在一旁听得心潮澎湃,接口道:
“世叔所言极是!主公,梦兆虽奇,然事在人为。曹氏或可得才于一时,然其性多疑忌刻,未必能尽用之。我主虚怀若谷,待人以诚,此长远之基,非权术可及。“
高弈最后总结道:
“主公,此梦可视为上天警示,令我辈不可懈迨,需加速招贤纳士,巩固基业。“
“云长、子敬在汝南之事,需全力支持,尽快将豫州东南化为实土。同时,广布恩信于徐、豫,使士民皆知汉室希望在主公,而邺城或鄄城之地。”
刘备听着高弈和陆逊的话,心中的不安渐渐被一股昂扬的斗志所取代。他放下茶盏,目光恢复了一贯的沉静与坚定:
“善!棋巍、伯言之言,如拨云见日。备受教矣!”
他站起身,望向东方渐白的天空:
“梦兆如何,且由他去。备只知,行仁政,聚民心,强兵马,以待天时。”
晨光熹微中,刘备的身影显得格外挺拔。高弈和陆逊相视一笑,知道主公已从短暂的迷茫中走出。
然而,高弈心中那丝隐忧并未完全散去。他知道,历史的惯性是强大的,郭嘉投曹的可能性极大。
刘备的梦,或许真的是一种冥冥中的预示。未来的道路,注定更加艰难。
“必须更快地壮大实力”
高弈在心中默念:
“要在曹操彻底成型之前,为自家主公打下足够坚实的基础,也是为了防一手曹操撕破脸皮,将自己强行征召去许都。”